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淺析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之一,其最根本的問題是培養(yǎng)什么樣人的問題。著名史學家、哲學家任繼愈先生說:“歷史課應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切入點。”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國者,必先亡其史,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就必須重視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筆者將從歷史課堂教學和歷史課外教學中簡略的闡述在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歷史學科是一門包容性很強的社會學科,它不但能拓寬青少年學生的文化知識面,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正確的世界觀。因此,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特點,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當前歷史教育應當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一、認清歷史德育的緊迫性前一時期,曾發(fā)生過某演員將類似日本軍旗圖案的衣料充作廣告時裝的事件,無獨有偶,一些商店為了攬客,竟然也將清朝兵勇、印度巡捕等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當作牟利手段來張揚。此外,社會上還存在著其他與史實相左背離社會主義道德文明的現(xiàn)象。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的歷史德育,還存在一定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我們的學校教育成果評估標準,目前仍未完全擺脫看重主課成績而忽視學科德育滲透的束縛,人為地制約了德育效果。如果這種狀況不能盡快改觀,那么忘祖數(shù)典的現(xiàn)象還可能不斷發(fā)生,道德失衡的悲劇還將會繼續(xù)上演,這對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業(yè),顯然有著嚴重的消蝕作用。因此,我們的道德糾偏,確已到了關鍵地步。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要求我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也為進一步從歷史教育中提升德育功能,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二、強化歷史德育的可行性各種歷史現(xiàn)象,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因素的綜合反映,其中不乏思想道德領域中的正面典例,這些具體內容與當今時代發(fā)展趨勢相結合,為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實施歷史德育提供了客觀條件。1、歷史事件的德育內涵:歷史事件與人物的社會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凝聚著古今中外人類道德品質在各方面的反映。無論是人民革命斗爭,還是科技成就的誕生,其過程中都體現(xiàn)出人民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揭示出人類社會積極進取的價值內涵。2、歷史人物的德育內涵: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時勢造英雄。歷史人物既然是歷史的產物,因此便相應展現(xiàn)了社會環(huán)境中道德規(guī)范的一隅。充分利用其特性,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如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牛頓的思考探索,方志敏的清貧堅韌,周恩來的雄才大略,以及由歷史人物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格言等內容,均能對青少年產生長期的道德指引作用,而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更具有榜樣的示范力量。3、歷史文化的德育內涵:任何歷史現(xiàn)象的發(fā)生,都需借助于相應的時間顯示和空間方位,以及各種風俗習慣。如五四運動、北京天安門廣場,還有人文觀念、思想進化等,其蘊含的德育價值,是值得進一步發(fā)掘的。三、突現(xiàn)歷史德育的多樣性社會的進步推動了德育的發(fā)展,德育成了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的利器歷史德育要取得實效,應當寓德于史,不斷尋求其新的契合點。1、道德歸類法:將歷史人物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不同道德修養(yǎng),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予以歸類,讓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加升印象,形成初步的道德觀。2、日期提示法:在節(jié)日和紀念日到來之際,提醒學生注意重溫歷史的一頁,加深對歷史德育的感受程度,誠如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所指出的各種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能使人們增強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陶冶道德情操。3、參觀訪問法:結合春、秋游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發(fā)揮鄉(xiāng)土歷史教育功能,在已有的歷史教育資源中追尋歷史德育的線索,寓教于樂,鞏固德育效果。4、影視再現(xiàn)法:作為綜合性藝術和現(xiàn)代傳媒組成部分的電影電視,能生動再現(xiàn)歷史的原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或直接通過人物和事例折射其道德光澤,或間接將融合于內容的道德文明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此,魯迅曾預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要好。通過觀摩和評論相關的歷史影視作品,能對學生的成長起熏陶作用。5、角色體現(xiàn)法:通過主題班隊會或其他形式,模仿正面歷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質。它適合了青少年學生好動、好奇、好學的心理特征,久而久之,會對他們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起潛移默化的效果。6、形象摹擬法: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其他學科知識,指導學生將歷史上留下深刻道德印象的人物形象,通過視聽手段刻畫出來,顯示其真、善、美的道德內涵,變歷史德育的無形為有形,鞏固并加深正面歷史人物在學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歷史德育幾乎覆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然而其核心主要是包括愛人民、愛科學在內的愛國主義。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社會演進中歷盡滄桑凝聚而成的愛國情感和由此而輻射出的英雄事例,成為我們時代最為寶貴的歷史遺產。充分發(fā)掘歷史德育的資源,使它在素質教育中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重要價值,應當成為學校乃至社會開展道德建設時一條值得思考的途徑。四、歷史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課堂教學是歷史教學的基本形式,教材內容的不同,構成課堂類型和教學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滲透是通過教材、教法及教師的情感諸因素實現(xiàn)的。1、教材內容的感染歷史教材中有很多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對林祥謙英勇就義的描寫,“敵人用刀砍他,讓他下令復工,他視死如歸。沒有總工會的命令,工是不能復的”。林祥謙的革命精神,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激發(fā)了他們?yōu)樽鎳I身的革命精神。教師應結合青少年思想活躍的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堅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信心。1、教學方法的再現(xiàn)不同類型的素材,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直觀教學,即通過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國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壯闊歷史場面再現(xiàn)出來,因而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們說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如果把地動儀、水排、筒車、長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學生面前,使他們親眼看到祖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會使學生產生多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們講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如果拿出實證,將圓明園燒毀前后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學生會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他們對侵略者的憤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不會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觀教具可以演示歷史最壯觀場面,可以表現(xiàn)英雄人物的業(yè)績,可以表現(xiàn)優(yōu)良傳統(tǒng)。所以教具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動的思想教育課。1、教師情感的熏陶情感教學是一種高層次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引起興趣,燃起熱情,激起聯(lián)想,強調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和諧關系,建立最佳教學情境等。教師應注意發(fā)掘歷史知識中蘊藏著的豐富情感素材,做到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在情感色彩強烈的氣氛中,師生產生共鳴。如在講述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一文中的黃海海戰(zhàn)時,教師感情充沛地說:致遠艦在激烈的海戰(zhàn)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彈,船身嚴重傾斜,最后不幸中魚雷,全艦多人壯烈犧牲。就在即將沉沒的當兒,隨從扔給鄧世昌一個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艦俱沒,義不獨生,搖手拒絕。這時他所養(yǎng)的名叫“太陽犬”的愛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鄧世昌毅然用手攬住愛犬,一同沉沒在祖國的黃海波濤之中。就這樣教師講得慷慨激昂,學生聽了深受感動,不禁淚下。師生同仇敵愾,共同聲討日帝的侵略,進而產生振興中華,富強國家的決心。五、歷史學科課外教學活動中的培養(yǎng)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開闊視野、發(fā)展能力,更有利于進行生動活潑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曾進行如下活動:1、開展“學史一得”演講比賽這是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好形式。通過這個活動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革命熱情,產生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心情,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幾年來在省市歷史教研會的組織發(fā)動下,活動開展得很廣泛,受到師生們的好評。2、開展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