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doc_第1頁
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doc_第2頁
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doc_第3頁
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doc_第4頁
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2014學年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1(2分)(2014秋小店區(qū)校級期中)在氣體反應中,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升高溫度增大壓強移去生成物加入催化劑abcd2(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式子能正確的表示水解反應,且溶液呈酸性是()afe3+3h2ofe(oh)3+3h+bhco3+h2oh3o+co32chs+h2oh2s+ohdnh4+h2o=nh3h2o+h+3(2分)(2014秋西夏區(qū)校級期中)已知反應:101kpa時,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碳的燃燒熱小于110.5 kj/molb的反應熱為221 kj/mol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4(2分)(2013秋南開區(qū)期末)相同體積的ph=3的強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別跟足量的鎂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弱酸溶液產(chǎn)生較多的氫氣b強酸溶液產(chǎn)生較多的氫氣c兩者產(chǎn)生等量的氫氣d無法比較兩者產(chǎn)生氫氣的量5(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當加入naoh溶液后顏色變淺b對2hih2+i2(g),平衡體系增加壓強使顏色變深c反應co+no2co2+no;h0升高溫度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6(2分)(2012秋雙鴨山期中)在反應3h2+n22nh3 中,經(jīng)一段時間后,氨的濃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時間內(nèi)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45mol/(ls),則反應所經(jīng)過的時間為()a0.44sb1sc0.33sd2s7(2分)(2013秋金鄉(xiāng)縣校級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吸熱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b所有自發(fā)過程都將導致體系的熵值增大c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d對于同種物質(zhì),在氣態(tài)時其熵值最大8(2分)(2009天津)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o的燃燒熱為283 kjb如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6.0210239(2分)(2010濰坊模擬)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能表示反應x(g)+2y(g)2z(g),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x、y、z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2x、y、z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容器中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z,同時生成2n mol yabcd10(2分)(2010常州學業(yè)考試)已知hh、clcl和hcl的鍵能分別為436kjmol1、243kjmol1和431kjmol1,請用此數(shù)據(jù)估計,由cl2、h2生成2mol hcl時的熱效應h等于()a183 kjmol1b91.5kjmol1c+183kjmol1d+91.5kjmol111(2分)(2011秋黃州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純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的組合正確的是()純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a大理石玻璃氯化鉀高氯酸干冰b鹽酸水煤氣硫酸醋酸氯氣c明礬硅酸鹽水泥苛性鈉亞硫酸熟石灰d冰醋酸漂白粉硫酸鋇氟化氫氨氣aabbccdd12(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各組數(shù)據(jù)關系中,前者比后者大()a純水100和25時的phbna2co3溶液中的hco3和oh數(shù)目c常溫ph=11的koh溶液和ph=11的ch3cook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離子濃度d10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與1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的h+數(shù)目13(2分)(2013阜寧縣校級模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co+no2co2+no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后,降低溫度,混合物的顏色變淺,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c降溫后co的濃度增大d降溫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14(2分)(2013黃石校級模擬)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2nh3(g)+q;q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圖相符的是 () abcd研究目的壓強對反應的影響(p2p1)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平衡體系增加n2對反應的影響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圖示aabbccdd15(2分)(2014秋邯鄲期末)下列事實能說明甲酸(hcooh)屬于弱酸的是()1mol/lhcooh的ph=2 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20ml 1mol/lhcooh與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 