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傳播學論文-論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內容提要:在網(wǎng)絡媒體迅速發(fā)展,中國與世界交往日趨頻繁的形勢下,廣大公民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新聞評論作為人們直接表達自己意見的有效形式,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重視。如何定義新聞評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并根據(jù)定義提出了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即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新聞評論傳播的時效性,新聞評論論說的理論性,新聞評論內涵的思想性,新聞評論傳播知識的有益性。關鍵詞:新聞評論定義新聞評論特性一、新聞評論定義新解什么是新聞評論的特性,一直是新聞評論研究者關注的問題。自然,從來也沒有統(tǒng)一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各持己見,我以為也屬正當之事。但是,了解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找出其中的差異,我以為是有好處的。新聞評論的特性是依新聞評論的定義所產(chǎn)生的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范榮康先生認為:“新聞評論是就當天或最近報道的新聞,或者雖未見諸報端但確有新聞意義的事實,所發(fā)表的具有政治傾向的,以廣大讀者為對象的評論文章?!?996年3月出版的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則表述為;“新聞媒體或作者個人就新近發(fā)生的事件、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現(xiàn)象或思想傾向、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等闡述自己觀點、立場的新聞文體?!倍》ㄕ孪壬?002年出版的新版新聞評論教程中給出的定義是: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最新發(fā)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發(fā)議論、講道理,有著鮮明針對性和引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xiàn)代新聞傳播工具經(jīng)常采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述評等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時代是在發(fā)展的,特別是當網(wǎng)絡媒體迅速發(fā)展之后,我們是否可對新聞評論作一番新的定義(“定義”實為不定之義,作為“表述”可能更準確):所謂新聞評論是傳者借用大眾傳播工具或載體,對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的新聞事實、問題、現(xiàn)象直接表達自己意愿的一種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識的論說形式。新聞評論在報紙、廣播、電視和網(wǎng)絡上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或文字、或聲音、或音像結合、或圖文并茂,在新聞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定義是從兩個方面界定的,第一,從新聞評論的內涵著眼,即新聞評論與其他新聞形式的區(qū)別、它的生產(chǎn)過程、它的內容要求等;第二,是從新聞評論的外延指示,即指出新聞評論在當今時代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外延是從內涵引申而來的,但是,這種引申在新的形勢下又有特別需要強調的意義。所以,在此定義里,這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共為一體的。提出這樣的定義是想強調以下幾方面意見:第一、如今的新聞評論大都是借助于大眾傳媒來實現(xiàn)的,這里的作者不僅僅是寫家,他更是一位傳播者。傳者與寫家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作為一位現(xiàn)代傳播者,他不可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坐在家里“閉門造車”,而是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學習和接受廣博的知識與信息,同時他還需要掌握和了解大眾傳播的一般規(guī)律。只有這樣,他的生產(chǎn)產(chǎn)品才能做到“適銷對路”。這和舊時的文人已經(jīng)截然不同了。本定義中特別提到“借用大眾傳播工具”,這是因為,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發(fā)表意見,但這些私下議論是不能算做新聞評論的。只有那些在大眾傳媒上公開發(fā)表的意見(通過一定的文字、聲音、音像等信息符號表現(xiàn))才算得上是我們所研究的新聞評論。這是當今傳媒時代的新要求。第二、新聞評論是一種傳者意愿的直接表達,或代表傳媒單位,或是代表傳者個人,他的所文所言,都是一種有形意見的表達:反對什么、批評什么,贊成什么、表揚什么,都是主觀反映于客觀的一種直接的真實的思想表白。它比消息報道更深刻,更理性,因而也更能打動人說服人。這是新聞評論的本質屬性使然。第三、新聞評論必須依賴于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的事實、問題或現(xiàn)象,它有別于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家的演繹。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的事實、問題和現(xiàn)象是第一性的,新聞評論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對前者的一種思想反映。新聞評論的寫作不能同于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它不能杜撰事實,也不能夸大或縮小事實,丁是丁,卯是卯,在新聞評論依賴的事實上來不得半點虛假。同時,它也不是理論家純粹的邏輯演繹和推理,僅僅研究和傳播一種理論。新聞評論需要有理論作支撐,但是,它必須反映事實反映時代,以活生生的社會生活為依托,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針對性。