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與陳情表教案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教案教學目標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具體含義和鑒賞方法。2. 能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對簡單詩歌作品進行賞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3. 通過閱讀中國古代優(yōu)秀詩歌,感受其思想和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領悟中華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學重點 能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的方法對簡單詩歌作品進行賞析。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講授式教學。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1、明朝人楊慎改杜牧江南春絕句,以為“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中,“千”應為“十”,原因是“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千里鶯啼誰人聽得?”改得如何?明確;昔人何文煥在歷代詞話考索中提出批評:“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此詩之意,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者也?!保ㄟ@正是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批駁了他人的謬誤,顯得合情合理。)何文煥的批評是有道理的。他的批評,指出了體現(xiàn)了對這種死扣詞句的做法的否定,其實也暗合了“以意逆志”的詩歌理解的方法。2、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謳歌壯麗山川、英雄氣慨、崇高理想。在漫長的歷史中,詩詞潛移默化,對于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審美情趣以及思維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中國古詩詞大家并不陌生,從幼兒園的孩子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隨口都能念幾首,那么,我們如何穿越時空去理解那些詩歌的內容和主旨呢?其實古人已經摸索和總結了很多的詩歌鑒賞理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詩歌鑒賞理論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試著用自己的心靈來感受中國古詩獨特的藝術魅力。二、以意逆志1、明確含義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意:作者之意;讀者之意。志:作者之志,作品之志。逆:迎受、接納;考證、探究;追溯、反求。大意:所以解釋詩的人,不能因為文字而誤解詞句,不能因為詞句而誤解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揣摩詩歌主旨的方法。所謂以意逆志,就是要從作品的整體出發(f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理解詩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以,用;意,自己的切身體會;逆,推測;志,作者寫作詩歌的本意)這也就是說,我們在鑒賞詩歌的時候常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也就是把自己當作詩人,然后“將心比心”去領會、推測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情感,從而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以意逆志”的詩歌鑒賞方法。2、反面感受(1)“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李白在胡說嗎?沒有“以意逆志”,不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的目的和表達的特點。由于詩人向黃河上游望去,看到水天相接的磅礴氣勢,寫出他真實的內心感受和體驗,也符合常人的感覺。用意并不注重說明黃河的真正源頭在那里。(2)杜甫詩中的“朱門酒肉臭”一句,有人則發(fā)出“肉可以臭,酒怎么會臭”的疑問。你認為他的錯誤出在哪里?沒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摳詞句,以文害辭。“酒肉”借代朱門富戶奢華生活,不可硬拆來理解。(3)杜牧泊秦淮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有人說作者在苛求“商女”。你認為呢?錯!只從字面上去讀解,故而曲解。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去理解,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作品批評的決不是商女,而是譴責詩中只字未涉的正在酒家征歌買笑,尋歡作樂的達官貴人。其實,這是作者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3、方法運用(1)準確理解語詞的特定含義,判斷詩人的情感。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磉_邊關戍卒的思鄉(xiāng)之情。(2)主觀感受和生活體驗對理解詩句的作用。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漫步山林,悠閑看景。路途之遠、氣候之寒、山徑之險、天色之晚凸顯楓葉之美,愛賞之深。(3)整體把握,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豐樂亭游春歐陽修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庭前踏落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小結:要運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對詩歌進行解讀,平時還要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學常識,多掌握一些常見意象的特定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對詩歌的內容和主旨進行準確的解讀。4、學以致用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從內容上看,朱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張詩表明了什么看法?近試上張水部唐 朱慶馀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酬朱慶馀唐 張籍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分析:唐代應進士科舉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風氣,朱慶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征求張籍的意見。停,安置。停紅燭,即讓紅燭點著,通夜不滅。拜見是一件大事,她一早起床,在紅燭光照中妝扮,等待天亮。她心里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時髦呢?能不能討公婆的喜歡呢?只好問一問身邊丈夫的意見了。作為“閨意”,這首詩已經是非常完整、優(yōu)美動人的了,而作者本意,在于表達自己作為一名應試舉子,在面臨關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場考試時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應進士科舉,對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乃是和女孩兒出嫁一樣的終身大事。這也正如一個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愛,她的地位就穩(wěn)定了,處境就順當了,否則,日子就很不好過。詩人的比擬來源于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張的答詩將朱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朱慶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鏡湖則是其地的名勝。