hcoona溶液的ph7abcd16(2分)(2013秋秦安縣期末)在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7(2分)(2013秋長泰縣校級期末)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下列操作會導致測定結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潤洗就裝標準液滴定b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c讀取標準液讀數(shù)時,滴前仰視,滴定到終點后俯視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處有氣泡未排除,滴定后氣泡消失18(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已知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只與反應物的初始狀態(tài)和生成物的最終狀態(tài)有關,例如圖()所示:h1=h2+h3根據(jù)上述原理和圖()所示,判斷各對應的反應熱關系中不正確的是()aafh=h6badh=h1+h2+h3ch1+h2+h3+h4+h5+h6=0dh1+h6=h2+h3+h4+h519(2分)(2012安徽)一定條件下,通過下列反應可實現(xiàn)燃煤煙氣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應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平衡前,隨著反應的進行,容器內(nèi)壓強始終不變b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分離出硫,正反應速率加快c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提高so2的轉(zhuǎn)化率d其他條件不變,使用不同催化劑,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不變20(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如圖表示反應:n2(g)+3h2(g)2nh3(g)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在某一時間段內(nèi)反應速率與反應過程的曲線關系圖則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是()at0t1bt2t3ct3t4dt5t621(2分)(2015銅川校級模擬)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kw,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1的一元酸ha與b moll1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的依據(jù)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 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22(2分)(2013秋湖北期末)在4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6mol a氣體和5mol 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3a(g)+b(g)2c(g)+x d(g),達到平衡時,生成了2mol c,經(jīng)測定d的濃度為0.5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x=3ba的轉(zhuǎn)化率為50%c平衡時3v正(a)=2 v逆(c)d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95%23(2分)(2013秋蓮湖區(qū)校級期中)在一定溫度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n2和3.0molh2,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若在該容器中開始時充入2.0moln2和6.0molh2,則平衡時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a若為定容容器,n(nh3)=1.2molb若為定壓容器,n(nh3)1.2molc若為定容容器,n(nh3)1.2mold若為定壓容器,n(nh3)1.2mol24(2分)(2009南通二模)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0.25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92.6kj/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mol達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n2h2nh3130放出熱量:23.15 kj0.92.70.2放出熱量:q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等b平衡時,兩個容器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均為c容器中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q=23.15kjd若容器體積為0.5l,則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小于23.15kj25(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二元酸h2a在水中的電離情況是:h2a=h+ha和hah+a2,則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中粒子濃度之間存在的關系錯誤的是()anaha:c(na+)c(ha)c(oh)c(h+)bnaha:c(na+)=c(a2)+c(ha)+c(h2a)cna2a:c(na+)c(a2)c(oh)c(h+)dh2a:c(h+)=c(ha)+2 c(a2)+c(oh)二、卷(50分)26(9分)(2011秋福州期末)(1)家用液化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當1kg丁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為5104kj,試寫出表示丁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2)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12h2(g)+o2(g)=2h2o(g)h=483.6kjmol1現(xiàn)有0.2mol的炭粉和氫氣組成的懸浮氣,且混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共放出63.53kj熱量,則混合物中c與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蓋斯定律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些反應的反應熱雖然無法直接測得,但可通過間接的方法測定現(xiàn)根據(jù)下列3個熱化學反應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47.4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寫出co(g)還原feo(s)得到fe(s)體和co2(g)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27(10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已知下列反應能夠發(fā)生(c6h5oh是一元弱酸)nahco3+nahso3=na2so3+co2+h2o2naalo2(過量)+co2+3h2o=na2co3+2al(oh)3na2co3+c6h5oh(過量)=nahco3+c6h5onac6h5ona+co2(少量)+h2o=nahco3+c6h5oh(1)下列化合物在水中電離出h+能力最強的是、最弱的是a、h2so3 b、h2co3 c、al(oh)3 d、c6h5oh e、nahco3 f、nahso3(2)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結合h+能力最強的是、最弱的是a、nahso3 b、nahco3 c、al(oh)3 d、c6h5ona e、na2co3 f、naalo2(3)寫出c6h5ona+so2(少量)+h2o的產(chǎn)物的化學式(4)向naalo2和c6h5ona混各液中通入co2最先發(fā)生反應的是(5)寫出naalo2與nh4cl兩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8(5分)(2013秋金鄉(xiāng)縣校級期中)在某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1mol碘單質(zhì)和足量鎢(w),在943k時,發(fā)生反應w(s)+i2(g)wi2(g),當i2的轉(zhuǎn)化率為20%時,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1)反應從開始至平衡狀態(tài)過程中用時20s,其平均反應速率v(wi2)為(2)943k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若起始時,加入的碘為0.2mol(其他條件不變)達平衡時容器中氣體的體積比v(i2):v(wi2)=(4)在上述(1)平衡狀態(tài)下,同時增加i2(g)和wi2(g)各0.02mol(其他條件不變),化學平衡向(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判斷的依據(jù)是29(6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在100時,將0.1mol的四氧化二氮氣體充入1l抽空的密閉容器中,隔一定時間對該容器內(nèi)的物質(zhì)進行分析,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濃度 