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明清小品(草木篇)[精品資料]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1.gif)
![閑話明清小品(草木篇)[精品資料]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2.gif)
![閑話明清小品(草木篇)[精品資料]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3.gif)
![閑話明清小品(草木篇)[精品資料]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4.gif)
![閑話明清小品(草木篇)[精品資料]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1/3/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8daa438-78c7-4bd8-80c1-090cf08d61a55.gif)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閑話明清小品 (草木篇 )-精品資料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最新最全的 學術論文 期刊文獻 年終總結 年終報告 工作總結 個人總結 述職報告 實習報告 單位總結 朱文懿家桂 桂以香山名,然覆墓木耳,北邙蕭然,不堪久立。單醪河錢氏二桂老而禿,獨朱文懿公宅后一桂,干大如斗,枝葉溟蒙,樾蔭,畝許,下可坐客三四十席。不亭、不屋、不臺、不欄、不砌,棄之籬落間。花時不許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之往。聽其自開自謝已耳。樗櫟以不材終其天年,其得 力全在棄也。百歲老人,多出蓬戶,子孫第厭其癃瘇耳,何足稱瑞。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朱文懿家桂 筆者幼時,聽祖母擺明末清初的龍門陣,時常著迷如癡。祖母年輕時曾就讀成都女中,喜歡口授一些不知篇名的精短小文章,讓繞膝的孫兒孫女們跟著背誦,凡先背熟者必賞水果糖(俗稱抿抿糖)一枚。筆者小時候好出風頭,又特別爭強好勝,總是想方設法去爭那枚水果糖,由此背熟了不少的清言小品,也因此愛上了張岱的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的作者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山陰(今浙江紹 興)人,是世所公認的明代文學家。陶庵先生生于 1597 年,過世于 1679 年,活了 82歲,在當時可以說是了不起的壽星了。先生出生于累世官宦之家,生活優(yōu)裕,年輕時博覽群書,通于諸藝而生活豪奢。清兵入關之后,五十歲的張岱慘遭國破家亡之變,不得不避入剡溪山中,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精神折磨和窮困潦倒的生活之苦,發(fā)憤著書數十種,老而不輟。 陶庵夢憶正是陶庵先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著述涉獵十分廣泛,字里行間,處處充滿著作者對舊時繁華生活和往昔鄉(xiāng)土故人的纏綿懷戀和深情回憶,可以說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大明遺民在國破家亡 后的 “ 懺悔錄 ” 。一篇篇清雋的短文,記載了當時江南的勝景、繁榮以及民俗和生活,諸如梨園鼓吹,華燈美食,書畫古董,美妓姣童,山水花草甚至蕩舟賞雪,飲茶說書,都無所不有。 陶庵夢憶不僅所著之文文字生動洗煉,所敘之事更是讓人閱之津津有 “ 味 ” 。正是書中一篇篇有滋有味的美文,才使得后來的 “ 書評者 ” 競相折腰,奉其為明清小品的經典范作。筆者算得上先生的鐵桿擁躉,對陶庵夢憶更是一往情深,如果拋開政治說教的因素。其完全當得明清小品中的 “ 神品 ” 。 陶庵先生一生之中 “ 極愛繁華 ” ,尤喜熱鬧,是一位典型的紈 绔子弟。李敬澤先生曾經評價他有霸蠻之氣,言其 “ 行文如操刀,造句如欺男霸女。 ” 試看金山夜戲一文所述:“ 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天為白。