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常用檢查尿液檢查和腎功能檢查.ppt_第1頁
課件:常用檢查尿液檢查和腎功能檢查.ppt_第2頁
課件:常用檢查尿液檢查和腎功能檢查.ppt_第3頁
課件:常用檢查尿液檢查和腎功能檢查.ppt_第4頁
課件:常用檢查尿液檢查和腎功能檢查.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腎臟疾病常見的實驗室檢查,河南中醫(yī)學院一附院兒科 任獻青,第一節(jié) 尿液檢查(urinalysis),一、標本收集 晨尿:第一次,新鮮中段尿? 24h尿檢查:加防腐劑(為什么?加多少?)或放置4度以下,必需全量混均勻后取10毫升。 細菌培養(yǎng)時:會陰部清潔、消毒,用無菌管取尿 餐后尿:? 隨機尿: 特殊體位的尿:直立實驗 女性患者注意月經(jīng),二、尿液一般性狀 尿量:正常成人尿量1200-1500毫升/24h 多尿:2000毫升/24h為多尿(有些書籍為2.5L);或3毫升/小時。 生理性:飲水多 病理性: 1、內(nèi)分泌性垂體性,尿崩癥、原醛,糖尿病 2、腎臟濃縮:腎衰,多為夜尿增多 3、藥物:利尿劑等 4、精神性多尿,少尿:400毫升/24h,每小時0.8毫升/KG 無尿:100毫升/24h, 3050毫升/m2 腎前性少尿:脫水(嘔吐、腹瀉、大量出汗、低血壓)、休克、心衰、腎動脈栓塞 腎性少尿:腎病綜合癥、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急性腎功衰、急性腎小管壞死 腎后性:梗阻(舉例),尿液的外觀 正常尿液透明淡黃色,混濁的尿液: 尿酸鹽+鹼清亮 磷酸鹽-碳酸鹽+酸清亮 膿尿和菌尿,呈去霧狀靜置后不下沉(含 細菌),放置后有白色絮狀物沉淀(含膿細胞多) 血尿與血紅蛋白尿 乳糜尿:混濁均勻,加酸鹼不改變,加乙醚變清 亮,淋巴管損傷致,1. 尿酸堿度: 正常尿pH5-6(弱酸性) 食物影響:? 酸性尿:酸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痛風,VC、巴特綜合征 堿性尿:堿中毒,遠端腎小管酸中毒、泌尿系感染、應(yīng)用堿性藥物等,三、尿八項檢查,2.比重: 正常值:1.015-1.025,嬰幼兒較低 高比重:急性腎小球腎炎,心衰,高熱, 腎前性少尿 低比重:尿崩癥,慢性腎炎,間質(zhì)性腎炎、腎功能衰竭,3.尿蛋白:(看到蛋白尿是不是一定是腎臟?。?正常人尿中有無蛋白? 含量150mg/24 定性 - +- + + + + 定量 大量蛋白尿 小兒 成人標準 中等量蛋白尿:30-50mg/d 小量蛋白尿:小于30mg/d,腎小球性蛋白尿: 分子量:大中小均有,以白蛋白為主 損傷部位:腎小球基底膜,電荷或分子屏障損傷為主,腎單位,腎小體,腎小管,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球是毛細血管團,,結(jié)構(gòu)分為三層。內(nèi)皮細胞、基底膜、上皮細胞組成。,腎小管性蛋白尿: 含量小于腎小球 定性? 分子量較小 小分子量蛋白 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 臨床見于:腎盂腎炎,間質(zhì)性慢腎炎,中毒 (慶大,鎘汞中草藥等)中草藥腎病,溢出性蛋白尿: 腎小球,腎小管功能均正常,體內(nèi)某種蛋白成份產(chǎn)生過多而出現(xiàn)蛋白尿 常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尿) 急性溶血(血紅蛋白尿),血漿中有大量輕鏈免疫球蛋白從尿中排出,稱凝溶蛋白或稱本一周蛋白(BeneeNone protein) 檢測方法:尿液加溫至4560凝溶蛋白開始凝固,尿液渾濁,再繼續(xù)加溫至沸點時則溶解尿液清涼,再冷卻至60以下時又出現(xiàn)渾濁、沉淀或凝塊此試驗是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假性蛋白尿: 腎臟本身正常,是尿內(nèi)混有大量血,膿液成份等導致蛋白定性陽性,治療后很快消失 膀胱炎,尿道炎,出血,陰道分泌物 尿蛋白定性(+),功能性蛋白病: 發(fā)熱運動等 體位性蛋白尿: 特殊體位改變才出現(xiàn)(舉例胡桃夾現(xiàn)象),其特點蛋白尿的出現(xiàn)與體位有關(guān)長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有關(guān)。 