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律師的理智平衡[文檔資料]_第1頁
張楠 律師的理智平衡[文檔資料]_第2頁
張楠 律師的理智平衡[文檔資料]_第3頁
張楠 律師的理智平衡[文檔資料]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楠 律師的理智平衡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沒有見到張楠之前,在網(wǎng)上幾乎找不到他的資料。而他所在的中咨律師事務所官網(wǎng)最后一條更新還停留在十年前。在日益喧囂的法律界,他低調(diào)得像個奇葩。 “ 找不到就對了,律師的功課不在這兒。 ”8 月初,在北京德勝門的一家茶館,張楠邊喝茶邊聊天, “ 法律應該用專業(yè)的論證還原樸素的道理,而不是反過來。如果每個律師都整個啦啦隊,這個職業(yè)豈不是社會活動家了? ” 相比較許多社會活動頻繁的律師同 行,張楠坦言更喜歡慢節(jié)奏。自大學畢業(yè)到中咨律所,一待就是 20 多年。在他看來,其實律師就是個手工藝者,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急不來,慌不得。 1990 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的張楠有多條路可選:公務員、法官、進公司等等?;蛟S受彼時正紅火的港臺律政片影響,張楠毅然選擇了冉冉升起的律師職業(yè)。帶著近似于“ 救死扶傷 ” 的心態(tài),張楠在從業(yè)初期做過一段時間的刑辯,但很快發(fā)現(xiàn) “ 現(xiàn)實與電視劇相差太遠 ” 。 想象中群情激昂的辯論,到了實際的法庭,不是被法官問的啞口無言,就是被對手切得稀里嘩啦。張楠坦言早期的挫敗讓他明 白其實律師更多需要的是理性,需要對案件投入大量的計算,一招一式都要想好后續(xù)的應對。 在律師行業(yè),刑事案件往往直接與當事人的生命、自由掛鉤,刑辯律師的成就感相對更強。但刑事案件的證據(jù)基本上是偵查機關或公訴機關提供,這就要求刑辯律師要有偵查素質(zhì),張楠覺得 “ 有太多不可控的東西,自己駕馭不了 ” 。 后來慢慢聚焦在民事訴訟,張楠才開始享受這個職業(yè)。在他看來,訴訟律師更像是手工藝者,需要細心、自我、手上有活兒。 出于對當事人隱私的保護,張楠不愿細談曾代理過的訴訟案件,他說: “ 做案子就是做案子 ,宣傳是當事人的事情。不能逼迫別人去做。 ” 張楠很欣賞英國著名法官阿爾弗雷德 湯普森 丹寧的一句話, “ 法官應當把皺褶熨平 ” ,律師亦是如此。訴訟律師不能改變已發(fā)生的事實,也難左右案件命運,只能對已發(fā)生的事實結(jié)合法律做重新整合,幫助當事人維護權(quán)利。 “ 就好比衣服做壞了,你要把這個洞變漂亮,或者至少看起來自然。不能把它變得更差了,這是你的本事。 ” 張楠稱之類似下殘局。 張楠喜歡下圍棋。在他看來,做案件跟下棋異曲同工,都需要計算或布局。 “ 不能只在某一個地方精彩,應該通盤考慮。整盤棋下來, 不要求每一招都是 100 分,只要每一招都能拿到 50 分以上,結(jié)果就是贏了。 ” “ 你們怎么看律師這個職業(yè)? ” 采訪中,張楠反問記者。 “ 維度很多。但在目前的中國,還算是一個高尚的職業(yè)。 ” 對于這樣的回答,尤其是 “ 高尚 ” 一詞,張楠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律師作為尋找權(quán)利的人,是跟著權(quán)利高尚起來的;同時又因為當事人付了錢,顯得 “ 低下 ” 了。這種矛盾需要律師去平衡。 近十年,因為訴訟與司法的各種問題和爭議,作為一個法律人,有時會不可避免陷入尷尬中。 “ 比如大家并不是關注你的業(yè)務能力如何,而是關注你和裁 判的關系如何。 ”這一度讓張楠苦惱。 張楠最敬重的法學家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江平有個觀點,法治在中國之所以被譏諷為 “ 喊得越來越響,做得越來越少 ” ,一個主要原因是律師的積極作用受到壓抑。律師發(fā)揮作用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之一應當是審判公開。 今年 1 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布裁判文書的規(guī)定開始實施。隨后,各省份就裁判文書上網(wǎng)擬定了時間表。在張楠看來,這是司法改革徘徊十年后,法律人期待的關鍵性變革之一。 “ 裁判文書上網(wǎng),意味著還案子的本來面目,一個案子怎么判決,當事人的訴 請是什么、證據(jù)是什么、法官如何來認定等等應當呈現(xiàn)出來。其實,經(jīng)典的判詞、判決的意義遠超過它們本身的價值。對司法公開、整個國家、社會的法律觀產(chǎn)生重要而積極的引導。 ” 張楠說。 在此之前,許多司法判決都過于簡單,即使法律專業(yè)人士也很難搞清楚案情和判決理由。相似的案子甚至出現(xiàn)不同的結(jié)果,卻沒有給任何理由,公眾很難理解,然后就會形成錯覺,繼而產(chǎn)生對法律的懷疑。 “ 司法改革,需要繪制藍圖。但其實,把具體事情做明白了,比遠景重要。 ” 張楠說, “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有時設計再好的東西不接地也沒有用。而判決 改革就是起點,做好做細了功德無量。 ” 近日,前財政部長項懷誠一句話讓張楠思考良久:“ 當下中國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法律太多 ” 。目前中國有近 400部法律, 800 部行政法規(guī), 8000 部地方性法規(guī)。 “ 要那么多法律規(guī)定有什么用?甚至解決不了樓下大媽們廣場舞的問題。 ” 張楠喜歡安靜。在他看來,安靜就像禁止踐踏的草地,破壞別人的安靜,就是騷擾。只不過在公共場所,大家要容忍,但并不意味著這值得爭論。 “ 現(xiàn)在很多中國人的意識里,不違法就是正當?shù)摹F鋵?,很多時候用法律衡量標準沒錯,用道德衡量標準就不 一定對。法律不是萬能的,沒有道德的輔助,法律會很累。 ”張楠告訴記者。 如果有天不當律師,張楠希望當一名老師,回到本質(zhì),普及最樸素的道理。律師是靠經(jīng)驗吃飯的,這種經(jīng)驗需要言傳身教。現(xiàn)在中國法學院的教育模式多為注入式,靠記憶教學而非思辨教學,與法律實務脫軌。 當然,這可能與大環(huán)境有關。眼下法律界比較焦躁,律師都忙著跑案子、拉客戶,沒人愿意沉下來,腳踏實地。 張楠所在的中咨律所每年都會招聘很多實習生,張楠說,有時一眼就能看出學生是不是做律師的料。 “ 律師是靠嘴吃飯的??赐臧盖?10 分鐘應 該把案子癥結(jié)說清楚。很多學生連案子都整不明白。這不是天賦問題,這是基本功的問題。 ” 張楠常對一些年輕畢業(yè)生說: “ 你們有的法律水平相當于法盲,甚至還不如法盲。法盲沒有受過法律條文的污染,用最樸素的道德常識能做出一個判斷,往往八九不離十。但披了法學院的外衣,自以為了解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法律知識,就覺得專業(yè)了,其實只是花拳繡腿。 ” 一個真正好的律師應該有法理思維而不是條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