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2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及應用知識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1勻變速直線運動(1)定義:沿著一條直線運動,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2)分類勻加速直線運動,a與v0同向勻減速直線運動,a與v0反向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at2.(3)位移速度關(guān)系式:v2v2ax.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1)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還等于初、末時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2)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xx2x1x3x2xnxn1at2.4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四個重要推論(1)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的比:v1v2v3vn123n(2)1t內(nèi)、2t內(nèi)、3t內(nèi)位移的比:x1x2x3xn122232n2(3)第一個t內(nèi)、第二個t內(nèi)、第三個t內(nèi)位移的比:xxxxn135(2n1)(4)從靜止開始通過連續(xù)相等的位移分別所用時間的比:t1t2t3tn1(1)()()如圖所示的是一個水平運動球的頻閃照片要估計其運動的加速度,你需要照片提供哪些信息?同時你還需要做哪些測量?提示照片要提供頻閃時間間隔或頻閃頻率,圖片與實物比例,還要測量相鄰小球間隔知識二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自由落體(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v22gh豎直上拋(4)速度公式:vv0gt(5)位移公式:hv0tgt2(6)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v2v2gh(7)上升的最大高度:h(8)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時間:t(1)物體從高處下落就是自由落體運動()(2)豎直上拋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3)豎直上拋運動上升至最高點的時間為.()1(多選)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它的加速度大小為a,初速度大小為v0,經(jīng)過時間t速度減小到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v0tat2bv0tc. d.at2【解析】質(zhì)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位移為v0tat2,a 、b錯;平均速度大小為,位移大小為t,c對;勻減速到零的直線運動可借助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來計算,位移大小為at2,d對【答案】cd2一個小石子從離地某一高度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某攝影愛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軌跡ab.該愛好者用直尺量出軌跡的長度,如圖121所示已知曝光時間為 s,則小石子的出發(fā)點離a點約為()圖121a6.5 m b10 mc20 m d45 m【解析】因曝光時間極短,故ab段可看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石子到達a點時的速度為va m/s20 m/s,h m20 m.【答案】c3蹦床運動要求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wǎng)上蹦起、騰空并做空中運動為了測量運動員躍起的高度,訓練時可在彈性網(wǎng)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利用傳感器記錄彈性網(wǎng)所受的壓力,并在計算機上作出壓力時間圖象,假如作出的圖象如圖122所示設(shè)運動員在空中運動時可視為質(zhì)點,則運動員躍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圖122a1.8 m b3.6 mc5.0 m d7.2 m【解析】從題目中的ft圖象中可以看出,運動員脫離彈性網(wǎng)后騰空的時間為t12.0 s,則運動員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時間為t21.0 s,所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gt5.0 m,選項c正確【答案】c4(2011天津高考)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zhì)點()a第1 s內(nèi)的位移是5 mb前2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鄰的1 s內(nèi)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0tat2,對比題給關(guān)系式可得v05 m/s,a2 m/s2.則第1 s內(nèi)的位移是6 m,a錯;前2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m/s7 m/s,b錯;xat22 m,c錯;任意1 s內(nèi)速度增量vat 2 m/s,d對【答案】d5(2013廣東高考)某航母跑道長200 m,飛機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為6 m/s2,起飛需要的最低速度為50 m/s.那么,飛機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彈射系統(tǒng)獲得的最小初速度為()a5 m/s b10 m/sc15 m/s d20 m/s【解析】飛機在滑行過程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速度與位移的關(guān)系v2v2ax解決問題由題知,v50 m/s,a6 m/s2,x200 m,根據(jù)v2v2ax得飛機獲得的最小速度v0 m/s10 m/s.