這是新聞評論有別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的根本所在。第四、新聞評論是一種說理的傳播知識的表現(xiàn)形式,在現(xiàn)代傳媒發(fā)展的形勢下,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日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了。新聞評論早先是從報紙上的政論文開始的,所以很多的教科書都把新聞評論稱作“政論文”,它是一種文字的書面表達形式。一般來說,這種認識是不錯的。但是,時代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使新聞評論走出了報紙的版面。廣播里有它的聲音,電視里有它的音像,網(wǎng)絡里更是有眾多的網(wǎng)民發(fā)議論、跟帖子,新聞評論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者和受眾相互交流思想、傳播知識、溝通有無的論說形式了。這種形式的廣泛多樣性變化,對從事新聞評論事業(yè)的工作者和工作部門來說,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在內容和形式、設備和技術上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這是時代對新聞評論發(fā)展提出的要求。二、什么是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由于對新聞評論的定義不同,因而對新聞評論的特性理解也就有不同范榮康:“新聞評論是一種具有新聞性、政治性和群眾性等顯著特征的評論文章。離開了新聞性、政治性和群眾性,都不成其為新聞評論。”秦圭、胡文龍:“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為:鮮明的政治性、強烈的新聞性、廣泛的群眾性和嚴格的科學性。”于寧、李德民:新聞評論“應該有這樣四個特點,即:鮮明的黨性、較強的時間性、明顯的指導性、廣泛的群眾性。”邵華澤:“黨報的新聞評論,究竟有些什么特征?我想有這么五條。第一條是導向正確,第二條是有的放矢,第三條是講究科學,第四條是平等待人,第五條是簡短生動?!眳歉瘢骸靶侣勗u論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新聞性、政治性、群眾性和指導性?!倍》ㄕ略谒男轮飳⑿侣勗u論的特性歸納為三點,即論題的新聞性,論理的思想性和論說的公眾性??纯瓷厦骊P于新聞評論特性的種種說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因受著時代的影響,因受著自身工作媒體的限制,因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認識,產(chǎn)生差異是很自然的事。所謂新聞評論的特性,實際上就是要找出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本質屬性上的區(qū)別或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這種特性要從新聞評論一般的廣泛的表現(xiàn)形式來講,而不能只講刊登在黨委機關報上的社論或評論員文章的特性;這種特性要從新聞評論論題的廣泛性來講,而不能只舉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評論員文章。已經(jīng)出版的許多新聞評論的著作,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它們更應該取名為“黨報社論、評論學”,因為,它們主要是針對黨報的評論而論述的,對于其他媒體,特別是大眾評論談及較少。而本文要強調的卻是十分廣泛的新聞評論,它既包括黨報的社論也包括其他媒體的評論,既包括代表媒體的評論,也包括大眾參與的個體評論。于是,新聞評論的特性也由此產(chǎn)生。在這些特性中,我以為有兩點是不能作為新聞評論的一般特性的,一是政治性,一是指導性。關于政治性。把政治性作為新聞評論的特性,是一種時代的產(chǎn)物,是“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產(chǎn)物?,F(xiàn)在“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仍然提新聞評論的政治性,我以為是不妥當?shù)模话颜涡宰鳛樾侣勗u論的特性,是將新聞評論狹隘理解的表現(xiàn)?,F(xiàn)在的評論不僅轉移到“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而且,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步入世界大家庭的行列,民眾的議題涉及越來越廣泛,除了政治、經(jīng)濟外,還有更多的文化、教育、學習、生活等議題需要評論。在這些評論文章里是很少或完全沒有政治性的;把政治性作為新聞評論的特性,是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要求與刊播評論混為一談。新聞工作者要講政治,但并非新聞工作者所做的一切都要打上政治的烙印。這也是與我們的時代所不符的。關于指導性。新聞評論的指導性,是長期以來我們新聞報道中“一面宣傳”的結果。好像報紙上刊登的文章特別是評論文章,都是黨的聲音,都是上級的批示,都是完全正確的,它是指導人們行動的“燈塔和旗幟”,受眾是絲毫不能有半點懷疑和遲鈍的。這種將受眾作為“靶子”的傳播方式是與我們的時代格格不入的。在我們的報道中,不僅需要有“一面宣傳”的文章,同時也要有“兩面宣傳”甚至是“多面宣傳”的報道。隨著網(wǎng)絡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信息的多元化,受眾自主意識的增強,我們的媒體提供受眾選擇多樣信息的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多。在我們的媒體上,有很多評論,不僅沒有指導性,而且也沒有多少引導性。它只是一種意見、一種觀點、一種想法而已,它不需要任何人去遵守它遵循它,按它的旨意去思考去行動。在很多情況下,它只為受眾提供一種談資,一種想問題的思路,僅此而已。此時此刻,再提新聞評論的“指導性”是沒有道理的。當然,對于黨報和主流媒體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來說,還是要強調政治性和指導的,這也是不容不得置疑的。這是另外一個范疇的問題。綜上所述,從新聞評論涉及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教育、生活、國內、國外等廣泛內容上看,從新聞評論傳播的報紙、廣播、電視和網(wǎng)絡的多種形式上看,我以為,新聞評論的特性大致有以下幾點,這就是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新聞評論傳播的時效性,新聞評論論說的理論性,新聞評論內涵的思想性,新聞評論傳播知識的有益性。