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林學類論文-陳旉農書與“三才”理論陳旉農書與齊民要術農學思想的比較中國的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體系,或稱傳統(tǒng)農法1,包括兩大系統(tǒng):以旱地為中心的北方農法和以水田為中心的南方農法。兩者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點。在南方農業(yè)中,江南農業(yè)長期以來處于先進的地位,是最有代表性的。江南農業(yè)唐宋以來形成精耕細作技術體系,而第一個對它進行系統(tǒng)總結的是陳旉農書。因此,要研究以水田為中心的中國南方農法,尤其是研究南方精耕細作農業(yè)技術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應從陳旉農書開始。對于陳旉農書,前人已多所研究2,本文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陳旉農書農學指導思想“三才”理論,與齊民要術作一比較,從中可以看到陳旉農書比前代農書有所前進的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江南農法的某些特點?!氨I天地之時利”命題的提出“三才”理論是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的農業(yè)實踐的結晶,又反過來成為中國傳統(tǒng)農學的指導思想3。研究中國傳統(tǒng)農學,不能不接觸“三才”理論。賈思勰和陳旉農學思想的中心都是“三才”理論。賈思勰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入泉伐木,登山求魚,手必虛;迎風散水,逆坡走丸,其勢難)?!保R民要術耕田第一)在齊民要術中,這一精神貫徹到農業(yè)生產技術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中,集中表現為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則4。陳旉農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如:“故農事必知天地時宜,則生之蓄之,長之育之,無不遂矣。”“然則順天地時利之宜,識陰陽消長之理,則百谷之成,斯可必矣?!保ň砩咸鞎r之宜篇)具體到育秧,“欲根苗壯好,在夫種之以時,擇地得宜,用糞得理。三者皆得,又從而勤勤顧省修治,俾無旱干水潦蟲獸之害,則盡善矣”(善其根苗篇)“時宜”、“地宜”、“物宜”加上人的勤勉這正是“三才”理論在育秧上的運用。陳旉在“三才”理論表述上除對前人的繼承外,也有所創(chuàng)新,集中表現在“在耕稼盜天地之時利”(“天時之宜篇”)這一命題的提出?!氨I天地之時利”一語源出列子天瑞篇:“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云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夫禾稼、土木、禽獸、魚鱉,皆天之所生,豈吾之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陳旉自號“全真子”,是道家的信徒,接受屬于道家的列子的有關理念不足為奇;但不應把它簡單歸結為道家思想的影響或對前人論述的蹈襲,因為陳旉把它作為自己農學理論的綱領。石聲漢甚至稱陳旉農書為“以盜天地之時利為目標的農書”。因此,我們應該從陳旉農書所載的農學和農法中去理解它的全部意義?!氨I天地之時利”這一命題的“新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比“順天時,量地利”顯然更為積極主動,反映出一種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界所賦予的光熱資源和水土資源的要求。二是以前農書一般分言“天時”、“地利”,陳旉卻把它們合在一起,稱之為“天地之時利”,這是由于他認識到天時地利的不可分性。三是陳旉農書全書突出一個“宜”字,“天地之時利”或稱“天地之時宜”,也就是“天地時利之宜”。這個“宜”,反映了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這一根本要求?!耙恕迸c“利”可以相通:只有得其“宜”,才能獲其“利”這是一種符合辯證法的認識。關于自然規(guī)律,齊民要術借用淮南子“勢”的概念,揭示了客觀規(guī)律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性質5。陳旉農書對自然規(guī)律的某些根本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一個特點是能夠重復的,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陳旉稱之為“常”和“必”,而把與之相對的偶然性稱之為“幸”;他認為,農業(yè)上遵循的法則應該建立在這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求取其“必效”,而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僥幸成功之上。他主張:“深思熟計,既善其始,又善其中,終必有成遂之常矣,豈圖茍徼一時之幸哉!”(財力之宜篇)又說:“古人種桑育蠶,莫不有法,不知其法,未有能得者;縱或得之,亦幸而已矣。蓋法可以為常,而幸不可以為常也?!保ㄐQ桑敘)6陳旉農書卷上屬于總論性質,其篇章不是按作物而是按專題劃分的,稱為“十二宜”。