時間(s)020406080100c(n2o4)/moll10.1c10.05c3abc(no2)/moll100.06c20.120.120.12(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達到平衡時四氧化二氮的轉(zhuǎn)化率為%,表中c2c3ab(選填“”、“”、“”)(2)20s時四氧化二氮的濃度c1=moll1,在0s20s內(nèi)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應速率為mol(ls)130(6分)(2013秋邵陽縣校級期中)(1)25時,0.05mol/lh2so4溶液的ph=;0.5mol/lba(oh)2溶液中ph=(2)在溫度t時,某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3,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kw=;t(填或或=)25若溫度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h+)=5104mol/l,則溶液中c(oh)=mol/l;此時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mol/l31(6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在水處理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劑與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顯著的殺菌能力,而且不會產(chǎn)生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的有機氯代物用clo2處理過的飲用水(ph為5.56.5)常含有一定量對人體不利的亞氯酸根離子(clo2)2001年我國衛(wèi)生部規(guī)定,飲用水中clo2的含量應不超過0.2mgl1飲用水中cio2、cio2的含量可用連續(xù)碘量法進行測定cio2被i還原為cio2、cl的轉(zhuǎn)化率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當ph2.0時,cio2也能被i完全還原成cl反應生成的i2用標準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請寫出ph2.0時,cio2與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請完成相應的實驗步驟:步驟1:準確量取v ml水樣加入到錐形瓶中步驟2:調(diào)節(jié)水樣的ph為7.08.0步驟3:加入足量的k i晶體步驟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na2s2o3溶液v1ml步驟5:步驟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na2s2o3溶液v2ml根據(jù)你現(xiàn)有的知識,寫出步驟4滴定至終點的現(xiàn)象判斷依據(jù)為根據(jù)上述分析數(shù)據(jù),測得該飲用水樣中cio2的濃度為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若飲用水中clo2 的含量超標,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的fe2+將clo2 還原成cl,請猜測該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是(填化學式)32(8分)(2013秋金鄉(xiāng)縣校級期中)在容積為2.0l的密閉容器內(nèi),物質(zhì)d在t時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反應開始到第一次達到平衡時,a物質(zhì)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lmin)1(2)根據(jù)上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3)第5min時,升高溫度,a、b、d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上圖,則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b的反應速率(4)若在第7min時增加d的物質(zhì)的量,a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正確的是(用圖中a、b、c的編號回答)(5)一定溫度下,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并發(fā)生反應若容器容積恒定,10min達到平衡時,氣體的總壓強為原來的,則n2的轉(zhuǎn)化率(n2)=2013-2014學年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1(2分)(2014秋小店區(qū)校級期中)在氣體反應中,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的方法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升高溫度增大壓強移去生成物加入催化劑abcd考點: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可采取升高溫度或使用催化劑,以此來解答解答:解: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多,但百分數(shù)不變,故不選;升高溫度,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故選;增大壓強,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多,但百分數(shù)不變,故不選;移去生成物,濃度減小,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目數(shù)目減小,故不選;加入催化劑,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故選;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濃度、催化劑、溫度、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即可解答,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2(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式子能正確的表示水解反應,且溶液呈酸性是()afe3+3h2ofe(oh)3+3h+bhco3+h2oh3o+co32chs+h2oh2s+ohdnh4+h2o=nh3h2o+h+考點:鹽類水解的原理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分析:水解反應的概念:在溶液中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a、fe3+水解生成fe(oh)3,溶液顯示酸性;b、屬于碳酸氫根的電離方程式;c、是水解反應,溶液顯堿性;d、水解反應是可逆反應解答:解:水解反應的概念:在溶液中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a、fe3+水解生成fe(oh)3,溶液顯示酸性,所以其水解方程為:fe3+3h2ofe(oh)3+3h+,故a正確;b、hco3+h2oh3o+co32屬于碳酸氫根的電離方程式,故b錯誤;c、hs+h2oh2s+oh是水解反應,但是溶液顯堿性,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d、水解反應是可逆反應,所以nh4+h2onh3h2o+h+,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水解原理,水解反應的概念是在溶液中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難度不大3(2分)(2014秋西夏區(qū)校級期中)已知反應:101kpa時,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碳的燃燒熱小于110.5 