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1頁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2頁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3頁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4頁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更法呼喚,1、群體:鴉片戰(zhàn)爭期間具有改革傾向的地主階級思想家和政治家 代表人物: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 2、主要思想 龔自珍:“修禮儀、變科考、重臣威” 魏源:除“法外之弊”(人才受壓抑) 林則徐:“師敵之長技以制敵”,此群體及其思想的歷史地位,動搖了“天朝上國”的傳統(tǒng)政治觀念,“天下”這一概念被重新思考; 認識到與西方“番夷”相比,帝國在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上處于劣勢; 明確提出“師夷”,打破了思想上的固步自封; 因所處歷史時代的原因,“師夷”的范圍有限; 為后世的一系列變革思想創(chuàng)造了成長的理論基礎和政治空間。,二、“地上天國” 農民階級的探索,1、群體:農民階級 領袖:洪秀全,洪秀全,拜上帝教特點: (1)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普天之下皆兄弟”;“天下一家,共享天平”。 (2)“地上天國”的社會理想:“天上有天國,地下有天國”;“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 (3)宗教與政治相結合:“閻羅妖”。,2、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發(fā)展演變: 拜上帝教(1843) 金田起義(1851.1) 永安封王(1851.9) 定都天京(1853.3) 天京事變(1856.6) 天京陷落(1864.7),太平形勢圖,3、制度建設,天朝田畝制度: (1)平均分配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平均分配產(chǎn)品:圣庫制度(“先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太平軍創(chuàng)興之時,圣庫制度對保障部隊供結、吸引貧民參加革命和保證軍事紀律等方面,都起過重大的積極作用。定都天京后,洪楊等人又把城市市民的經(jīng)濟生活也納入圣庫的供給范圍。而且一度要求以“人無私財”的原則施之于民間,其消極作用便逐漸暴露出來。 傳統(tǒng)的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思想,資政新篇: (1)政治:學習西方的法律、制度; (2)經(jīng)濟: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 (3)思想文化:興辦現(xiàn)代學校、醫(yī)院、福利事業(yè),設立新聞官等; (4)外交: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具有資本主義改革的色彩,但未能實行。,4、從“地上天國”走向封建政權太平天國的失敗 確立了森嚴的封建等級制 大興土木,追求腐朽生活方式 爭權奪利導致“自毀長城”的內訌 任人唯親,濫封王爵 嚴厲批判傳統(tǒng)文化,激起知識分子反目 “他們貶黜國內文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政策極為惡劣。結果可能使帝國分裂:清王朝完全覆滅似不可能”。 赫德日記(1854),5、太平天國的歷史地位問題,倡導社會改革-太平天國主張土地公有,財產(chǎn)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會陋習,其倡導的社會改革,對日后的中國有一定的影響; 播下革命種子-太平天國雖然失敗,但它所宣揚的反清思想已經(jīng)廣傳民間,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種子; 漢人勢力抬頭-清廷依靠漢人曾國藩,李鴻章等平定太平天國,自此漢人勢力上升,逐漸掌握了地方實權; 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國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反清運動,持續(xù)十四年(1851-1864),波及大半個中國,建立與清廷對歭的政權,一度動搖清朝的統(tǒng)治,使清廷元氣大傷。,三、君民共主,1、群體:早期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王韜,薛福成,鄭觀應,代表人物:,2、基本觀點: 王韜:“變之道奈何?其一曰取士之法宜變矣其一曰練兵之法宜變矣其一曰學校之虛文宜變矣其一曰律例之繁宜變矣?!?;君民共主使“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亦得以下逮”。 鄭觀應:中國“茍欲安內攘外,君國子民,持公德以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設立議院始” 何啟、胡禮垣:“人人有權其國必興議院者合人人之權,以為興國之用者也” 3、歷史作用:為后來的洋務及維新變法運動做了輿論準備,四、洋務運動:中體西用,1、群體:洋務派 代表人物: 中央朝廷:奕、文祥、桂良等 地方督撫: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奕,2.洋務運動的發(fā)起,曾國藩(18111872),“天下治安一統(tǒng)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后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李鴻章(18231901),“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情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強敵”。,洋務運動發(fā)生的原因 (1)世界資本主義潮流 (2)太平天國對清權貴勢力的打擊后果 (3)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侵略對中國自然經(jīng)濟破壞 (4) 思想上的準備。,3、思想核心:“中體西用” “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馮桂芬 :校邠廬抗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中學”本來是指以經(jīng)、史、子、集為主體的中國傳統(tǒng)的學術。