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到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人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zhàn)諸劇,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 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 張岱行事之乖張,由此可見一斑。 陶庵先生生性癡迷花草,對桂花更是情有獨鐘。可是,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晚 年的張岱已經不敢去香山看桂花了。 作者在文章中委婉地說,香山的桂花樹下那么多的墳墓,他怎么敢去呢? “ 北亡 B 蕭然。不堪久立。 ” 張岱曾經是那么癡迷地喜愛桂花,現在居然有了這么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腸和感受。究竟是何緣由?難道真的是他年歲大了怕見到墳地嗎? 當然不會是這個理! 陶庵先生提筆撰寫陶庵夢憶時,已經是他隱居剡溪之后許多年的事情了。那么,岱翁不去香山品桂,必定另有他因。 晚年的張岱不僅生活窮困潦倒,至交好友們又一個接一個地相繼離世而去,先生便時時痛感 “ 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 這樣的晚年景況像什么呢?作者又在想什么呢? 金秋時節(jié),丹桂飄香,濃郁清芬。桂花歷來是中國傳統(tǒng)名貴花木,也算得上花中的佼佼者了。然而,張岱在本篇小品中所記敘的朱文懿家的大桂樹,一點也沒有提及這棵大桂樹的花香。不過我們可以展開想象,樹干圍大如斗,樹蔭下可坐客三四十席的那棵大桂樹,花開時節(jié),自然會有香飄十里的芬芳。 這棵深鎖在朱文懿家后園的大桂樹,這棵在張岱筆下未聞其香的大桂樹,是不是多少有些像垂暮之年的作者本人呢? 這么一聯想,就有些味道了。同時, 我們還應該在品讀時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在陶庵先生的筆下,朱文懿這個老家伙也有些怪模怪樣,他不但不容許別人來賞仡,連他自己也從來不踏進園門一步,任由這棵桂樹之花自開自謝。 這到底又為了什么呢? 本來這篇小品文一直都在說桂樹,偏偏陶庵先生的筆鋒陡然一轉,引莊子而說 “ 道 ” :樗樹和櫟樹都是很大的樹,但它們都不是有用的木材,因而沒有人去砍伐它們。正是因為它們的 “ 無用 ” ,反倒保全了自己。 于是,作者由此認為,朱文懿公把大桂樹棄在后園的籬落之間,不去理它,其實也間接地保護了它。大桂樹之所以能夠活得這么久, “ 其得力全在棄也 ” ! 被清廷棄之山野的陶庵先生們呢? 人有智慧,有能力,有思想,但往往以 “ 聰明 ” 招禍而害了自己。其實,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是 “ 絕圣棄智 ” ,大象于無形矣。 所以作者說。一個人應該如樗櫟之不材,或可終其天年。這是作者達觀的解脫之語,還是不平的憤懣之言呢?聯系張岱晚年的遭遇和情懷,不難理解陶庵先生隱含在本篇小品中的思想情感。 芙渠與草木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云: “ 產于水者日草芙蓉,產于陸者曰旱蓮 ” ,則謂非草本 不得矣。予夏季以此為命者,非故效顰于茂叔,而襲成說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既生。則叉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時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 可目者也??杀莿t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則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廢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予四命之中,此命為最。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又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謂不善養(yǎng)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清 李漁 閑情偶寄 芙蕖 荷有很多不同的名稱,芙蕖只是其中的一個別稱。