體位蛋白尿是由于腎靜脈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壓迫左腎靜脈,引起暫時的循環(huán)障礙所致,臥位1h尿蛋白消失或減少 疑有體位性蛋白尿時,分別測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現(xiàn)顯著差別 脊柱前凸引起者,囑患者背靠墻直立 10 min后觀察,若尿蛋白出現(xiàn)可確立診斷 診斷體位性蛋白尿應(yīng)慎重,需長時間隨訪,一般觀察5年以上病情無變化、腎功能持續(xù)正常,方可診斷。一旦發(fā)現(xiàn)持續(xù)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損害時,應(yīng)及時糾正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4.糖尿: 正常人尿內(nèi)有微量糖 含量 0.565mmol/24h 定性 陰性 血糖升高性糖尿: 血糖,尿糖同時升高 見于糠尿病,甲亢,柯興綜合征4,血糖正常糖尿:腎性糖尿,慢性小管間質(zhì)損傷,妊娠 假性糖尿:尿中還原物質(zhì)Vite,異於肼、鏈霉素,阿斯匹林等,5. 尿酮體: 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饑餓時間久都會 產(chǎn)生酮體陽性 6.尿膽紅素 肝病、黃疸時 7.尿膽原 肝病、溶血性貧血,8.亞硝酸鹽 泌尿系感染時陽性,為什么? 9. 隱血 檢測血紅素,故對完整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均可反應(yīng)。與紅細胞關(guān)系?,陽性率太高 有時與紅細胞不符合,如隱血陽性、紅細胞陰性,舉例:放置過久、HUS、血紅蛋白尿 VC有干擾 不符合者以鏡檢計數(shù)為準。,10. 白細胞 白細胞特異性酯酶。靈敏度很高。 二樓與六樓的檢查區(qū)別?鏡檢, 腎臟科、泌尿科一定要鏡檢。 一般患者一定需要鏡檢嗎? WBC、RBC、PRO、NIT全陰作為免除鏡檢的標準。,四、鏡檢: (一)RBC: 鏡下血尿: 顯微鏡可見,外觀清亮3個/HP 肉眼血尿: 1ml血液/1000毫升尿 RBC+與定量/HP + 10個/HP + 20個/HP + 30個/HP + 40個/HP,非腎性血尿:RBC形態(tài)80%正常,均勻,多為血 管損傷,腫瘤、結(jié)核、結(jié)石一般尿 常規(guī)無蛋白管型,尿中有血塊狀物。 腎性血尿:RBC異常形態(tài)70%,而碎片多大小 不等(為什么?) 混合性血尿: 尿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尿的紅細胞與白細胞,(二)白細胞 正常值 5個/HP 膿細胞:炎癥時破壞了中性粒細胞。感染? 上皮細胞:小管上皮細胞(小圓上皮細胞)來源小管上皮細胞見于腎盂腎為,急性小球炎,排斥反應(yīng),(三)管型 成分: 蛋白、腎小管分泌物、脫落的上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等 正常人尿中不見或偶見透明管型,其他管型病理。 條件: 白蛋白和T-H蛋白為基質(zhì) 尿液濃縮酸化 尿流緩慢,RBC管型:見于急性腎小球腎小球腎炎 慢性急性發(fā)作 SLE 腎靜脈血栓 WBC管型:見于腎盂腎炎,間質(zhì)性腎炎,也可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征,顆粒管型,蠟樣管型,五、尿放免 包括四項,其中前兩項反應(yīng)小球功能。后兩項反應(yīng)相關(guān),后敘述。 白蛋白:小于200微克 免疫球蛋白:小于10微克,第二節(jié) 血液生化檢查檢查,腎小球功能檢查: 血肌酐尿素氮,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血2-微球蛋白,腎臟功能測定,腎小管功能測定: 尿比重,尿滲透壓,氨基酸、尿糖、尿酸化功能,尿NAG,尿2-MG,腎小管酸堿負荷試驗。 