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思想史第3篇.ppt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4/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1.gif)
![西方經濟思想史第3篇.ppt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4/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2.gif)
![西方經濟思想史第3篇.ppt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4/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3.gif)
![西方經濟思想史第3篇.ppt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4/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4.gif)
![西方經濟思想史第3篇.ppt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4/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afae5e64-aa93-4ba2-b530-9c5e5c308a465.gif)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篇: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西方主要經濟思想,第5章 亞當斯密 5.1 生平和著作 5.2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 5.3 分工、改良和交換及貨幣理論 5.4 價值理論 5.5 收入分配理論 5.6資本積累與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 5.7國富論的社會哲學思想,5.1 生平和著作,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一個只有1500人口的小鎮(zhèn)柯爾卡迪,1748年任愛丁堡大學講師。1759年,出版首部成名作道德情操論,此書不僅論述了道德或倫理問題,也涉及到哲學、法學、心理學和經濟學等。,1764年,斯密辭去教職,擔任年輕的巴克勤公爵的私人教師,陪同他訪問了法國和瑞士的重要一些城市。1767年,返回故里,專心著述,1776年出版巨著國富論。1778年,出任蘇格蘭海關稅務局專員,定居愛丁堡,從此忙于公務。,圖:擔任海關稅務局專員時的斯密,斯密不愿意將未能完成的作品留于世人,在辭世前不久,銷毀了自己尚未完成的、大約有18本裝訂好的手稿。1790年7月17日,他與世長辭,葬在卡農加蒂教堂的墓地。簡樸的墓碑上寫著:“亞當斯密,國富論的作者,長眠于此?!?圖:亞當斯密的墓碑,5.2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1)國富論的核心概念國民財富是國民收入。斯密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富裕,是指全體人民的普遍富裕。他從消費者利益出發(fā)提出了衡量富國裕民的標準,即衡量一國的富裕程度在于消費者所希求的價廉物博。 (2)斯密提出,勞動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財富總量只有兩種辦法:第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勞動的人數(shù)。,5.3 分工、改良和交換及貨幣理論,斯密對分工、改良和交換問題的研究 (1)說明了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三點原因。分工的深度和廣度要受交換能力即市場范圍的限制。,(2)特別重視科技發(fā)明和工藝改進對發(fā)展生產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謂的改良,是指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方式的不斷變革。 (3)實際上是把交換看成是人的社會依賴性的必然結果。他認為,交換使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業(yè)專而日進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過互惠互利而增進彼此的福利。,斯密的貨幣理論 (1)斯密看到了物物交換的不便利,指出貨幣是為了克服這種不便利產生的。貨幣是從人們交換發(fā)展中自發(fā)地和客觀地產生的。 (2)斯密認為,商品與貨幣的交換,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換。金屬貨幣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樣,也是勞動的生產物,也包含一定的勞動量并具有價值。,(3)斯密著重研究貨幣作為交換媒介或流通手段的職能。他雖然也提出貨幣還有作為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但他認為這些職能都是由流通手段的職能派生出來的。,(4)從強調貨幣在流通中的作用出發(fā),斯密主張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流通。因為紙幣的生產費用低廉、維護費用小。他既看到了紙幣代替金銀幣的積極方面,也注意了紙幣的發(fā)行量要符合經濟實際。,5.4 價值理論,斯密的價值理論涉及到如下三個問題: (1)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 (2)“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和“商品的真實價格”; (3)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5.5 收入分配理論,斯密在經濟學說史上首次正確地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他按照人們占有的生產條件和獲取收入的形式,把國民劃分為三個階級: (1)只有自身勞動、以勞動掙得工資的工人階級; (2)占有資本,來購買勞動獲取利潤的資本家階級; (3)占有土地,以出租收取地租的地主階級。 斯密提出,工資、利潤和地租是全社會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這三種收入派生的。