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鐘理版知識點.pdf_第1頁
化工原理鐘理版知識點.pdf_第2頁
化工原理鐘理版知識點.pdf_第3頁
化工原理鐘理版知識點.pdf_第4頁
化工原理鐘理版知識點.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1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第一章第一章 流體流動流體流動 1. 力的基本單位是牛頓(N) :1 牛頓(N)=1 -2 kg m s 2. 24 11/9.807 100.9678atkgfcmPaatm 3. 流體的定義:不能永久抵抗形變的物質,它包括液體和氣體。 4. 流體的基本特性:流動性,連續(xù)性,可壓縮性,黏性。 5. 剪應力同壓強的單位相同均為 Pa(N/) 。 6. 牛頓黏性定律: = du dy 比例系數(shù)為流體的黏度,Pas(kg/(ms)) 7. 氣 體 的 黏 度 隨 溫 度 的 升 高 而 增 大 , 溫 度 對 氣 體 黏 度 的 影 響 可 以 通 過 近 似 公 式 計 算 : 0 273 n T 空氣的 n0.65, 0 為溫度為 273K 時對應的氣體黏度。 流體的黏度隨壓強的變化基本不變,但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8. 1101000Pa sPcP 9. 流體的黏性可以用黏度和密度的比值來表示,這個比值稱為運動黏度,以表示: 運動黏度的 SI 單位為/s,在 CGS 單位制中為 cm/s ,稱為斯托(St) 。 10. 理想流體黏度為零 11. 理想氣體混合物: n ii i My M ,混合液體密度: 1 n i i mi 12. 壓強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1atm=101300Pa=10330kgf=10.33m 2 H O=760mmHg 13. aa =PPPPPP 表絕真空度絕 , 14. 流體靜力平衡方程只使用于靜止的、連續(xù)的同一種流體。 15. 離心場中不可壓縮流體的靜力平衡方程: 222 21 21 rr 2 PP 16. 工程上常用液體的流速取 0.53m/s,氣體的流速取 530m/s。 17. 穩(wěn)態(tài)流動:流動系統(tǒng)中,所有點的狀態(tài)參數(shù)都不隨時間改變的流動稱為穩(wěn)態(tài)流動。 18. 層流的壓降與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湍流時流體的壓降約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9. Re2000 du Re=2000Re4000, Re4000, ,為層流區(qū),流動總表現(xiàn)為層流; 為過渡區(qū); 為湍流區(qū),流動一般呈現(xiàn)為湍流; 20. 湍流分為壁面湍流和自由湍流,湍流產(chǎn)生必須具備的條件:漩渦的形成形成的漩渦脫離原來的流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2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層或流束進入鄰近的流層或流束。 21. 由黏性力導致的能量轉換稱為黏性耗散。 22. 湍流剪應力表達式: 2 2 t= du l dy 23. 管截面的平均流速為管中心最大流速的 0.81 倍。無論是層流還是湍流,在完全發(fā)展區(qū),管內(nèi)各截面上 的流速分布和流型都保持不變,因此在測定管內(nèi)各截面的速度分布時,測量點應位于完全發(fā)展區(qū)。 24. 流體在管內(nèi)作層流流動時,速度呈拋物線分布。其速度分布表達式為: 2 2 0 (1) Max r uu r 平 均流速為最大流速的 1/2; 25. 單位時間輸送機械所做的總有效功(或稱為有效功率)為: eme Nq w 26. 