kj/molb的反應熱為221 kj/mol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考點: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zhuǎn)化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a、co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繼續(xù)放出熱量;b、反應熱包含符號,的反應熱為221 kjmol1;c、根據(jù)中和熱的概念分析;d、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電離需吸收熱量解答:解:a、由反應可知,1mol碳燃燒生成co放出的熱量為110.5 kj,co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繼續(xù)放出熱量,故1mol碳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于110.5 kj,所以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故a錯誤;b、反應熱包含符號,的反應熱為221 kjmol1,故b錯誤;c、中和熱是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h=57.3 kj/mol,所以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故c錯誤;d、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電離需吸收熱量,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反應熱、中和熱的理解及有關計算等,難度不大,注意稀的強酸、強堿的中和熱為h=57.3kj/mol4(2分)(2013秋南開區(qū)期末)相同體積的ph=3的強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別跟足量的鎂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弱酸溶液產(chǎn)生較多的氫氣b強酸溶液產(chǎn)生較多的氫氣c兩者產(chǎn)生等量的氫氣d無法比較兩者產(chǎn)生氫氣的量考點: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溶液ph的定義專題: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分析:弱電解質(zhì)部分電離,ph=3的強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弱酸濃度大,體積相等時,弱酸的物質(zhì)的量較大,反應生成的氫氣多解答:解:弱電解質(zhì)部分電離,強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所以等ph的強酸和弱酸溶液,弱酸的濃度大于強酸,相同體積的兩種酸,弱酸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強酸,與足量的鎂反應時,弱酸常數(shù)的氫氣多,強酸產(chǎn)生的氫氣少,故選a點評:本考查若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把握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特點,從濃度的角度分析反應速率的影響5(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當加入naoh溶液后顏色變淺b對2hih2+i2(g),平衡體系增加壓強使顏色變深c反應co+no2co2+no;h0升高溫度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考點: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且存在平衡過程,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解答:解:a加入naoh溶液,與hbr、hbro反應,平衡正向移動,能解釋,故a不選;b對2hih2+i2(g),平衡體系增加壓強使顏色變深,但平衡不移動,不能解釋,故b選;c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能解釋,故c不選;d氯氣在水中發(fā)生cl2+h2oh+cl+hclo,在飽和食鹽水中,cl濃度較大,可降低氯氣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不選;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條件,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勒夏特列原理的內(nèi)容和使用對象,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必須符合平衡移動的規(guī)律,且必須是可逆反應6(2分)(2012秋雙鴨山期中)在反應3h2+n22nh3 中,經(jīng)一段時間后,氨的濃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時間內(nèi)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45mol/(ls),則反應所經(jīng)過的時間為()a0.44sb1sc0.33sd2s考點: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出v(nh3),再根據(jù)t=計算時間解答:解:h2 表示的平均速率v(h2 )=0.45mol/(ls),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nh3)=v(h2 )=0.45mol/(ls)=0.3mol/(ls),氨的濃度增加了0.6mol/l,即c(nh3)=0.6mol/l,所以反應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2s,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有關計算,難度不大,注意對公式的理解與靈活運用7(2分)(2013秋金鄉(xiāng)縣校級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吸熱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b所有自發(fā)過程都將導致體系的熵值增大c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d對于同種物質(zhì),在氣態(tài)時其熵值最大考點:焓變和熵變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焓變和熵變的綜合判據(jù),當hts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不能只根據(jù)焓變或熵變判斷,另外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不同,熵值不同,一般來說固體的熵值液體氣體,混亂度越大,熵值越大解答:解:a吸熱反應,如s0,符合hts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如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的反應,在常溫下就能進行,故a正確;b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熵值不一定增大,如氯化氫與氨氣的反應,為熵值減小的反應,但能自發(fā)進行,故b錯誤;c有序性越高,混亂度越小,熵值越小,故c正確;d對于同種物質(zhì),固體的熵值液體氣體,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焓變與熵變知識,注意把握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不能只根據(jù)焓變或熵變判斷,取決于焓變和熵變的綜合判據(jù),當hts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注意把握熵值的理解,難度不大8(2分)(2009天津)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o的燃燒熱為283 