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_第1頁
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_第2頁
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_第3頁
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_第4頁
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è),同時也是善待自己羅金遠 情感讀本雜志社社長摘要:企業(yè)是以人為主體運作的單位,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力量。每位管理者都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善待員工,為員工發(fā)展創(chuàng)設平臺,讓他們有歸屬感。以積極向上的企業(yè)文化聚合人才,實現(xiàn)企業(yè)、管理者、員工三者的和諧發(fā)展。關鍵詞:善待員工;以人為本;企業(yè)文化 胡錦濤同志在2003年12月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樹立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科學人才觀,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fā)揮人才資源開發(fā)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決定性的作用。這既體現(xiàn)了我們黨實施人才戰(zhàn)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

2、新思想、新觀念、新舉措,又是對各級組織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每位管理者都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身體力行,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yè)、支持人才干成事業(yè)、幫助人才干好事業(yè)的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機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促進人才與企業(yè)的共同發(fā)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對于企業(yè)來說一定要做到善待員工。所有單位、企業(yè)產業(yè)負責人不得做“黑心”老板。一個企業(yè),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一切。企業(yè)的“企”字,去掉了“人”,就“止”了。一、善待員工、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種始終圍繞以人為中心,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的思想。在此思想指導下,強調通過各種手段,激勵和調動人的

3、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組織與組織成員對共同利益的一致認識,形成相互依存的共同體,以實現(xiàn)人與組織的共同發(fā)展。 善待員工要將心比心。將心比心是指走進當事人的內心世界,以當事人的心境、立場或觀點來覺察世界、認知人生。每個人都希望他人能夠理解自我、寬容自我,希望他人能站在自己的立場、觀點上看待各種問題,但是每個人又都有本位主義或主觀立場,這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沖突。因此,管理者只有經常設身處地地站在員工立場審視各種問題,員工也能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fā)認識和對待各項管理活動,才能消除彼此之間可能產生的心理沖突,才能促進管理者和員工之間關系的和諧與健康發(fā)展,最終有利于提高組織工作績效。如果作為產業(yè)負責人,

4、不能與員工心心相印、坦誠相待、關心友愛,員工又如何與你心心相印、坦誠相待,進而心系企業(yè)? 具體來說善待員工應該做到關心員工、理解員工、尊重員工、相信員工。員工的需求我們是否滿足了,員工的喜怒哀樂我們是不是關心了。更具體來說體現(xiàn)在工作是不是到位了,獎金是不是到位了,工資是不是到位了,“五險”“一金”是不是到位了,這是作為企業(yè)負責人必須承擔的、沒有任何條件可講的基本責任。員工需要的滿足是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創(chuàng)始人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指導,通過組織創(chuàng)造一定條件滿足員工需要,以激勵員工做出工作成績的一種管理方法。人類本來就是一種追求需要滿足的動物,員工的各項工作也無非在于追求各種需要的滿足。因

5、此,員工正當?shù)?、合理的需要,組織應盡可能提供機會與條件,讓他們在相當程度上滿足自己的需要。以人為本管理思想指導下“需要”的滿足,是指組織盡最大限度對員工需求予以滿足,員工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盡最大限度滿足組織的需要。同時要理解員工成功的快樂與幸福,失敗的痛苦與悔恨。如果我們不能充分理解的話,就失去了員工的基本信任。還要做到尊重員工的個性、性格、愛好、興趣以及隱私,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我們不尊重員工,員工也不會尊重我們。二、為員工提供發(fā)展的平臺 史學家錢穆先生提出的尚“和”觀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影響,錢先生指出:“中國人很早便確定了一個人的觀念,由人的觀念中分出己與群。但己與群都已包

6、涵融化在人的觀念中,因己與群全屬人,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則全賴所謂人道,即人相處之道”。我常深深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對一部分人的放縱就是對絕大多數(shù)人的傷害。與員工相處必須一視同仁。為員工創(chuàng)設條件提供發(fā)展平臺的同時也要對他們嚴格要求。1 .引導員工認識自己人皆可以為堯舜,但不是不經努力就能成堯舜的。每個人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所長所短,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教授掃地不如清潔工,耕田不如農民,做工不如工人,反之亦然。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古希臘的哲學家就提出了“認識自己”的問題。鏡子的發(fā)明比文字的發(fā)明還早,說明人類迫切要求認識自己?,F(xiàn)代文明人要量力而行,審時度勢,

7、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人盡其才。2.引導員工改造自己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地自我改造和完善中前進的。周恩來同志說:“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見賢思齊,就是說要按照賢明人的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改造自己,首先是要講紀律和自律。講紀律既要講政治紀律,又要講工作紀律。對相關工作的保密及對領導決定的不外泄,這是基本的政治紀律和工作紀律。陳毅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jiān)督,眾目睽睽難逃脫?!弊月烧?,是在沒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人。員工應該做到在面對榮譽、金錢或其它誘惑的時候,保持清醒!改造自己,其次是要講學習。學習是一個企業(yè)最關鍵的問題。為什么說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企業(yè)、學習型