,5.6資本積累與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斯密認為,資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勞、節(jié)儉和謹慎,資本減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為。因此,所有對個人來說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財富的增加,因此,游惰、奢侈和妄為都是公眾的敵人,而勤勞、節(jié)儉和謹慎都是社會的恩人。,(1)斯密從資本積累的角度界定勤勞和游惰的含義; (2)勤勞和游惰說明過去收入轉化為資本的比例,而節(jié)儉和奢侈則說明當年收入轉化為資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視節(jié)儉對資本積累的作用; (3)謹慎是勤勞和節(jié)儉的重要輔助,也是有助于財富增長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論從道德哲學的視角研究了謹慎的必要性。,嚴復與國富論,嚴復(18541921)是我國近代思想家,翻譯家。1901國富論以原富為題出版中譯本,即成為國內學習經濟學的經典教材,這也標志著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擺脫了傳教士的時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嚴復翻譯國富論的目的效法斯密把他的“富其君又富其民”當作國策,獻給英王的精神,來獻策于光緒皇帝,實現(xiàn)中國之富強。此書在1902年出版后未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視的反響。原因很明顯:中國當時根本不具備使國民財富得以迅速增長的制度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和和平環(huán)境。,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英文版,5.7國富論的社會哲學思想,國富論的社會哲學思想包括: (1)經濟人 “經濟人”是關于經濟學家用以解釋人類經濟行為及動機的一個簡單抽象模型,這個模型的核心觀點是:經濟活動起因于個人對自身利益的關心和追求,和基于對成本收益精確計算的理性選擇。,(2)產權制度 通過對歐洲社會的歷史的和制度的分析及對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批判,斯密得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即財富增長的真正原因在于這樣一種經濟制度或產權制度,這種經濟制度能保證勞動者充分地享有他們自己勞動的成果。,(3)“看不見的手” 早在道德情操論中,斯密就提出“看不見的手”,這個用語被運用來說明社會以一種人們自己也察覺不到的方式保持著整體的和諧,他把“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歸結為“偉大的自然設計師”仁慈的神。在國富論中,他再次使用了這一著名的用語,但他去掉了它的神秘色彩,而賦予它以確切的經濟含義,這就是市場規(guī)律的作用。,(4)“自然秩序” 斯密所謂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種競爭的市場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各事物都聽任其自然發(fā)展,聽其完全自由,讓每個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競爭自然會把經濟事務搞得井井有條。,瓦特(Watt,17361819),英國發(fā)明家,機械師。1806年獲格拉斯哥大學法學博士,1763年,作為本校制圖儀器制造員開始蒸汽機的實驗時,斯密曾給予他不少幫助。事實上,這兩位校史名人在當時并不被該校所重視。,第6章 李嘉圖,6.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 6.2 勞動價值理論 6.3 分配理論 6.4 比較優(yōu)勢原理,資產階級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也叫“產業(yè)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yè)過渡到大機器工業(yè)階段的過渡。它既進行生產技術的變革,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變革。工業(yè)革命最早由英國的棉紡織業(yè)發(fā)端,而后在各生產領域迅速展開,并最終在歐洲大陸和美國完成。,瓦特蒸汽機復原圖,瓦特蒸汽機機構示意圖,珍妮紡紗機,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一座煤礦,斯蒂芬森的火箭號機車,6.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大衛(wèi)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1799年,在陪夫人到巴茨溫泉勝地療養(yǎng)時偶然看到了一本國富論,使他對經濟學產生極大的興趣,轉向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1817年,出版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李嘉圖的方法論 李嘉圖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理論的演繹方法,李嘉圖在建立理論分析的框架時,從基礎的前提假設開始,用邏輯的方法推演出一般性的結論。在李嘉圖高度抽象的經濟模型中,豐富多變的現(xiàn)實世界被濃縮為幾個簡單的變量關系。,6.2 勞動價值理論,(1)對價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說如果一種商品如果全然沒有用處,就不具有交換價值。這認識到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他提出,價值和財富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價值不取決于數(shù)量的多寡,而取決于生產財富的困難和便利。實際上區(qū)分了價值和交換價值兩個概念。他把生產商品說耗費的勞動稱作絕對價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夠換取另一商品一定數(shù)量的能力稱作交換價值。,(2)堅持價值取決于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的原理。