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剛剛打扮好,出現(xiàn)在鏡湖的湖心,邊采菱邊唱歌她長得美艷,光彩照人,但因為愛好過分了,卻又沉吟起來。(本是沉思吟味,引申為暗自忖度、思謀。)后進一步肯定她的才藝出眾,雖然有許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齊地(今山東?。┏霎a的貴重絲綢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們的看重,反之,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萬金哩。朱的贈詩寫得好,張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謂珠聯(lián)璧合,千年來傳為詩壇佳話。參考答案:朱詩表達了作為應試舉子在考試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張詩肯定了朱慶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三、知人論世1、 明確含義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萬章下大意:一個鄉(xiāng)的優(yōu)秀人物就和一個鄉(xiāng)的優(yōu)秀人物交朋友,一個國都的優(yōu)秀人物就和一個國都的優(yōu)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優(yōu)秀人物就和天下的優(yōu)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認為和天下的優(yōu)秀人物交朋友還不夠,便又上溯古代的優(yōu)秀人物。吟詠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嗎?所以要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孟子“知人論世” 的主張的本意是論述交朋友(神交),后世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tǒng)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直到今天,中小學課堂和大學講臺,以及占主導地位的文學批評實踐中,主要使用還是“知人論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所謂“時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紹”“中心思想”“主題”等等,無一不是“知人論世”或“以意逆志”的產物。由此足以見出孟子對于中國文學批評的深遠影響。“知人論世”就是為理解某個人的作品,而了解這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即結合作家思想和時代背景理解作品。它為文學閱讀和欣賞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材料,對理解原文無疑有很大的幫助。2、追本溯源夫不論其世,欲知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故必論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說可用之。 清顧鎮(zhèn)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則古人之詩,雖有不能解者,寡矣。王國維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tài)。魯迅3、方法運用(1)盡量利用現(xiàn)存的各種史傳材料和后人的評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所謂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際、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質等。 例如: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有遠大抱負的詩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懷著“致君堯舜上,更使風俗淳”(讓帝王成為像堯舜一樣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負,卻始終沒有機會。遠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價值取向就都無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終一事無成,但,即便如此,他卻依然憂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嗤吹?。這苦痛是老杜心頭永遠的傷口。為此,我們可以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寄托了自己“致君堯舜上”的理想難得實現(xiàn)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熔鑄成的千古名句。(四十多年后,中唐時革新派首領王叔文在“永貞革新”失敗時就曾吟誦這兩句詩抒懷;幾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將宗澤,因國事憂憤成疾,臨終時也是吟誦這兩句詩,三呼“渡河”而逝。這些都說明了杜甫這首詩的成功,顯示了杜詩的魅力。)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杜甫的詠昭君會有什么更深的體會呢?詠昭君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為什么會深情詠嘆王昭君其人其事?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標自持,不肯賄賂畫工,最后遠嫁匈奴,身葬絕域,令人悲慨。對王昭君,歷代不乏歌詠,就連北宋王安石這樣的“硬漢”也寫了明妃曲,對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議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是因為女人貌美入宮被冷落,和男人懷才入朝不得志一樣,都是讓人感嘆悲哀的事。杜甫詠王昭君,也不過是借昭君之事,澆自己胸中的塊壘。 小結一:詩人不同,詩風各異。(2)弄清作品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也是十分重要的。運用“知人論世”的詩歌理論推斷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的主旨。(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及時點評。)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的意思很簡單,可是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下面有三種說法,請判斷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A、李白出川時作,他早年出川時的壯志豪情。B、此詩寫于李白流放夜郎路中遇赦之后。我們就可以判斷詩中反映的是他重獲自由的歡快之感。C、旅行途中游山玩水的壯志豪情。明確: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小結二:境遇不同,詩情有別。3、詩歌能反映特定時代的風氣和時代精神。我們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宗教、風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內容以及作品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如同為離別詩,漢末多離別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現(xiàn)樂觀的基調。小結三:時代不同,精神迥異??偨Y: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探究他們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與作者成為心靈相通的好朋友。這就是“知人論世”是欣賞方法。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詩人不同,詩風各異;境遇不同,詩情有別(詩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變的,寫于不同時期、地點的作品,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感情基調和旨趣);時代不同,精神迥異。