故選項b正確【答案】b考點一 04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一、解題的基本思路二、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兩點說明1正、負號的規(guī)定:直線運動中可以用正、負號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況下,我們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與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負值,當v00時,一般以a的方向為正方向2物體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減為零后又反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全程加速度不變,可以將全程看作勻減速直線運動,應用基本公式求解1個示范例 (2013四川高考)近來,我國多個城市開始重點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行為每年全國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上萬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學設(shè)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能保證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圖123所示,停車線ab與前方斑馬線邊界cd間的距離為23 m質(zhì)量8 t、車長7 m的卡車以54 km/h的速度向北勻速行駛,當車前端剛駛過停車線ab,該車前方的機動車交通信號燈由綠燈變黃燈圖123(1)若此時前方c處人行橫道路邊等待的行人就搶先過馬路,卡車司機發(fā)現(xiàn)行人,立即制動,卡車受到的阻力為3104 n求卡車的制動距離;(2)若人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該車將不受影響地駛過前方斑馬線邊界cd.為確保行人安全,d處人行橫道信號燈應該在南北向機動車信號燈變黃燈后至少多久變?yōu)榫G燈?【審題指導】本題以生活中“過馬路”為背景考查運動學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求解的關(guān)鍵在于:(1)中卡車到達前方c處人行橫道時,速度恰好減為零;(2)中要明確卡車不受影響的距離所對應的時間為黃燈閃爍時間【解析】此題運用動能定理解答較簡單,也可根據(jù)卡車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解決問題已知卡車質(zhì)量m8 t8103 kg、初速度v054 km/h15 m/s.(1)從制動到停止,已知卡車所受阻力f3104 n,a設(shè)卡車的制動距離為s1,有0v2as1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130 m(2)已知車長l7 m,ab與cd的距離為s023 m設(shè)卡車駛過的距離為s2,d處人行橫道信號燈至少需要經(jīng)過時間t后變?yōu)榫G燈,有s2s0ls2v0t聯(lián)立式,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2 s.【答案】(1)30 m(2)2 s解勻變速直線運動應注意的問題(1)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包含幾個階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處的速度往往是聯(lián)系各段的紐帶(2)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物理量涉及v0、v、a、x、t五個量,每一個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個量,選擇公式時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據(jù)所涉及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公式求解,會使問題簡化(3)對于剎車類問題,當車速度為零時,停止運動,其加速度也突變?yōu)榱闱蠼獯祟悊栴}應先判斷車停下所用時間,再選擇合適公式求解1個預測例一物體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斜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從斜面頂端運動6秒到達斜面底端,已知斜面長為18米,則(1)物體在第3秒內(nèi)的位移多大?(2)前3秒內(nèi)的位移多大?【解析】(1)第1 s,第2 s,第3 s第6 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357911,因此第3秒內(nèi)的位移x18 m2.5 m,(2)將6 s的時間分成2個3 s,前3 s內(nèi)的位移x318 m4.5 m.【答案】(1)2.5 m(2)4.5 m考點二 05自由落體和豎直上拋運動一、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因此一切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均適用于自由落體運動特別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guān)系式,在自由落體運動中應用更頻繁二、豎直上拋運動1重要特性圖124(1)對稱性:如圖124所示,物體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a、b為途中的任意兩點,c為最高點,則:時間對稱性:物體上升過程中從ac所用時間tac和下降過程中從ca所用時間tca相等,同理有tabtba.速度對稱性:物體上升過程經(jīng)過a點的速度與下降過程經(jīng)過a點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在豎直上拋運動中,當物體經(jīng)過拋出點上方某一位置時,可能處于上升階段,也可能處于下落階段,因此這類問題可能造成時間多解或者速度多解,也可能造成路程多解2處理方法(1)分段處理:上升階段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下降階段做自由落體運動幾個特征物理量:上升高度h上升時間t,運動時間t落地速度vv0.