如果僅僅以荷的葉、莖、實、根而論,就有芙蕖、菡萏、蓮花、英蓉、蓮藕等等稱謂。古人沒有這么嚴格而科學的分類,一直混用這些名稱。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句云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宋代楊萬里有句云 “ 映日荷花別樣紅 ” ;周敦頤(廉溪)有愛蓮說 其實,他們說的僅僅只是水面以上的荷葉或者荷花,至于水面以下的莖、根和花謝后的蓮實,并沒有涉及,因此還不能完全稱之為寫荷的詩文。從古至今,不論是哪一種別名,荷都是人們心目中的 “ 君子 ” ,尤為眾多的讀書人所 喜愛。 余幼時居川中遂寧,家園后山有荷花池數十畝之闊。盛夏酷暑難熬,時常邀約三五頑童,避了大人們的眼睛,悄悄溜進那一池清涼中消暑。 夏日的午后,烈日炎炎,小傘一般碧綠而肥厚的荷葉,一望無際地四下鋪開,將偌大一個池塘密密匝匝地蓋住。微風徐徐吹拂,荷葉便綢緞般蕩漾起伏。無數的小荷露出嫩紅的、尖尖的小苞。極像村姑精心制作準備送給情郎的繡球。偶爾還會見到色彩斑斕的蜻蜓,一動不動地立在小荷苞的尖角上,極舒服地悄無聲息。 池塘四周的岸柳上,蟬們被太陽烤曬得 “ 吱吱 ” 地叫個不停。 小 伙伴們一路小跑來到荷池畔,渾身上下早已熱得冒煙,見到清清的池水,幾把扯掉身上的褲褂,泥鰍一般迅速地滑入池水中。頓時,一股透徹心脾的涼意,從小腹處直沖腦門,讓周身的悶熱煩躁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時候的小伙伴們,一個個都是 “ 浪里白條 ” ,在水中盡情地玩著各式花樣。魚兒一般穿梭在荷間,或躺或臥或立,靜靜地各自尋一風景絕佳處。無限愜意地享受著荷花的幽香還有荷葉下面那份固有的清涼。 設若貼著水面四下張望,荷葉的濃蔭下,密密的荷梗像士兵列隊一般,直直地立在水中。幽涼的風就從荷葉翩翩起舞的縫隙里吹來。繞著 荷梗亂竄,細密的水紋從池塘的對面蕩過來。又蕩過來,直蕩得人心癢癢地舒暢。躺在水里遐想,時常有大大小小的魚兒穿過光溜溜的胯下,弄得小伙伴們驚咋咋地叫喚,驚起無數鷗鷺, 卟卟 ” 地低空亂飛 嘿,兒時荷池的那份愜意和放松,至今讓人回味無窮。 荷花之美,美在清麗,古今同賞。宋代周敦頤寫愛蓮說以后, “ 出淤泥而不染 ” 遂成為了荷貞潔的定評,荷花也由此博得了 “ 花之君子 ” 的美譽。 小品文芙蕖的作者李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戲曲家和戲曲理論家,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后改名漁,字笠鴻,中年以后號笠翁 又號笠道人。有 “ 東方莎士比亞 ” 之譽,著有閑情偶寄和笠翁十種曲,二者均為我國戲曲寶藏中的珍貴遺產。 笠鴻先生祖籍浙江蘭溪,出生在江蘇如皋一個藥商家庭,自幼和市民階層接觸密切,底層平凡的市井生活經歷,對他后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很大的影響。李漁早年尚存入仕之心,明末曾經多次參加鄉(xiāng)試皆不舉,從此斷了入仕的念頭,后經人舉薦到金華府做過短暫的幕賓,旋即又解聘他去。 明亡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李漁都避居山林之間,雖然生活清貧苦寒,但他始終不愿意出山和新朝交往,清順治八年( 1651 年),舉家遷 居杭州后,便蝸居在家里以編寫小說、戲曲為終生職業(yè),同時經營戲班子專事演出。 “ 李家班 ” 除了演出傳統(tǒng)的戲劇外,更多地編排演出李漁自己創(chuàng)作的大量新戲曲,這些新的戲曲劇目,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漁在寓居杭州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戲曲和戲曲理論文章。 芙蕖一文摘自李漁閑情偶寄一書。 關于閑情偶寄這部奇書,能真正解得其中之妙的人恐怕不會太多,無趣之人,怎么可能解得書中 “ 閑情 ” 的妙趣呢?書名閑情偶寄,內容也確實閑得讓正人君子們所不齒。璧如笠鴻先生喜 歡狎妓,喜歡比較天南海北不同地域的“ 三寸金蓮 ” 。君子們縱然內心歡喜得很,嘴巴上仍然要視其為洪水猛獸,并以此來標榜自己品行的清高。殊不知,閑情得來實屬不易,不是真正超凡脫俗的人,沒有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和玲瓏剔透的才情,你就是有心為之,也未必能夠從聲色犬馬中悟出個 “ 子曰 ” 來。 