4、學以致用試比較李清照如夢令一剪梅聲聲慢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燕子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分析:如夢令此首小令,為作者年輕時詞作。這體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寫她經久不忘的一次溪亭暢游,表現(xiàn)其卓爾不群的情趣,豪放瀟灑的風姿,活潑開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平淡之美的藝術境界,清秀淡雅,靜中有動,語言淺淡自然。樸實無華,給人以強列的美的享受。 一剪梅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新婚未久卻要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聲聲慢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就其內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賦。四、運用提升1、試分析下面這首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塞下曲王昌齡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譯文: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zhàn),都說戍邊戰(zhàn)士的意氣高。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參考答案:通過眼前白骨遍野的慘象與昔日長城戰(zhàn)中“咸言意氣高”的士氣形成鮮明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厭惡之情。2、下面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春日即事李彌遜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咀ⅰ?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譯文:小雨如絲一般,似乎是要將春天網住;落花滿地,殘葉堆積,時間已近黃昏;車馬塵囂不會進入這門可羅雀之處;在鳥雀的嘰喳聲中我獨自將門掩上。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嘆世態(tài)炎涼的情緒。詩的一、二兩句借景抒情,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三、四兩句用了門可羅雀的典故,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冷暖的感嘆。陳情表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誦讀體會作者真摯樸實的感情;2.學習本文融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手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有人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把忠出師表當成了忠的標準,把陳情表看作孝的典范。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李密對待病臥床榻的96歲的祖母,侍奉湯藥、未曾廢離,他的文字被晉武帝稱為至性之言。今天我們一同走進李密和他的陳情表。學習目標:1. 通過誦讀體會作者真摯樸實的感情;2.學習本文融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手法。二、文言知識鞏固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學習的文言知識,看看大家的掌握情況。教師點撥:上報、告訴等。大家掌握得整體不錯,仍有回答不太準確的地方,課下繼續(xù)鞏固。學習文言文不僅要掌握文言知識,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理解文意,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寫文章表達技巧。三、整體感知這篇課文的標題是“陳情表”,表是古代臣子呈給皇帝用來提出希望或要求的一種文書。請大家齊讀課文并思考:作者向皇帝提出了什么請求?表達了什么情?在最后一段中我們找到“愿乞終養(yǎng)”,結合全文可以概括為“辭官回家,奉養(yǎng)祖母”。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孝”情。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奉養(yǎng)祖母呢?四、研讀文本1.齊讀第一段,看看作者主要寫了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我”的孤苦身世。我從小孤苦伶仃,體弱多病(半歲喪父,母親改嫁,年幼多病,九歲不行,兩代單傳,內外無近親) 抒發(fā)了身世孤苦之情 為什么要奉養(yǎng)祖母? 是祖母把我養(yǎng)育成人,所以作者對她懷有感恩報答之情。換一個角度呢?從祖母自身的情況看,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yǎng),也無力養(yǎng)活自己,我與祖母相依為命,供養(yǎng)她對我來說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感恩報答(作者) 責任義務(祖母)2. 然而李密想要奉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遇到了什么困難?提示:讀第二段找出相應的句子。明確: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想要奉詔赴命,祖母的病情越來越重;想在家奉養(yǎng)祖母,可是皇恩浩蕩難以推辭。去做官難,不做官也難,正所謂進也難,退也難。3.請一位男同學朗讀第二段,我們一起具體體會一下這種進退兩難之情。幻燈片:課文第二段師點評:這位同學的朗讀時重讀“察”“舉”“拜”“除”“責”等動詞,用較快的語速把四字句讀得短促有力,我們從中能夠感受到皇帝幾次三番召命給作者施加的壓力和作者內心的痛苦。在這里老師提醒一下,讀這一段的語速應該有怎樣的變化?由慢到快除了痛苦、矛盾這一段還表達了什么感情?試想一下,如果老師讓你當班長,你因為一些原因想拒絕老師,你會怎么說? 同學們很聰明,先對老師的看重表示感激,自己很想擔任,但是能力有限。那么作者怎么說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尋蒙國恩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這些句子都表達了對皇帝的感激之情。4.我們再來看三、四兩段表達了哪些情感?我們一起朗讀這兩段。明確:第三段主要表達了感恩之情:敬謝圣朝知遇之恩凡在故老過蒙拔擢,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案件質量流程管理辦法
- 火電廠熱網水側高效清洗工藝優(yōu)化與運行策略研究
- 公司工會經費管理與收支優(yōu)化方案
- 保健管理處方管理辦法
- 申請報告書的撰寫
- 檔案信息收集管理辦法
- 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底座在區(qū)域開發(fā)中的應用與挑戰(zhàn)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實踐意義
- 船舶復合材料結構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技術
- 普通美容廣告管理辦法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區(qū)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招考編外工作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GB/T 45610-2025煤矸石回填塌陷區(qū)復墾技術規(guī)程
-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預防及血糖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
- 二級注冊建造師繼續(xù)教育題庫附答案
- 夏季安全生產八防
- 2025-2030年中國寫字樓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 8 Once upon a Time單元集體備課教案(共5課時)
- 上海2025年上海市第一批面向西藏籍畢業(yè)生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鄒平市社區(qū)工作者招聘真題2024
- 公司員工飲水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