哈根-泊*葉方程: 2 32 f lu p d 27. 當量直徑: 4 e d 管道截面積 管道潤濕周邊長度 28. 計算阻力損失時,以小管流速為準,進口局部阻力系數(shù)為 0.5,出口局部阻力系數(shù)為 1; 29. 串聯(lián)管路的阻力損失為各管道阻力損失之和,并聯(lián)管道阻力損失為任一支路阻力損失。 30. 皮托管(測速管) :測量的為沖壓能和靜壓能之差。 31. 孔板流量系數(shù) 0 C只是 Re 的函數(shù),并隨 Re 的增加而減少,當 Re 達到一定值時,孔板流量系數(shù)不再隨 Re 改變。 0 C一般在 0.60.7 之間; 32. 文丘里流量計的流量系數(shù)其值大小一般為 0.980.99; 33. 轉子流量計流量關系: 2f1 v1 v21f2 q = q 34.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孔板或文丘里流量計可安裝在水平、傾斜或垂直管路上,而轉子流量計只能垂直安裝 在管路上。 第二章第二章 流體輸送機械流體輸送機械 1. 離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葉輪、泵殼和泵軸,離心泵按有無蓋板分為敞式、半蔽式和蔽式,按吸液方 式分為,葉輪分為單吸和雙吸兩種。 2. 常用的軸封裝置是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 3. 導輪的作用:減小從葉輪甩出的液體與泵殼之間的撞擊而產(chǎn)生的摩擦損失。 4. 離心泵的有效功率: e= gNHQ 5. 離心泵的效率:容積損失 在離心泵運轉過程中,獲得的高壓液體可能從葉輪與泵殼間的縫隙漏回吸 入口或從平衡孔返回低壓區(qū), 從而導致泵的流量減少, 消耗一部分能量, 稱為容積損失。 水力損失 實 際流體在離心泵葉片之間和泵殼通道內(nèi)流動時將損失一部分機械能, 這就是水力損失。 機械損失 包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3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括旋轉葉輪盤面與液體間的摩擦以及軸承機械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損失。 6. 離心泵特性曲線:包括 H-Q 曲線,N-Q 曲線和-Q 曲線,它是在一定轉速下測定的。 7. 離心泵特性曲線的特征: 從 H-Q 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流量的增加,泵的壓頭是下降的,即流量越大,泵向單位重量流體所 提供的機械能越小。但流量小時可能有例外。 軸功率隨著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所以大流量輸送一定對應著大的配套電機。流量為零時,軸功率 最小。因此,離心泵應在關閉出口閥的情況下啟動,以使電機的啟動電流最小。 泵的效率先隨著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達到一最大值(最高效率點)后便下降。 8. 離心泵特性的影響因素: 液體密度的影響:離心泵的流量和壓頭均與液體的密度無關,因此泵的效率亦不隨液體的密度的 變化而變化,但有效功率和軸功率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液體黏度的影響 :黏度增加,葉輪、泵殼內(nèi)的流動阻力 也將增加,泵的壓頭隨流量的增大而下降的幅度更大,效 率也下降,但軸功率卻上升。 轉速的影響: 23 111111 222222 nnn ; nnn QHN QHN ; 葉輪直徑的影響: 23 111111 222222 ; QDHDND QDHDND ; 9. 允許汽蝕余量: 2 1v1 u = g2gg PP NPSH 允 允 10. 離心泵的流量調(diào)節(jié): 變出口閥開度改變管路特性; 改變?nèi)~輪轉速改變泵的特性; 車削葉輪直徑改變泵的特性 11. 