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京津瓊)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66練(含解析).docx_第1頁
(魯京津瓊)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66練(含解析).docx_第2頁
(魯京津瓊)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66練(含解析).docx_第3頁
(魯京津瓊)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66練(含解析).docx_第4頁
(魯京津瓊)2020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加練半小時第九單元第66練(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6練1.關于群落的描述不準確的是()A.水平結構上種群分布與土壤濕度、光照強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長特點有關B.同一時間栽培,長勢相同的人工馬尾松形成樹林,該群落不存在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D.沙丘上造林說明人類活動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早在宋代,我國就產生了四大家魚混養(yǎng)技術。下圖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魚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四大家魚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此圖表明四種魚類在能量流動上的關系為鰱魚鳙魚青魚C.鰱魚和鳙魚、青魚和草魚在混合放養(yǎng)時都是互利共生關系D.若浮游動物大量死亡,鰱魚數量將以“J”型曲線持續(xù)增長3.(2018濟寧實驗中學高三一輪復習)下圖甲表示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情況,圖乙、丙、丁表示演替過程中各種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b點時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結構,d點時存在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圖乙可表示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與時間的關系C.圖丙可表示該地塊上恢復力穩(wěn)定性與時間的關系D.圖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4.(2018梅河口第五中學高三周測)將兩種倉庫害蟲擬谷盜和鋸谷盜共同飼養(yǎng)于面粉中,兩者數量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擬谷盜種群增長率的最大值出現在第50天以后B.擬谷盜種群似呈“S”型增長,其增長受種內斗爭因素制約C.擬谷盜種群和鋸谷盜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D.擬谷盜種群和鋸谷盜種群為捕食關系,因此擬谷盜必須依賴于鋸谷盜種群5.(2018南寧第三中學調研)四個生物群落分別包含若干種群,下圖中給出了這些種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個體數),當受到大規(guī)模蟲害襲擊時,不易受到影響的群落是()A.群落甲B.群落乙C.群落丙D.群落丁6.下列關于實驗“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于無法知道名稱的小動物,可忽略,不必記錄下它們的特征B.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兩種:一是取樣器取樣法;二是目測估計法C.為了調查不同時間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可分別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塊的土樣進行調查D.許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7.(2018棗強中學高三月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邊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護邊坡,另一段邊坡(乙)不進行移栽,其他實驗條件相同,1年后兩段邊坡的檢測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邊坡處理方式植被覆蓋率(%)小型土壤動物土壤有機質(g/kg)物種數個體數甲種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預892811.9A.可以推測移栽植物會降低該群落結構的穩(wěn)定性B.小型土壤動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預期結果C.邊坡甲上因沒有移栽喬木而不可能自然長出喬木D.邊坡甲上的群落演替會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劇8.(2019泉州檢測)科學家通過研究種間捕食關系,構建了捕食者獵物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箭頭所指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模型屬于數學模型B.獵物和捕食者之間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C.獵物和捕食者K值的數據分別為N3和P3D.圖中獵物和捕食者的關系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對雙方種群的繁殖都有利9.圖1表示4個不同地區(qū)的4種森林群落,其中不同的樹輪廓表示不同樹種,每一樹輪廓分別代表10個個體,根據圖形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1的群落中,具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的是西部群落B.若調查圖2所示地區(qū)群落物種數,最合適的樣方面積是S0m2C.在樣方設置與抽樣過程中要遵循樣方面積大小均等和隨機取樣等原則D.干旱荒漠地區(qū)大片耕作區(qū)將退耕,隨著時間推移,群落最終將演替成圖1中的大片森林10.(2019廈門第一中學高三模擬)近幾十年隨著森林不斷遭到砍伐,馬鹿的棲息環(huán)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為了更好地保護馬鹿,科研人員進行了研究。請回答:(1)馬鹿的棲息環(huán)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導致生活在該空間的馬鹿的_降低,馬鹿種群數量降低。同時生境破碎化會加快物種的滅絕,導致群落中_降低。(注: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間和全部生態(tài)因子的總和)(2)科研人員冬季調查得到不同類型的生境占森林總面積的比例(記為M)和馬鹿在不同生境類型中的出現頻率(記為N),結果如下圖所示。由圖可知,在_中沒有觀察到馬鹿活動點。結合M和N分析,馬鹿冬季最喜歡的生境是_,判斷依據是_。11.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某地區(qū)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fā)展為樹林。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xù)階段中,植物優(yōu)勢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種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7341刺槐0.1480.7610.8841注:上表所示科研人員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后,對陽坡的物種生態(tài)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tài)上的相遇頻率)變化進行分析的結果。請根據圖形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分析,該群落的演替類型是_。該群落發(fā)展至第3階段時,甲、乙、丙之間為_關系。該群落的空間結構應具有_現象。(2)在該演替過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種數目即_提高,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穩(wěn)定性會逐漸提高。(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陽坡群落物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是_。有一種鞭毛藻能感受光線的強弱,可借助鞭毛移動到光線合適的位置進行光合作用,這說明_離不開信息的作用。12.(2019宜賓高三診斷)下圖是科學家研究種間關系的實驗結果,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兩種草履蟲單獨和混合培養(yǎng)時的種群動態(tài)(1)圖1中在410天時,混合培養(yǎng)時雙小核草履蟲數量低于單獨培養(yǎng)時的原因是_,16天后大草履蟲數量下降變?yōu)?的原因是_。圖2大草履蟲和袋狀草履蟲混合培養(yǎng)(2)圖2中兩種草履蟲混合培養(yǎng)的最終結果是_。研究發(fā)現,混合培養(yǎng)時,大草履蟲多生活于培養(yǎng)試管的中、上部,而袋狀草履蟲生活于底部,其分布體現了群落的_結構。(3)圖中影響草履蟲各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是_。答案精析1.B任何一個群落都存在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故B錯誤。2.A3.A圖甲中,b點和d點時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A錯誤;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不斷提高,最終趨于穩(wěn)定,因此圖乙可表示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與時間的關系,B正確;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不斷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增強,而恢復力穩(wěn)定性減弱,因此圖丙可表示該地塊上恢復力穩(wěn)定性與時間的關系,C正確;群落演替過程中存在“優(yōu)勢取代”現象,因此圖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D正確。4.B5.D根據圖形中的信息可知,丁群落物種豐富度最高,而且各物種比例恰當,所以當受到大規(guī)模蟲害襲擊時,該群落不易受到影響,D項正確。6.C7.B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移栽植物的邊坡物種數較多,營養(yǎng)結構復雜,群落結構穩(wěn)定,A錯誤;小型土壤動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預期結果,B正確;邊坡甲可能自然長出喬木,C錯誤;邊坡甲上的群落演替會隨時間延長而趨于穩(wěn)定,D錯誤。8.C9.D四種群落中,西部群落的樹種最多,故物種豐富度最高的是西部群落,A項正確;圖2所示地區(qū)樣方面積為S0m2時物種數不再增加,故調查物種數時樣方面積最好是圖2中的S0m2,B項正確;抽樣過程中樣方面積大小應均等,并要隨機取樣,C項正確;干旱荒漠地區(qū)由于缺乏水分,群落不一定能演替成大片森林,D項錯誤。10.(1)環(huán)境容納量物種豐富度(或“生物多樣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