(2)全程處理初速度為v0(設(shè)為正方向),加速度ag的勻變速直線運動運動規(guī)律:vv0gt,hv0tgt2,v2v2gh.1個示范例 (多選)在塔頂上將一物體豎直向上拋出,拋出點為a,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0 m,不計空氣阻力,設(shè)塔足夠高,則物體位移大小為10 m時,物體通過的路程可能為()a10 mb20 mc30 m d50 m【解析】物體在塔頂上的a點拋出,位移大小為10 m的位置有兩處,如圖所示,一處在a點之上,另一處在a點之下,在a點之上時,通過位移為10 m處又有上升和下降兩種過程,上升通過時,物體的路程s1等于位移x1的大小,即s1x110 m;下降通過時,路程s22hx1220 m10 m30 m,在a點之下時,通過的路程s32hx2220 m10 m50 m故a、c、d正確【答案】acd1個預測例甲球從離地面h高處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同時使乙球從甲球的正下方地面處做豎直上拋運動欲使乙球上升到處與甲球相撞,則乙球上拋的初速度應為()a.b.c.d.【審題指導】(1)分析甲、乙各自運動規(guī)律(2)充分利用相遇條件【解析】方法一解析法由豎直上拋運動規(guī)律知v0tgt2,由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知hgt2,聯(lián)立可得t,v0,b對方法二相對運動法以自由下落的甲球為參考系,則乙球?qū)⑾蛏献鰟蛩龠\動,設(shè)乙球拋出時的初速度為v0,則從拋出到兩球相遇的時間為t,在這段時間內(nèi)對甲球有:gt2,聯(lián)立得v0,b對方法三圖象法取向上為正方向,作出兩球的vt圖象,則兩圖線平行,由圖線所圍面積的意義知v0th,而hgt2,所以v0,b對【答案】b巧解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的六種方法運動學問題的求解一般有多種方法,除直接應用公式外,還有如下方法:一、平均速度法定義式對任何性質(zhì)的運動都適用,而(v0v)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二、中間時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時間t,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t內(nèi)的平均速度”,即v,適用于任何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有些題目應用它可以避免常規(guī)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復雜式子,從而簡化解題過程,提高解題速度. 三、比例法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與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利用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重要特征的比例關(guān)系,用比例法求解四、逆向思維法把運動過程的“末態(tài)”作為“初態(tài)”的反向研究問題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態(tài)已知的情況五、圖象法應用vt圖象,可以使比較復雜的問題變得形象、直觀和簡單,尤其是用圖象定性分析,可避開繁雜的計算,快速得出答案六、推論法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t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xxn1xnat2,若出現(xiàn)相等的時間間隔問題,應優(yōu)先考慮用xat2求解1個示范例 圖125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沖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達斜面最高點c時速度恰為零,如圖125所示已知物體第一次運動到斜面長度3/4處的b點時,所用時間為t,求物體從b滑到c所用的時間【規(guī)范解答】解法一比例法對于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連續(xù)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t1t2t3tn1(1)()()現(xiàn)將整個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圖所示設(shè)通過bc段的時間為tx,那么通過bd、de、ea的時間分別為:tbd(1)tx,tde()tx,tea(2)tx,又tbdtdeteat,得txt.解法二平均速度法利用教材中的推論: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ac,又v2axacv2axbcxbcxac由解得:vb.可以看出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點是中間時刻的位置因此有tbct.【答案】t1個方法練從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釋放一個小球,在連續(xù)釋放幾顆小球后,對在斜面上滾動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圖126所示,測得xab15 cm,xbc20 cm,求:圖126(1)小球的加速度大??;(2)拍攝時b球的速度大?。?3)拍攝時xcd的大小【解析】(1)由a得小球的加速度a5 m/s2(2)b點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vb1.75 m/s(3)由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xab,所以xcd2xbcxab0.25 m【答案】(1)5 m/s2(2)1.75 m/s(3)0.25 m考查自由落體運動1(2011重慶高考)某人估測一豎直枯井深度,從井口靜止釋放一石頭并開始計時,經(jīng)2 s聽到石頭落底聲,由此可知井深約為(不計聲音傳播時間,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10 mb20 mc30 md40 m【解析】從井口由靜止釋放,石頭做自由落體運動,由運動學公式hgt2可得h1022 m20 m.