離心泵的組合操作: 串聯(lián): 并聯(lián):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4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12. 取得組合流量最大值:管路阻力大時選用串聯(lián),管路阻力小時選用并聯(lián)。 (高串低并) 13. 泵的選擇: 往復泵:往復泵是容積式泵,適用于所需壓頭較高的液體輸送,可以輸送黏度很大的液體,但不 適用于輸送腐蝕性的液體和含有固體顆粒的懸浮液。往復泵的流量調(diào)節(jié):用旁路調(diào)節(jié)流量改 變曲柄的轉速。 隔膜泵:隔膜泵也是往復泵的一種,用于輸送腐蝕性液體或含有固體懸浮物的液體。 齒輪泵:齒輪泵的壓頭較高而流量較小,可用于輸送粘稠液體以致膏狀物料,但是不能用于輸送 含有固體顆粒的懸浮液。 螺桿泵:螺桿泵效率高,噪聲小,適用于在高壓下輸送粘稠液體,并可以輸送含有固體顆粒的懸 浮液。 第三章第三章 沉降與過濾沉降與過濾 1. 在固體顆粒和流體組成的非均相流動物系中,流體稱為連續(xù)相,固體顆粒稱為分散相。 2. 沉降分離可以分為重力沉降、離心沉降和電沉降。重力沉降和離心沉降是在重力場或離心力場的作用 下,利用顆粒與流體之間的密度差使顆粒與流體之間產(chǎn)生相對運動的原理實現(xiàn)分離,電沉降則是在電 場的作用下,使顆粒帶電從而使得顆粒與流體產(chǎn)生相對運動而分離。 3. 拽力系數(shù)與顆粒雷諾數(shù)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qū)域: 層流區(qū)(稱為斯托克區(qū)) :當 p Re2 時, p 24 Re D C 過渡區(qū)(稱為阿侖區(qū)) :當 p 2Re500 時, 0.5 p 18.5 Re D C 湍流區(qū)(稱為牛頓區(qū)) : 5 p 500Re210 , D C0.44 4. 顆粒沉降速度: 當顆粒直徑較小,沉降處于斯托克區(qū)時: 2 () 18 pp t gd u 沉降處于過渡區(qū)時: 0.6 ()Re 0.269 pp t gd u 沉降處于牛頓區(qū)時: () 1.75 pp t gd u 5. 降塵室除塵顆粒的最小直徑: 1818 ()() vs ct pp q du ggWL 6. 降塵室的處理能力僅與其底面積 WL 和顆粒的沉降速度有關,而與降塵室的高度無關。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5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7. 離心力與重力之比 C K為離心分離因素,其數(shù)值大小反映了離心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標。 22 T C ur K ggr 8. 旋風分離器理論上能被分離下來的最小顆粒直徑為: 9 c ip B d Nu 9. 過濾方式基本上有兩種:深層過濾和濾餅過濾。 10. 助濾劑是一些不可壓縮的粒狀或纖維狀固體,它的加入可以改變?yōu)V餅結構,使濾餅疏松而堅硬,增加 了濾餅的剛性和空隙,減小流動阻力。 11. 過濾常數(shù) 2 , P Kr r 為濾餅比阻, 懸浮液的質量分率 kgkg懸浮液的質量分率(固體/懸浮液) 12. 恒壓過濾方程: 222 2;2 ee VVVKA t qqqKt 13. 恒速過濾方程: 222 22;22 ee VVVKA tqqqKt 14. 最終過濾速度: 2 ,e 2 E dVA K dtVV 終了 終了 15. 板框壓濾機采用的是橫穿洗滌法,其洗滌路徑為終了時過濾路徑的 2 倍,板框壓濾機的洗滌速度是最 終過濾速度的 1/4。 16. 板框壓濾機的洗滌速度: 2 ,e 8 E dVA K dtVV 洗滌 終了 17. 加壓葉濾機的洗滌速度: 2 ,e 2 E dVA K dtVV 洗滌 終了 18. 間歇式壓濾機的生產(chǎn)能力為: 36003600 v FWD VV q tttt 19. 