其它腎臟功能檢測: 尿園盤電泳 、FDP,血肌酐:Scr分子量 113 肌酐為肌肉組織產(chǎn)生(少量外源性) 腎小球濾過,腎小管不吸收,腎小管分泌少許 測血中濃度,表明腎小球能否濾過 測尿中肌酐來源哪里?,1.血肌酐與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測定,(一)腎小球功能,檢測方法: 正常值:男性44-132mol/L 女性70-106mol/L 小兒:2762mol/L 臨床上舉例箭頭?,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計算公式 Ccr= 尿量/每分鐘 校正:Ccr1.73m2/m2(實際體表面積) 正常值:80-120ml/min 40歲Ccr每年下降1ml/min 70歲正常值為正常值60%,尿肌酐mol/L 血肌酐mol/L,80 ml/min 提示腎功能有損傷。 5080 ml/min 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2550 ml/min 為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25 ml/min 為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癥期)。 10 ml/min 為尿毒癥終末期。,評價實驗準確性 苦味酸法干擾因素,使用頭孢、強心劑、利尿劑、甲基多巴、丙酮、蛋白、利福平的顏色反應(yīng),均影響肌酐值,酶法測定: 受血肌酸和血陰離子影響(離子通道排出共用) 藥物競爭性抑制,腎小球濾過 如尿量減少0.5ml/min影響濾過 外源性攝入含肌酐多物質(zhì)(檢測前注意素食?),注意:Ccr敏感性早于Scr, Ccr50-60ml/min,血肌酐才上升132mol/L 提示什么?懷疑腎功能不好怎么辦? Ccr與Scr值關(guān)系: Ccr80-120ml/min Scr704mol/L(透析) Ccr30-40ml/min 應(yīng)限制蛋白攝入量 Ccr30ml/min 用噻嗪利尿劑無效,氨基酸分解代謝產(chǎn)物,肝內(nèi)代謝,腎臟排泄。 分子量60道爾頓, 不與蛋白結(jié)合,經(jīng)腎小球濾過入原尿,40-60%由腎小管、集合管吸收。 正常值:1.78-7.14mmol/L,2.尿素氮測定,臨床意義: 同血肌酐,GFR50%,BUN才升高(不是早期指標) 影響因素很多,比血肌酐更容易受到影響。 影響因素:如飲食中蛋白攝入量多、胃腸道感染時細菌分解、肝功能情況、尿量減少、胃腸道出血(舉例HSPN胃腸道出血)、大劑量激素、創(chuàng)傷、心力衰竭、燒傷,甲亢、梗阻性等等。 概括講有腎前性、腎性、腎后性 那看到BUN升高怎么辦?,與血肌酐同時應(yīng)用,可判斷為腎性與非腎性功能衰竭 如:BUN,Scr正常 提示非腎性 BUN,Scr升高提示腎衰 另外如果BUN下降:Scr正常值時 提示: 肝臟合成功能、 營養(yǎng)不良、 蛋白攝入太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 注意小兒的問題,腎小管功能測定 近端腎小管功能試驗 NAG酶、 1-MG、 2-MG 尿糖、尿氨基酸 遠端腎小管功能測定 尿比重、尿滲透壓、腎小管泌氫泌氨功能測定,(二)腎小管功能,1. NAG酶測定 尿中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廣泛存在于組織細胞內(nèi),為溶酶體水解酶, 分子量13萬道爾頓,腎小球不能濾過 腎小管近端上皮細胞內(nèi)含有豐富NAG酶,當尿中NAG含量,說明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明顯,近端腎小管功能試驗,正常值:NAG活性30u/L(我們實驗室為16) 臨床意義: 各種腎臟病變,腎小管損傷后均 判斷腎小球或腎小管損傷 糖尿病高血壓病,腎毒性抗生素損傷 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后,NAG活性早于微量蛋白指標 移植腎后排斥反應(yīng)前三天就開始上升,NAG概括意義: 1.