李嘉圖認為,一種商品生產出來以后,它的價值可以在不同社會成員中進行分配,但不管價值怎樣分割都不會影響商品價值量。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這一原理不會因資本與雇傭勞動者的交換而失效。,(3)對決定商品價值的勞動的性質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見解。首先,決定商品價值的勞動是社會必要勞動。但他所說的必要勞動,是指在最不利的條件下進行生產的人所必須投入的較大量勞動。其次,考慮了不同質的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如何決定價值的問題。最后,他區(qū)別了價值生產的直接勞動和間接勞動,闡明了商品的價值包括工人直接勞動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和由間接勞動所體現(xiàn)的舊價值的觀點。,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兩個矛盾,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兩個矛盾可以概括為:(1)價值規(guī)律與勞動和資本的交換規(guī)律之間的矛盾;(2)價值規(guī)律與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的規(guī)律的矛盾。這是由于李嘉圖簡單地、直接地把價值同生產價格等同起來。他所假設的符合商品的價值量與其生產價格才完全一致的條件與資本主義現(xiàn)實情況不符。,李嘉圖學派,以詹姆斯穆勒與約翰雷姆賽麥克庫洛赫(為中堅力量的李嘉圖學派在捍衛(wèi)李嘉圖學說時卻偏離了李嘉圖的本意,結果直接導致了李嘉圖學派的解體。也應重視二人在經濟學說史上的重要貢獻。,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曾在東印度公司任職,其主要著作有三卷本的英屬印度史(1818)和系統(tǒng)地闡述李嘉圖學說的政治經濟學要義(1821)。,約翰雷姆賽麥克庫洛赫(John Ramsay McCulloch,17891864)代表作為政治經濟學原理(1825),并主編過斯密的著作集和李嘉圖著作集。,6.3 分配理論,工資 李嘉圖認為,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勞動和其他在數(shù)量上可以增減的商品一樣,也具有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李嘉圖首次提出了相對工資理論。一國的產品要以地租、利潤和工資的名義分配給三個主要社會階級。產品在三個階級間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會階段中是不同的。,利潤 從商品價值由勞動決定的觀點出發(fā),指出商品的全部價值只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構成資本的利潤,另一部分構成勞動工資。而地租則是一種超額利潤,它可以被歸結為利潤這個基本收入。 在工作日的長度與勞動強度不變情況下分析了利潤量變化的規(guī)律。這可以概括為三點內容。他還提出了利潤率的平均化和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地租 (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資本和等量勞動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是不同的。(2)農產品的價格決定于劣等土地耗費的勞動量。(3)農產品的價格使耕種優(yōu)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資本除足以補償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外,還有一個超額利潤。此外,李嘉圖考察了資本主義級差地租的兩種形態(tài)。,李嘉圖的地租理論從工資、利潤和地租相互間數(shù)量的變化上,比較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之間的對立。,6.4 比較優(yōu)勢原理,李嘉圖提出了依照生產成本的相對差別而實行國際分工和貿易的理論比較優(yōu)勢理論。若一國的全部生產物的生產成本都高于外國,則該國只有進口而無出口,反之亦然。在這種情形下,兩國如何實現(xiàn)國際分工和交換呢?李嘉圖認為,即使在這種情形下,只要每個國家專門生產自己在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Y/T 3418-2024林草電子公文處理流程及系統(tǒng)運行管理規(guī)范
- 四年級數(shù)學上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3.2《提多項式公因式》聽評課記錄
- 生活保障信托協(xié)議書(2篇)
- 環(huán)保工程承包協(xié)議書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章實數(shù)課題實數(shù)的運算和大小比較聽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2《師生交往》聽課評課記錄1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4.2 平移》聽評課記錄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閱讀材料 楊輝三角與兩數(shù)和的乘方》聽評課記錄2
- 新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室》聽評課記錄
- 刑事訴訟法課件第十章管轄與立案
- 視頻會議室改造方案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中考真題】廣東省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
- GB/T 32399-2024信息技術云計算參考架構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五級人工智能訓練師(初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2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治
- 綜合客運樞紐換乘區(qū)域設施設備配置要求JTT1066-2016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23)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