轉筒每旋轉一周所得濾液量為: 2 60 () ee VKAtV n 轉筒真空過濾機 的生產(chǎn)能力為: 22 6060(60) vee qnVKAnt nV n 若濾布阻力可以忽略不計,上式簡化為:6060 v qAK n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6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第四章第四章 傳熱傳熱 1. 熱量的傳遞有三種不同方式,它們分別為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熱傳導 不同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會由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這種熱量的傳遞過程稱為熱傳導。 對流傳熱 對流傳熱是不同溫度的流體因攪拌、流動引起的流體質點宏觀位移導致的傳熱過程,對流 傳熱必然伴隨著熱傳導。 輻射傳熱 輻射傳熱涉及輻射能從熱源向熱阱的傳遞過程。輻射傳熱和熱傳導與對流傳熱不同,它不 需要物體之間的直接接觸,也不需要任何中間介質。 2. 根據(jù)工業(yè)過程冷、熱流體的接觸及進行熱量傳遞情況,通常分為三種:間壁式傳熱混合式傳熱 蓄熱式傳熱。 3. 在殼體內(nèi)安裝與管束相垂直的折流板的作用:支撐管子避免管子變形,提高殼程流體流速和改變其流 動方向以增加殼程流體的傳熱效果。 4. 傅里葉定律: 通過等溫表面的熱傳導速率與溫度梯度及傳熱面積成正比, 即: t dQdA n Q 為熱傳導速率,即單位時間傳遞的熱,其方向與溫度梯度相反,W;A 為等溫表面的面積,;為 比例系數(shù),稱為熱導率, 11 WmK 。越大,物質越易傳導熱量。 5. 一般來說,金屬的熱導率最大,非金屬固體次之,液體較小,氣體的最小。 6. 不銹鋼的為 17 11 WmK , 低碳鋼的為 45 11 WmK , 銅的為 380 11 WmK ,水銀的為 415 11 WmK 7. 金屬與液體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但水和甘油例外;非金屬固體的熱導率隨溫度增加或者增 大或者減?。粴怏w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氣體的熱導率隨分子量的增加而減小。 8. 平壁穩(wěn)態(tài)熱傳導: 12 / m tt Q bA 溫度差(推動力) 熱阻(阻力) 式中平壁的平均熱導率按平 壁兩側溫度的算術平均值計算所得。 9. 多層平壁一維熱傳導: 14 312 123 tt Q bbb AAA 10. 單層圓筒壁熱傳導: 12 m tt Q b A 式中 m A為: 21 2 1 ln() m AA A A A , 2 A為圓筒外表面積, 1 A為 圓筒內(nèi)表面積。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7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11. 多層圓筒壁熱傳導: 14 324 112233 2() 111 lnlnln L tt Q rrr rrr 12. 對流傳熱系數(shù)或傳熱系數(shù) h, 21 WmK h 越大,傳熱熱阻越小,傳熱速率就越大。 13. 低粘度流體強制湍流對流傳熱: 0.8 0.023,n=n= n p i i C du h d 流體被加熱時,0.4,流體被冷卻時,0.3 應 用 范 圍 : i Re10000Pr120;/d60L,0.7管長與管徑比 14. 水 平 圓 管 的 冷 凝 傳 熱 系 數(shù) 和 垂 直 圓 管 的 冷 凝 傳 熱 系 數(shù) 之 比 為 : 1/4 0 0 =0.64, h L h hd 水平 垂直 為蒸汽冷凝傳熱系數(shù),d 為管外徑 大空間 大容器 沸騰 流動沸騰 飽和沸騰 泡態(tài)沸 單組分液體沸騰 按液體組分 多組分液體沸騰 均質沸騰 按沸騰發(fā)生的條件 非均質沸騰 15.沸騰傳熱 按液體的流動特性 按沸騰傳熱的性質和 騰 過冷沸騰 膜態(tài)沸 機 騰 工況設計 理 16. 