李漁在閑情偶寄的凡例里說自己著此書有 “ 四期 ” :期 “ 點綴太平 ” ,期 “ 崇尚儉樸 ” ,期 “ 規(guī)正風俗 ” ,期 “ 警惕人心 ” 。南此看來,先生所謂的 “ 閑情 ” 其實并非真閑,而是在 “ 閑情 ” 中教化度人。 笠鴻先生不僅工詩詞善戲文,對于花木園林 的研究也有著極高的造詣。但是,作者在芙蕖一文中,并沒有將重點停留在 “ 荷 ” 的形態(tài)的審美上,而是著重敘述了荷的實用價值。歷數了荷花從萌生到凋謝的全過程中,對于人類的種種有益之處。 “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 其實,人們對于芙蕖的種種妙用,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習以為常沒有放在心上罷了?,F在。經過作者娓娓動聽地一一道來,覺得全都是不爭的事實,不由得便對荷這種水生植物肅然起敬,甚至認為 “ 君子 ” 的名號對于荷花來說 ,都不足以稱贊它的美德了! 通觀小品芙蕖全文,我們不得不佩服鴻笠先生對于荷細致入微的觀察。 作者從芙蕖的萌生到凋零,不僅全過程列舉出了它的種種用途。還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寫出了荷動人的風韻:荷葉 “ 有風既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 ” ;尖尖荷苞未開之時,“ 先享無窮逸致 ” ; “ 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 ” 。 再從 “ 可看、可聞、可食、可用 ” 的各個方面。闡述了荷對于人類的種種好處,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荷的一片深情: “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 簡潔明 了的兩句排比,卻給了荷至高無上的贊揚。 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在文章的結尾處,李漁先生感嘆到: “ 無如酷好一生,競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 ” 真的是可嘆又可悲,作者一生酷愛荷,卻連半畝植荷的方塘也沒有,只能鑿一個小小的水池子,種幾株荷花在里面,而且還“ 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 ” 這種 “ 葉公好龍 ” 似的聊勝于無,讓作者心存愧疚和自責: “ 殆所謂不善養(yǎng)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 從這番自責的話語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李漁先生對荷的無比摯愛之情。 山老嗜花 山癯食譜 山老嗜花:余嘗過一山鄰,而老嗜花。 紅紫映戶,弄孫負日,使人不復知有城居車馬之鬧,況京都滾滾塵邪?余贈以詩云:有個小門松下開,堂前名藥繞畦栽。老人抱孫不抱甕,恰欲灌花山雨來。山癯食譜:吾山無薇蕨。然梅花可以點湯,蘑卜、玉蘭可以蘸面,牡丹可以煎酥,玖瑰、薔薇、茱萸可以釀醬,枸杞、麓蔥、紫荊、藤花可以佐饌。其余豆莢、瓜菹、菜苗、松粉,又可以補筍脯之闕。此山癯食譜也。 明 陳繼儒巖棲幽事 提到晚明小品文,陳繼儒的短翰小詞,語言明麗潔凈,簡煉自然,尤以所寫山水花鳥者最為深情而有風致,前人論及“ 明代四大家 ” 時,謂其成就最高。 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今屬上海松江縣)人。其人才學天賦極高,史載 “ 自幼穎異,能文章。 ” 明史 -隱逸說他 “ 與董其昌齊名。太倉王錫爵招與子衡讀書支硎山,王世貞亦雅重繼儒。三吳名士爭欲得為師友。 ” 時人錢謙益則說: “ 眉公之名。傾動寰宇。遠而夷酋土司,咸丐其詞章;近而酒樓茶館,悉懸其畫像;甚至窮鄉(xiāng)小邑,鬻粔妝市鹽豉者,胥被以眉公之名,無得免焉。 ” 眉公先生一生厭惡仕途,二十九歲時為明其志,毅然燒掉了自己所有的儒衣儒冠,被當朝視為大逆不道,眉公從此與官場決裂。他隱居在家鄉(xiāng)的 小昆山和青浦的東佘山中,構筑茅草房屋數間,終日與鳥語花香為伴,并蝸居在草堂里潛心讀書著述;閑暇之余,便和到訪的僧人道士結伴漫游,登山臨水,吟嘯忘返。 