反映腎小管損害的早期敏感指標,可在腎功能異常、腎臟病理出現(xiàn)前出現(xiàn)異常。 2.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腎臟疾病,早期干預。 3. 監(jiān)測藥物的腎毒性。,2.2-MG檢測: 體內(nèi)有核細胞產(chǎn)生并包括淋巴、血小板、中性細胞小分子球蛋白,與同種白細胞抗原HCA亞單位是同一物質(zhì), 分子量118000,分布于體內(nèi)血漿、腦積液、唾液、尿液中 由于2-MG分子量小,可能自由經(jīng)腎小球濾過98%,近端緊小管99%重吸收。,正常值:血2-MG 0.8-2.4mg/L 尿中小于200微克 臨床意義: 血中濃度,尿中不高 (1)腎小球濾過功能 (2)代謝,感染、腫瘤、老年 血中濃度無意義,尿中濃度、血中濃度不高: 腎小管損傷、 慢性腎炎、間質(zhì)性腎炎 (為什么?) 血與尿中濃度均 尿毒癥、 腫瘤、嚴重感染、 代謝,3.1-MG 1-MG肝細胞淋巴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糖蛋白 分子量26000,以兩種形式存在,游離和蛋白結(jié)合 游離的1-MG才能經(jīng)腎小球濾過,濾過后原尿中1 -MG99%由近端小管重吸收分解,而尿中微量。,正常值:血清10-30mg/L 尿1-MG15mg/24h 臨床意義:同于2-MG 比Scr, 2-MG更敏感 1-MG,提示肝功能受損 排斥反應(yīng),4. 尿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 RBP 生成:完成轉(zhuǎn)運視黃醇后,與甲狀腺結(jié)合的前白蛋白分離,通過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重吸收并分解。 意義:診斷腎小管損傷及功能障礙比較準確可靠的一項指標。, 尿比重 尿泌氫泌氨試驗 尿滲透壓 腎小管酸化功能,遠端腎小管功能試驗,尿比重:尿中全部離子的總和,簡單易行。 晝夜尿比重試驗:莫氏 試驗當天正常飲食,餐間無飲水。 8AM排尿棄去。 以后每兩小時留尿一次,共6次。 當晚8PM至次晨8AM留取第7次尿。 測尿量和比重。 判斷:尿量白天尿量為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尿比重最高應(yīng)在1.020之上,最高最低只差大于0.009。,尿滲透壓測定: 代表尿液中全部清除溶質(zhì)的微粒量,反應(yīng)腎臟排出水與溶質(zhì)速度。借以了解腎小管對水或溶質(zhì)吸收狀況 反映腎間質(zhì)小管功能的重要指標。,尿滲透壓測定: 正常值:血漿滲透壓:272-320moSm/L 尿滲透壓:600-1000moSm/L 臨床意義: 判斷腎小管濃縮功能 對腎臟疾病進展判斷 鑒別急慢性腎炎 鑒別是腎前性與腎性腎功衰 垂體性尿崩癥試驗,尿濃縮試驗:禁水 10小時:尿滲量700mOsm/(kg.H2O) 12小時 800 18小時 900 尿稀釋試驗:飲水 30分鐘內(nèi)飲水20ml/kg, 每小時留尿1次,共三次。 結(jié)果:尿量大于二分之一,其中一次尿滲量低于100 mOsm/(kg.H2O),說明功能良好。,早期腎損傷指標: 尿微量白蛋白 尿酶,,第三節(jié) 腎臟活組織病理檢查,血沉即紅細胞沉降率,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 目前采用魏氏法測定的血沉值,是指第一小時末紅細胞在血沉管中垂直下降的毫米數(shù)。,血沉,血沉正常值。 魏氏法(Westergren) 男:0-15mm60分鐘 女:0-20mm60分鐘,血沉快慢的關(guān)鍵,在于紅細胞是否易于發(fā)生疊連現(xiàn)象。紅細胞疊連指紅細胞彼此以凹面相貼而重疊成串錢狀。,疊連紅細胞隨單位面積的重量增大而加速下降。當正常人的紅細胞放置在血沉增快的患者血漿中,紅細胞疊連度增加和血沉增快。由此證明,影響紅細胞疊連的主要因素在血漿中。,紅細胞表面存在負電荷,當某些因素使血漿中帶正電荷的蛋白質(zhì)增多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