飽和液體沸騰傳熱曲線: AB 段:單相自然對流傳熱; BE 段:泡態(tài)沸騰階段; EG 段:膜態(tài)沸騰階段; 由泡態(tài)沸騰轉為膜態(tài)沸騰的 E 點, 稱為沸騰臨界點、沸騰危機或燒毀點。 17. 物體以電磁波形式傳遞能量的過程稱為輻射,被傳遞的能量稱為輻射能。 18. 四次方定律表明黑體的輻射能力僅與熱力學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19. 冷、熱流體通過間壁傳熱的過程分三步進行: 熱流體通過對流(包括導熱)傳熱將熱量傳給固體壁; 固體壁內(nèi)以熱傳導方式將熱量從熱側傳到冷側; 熱量通過對流(包括導熱)傳熱從壁面?zhèn)鹘o冷流體。 20. 間壁總傳熱系數(shù): 000 0 0011 11 i mi bddd RR khdh dd K 值趨近并小于較小一側的 h 的值,若要提高 K 值,應提高對流傳熱系數(shù)較小一側的 h。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8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21. 壁溫總是接近對流傳熱系數(shù)較大、熱阻較小一側流體的溫度。 22. 逆流與并流傳熱的優(yōu)缺點比較: 逆流操作的平均溫差比并流時的平均溫差大; 逆流時,加熱劑或冷卻劑用量可減少; 當冷流體被加熱或熱流體被冷卻而不允許超過某一溫度時,采用并流易于控制流體的出口溫度;對 高粘度的冷流體,若采用并流使冷流體進入換熱器后可迅速提高溫度,降低其粘度,有利于提高傳熱 效果。 23. 換熱器消除熱應力的方法:浮頭式 U 形管式 膨脹節(jié)都可以有效的消除熱應力。 24. 列管式換熱器流程的選擇: 不潔凈和易結垢的流體宜走管內(nèi),因為管內(nèi)清洗比較方便 腐蝕性的流體宜走管內(nèi),以免殼體和管子同時受腐蝕 壓強高的流體宜走管內(nèi),以免殼體受壓 飽和蒸汽宜走管間,以便于及時排除冷凝液 5有毒流體宜走管內(nèi),使泄露機會較少 被冷卻的流體宜走管間,可利用外殼向外散熱作用,以增加強冷效果 黏度大的液體或流量較小的流體,宜走管間 第五章第五章 蒸餾蒸餾 1. 蒸餾操作是根據(jù)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fā)度(沸點)不同實現(xiàn)分離目的。 2. 蒸餾的分類:簡單蒸餾和平衡蒸餾精餾(萃取蒸餾、恒沸蒸餾和加鹽蒸餾)雙組分蒸餾和多組 分蒸餾間歇和連續(xù)蒸餾 5操作壓強(常壓、加壓和減壓蒸餾) 3. 拉烏爾定律: * ,(1) AAABBBBA PP xpP xPx 4. 恒摩爾流假設: 恒摩爾流氣流(化) 精餾塔內(nèi),每層塔板上升的蒸汽摩爾流量均相等; 恒摩爾流液(溢)流 精餾段內(nèi),每層塔板溢流的液體摩爾流量皆相等; 恒摩爾流假設成立的條件: 各組分的摩爾汽化潛熱相等; 氣、液兩相接觸時,因兩相溫度不同而交換的顯熱可以忽略; 塔設備保溫良好,熱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5. 物料衡算:總物料衡算:F=D+W 易揮發(fā)組分衡算: FxF=DxD+WxW 6. 塔頂餾出液采出率: FW DW xxD Fxx 塔釜液的采出率: DF DW xxW Fxx 7. 塔頂易揮發(fā)組分回收率: 100% D D F Dx Fx 塔釜難揮發(fā)組分的回收率:(1) 100% (1) w W F Wx Fx 8. 精餾段物料衡算: 總物料衡算:V=L+D 易揮發(fā)組分物料衡算:Vyn+1=Lxn+DxD 精餾段操作線方程: 1 1 11 nnD R yxx RR R=L/D 稱為回流比。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9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9. 提餾段操作線方程: 10. q 線方程: 11 F xq yx qq 11. 