(一)新聞評論依賴事實的新聞性新聞評論,顧名思義就是評論文章中所涉及的事實具有新聞性,這也是區(qū)別文學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的根本屬性。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襲擊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個地方,各個部門,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最終取得抗擊非典戰(zhàn)斗的勝利。但是,在抗擊的過程中,卻有以借口抗擊非典而耽誤了日常工作的現(xiàn)象發(fā)生。為此,新華社記者寫了不要借口非典誤了日常工作的“新華時評”文章。評論所依賴的事實是:記者近日到河北省一家機關辦事,沒想到,偌大機關大門緊閉,傳達室竟鐵鎖把門、空無一人,只有兩名武警和一名干部模樣的人戴著口罩守在門口。因為要找的人不在,記者要求進辦公室送份材料,對方以“非典時期、嚴禁外人進入”為由予以拒絕。記者問是否可以將材料暫時放在保安值班室,那名干部模樣的人一臉冷漠地拒絕:“我們沒這個責任和義務?,F(xiàn)在單位都幾乎不上班了,等你聯(lián)系好了人改天再來吧。”無論記者怎樣請求都被拒之門外。針對這樣有普遍意義的事實,評論員文章指出:“非典時期事難辦,眼下已成了許多到政府機關辦事人的共同感受?!薄胺婪堑涫侵陵P重要,但防非典不能變成機關唯一的事,中央現(xiàn)在一再提倡兩手抓,咱們政府機關怎么能抓了非典,忘了生產(chǎn)呢?”據(jù)記者了解,雖說眼下全民防非典,但在一些機關,真正抓非典具體工作的領導干部微乎其微,機關大多數(shù)工作人員既不上街查崗、打藥,又不入街區(qū)宣傳,仍然呆在辦公室,表面謹慎防非典,內心卻逍遙自在起來。份內的、該干的事可干可不干,還一邊打著防非典的旗號推諉責任,將前來辦事的人拒之門外。時評文章指出:“到底誰在防非典?是不是衙門作風在作怪?”(據(jù)新華社石家莊年月日電)這個評論所依賴的事實是在非典期間發(fā)生的,沒有非典,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事實,沒有這樣有代表性事實發(fā)生,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評論文章。先有事實,后有評論,這是新聞評論的根本屬性所決定的。新聞評論所選用的事實還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這樣才有針對性,才有說服力。本篇評論中所舉事例可能是河北省某一個部門機關的所見所聞,是“這一個”。但是,在抗擊非典期間,像評論中所列舉的“這一個”現(xiàn)象在其他地方和部門也同樣存在著。正因為如此,作者才撰寫這篇評論,新華社才向全國播發(fā)這篇評論。選擇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實作評論,是寫好一篇評論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聞評論依賴的事實主要有以下幾類:新近產(chǎn)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發(fā)現(xiàn)的事物、新近變動的事物、新的經(jīng)驗和新的問題等。不論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還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事實,我們在確定選題時都要從讀者市場的需求來判斷。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可予考慮:受到這一事件影響的人數(shù)。不論是自然事件不還是社會事件,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一部分人或大多數(shù)人。那么,我們在選擇評論的事件時,涉及的人越多,越是評論者首先考慮的選題。如火災、水災在一個城市來說,都會涉及不少人,選擇這樣的話題做文章,就會受到讀者的歡迎。關心這一事件的人數(shù)。有些事件影響的人數(shù)可能并不多,但由于事件的惡劣或特殊,人們關心的很多,這樣的事件也應予以考慮。如惡性車禍事故,如多胞胎平安降臨人間等。和大眾利害關系的密切程度。生死存亡是這種關系的最高表現(xiàn),其他涉及人們生活、享受和發(fā)展的事件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如環(huán)境污染問題,售假打假問題,吸毒販毒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這些問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利益關系密切,是評論的好選題。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新聞評論作為一種社會輿論它總要對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種作用越大,它價值就越大,這種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仿木彎柄緞面花傘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二零二五年度豪華汽車品牌4S店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年0號柴油居間代理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四害消殺與海洋生物防治服務合同
- 「放心簽」2025年建材進出口銷售合同模板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招投標合同管理創(chuàng)新與趨勢
- 2025版成都上灶師父招聘與餐飲業(yè)人才職業(yè)規(guī)劃合同
- 「水產(chǎn)新天地」二零二五年度養(yǎng)殖技術合作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租賃市場商鋪租賃居間合同范本:特色商業(yè)街
- 二零二五年裝修工程合同范本與裝修款項支付規(guī)定
-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 教學樓加固工程施工組織
- 全新房屋買賣合同可打印下載(2024版)
- 名著西游記的閱讀單與習題冊(帶答案)
- 2024年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消防禮儀相關知識培訓課件
- SY-T 5037-2023 普通流體輸送管道用埋弧焊鋼管
- 2024-2025年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卷及答案
- 2023年中衛(wèi)市中寧縣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無人機反制系統(tǒng)方案
- 體育中國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