8、社會?因為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進步。曾經有一個統(tǒng)計,大學生在畢業(yè)的時候,40%的知識就已經被淘汰了,知識更新很快。我們要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編輯、美編、財務、技術、經營人員都必須要成為本崗位的行家里手,講究方式方法,掌握基本規(guī)律。改造自己,第三是要講文明道德。要有文明的觀念、文明的語言、文明的行為。日本舉辦亞運會開幕式,在結束后全場沒有一片紙屑,全世界媒體都在驚嘆他們文明得讓人感到可怕。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把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營造好。道德是衡量一個人、一個企業(yè)的基本標桿,沒有道德的人是無法共事的。希望每個員工做到孝敬父母、熱愛單位、忠于崗位。改造自己,第四是要講意志。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9、,任何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總會有起伏、有波折、有困難、有犧牲,必須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遇到困難迎難而上。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可以給人一種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當員工與管理者共同經歷了一些波折后,會使企業(yè)具備更加堅強的意志。歡樂和失落有時是孿生兄弟,我們在歡樂的時候要居安思危,在危機時要出奇制勝,這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經受一點失落、失意和磨難也許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3.引導員工完善自己第一,要有團隊精神,熱愛企業(yè)。如果不認可、不能融入自己所在的團隊就會失去工作的動力。大雁之所以飛得高、飛得遠,在于結隊飛行,在于團隊精神。管理者尊重每個員工的個性,但是團隊更看中的是合

10、作精神。第二,要有敬業(yè)精神,熱愛崗位。一份工作除了滿足養(yǎng)家糊口的需要外,應該當作事業(yè)來做,當作安身立命之所,當作遮風擋雨的“茅棚”來經營,如果有了這種境界,就會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敬業(yè),是成功的基礎。第三,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做好工作。工作能有多出彩都是由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世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沒有了路?!睏l條大路通羅馬,要想先到達就必須找一條新的道路過去。做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找出一種新的路子、新的方式、新的思維,也就是管理學上說的“藍海戰(zhàn)略”。當別人都在為爭奪一片海域相互廝殺的時候,我們要尋找新的凈土、用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三、善待員工要營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企業(yè)

11、文化是企業(yè)在產品、技術、經營之上最關鍵的東西,是能夠把各個生產經營要素連結起來的核心,是別人偷不去、砸不毀又能延續(xù)企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文化。寫在墻上的是制度,內化為我們習以為常、不言而喻的東西就是文化。1.制度文化制度是第一生產力。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帶來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農村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命運。一個好的制度對一個企業(yè)也是很重要的。企業(yè)的制度是由出資者來制定的?!盀E竽充數(shù)”并非南郭先生的錯,是制度使然。齊宣王喜歡合奏,每奏必以三百人吹竽,南郭先生得以濫竽充數(shù);而湣王卻喜歡“一一聽之”,吹竽者須一個一個上場,南郭先生于是不得不悄悄溜掉。而制度里最重要的是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問題。 在

12、人事制度上我們提倡“用事業(yè)吸引人,用賽場選擇人,用團隊培養(yǎng)人,用業(yè)績淘汰人”的企業(yè)文化。同時,不同的人必須放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也就是“給猴子一棵樹,給老虎一座山”。分配制度是制度文化里很關鍵的問題。尤其工資制度,是一個很難權衡的問題。平均主義好不好?不好,會把單位搞垮;大鍋飯好不好?不好,會連鍋都搞沒了。在分配中盡可能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原則來劃分工資獎金,但實際操作中又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準。所以管理者要多用人文關懷引導員工理解本企業(yè)的分配制度,當然,管理者要全力以赴爭取用最公正的分配來對待每一位員工。2.精神文化(1)嚴謹客觀、公信中立的工作態(tài)度作為媒體,首先要不講假話。朱镕

13、基曾經在會計學院題詞:“不做假賬”,這是對會計人員所說。對傳媒工作者來說,不說假話,不發(fā)布假新聞,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一定要嚴謹客觀地對待工作,處理問題時以公信力為基礎來思考,在制度上必須中立,無論是誰,都要一碗水端平。(2)三“自”一“包”的工作情懷自信:每個人都要直起腰板,面帶笑容。要像毛澤東:“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的人才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他會為了自己的“驕傲”不斷地努力。自由:在遵守紀律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打開思想的牢籠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只有自由想象,才能充分創(chuàng)造。自立:每個人都要有自立思想。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財富都是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chuàng)造的。自己掌握命運。包容:要做到相互包容。包容他人的成功,包容他人的失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博大的胸懷。(3)有歸屬感的工作環(huán)境在一個企業(yè)里,管理者要有科學的決策,為員工指引一個準確的方向,如果沒有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員工再努力工作,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只有決策正確,才是對員工真正負責。通過重視和保護員工的精神財富、解決員工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盡可能滿足員工的需要,營造一個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人才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發(fā)展是硬道理。只有企業(yè)發(fā)展了,才有個人的安全;只有企業(yè)發(fā)展了,才有企業(yè)的安全。要讓員工過上有尊嚴的、體面的生活,必須把企業(yè)做大做強。使企業(yè)成為員工最安穩(wěn)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