不同進料狀態(tài)對操作線的影響: 12. 塔頂分凝器相當于一塊理論塔板,服從精餾段操作線關系 13. 最小回流比: min , Dq qq qq xy Rxyq yx 、 為 線與平衡線的交點坐標 14. 默 弗 里 效 率 : 單 板 效 率 可 以 分 別 按 氣 相 組 成 及 液 相 組 成 的 變 化 來 表 示 : 11 * 11 ; nnnn MVML nnnn yyxx EE yyxx 15. 恒沸精餾:主要用于分離相對揮發(fā)度接近 1 及具有最低恒沸點或最高恒沸點恒廢物的物系,它的特點 是加入另一組分挾帶劑(也稱恒沸劑) ,與原料液中一個或兩個組分形成更低的新的最低恒沸物,增加 組分間的相對揮發(fā)度。 16. 萃取精餾: 萃取精餾和恒沸精餾相似, 對欲分離組分之間的相對揮發(fā)度接近于 1 或形成恒沸物的系統(tǒng), 加入揮發(fā)性很小的第三組分(稱為萃取劑或溶劑) ,使原有組分的相對揮發(fā)度增大。 17. 萃取精餾和恒沸精餾的相同之處:均是加入第三組分改變被分離組分間的相對揮發(fā)度。差異如下: 可供選擇的萃取物質較多萃取劑在操作過程中基本不汽化,故萃取精餾能耗比恒沸精餾的小萃取 劑加入量可變動范圍較大,操作控制較容易;而適宜的恒沸劑量多為定值,因此操作控制及靈活性比 萃取精餾差萃取精餾不宜采用間歇精餾,而恒沸精餾則可以采用間歇精餾 5恒沸精餾操作溫度較萃 取精餾的低,故恒沸精餾適用于分離熱敏性溶液。 第六章第六章 氣體吸收氣體吸收 1. 亨利定律:溶質在氣相中的分壓與該溶質在液相中的濃度成正比關系,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 PEx * P為溶質在氣相中的平衡分壓,kPa;x 為溶質在液相中的摩爾分數(shù);E 為亨利系數(shù),kPa。 2. 亨利系數(shù) E 越大表明溶解度越小,亨利系數(shù) E 值隨該體系的溫度升高而增大。 (亨利系數(shù)在一定條件下 等于該溫度下純?nèi)苜|時的飽和蒸氣壓) 。 3. * c P H * P為溶質 A 在氣相中的平衡分壓, c 為溶質 A 在單位體積溶液中的物質的量即溶液的摩 爾濃度,kmolm-;H 為溶解度系數(shù),kmolm-kPa-1。 4. S S H EM ,H 越大表明溶解度越大,易溶氣體的 H 值大,難溶氣體的 H 值小,H 值隨體系的溫度的 升高而降低。m=E/P 相平衡常數(shù) m 值的大小同樣也能反映氣體溶解度的大小,m 值越大,表明該氣體 的溶解度越小。降低體系溫度提高總壓將使 m 值變小,有利于吸收操作。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10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5. 摩爾比定義: mol = (mol)1 Ax X Sx 液相中溶質 的物質的量() 液相中溶劑 的物質的量 6. 吸收劑的選擇原則: 吸收劑對于溶質應具有較大的溶解度,溶解度大可以提高吸收速率并減少吸收劑使用量,從而降低 了吸收劑的回收成本。 選擇性要好,吸收劑對氣體混合物中的溶質要具有良好的溶解度,而對其他組分的溶解度應小。 揮發(fā)度要小, 揮發(fā)度小則吸收劑在吸收過程的損失量小, 所以要選擇操作溫度下蒸氣壓低的吸收劑。 操作溫度下吸收劑的黏度要低,這樣可以改善吸收塔內(nèi)的流動狀況,利于氣液接觸,從而提高吸收 速率,減小輸送阻力。 5選用的吸收劑還應盡可能無毒性、無腐蝕性、不易燃、不發(fā)泡、冰點低、價廉易得,并具有化學穩(wěn) 定性。 7. 由于流體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而引起的物質傳遞稱為分子擴散。 8. 單向擴散的傳質通量比等分子反向擴散的速率要大些。 9. 擴散系數(shù)反應物資分子擴散速率的大小,擴散系數(shù)大則表示分子擴散快。擴散系數(shù)不僅取決于物質本 身,而且還隨與其共存的其它物質的種類、溫度、壓強及濃度的不同而變化。溫度越高,擴散系數(shù)越 大,分子擴散越快。 10. 