【答案】b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一般應用2(多選)光滑的斜面長為l,一物體自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勻加速滑至底端,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為b物體在時的瞬時速度為c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的瞬時速度為d物體從頂點運動到斜面中點所需的時間為t【解析】由平均速度的概念可知a對;在勻變速運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即物體在時的瞬時速度為,b錯;由lat2得a,v,c對;由at得t1t,d對【答案】acd3.圖127如圖127所示,一小球分別以不同的初速度,從光滑斜面的底端a點向上做直線運動,所能到達的最高點位置分別為a、b、c,它們距斜面底端a點的距離分別為s1、s2、s3,對應到達最高點的時間分別為t1、t2、t3,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a. b.c. d.【解析】利用逆向思維,將小球的運動看作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知選項a、b表達的是平均速度,由題意可知到達a點的小球初速度最大,由可知該小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最大,a、b錯;由xat2知選項c、d表達的是加速度的一半,由受力情況可知三個過程的加速度相等,c對、d錯【答案】c豎直上拋問題4(多選)(2014長沙雅禮中學模擬)某物體以30 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則5 s內(nèi)物體的()a路程為65 mb位移大小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為13 m/s,方向向上【解析】上升時間t1 s3 s,上升位移為h1 m45 m,自由落體時間t22 s,下降高度為h2gt1022 m20 m,故5 s內(nèi)的路程為sh1h265 m,故a正確;此時位移為hh1h225 m,方向豎直向上,故b正確;此時速度大小為vgt102 m/s20 m/s,方向豎直向下,所以速度的改變量v20 m/s30 m/s50 m/s,故c錯;平均速度為 m/s5 m/s,故d錯【答案】ab剎車問題5一輛車正以20.0 m/s的速度向前行駛突然,司機看到一個小孩站在路上她花了0.80 s的時間才反應過來,并立即踩下剎車,使車以7.0 m/s2的加速度逐漸減慢車速車在停止前還會前進多遠?【解析】0.80 s反應時間內(nèi),車勻速運動x1v0t16 m.剎車過程為勻減速,a7.0 m/s2.由v2v2ax,得x228.6 m所以車在停止前還會前進xx1x244.6 m【答案】44.6 m即vn,如圖141所示3求加速度(1)“逐差法”求加速度,即a1,a2,a3,然后取平均值,即,這樣使所給數(shù)據(jù)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準確性(2)“圖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個點的速度,畫出vt圖,直線的斜率即為加速度實驗器材與裝置圖1421打點計時器的作用計時儀器,每隔0.02 s打一次點2打點計時器的工作條件(1)電磁打點計時器:6 v以下交流電源(2)電火花計時器:220 v交流電源3紙帶上點的意義(1)表示和紙帶相連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2)通過研究紙帶上各點之間的間隔,可以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實驗過程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遠離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使細繩跨過滑輪,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接通電源,然后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隨后立即關(guān)閉電源;重復實驗得到多條紙帶紙帶處理從幾條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始一些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面便于測量的地方找一個開始點,以后依次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確定好計數(shù)始點,并標明0、1、2、3、4測量各計數(shù)點到0點的距離d,計算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x1、x2、x3求出各計數(shù)點的速度vn,由vn數(shù)據(jù)作出vt圖象注意事項1平行:紙帶、細繩要和長木板平行2靠近:釋放小車前,應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3一先一后: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實驗后先斷開電源,后取下紙帶4防止碰撞:在到達長木板末端前應讓小車停止運動,防止鉤碼落地,小車與滑輪碰撞5減小誤差:小車另一端掛的鉤碼個數(shù)要適當,避免速度過大而使紙帶上打的點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紙帶上打的點過于密集6準確作圖:在坐標紙上,縱、橫軸選取合適的單位,仔細描點連線,不能連成折線,應作一條直線,讓各點盡量落到這條直線上,落不到直線上的各點應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cè)誤差與改進鉤碼帶動小車做加速運動時,因受摩擦等各方面的影響,致使小車加速度不恒定,即小車不能真正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因此,可用阻力小的氣墊導軌替代長木板,用頻閃照相或光電計時的辦法替代打點計時器,可避免由于電源頻率不穩(wěn)定,造成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不完全相等,提高實驗的精確度.