這“十二宜”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主要講天時及其利用的,2篇(“天時之宜篇第四”、“六種之宜篇第五”);第二類是主要講土地利用及耕作培肥的,4篇(“地勢之宜篇第二”、“耕耨之宜篇第三”、“糞田之宜篇第七”、“薅耘之宜篇第八”);第三類是主要講經營管理的,6篇(“財力之宜篇第一”、“居處之宜篇第六”、“節(jié)用之宜第篇九”、“稽功之宜篇第十”、“器用之宜篇第十一”、“念慮之宜篇第十二”),這在一定意義上是與“三才”理論的天地人相對應的。下面,我們分別進行一些考察。“天時”及其利用關于天時,陳旉指出了“時”和“氣”可能發(fā)生的矛盾,強調不能刻板地按照既定的時令安排農事,而要根據實際的氣候變化靈活加以掌握。書中說:四時八節(jié)之行,氣候有盈縮踦贏之度;五運六氣所主,陰陽消長,有太過不及之差。其道甚微,其效甚著。蓋萬物因時受氣,因氣發(fā)生,其或氣至而時不至,或時至而氣未至,則造化發(fā)生之理因之也。在這里,“時”指時令,即所謂“四時八節(jié)”,“氣”指氣候的實際變化。陳旉不但對“時”和“氣”做出這樣的區(qū)分,不但對作物的生長發(fā)育與時令、氣候的關系做出“萬物因時受氣,因氣發(fā)生”這樣的新概括,而且指出它們之間可能發(fā)生不完全符合的情況;這在中國傳統(tǒng)農學的發(fā)展中,大概是第一人。“時”在甲骨文中從“日”從“之”(甲骨文的“之”字從“止”在“一”上,“止”為足形,象人足在地上有所往之形),意指“日之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太陽的視運動。太陽的視運動引起了氣候的季節(jié)變化。后來人們把“時”視為“氣”(指氣候,或各種氣象因素的集合)運行所呈現的秩序,這在當時是人們認識的一個極大的進步。按照氣候變化的這種時序性制定的歷法和節(jié)氣,即指時系統(tǒng),人們也稱之為“時”。在我國傳統(tǒng)農學的發(fā)展中,后一種意義上的“時”的體系(指時系統(tǒng))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中心的,它形成于戰(zhàn)國秦漢之際(同時還總結了與之配套的七十二候),漢代的歷法改革又使月份和節(jié)氣協(xié)調起來,使得這個指時系統(tǒng)更為完善7。齊民要術就是依據這一指時系統(tǒng)來安排農業(yè)生產的;由于月份已經和節(jié)氣協(xié)調起來,有時只需按月安排生產就可以了。這種“時”的體系是根據氣候的季節(ji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而制定的,但它一旦形成,就相對固定起來,而實際氣候則因時因地而變化多端的,甚至會出現偏離常軌的情況。但在很長時期內人們強調的是“時”和“氣”一致的一面,以致把“時”和“氣”聯(lián)結成一個常用的詞8。一直到了陳旉才明確地指出了它們可能出現的矛盾的一面。為什么人們的認識會發(fā)生這樣的發(fā)展和變化,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地區(qū)性的因素。作為我國傳統(tǒng)指時體系核心部分的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了日地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帶有普遍性,但它畢竟是在黃河流域形成的,其具體內容打上黃河流域氣候變化規(guī)律的烙印。中唐以后全國經濟重心逐步轉移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qū),原來的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坐標基于黃河流域農業(yè)生產經驗的具體農事安排,已不能刻板地搬用到江南地區(qū)。二是時代性的因素。中國氣候在宋代進入一個變化較多的時期。根據氣候史專家張丕遠等人的研究,五代至宋中國氣候總的說來比現代溫暖,但常常出現寒冷的氣候,也就是說氣候很不穩(wěn)定,是典型的氣候“混沌”期;到12301260年間發(fā)生了突變,中國氣候從此進入了一個氣溫較低、降水較少的時期。陳旉正是生長在這樣一個氣候多變的“混沌”時期,處于氣候突變的前夕。他深切地感受到“氣候有盈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計劃
- 行政管理應試者如何提高解題能力的建議試題及答案
- API 文檔撰寫技能考題及答案
- 年度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策略計劃
- 城市交通規(guī)劃與社區(qū)規(guī)劃重點基礎知識點
- 軟件工程中的風格與模式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內蒙古呼和浩特相親派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甘肅省科學技術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股權質押貸款合同案例
- JTS-215-2018碼頭結構施工規(guī)范
-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工程造價咨詢的協(xié)調配合及服務措施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二(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急診科護士崗位說明書
- 農村廢棄學校租賃合同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脊柱側彎手術配合
- 汽車4s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范文(20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