組分 A 在兩相間的傳質速率可表示為: * ();() AGAL NKppNKcc 211 kmol ms G KkPa 為氣相總吸收系數(shù), 1 ms L K 為液相總吸收系數(shù), 11. 雙膜理論的基本假設: 當氣、液流體相互接觸時,兩流體間存在著固定的相界面; 緊貼著界面的兩側各有一層很薄的氣膜和液膜, 膜外流體充分湍動, 不存在濃度差異, 膜內(nèi)為層流, 傳質的濃度梯度只存在于膜內(nèi),物質以分子擴散方式通過層流膜; 在相界面處,氣、液兩相達到平衡。 12. 吸收過程傳質理論和數(shù)學模型:雙膜理論溶質滲透理論表面更新理論 13. 傳質過程速率:ix iy yyk xxk 14. 氣相總吸收系數(shù)與膜吸收系數(shù)的關系: 111 GGL KkHk ; 11 YYx m Kkk 15. 液相總吸收系數(shù)與膜吸收系數(shù)的關系: 11 LLG H Kkk ; 111 xxy Kkmk 16. 吸收塔物料衡算得: 1212 ()()G YL XYX 17. 最小液氣比: 1212 * 1 minmin12 2 ; YYYYLL Y GGXX X m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11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18. 一般情況下取吸收劑用量為最小用量的 1.12.0 倍。 19. 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 OG Y H G K 為塔截面積。 20. 解吸因數(shù)法: 12 22 1 ln1 1 OG N YmXmVmV mV GYmXG G 12 22 1 ln1 1 OG N YmX SS SYmX 21. 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當 S1 的時候,操作線斜率大于平衡線斜率,此時有可能使塔頂尾氣濃度達到平 衡濃度,此時所需的填料塔得高度為無窮高。 22. 當 S 等于 1 時,說明推動力處處相等, 12 2 OGT N YY N Y 23. 理論塔板數(shù): * 12 * 22 111 ln1 ln T YY N AAAYY A=1/S 24. 解吸液相總傳質單元數(shù) NOL: * 12 * 11 1 ln1 1 OL YY NAA AYY 25. 板式塔中,氣體動能足夠大,將板上液體噴成大小不等的液滴,其中較小的液滴隨氣流被帶入上層塔 板,這種現(xiàn)象稱為霧沫夾帶。 26. 塔板效率降低的原因: 漏液過量霧沫夾帶(空塔氣速增高或塔板間距減小)氣泡夾帶液泛 (液泛 發(fā)生時,全塔充滿液體,塔板壓降急劇上升) 27. 各種塔板的效率:板式塔泡罩塔浮閥塔 28. 填料:拉西環(huán) 鮑爾環(huán) 階梯環(huán) 鞍形填料 金屬鞍環(huán) 波紋填料 共軛環(huán)(華工研發(fā)) 第七章第七章 干燥干燥 1. 干燥的分類:物料與空氣直接接觸加熱,蒸發(fā)的水蒸氣由加熱空氣帶走;采用真空干燥冷凍干 燥 2. 干燥階段: 第一階段:液體以蒸汽形式從物料表面排除,此過程的速率取決于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流速、暴露 的表面積和壓力等外部條件。過程稱為外部條件控制過程,此過程的干燥速率恒定,又稱為恒速干燥 過程。 第二階段:物料內(nèi)部濕分的遷移取決于物料性質、溫度和濕含量。過程稱為內(nèi)部條件控制過程。過 程的干燥速率隨時間的增加而下降,也稱降速干燥過程。 3. 絕 對 濕 度H : 空 氣 中 含 有 水 蒸 氣 的 質 量 與1kg絕 干 空 氣 質 量 的 比 值 : = v g H m m 空氣中水蒸氣的質量 空氣中絕干空氣的質量 本文檔由啊啦精心制作,未經(jīng)同意嚴禁復制! 12 鐘理版化工原理重要知識點 4. 18 0.622 29 VV VV H PP PPPP 如果干燥過程不是干空氣和水蒸氣的混合物,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