kjb如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6.021023考點:反應熱和焓變專題:壓軸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a、依據(jù)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放出熱量;b、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圖象中物質(zhì)的量不符合反應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c、固體二氧化碳變化為氣體二氧化碳需要吸熱,焓變放熱是負值;d、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結合蓋斯定律計算得到熱化學方程式計算分析;解答:解:a、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放出熱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燒熱為283kj/mol;故a錯誤;b、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圖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氣物質(zhì)的量為1、物質(zhì)的量不符合反應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故b錯誤;c、固體二氧化碳變化為氣體二氧化碳需要吸熱,焓變放熱是負值;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判斷,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應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故c正確;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依據(jù)蓋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反應的一氧化碳物質(zhì)的量為1mol,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6.021023,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應用,蓋斯定律的應用,燃燒熱概念計算分析,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計算應用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9(2分)(2010濰坊模擬)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能表示反應x(g)+2y(g)2z(g),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x、y、z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2x、y、z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容器中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z,同時生成2n mol yabcd考點: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當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變,注意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關系解答:解: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取決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轉(zhuǎn)化的程度,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錯誤;x、y、z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不相等,當壓強不變時,說明各物質(zhì)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z,同時生成2nmoly,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把握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易錯點為,注意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取決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轉(zhuǎn)化的程度,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10(2分)(2010常州學業(yè)考試)已知hh、clcl和hcl的鍵能分別為436kjmol1、243kjmol1和431kjmol1,請用此數(shù)據(jù)估計,由cl2、h2生成2mol hcl時的熱效應h等于()a183 kjmol1b91.5kjmol1c+183kjmol1d+91.5kjmol1考點:有關反應熱的計算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分析:根據(jù)反應熱=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計算cl2(g)+h2(g)=2hcl(g)熱效應h解答:解:hh的鍵能為436kjmol1、clcl鍵能為243kjmol1、hcl鍵能為431kjmol1,由于反應熱=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則:cl2(g)+h2(g)=2hcl(g)熱效應h=436kjmol1+243kjmol12431kjmol1=183 kjmol1,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反應熱的有關計算,難度不大,注意掌握鍵能與反應熱的關系11(2分)(2011秋黃州區(qū)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純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的組合正確的是()純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a大理石玻璃氯化鉀高氯酸干冰b鹽酸水煤氣硫酸醋酸氯氣c明礬硅酸鹽水泥苛性鈉亞硫酸熟石灰d冰醋酸漂白粉硫酸鋇氟化氫氨氣aabbccdd考點:混合物和純凈物;電解質(zhì)與非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的概念專題:物質(zhì)的分類專題分析:純凈物:有一種物質(zhì)組成,包括單質(zhì)和化合物;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zhì),部分電離的是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不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zhì),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來分析解答:解:a大理石、玻璃、氯化鉀、高氯酸、干冰分別屬于混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強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故a錯誤; b鹽酸、水煤氣、硫酸、醋酸、氯氣分別屬于混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單質(zhì),故b錯誤;c明礬、硅酸鹽水泥、苛性鈉、亞硫酸、熟石灰分別屬于化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電解質(zhì),故c錯誤;d冰醋酸、漂白粉、硫酸鋇、氟化氫、氨氣分別屬于化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判斷及各種物質(zhì)的成分掌握,難度中等12(2分)(2013秋甘井子區(qū)校級期中)下列各組數(shù)據(jù)關系中,前者比后者大()a純水100和25時的phbna2co3溶液中的hco3和oh數(shù)目c常溫ph=11的koh溶液和ph=11的ch3cook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oh離子濃度d10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與1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的h+數(shù)目考點:水的電離;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應用專題: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分析:a、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促進了水的電離,生成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ph減?。