但在這兒使用更著重強調的是封建的統(tǒng)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 “西學”在這里則主要是指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不包括西方的人文科學。 “中體西用”是洋務派的基本思想體系。在中國向西方學習初期有積極作用,但消極影響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因為用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力,來維護封建主義的體制,本身存在著目的和手段的雙重矛盾。,4、主要內容 “求強” “求富”,北洋海軍,北洋陸軍,漢陽鐵廠,輪船招商局,軍事工業(yè) (純屬封建工業(yè)) 民用工業(yè) (具有官僚資本主義性質),開平礦務局,天津機器局,江南制造總局,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福州船政局,安慶軍械所,漢陽鐵廠,洋務運動A,湖北槍炮廠,金陵機器局,天津電報局,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與民用工業(yè)特征一覽表,官辦、官商合辦、官督商辦,官 辦,政府撥款,紳商入股 (主),不計利潤,追求利潤,封建性質,與市場聯(lián)系密切,封建衙門式,以雇傭為主,配給軍隊,基本具有資本主義性質,近代海軍 近代教育,京師同文館,天津武備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天津電報學堂,上海廣方言館,福州船政學堂,福州電氣學塾,北洋海軍,福建海軍,南洋海軍,洋務運動B,興辦教育,卻只著眼于實用、局部需要,派幼童留學,但對西方教育體系缺乏實際了解; 建設海軍、軍事工業(yè),卻最終變成增強個人勢力的砝碼,以致地方勢力膨脹; 設立工廠,卻始終未能制定出一套社會工業(yè)化計劃,所謂工廠往往成為位置私人之地,封建色彩濃厚:官利、報效等。,4、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啟示 根本原因:單純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而沒有徹底變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未能擺脫封建性的羈絆; 反對力量強大; 改革不成系統(tǒng) 啟示:地主階級不能擔負起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重任。 歷史地位(如何看待“中體西用”?) 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改革,影響深遠; 現(xiàn)代技術、教育、資本的引入,意義重大;,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政治方面: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體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據(j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其次,廢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權。逐漸剝奪了舊統(tǒng)治階級的特權,取消了對下層人民的一些限制,允許不同階層的人民之間通婚,實現(xiàn)形式上的平等。19世紀70至80年代,政府還頒布了其他一些律令和法典,引進歐洲刑法、民法和商法。1889年日本頒布了以普魯士軍國主義憲法為藍本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日本國家制度和統(tǒng)治機構的合法化。憲法標志著日本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經(jīng)濟方面:日本大力進行改革,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先是由政府投資興辦了一些近代工業(yè),作為示范,同時鼓勵私人資本發(fā)展。后來,政府又把大量國營企業(yè)優(yōu)惠甚至無償轉讓給私人資本家經(jīng)營。期間,日本制定法規(guī),禁止行會壟斷、廢關卡,整頓幣制,統(tǒng)一匯兌,獎掖貿易,發(fā)展運輸和通訊事業(yè)。日本資本主義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起來。,文化、教育方面:日本推行“文明開化“政策,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發(fā)展近代教育,培養(yǎng)資本主義建設人才。建立全民義務教育制度,不顧農民的激烈反對,以處罰為手段,強迫家長送年滿6周歲的子女上學,奠定了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基礎。,五、戊戌維新,1、興起背景 甲午戰(zhàn)敗之刺激 明治維新之啟發(fā) 維新思潮之促進,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康有為,2、群體: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梁啟超,關于康有為,素有大志:“小圣人” 讀書刻苦:日以寸進 不媚世俗:中舉時,不事宗師,“時論大嘩,謗言四起”。入京會試時,文太奇,降第五名。在家鄉(xiāng)第一個倡議放足,第一個辦中文報刊,第一個創(chuàng)辦學會。 熱心西學 學有本原:今文經(jīng)學大師 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jīng)考,3、曇花一現(xiàn)的百日維新:(教材第46頁) 政治方面:裁汰庸官及研磨,鼓勵臣民批評時政,編算預案等; 軍事方面:變通武科,停試騎射,改試槍炮,整頓水師,裁減綠營,改用西法訓練兵將等; 教育方面:廢八股,改策論,設經(jīng)濟特科,興辦學校,兼習中西科學,鼓勵官紳士民辦報等; 商業(yè)方面:獎勵創(chuàng)造發(fā)明,設立農工商總局、礦務局,開辦銀行等; 交通方面:設鐵路總局,興辦鐵路等。,4、戊戍維新失敗 過于激進(非指內容),改革樹敵太多(得罪了保守派、洋務派甚至知識分子): “開制度局,盡廢軍機處、翰林院、都察院、卿、寺、督、撫、藩、臬、司、道,內外震撼” 廢除八股“勢必觸數(shù)百翰林,數(shù)千進士,數(shù)萬舉人,數(shù)十萬秀才,數(shù)百萬童生之忌”。 缺乏組織,僅依靠光緒皇帝 “規(guī)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zhí)?,同志太孤,舉措太大,當此排者、忌者、擠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