巖棲幽事是一部描繪陳繼儒隱居小昆山后的生活瑣事的著作,或實錄,或感悟,閑適而富有情趣。其中敘述多為隱士生活,卻一點都不寂寞和清苦。 山老嗜花一則短文,區(qū)區(qū)不過七十字,寫得尤為清麗、凈潔。 山中農人,在粗有溫飽之后,其愛美愛花之心,絲毫不亞于文人雅士。他們栽花賞花,用花木點綴自己樸素的日常生活,平凡的農家日子,照樣過得有鹽有 味,極賦情趣。 試看文中那位山翁家里 “ 紅紫映戶,弄孫負日 ” 的情景,是何等的愜意和閑適?在 “ 紅紫映戶 ” 的繁花簇擁下,老丈曬著暖融融的太陽,逗弄著活潑可愛的小孫子,這一純樸、溫馨而美好的場景,誰人不為之心動呢? 這種隱士一般的生活,不知是不是陳繼儒所追求的?他在山癯食譜中所列的菜肴,倒真是有幾分隱逸之氣。隱士山居,肯定有一套適合隱土情調的生活方式,飲食自然便成了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了。 陳繼儒能夠在他英姿勃發(fā)的青年時代,毅然燒掉儒衣儒冠以絕仕途,從骨子里表現為一種 “ 清凈 ” 。古之隱者 大多視出仕做官為 “ 濁 ” ,視隱居山野為 “ 清 ” 。對于飲食方面而言,大魚大肉是 “ 濁 ” ,野蔬瓜菜則是 “ 清 ” 。這種從精神到物質的 “ 清 ” ,就是隱士們的情趣和情操。山癯食譜所列的食物,無不與 “ 清 ” 有關,一是花草,如梅花、玉蘭之類,用來做佐料,以取花中的清香之味;二是蔬菜類,用豆莢、菜苗作菜肴,免除了大魚大肉的膻腥之氣。這些菜的 “ 清 ” ,可使物質上的口腹之欲上升為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就像飲茶品茗一樣,成為一種既清且淡的 “ 雅事 ” 。 對于吃膩了魚肉葷腥的人來說,面對一碟綠油油的豆莢或一碗脆生生的菜蔬,的確是清味,是高 雅,是文化乃至無上崇高的精神。但是,如果一日三餐尚不能飽腹,頓頓清湯寡水,誰還會說 “ 菜根香 ” 呢? 陳繼儒雖然不在官場混了,但仗著自己的文名,時常出入于達官貴人之家,從他們那里獲得豐厚的資助,小日子過得有滋有昧。因此,當時就有人諷刺他, “ 翩然一只云中鶴,飛來飛去宰相家! ” 其實,人們詬病陳繼儒,是沒有真正地了解眉公先生。他曾經很傲氣地說過: “ 士人當使王公(錫爵)聞名多而識面少,寧使王公訝其不來,毋使王公厭其不去。 ” 王錫爵可是當朝的宰相啊,可見陳繼儒 “ 不做官 ” 的思想是徹底無疑的了 。并不是人們譏誚他那樣,一心還在攀附權貴。他的所作所為, “ 飛來飛去宰相家 ” 只能解釋為 “ 大隱隱于市 ” 。 眉公不愿意受功名的羈絆,很自然地就把人生的樂趣放在了愜意的生活方式上。因此,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學校教師聘用合同范本
- 私募基金股權投資保密協(xié)議書范本
- 【2022年新課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1-3課共6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美容美體設備施工方案
- 常熟三年級數學試卷
- 湘教版七下數學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聽評課記錄
- 關于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三篇
- 2025年度汽車售后服務合作經銷合同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項目監(jiān)理服務延期合同補充
- 2025年度醫(yī)療器械采購與銷售合同規(guī)范
- 甲狀腺的科普宣教
- 2024年貴州云巖區(qū)總工會招聘工會社會工作者筆試真題
- 《算法定價壟斷屬性問題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義烏農商銀行春季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涉密計算機保密培訓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聯盟高考地理聯考試卷(3月份)
- 在線心理健康咨詢行業(yè)現狀分析及未來三至五年行業(yè)發(fā)展報告
- 電動三輪車購銷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療
- 校園駐校教官培訓
- 炎癥性腸病的自我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