籦、碳酸鈉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c、酸堿抑制水的電離,水解的鹽促進水的電離;d、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溶液濃度相同,體積大的溶液中含氫離子數(shù)大于體積小的氫離子數(shù)解答:a、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促進了水的電離,生成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前者比后者小,故a錯誤;b、碳酸鈉溶液中碳酸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前者小于后者,故b錯誤;c、酸堿抑制水的電離,水解的鹽促進水的電離,前者小于后者,故c錯誤;d、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溶液濃度相同,體積大的溶液中含氫離子數(shù)大于體積小的氫離子數(shù),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水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鹽類水解的分析判斷,主要考查水的離子積的應用,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分析判斷,題目難度中等13(2分)(2013阜寧縣校級模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co+no2co2+no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后,降低溫度,混合物的顏色變淺,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c降溫后co的濃度增大d降溫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考點: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分析:本題要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來具體分析各個選項解答:解:(1)對co+no2 co2+no來說,no2是紅棕色氣體,達平衡后,降低溫度,混合物顏色變淺,說明no2的濃度減小,則可判斷降溫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因此a錯誤,b正確(2)該反應降溫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no2)、c(co)會減小,c(co2)、c(no)會增大,因此c、d均不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靈活應用,需要對勒夏特列原理有較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基本含義14(2分)(2013黃石校級模擬)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2nh3(g)+q;q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圖相符的是 () abcd研究目的壓強對反應的影響(p2p1)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平衡體系增加n2對反應的影響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圖示aabbccdd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產(chǎn)物百分含量與壓強的關系曲線;轉(zhuǎn)化率隨溫度、壓強的變化曲線;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圖象的綜合應用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a、合成氨反應是氣體體積縮小的反應,則利用壓強對化學平衡及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然后結合圖象來分析;b、合成氨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利用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及圖象來分析;c、利用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并結合圖象來分析;d、利用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的影響,結合圖象來分析解答:解:a、該反應中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并且壓強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大,達到化學平衡的時間越少,與圖象不符,故a錯誤;b、因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反應移動,則氮氣的轉(zhuǎn)化率降低,與圖象中轉(zhuǎn)化率增大不符,故b錯誤;c、反應平衡后,增大氮氣的量,則這一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不變,然后正反應速率在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直到新的平衡,與圖象符合,故c正確;d、因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無影響,但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則有催化劑時達到化學平衡的時間少,與圖象不符,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與圖象,明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圖象中縱橫坐標的含義即可解答15(2分)(2014秋邯鄲期末)下列事實能說明甲酸(hcooh)屬于弱酸的是()1mol/lhcooh的ph=2 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20ml 1mol/lhcooh與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 hcoona溶液的ph7abcd考點: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專題: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分析:證明hcooh為弱酸,可從以下角度判斷:判斷是否完全電離,是否存在電離平衡,比較二者對應的鹽溶液的酸堿性等;根據(jù)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是不完全的,酸的溶解性及酸的通性無法確定酸電離的程度,而比較酸的濃度與酸電離c(h+)可判斷酸的電離程度;解答:解:1mol/lhcooh的ph=2,1mol/l的hcooh溶液中h+濃度小于1mol/l,說明醋酸不完全電離,為弱電解質(zhì),故正確;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鹽酸也可,無法證明其為弱酸,故錯誤; 20ml 1mol/lhcooh與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強酸和氫氧化鈉也是等物質(zhì)的量恰好反應,故錯誤;hcoona溶液的ph7,顯堿性的原因是鹽中的甲酸根離子水解,證明甲酸是弱酸,故正確;故正確的是;故選d點評:本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