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改革 4.15 戊戌變法課件2 岳麓版選修1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改革 4.15 戊戌變法課件2 岳麓版選修1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改革 4.15 戊戌變法課件2 岳麓版選修1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5課,戊 戌 變 法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戊戌變法的歷史背景,一、甲午的震撼,1、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甲午戰(zhàn)爭,一、甲午的震撼,1、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2、馬關條約的簽訂 思考:馬關條約及其影響,馬關條約,日方保存的馬關條約 (可見伊藤博文和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的簽名),李鴻章,伊藤博文,一、甲午的震撼,二、維新思潮的興起,1、早期維新思想 思考:代表人物及思想,早期維新思想,一、甲午的震撼,二、維新思潮的興起,1、早期維新思想,2、康、梁的維新思想 思考 代表人物及思想,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討論 康有為宣傳維新思想的特點及其利弊,康有為宣傳維新思想的特點及其利弊 1.特點: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

2、學說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相結合,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為變法尋找理論依據。 2.利弊 (1)利:把孔子說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權威來論證改革的合理性,既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又有利于減少變法阻力。 (2)弊:反映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治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既沒有自己鮮明的理論旗幟,也不可能真正與封建勢力決裂。,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甲午的震撼,二、維新思潮的興起,1、早期維新思想,2、康、梁的維新思想,三、,公車上書,思考 原因,公車上書的原因,課堂設問,你能用幾個字概括公車上書的主要內容嗎? 請說說公車上書的影響。,參考答案,1.馬關條約簽訂后,當時社會最高亢的呼聲是(

3、)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師夷長技以自強” c.實業(yè)救國 d.救亡圖存,解析:馬關條約使中華民族危機加劇,“救亡圖存”成為當時最高亢的呼聲。 答案:d,4.公車上書中提出設“議郎”主要是模仿西方的() a.經濟模式 b.議會政治 c.教育制度 d.統(tǒng)治制度,解析:參照教材,準確理解“議郎”的含義。 答案:b,1.(2016濰坊高二檢測)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的近代化內容出現新的變化,開始由“政策創(chuàng)新”轉向“體制創(chuàng)新”。導致這種轉變的內在因素是() a.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西方民主思想的廣泛影響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 d.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建立,2.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其決定性因素為() a.康有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嚴格的封建教育 b.傳統(tǒng)儒家思想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國民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d.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2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將進化論引入中國,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沖擊波。這是由于進化論的思想適應了哪些社會思潮() 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救亡圖存民主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