考點一實驗原理與操作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為了能夠較準確地測出加速度,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_.a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b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c再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滑輪,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車d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e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直流電源后,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換上新紙帶,重復三次f從三條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頭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邊便于測量的地方找一個開始點,并把每打五個點的時間作為時間單位在選好的開始點下面記作0,往后第五個點作為計數(shù)點1,依此標出計數(shù)點2、3、4、5、6,并測算出相鄰兩點間的距離g根據(jù)公式a1,a2,a3,及a求出a【解析】在實驗中盡可能地保證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同時也要求紙帶能盡可能地直接反映小車的運動情況,既要減小運動誤差也要減小紙帶的分析誤差其中e項中的電源應采用交流電源,而不是直流電源【答案】abcdfg考點二紙帶的數(shù)據(jù)處理(2013浙江高考)如圖143所示,裝置甲中掛有小桶的細線繞過定滑輪,固定在小車上;裝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導軌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車上一同學用裝置甲和乙分別進行實驗,經(jīng)正確操作獲得兩條紙帶和,紙帶上的a、b、c均為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圖143(1)任選一條紙帶讀出b、c兩點間距離為_;(2)任選一條紙帶求出c、e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_,紙帶和上c、e兩點間的平均速度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圖中_(填選項)a兩條紙帶均為用裝置甲實驗所得b兩條紙帶均為用裝置乙實驗所得c紙帶為用裝置甲實驗所得,紙帶為用裝置乙實驗所得d紙帶為用裝置乙實驗所得,紙帶為用裝置甲實驗所得【解析】(1)由紙帶可讀出b、c間距為2.10 cm,由紙帶讀出b、c間距為2.40 cm(0.05 cm,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要準確)(2)由,知t0.04 s,xce4.52 cm(紙帶)或xce5.00 cm(紙帶),代入數(shù)據(jù)得,ce1.13 m/s(紙帶)或1.25 m/s(紙帶),.(3)由紙帶各點間距分析可知,小車做勻加速運動,從紙帶各點間距來看,小車開始做加速運動,一段距離后做勻速運動,故可知紙帶是用裝置甲實驗所得,紙帶是用裝置乙實驗所得,選c.【答案】(1)2.10 cm或2.40 cm(0.05 cm,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要正確)(2)1.13 m/s或1.25 m/s(0.05 m/s,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不作要求)小于(3)c考點三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2012山東高考)某同學利用圖144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5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144乙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甲乙圖144(1)通過分析紙帶數(shù)據(jù),可判斷物塊在兩相鄰計數(shù)點_和_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2)計數(shù)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m/s,計數(shù)點6對應的速度大小為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3)物塊減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為a_m/s2,若用來計算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為重力加速度),則計算結(jié)果比動摩擦因數(shù)的真實值_(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從計數(shù)點1到6相鄰的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x2.00 cm,在6、7計數(shù)點間的位移比5、6之間增加了(12.2811.01) cm1.27 cm2.00 cm,因此,開始減速的時刻在計數(shù)點6和7之間(2)計數(shù)點5對應的速度大小為v5 m/s1.00 m/s.計數(shù)點4對應的速度大小為v4 m/s0.80 m/s.根據(jù)v5,得計數(shù)點6對應的速度大小為v62v5v4(21.000.80) m/s1.20 m/s.(3)物塊在計數(shù)點7到11之間做減速運動,根據(jù)xat2得x9x72a1t2x10x82a2t2故a2.00 m/s2物塊做減速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包括水平桌面的摩擦阻力和打點計時器對紙帶的摩擦阻力,因此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a,即,因此用計算出的動摩擦因數(shù)比的真實值偏大【答案】(1)67(2)1.001.20(3)2.00偏大高考命題角度分析一、本題創(chuàng)新點分析1真題溯源本例中的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及利用紙帶求速度、加速度的方法與教材實驗是相同的2創(chuàng)新亮點本例中因計數(shù)點6位于物體從加速到減速轉(zhuǎn)折的邊緣,因此計數(shù)點6的速度不能采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直接計算,另外本例中還指出了一種測量物體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方法二、本實驗的其他改進創(chuàng)新思路(一)實驗器材的創(chuàng)新1如果提供光電門和刻度尺,我們可以測出遮光的寬度d,借助v求出物體通過光電門的速度,再由vv2ax, 測出物體的加速度2如果提供閃光照相機和刻度尺,我們可以用處理紙帶的方法,求出物體的瞬時速度及物體的加速度(二)數(shù)據(jù)處理如果測得物體運動的位移和對應時間1若初速度為零,則xat2,因此做出xt2圖線,圖線斜率的2倍即為物體的加速度2若物體的初速度不為零,則xv0tat2,可得v0at,因此做出t圖線,圖線斜率的2倍即為物體的加速度.1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得到如圖145所示的紙帶圖中的點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圖145a實驗時應先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從紙帶可求出計數(shù)點b對應的速率d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 s【解析】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b,c正確;x6x15(x2x1),所以b錯誤;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 s,d錯誤;按照實驗要求應該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所以a錯誤【答案】c2(2010重慶高考)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 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146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shù)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shù)點到零點的距離: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圖146若無法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_s;(2)打c點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_m/s(取2位有效數(shù)字);(3)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用sa、sb、sd和f表示)【解析】(1)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每隔4個點選擇一個計數(shù)點,則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 s.(2)根據(jù)bd間的平均速度等于c點的瞬時速度得vc2.5 m/s.(3)勻加速運動的位移特征是相鄰的相等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以at2均勻增大,則有bcabat2,cdbcat2ab2at2,bd2ab3at2,t所以a.【答案】(1)0.1(2)2.5(3)3(2011廣東高考)圖147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o、a、b、c、d和e為紙帶上六個計數(shù)點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圖147(1)od間的距離為_cm.(2)圖148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st2圖線(s為各計數(shù)點至同一起點的距離),斜率表示_,其大小為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圖148【解析】(1)由題圖可知,(22.110.0) mm12.1 mm1.21 cm(結(jié)果在1.181.22 cm均正確)(2)由于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習心理與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研究
- 混合學習未來教育的創(chuàng)新模式
- 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教育的政策支持研究
- 中國教育培訓機構(gòu)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 心理驅(qū)動教育心理學在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
- 教育技術(shù)趨勢報告提升教學效果的科技工具
- 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政策的科技產(chǎn)業(yè)未來規(guī)劃及戰(zhàn)略部署探討
- 智慧辦公未來校園管理的新趨勢
- 商業(yè)培訓中的教育創(chuàng)新提升培訓效果的方法
- 教育科技與心理輔導的結(jié)合策略探索
- 2025遼寧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3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中國無菌海綿市場行情監(jiān)測與未來投資商機研究報告
- 《文物修復與保護基礎(chǔ)》課件
- 外貿(mào)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度風力發(fā)電場電力運維保障協(xié)議
- 企業(yè)法務管理及風險防范措施
- 七年級英語下冊單詞表2025
- 2023-2024學年湖南省婁底一中七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 (含解析)
- JJF 1183-2025溫度變送器校準規(guī)范
- 光伏 安裝合同范本
- 上海黃浦老西門項目概念方案設(shè)計(260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