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傳記閱讀跟蹤檢測三十七“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docx_第1頁
2017屆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傳記閱讀跟蹤檢測三十七“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docx_第2頁
2017屆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傳記閱讀跟蹤檢測三十七“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docx_第3頁
2017屆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傳記閱讀跟蹤檢測三十七“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docx_第4頁
2017屆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傳記閱讀跟蹤檢測三十七“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docx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檢測(三十七) “傳記開放性試題”專項強化練題組一對點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14分)千秋一寸心,紅樓無限情2012年5月31日凌晨,95歲高齡的紅學家周汝昌先生逝世?;蛟S一生的喧囂太多了,他選擇安靜地離開?!安婚_追悼會,不設靈堂,安安靜靜地走?!彼粝逻@樣的遺愿。進入紅學研究,多少是個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周汝昌收到兄長周祜昌寄至燕園的信函說,他看到胡適新近一篇談紅樓夢的文章,其中有敦誠與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摯友的新論說,囑咐周汝昌幫忙查證。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學圖書館,果然在敦敏詩集中發(fā)現(xiàn)了一首詠芹詩。周汝昌將這一發(fā)現(xiàn)撰寫成文,發(fā)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國民日報上。沒想到幾天后,胡適就托人轉(zhuǎn)交了一封給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勵這位在校大學生的研究。胡適此時已是學界“大拿”,又是“新紅學”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來信讓周汝昌“欣幸無已”。1948年,正埋頭撰寫紅樓夢新證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適家中拜訪。令周汝昌激動的是,胡適竟將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頭記慷慨地借給他拿走細看。正因為這一段淵源,周汝昌常常被看作是胡適紅學研究的關門弟子。1953年,紅樓夢新證出版。這部40多萬字的紅學研究著作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在當時很少有人敢將紅樓夢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將紅樓夢與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論,并大加贊賞。周汝昌把胡適、顧頡剛、俞平伯的“曹、賈互證”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發(fā)揮出來。由于崇尚實證,他的每一個論點的提出都以充分豐富的文獻資料為基礎。又因為崇奉實錄,他把全部實證工作都作為論證實錄的手段。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及至后來的“曹學”,其基本的方法論就是以歷史上的曹家與小說中的賈府雙向互證,在以歷史材料推證小說本事的同時,又以小說情節(jié)反推歷史,史學與文學合而為一。正是從紅樓夢新證開始,“紅學”實證研究開始體系化、專門化,后來它被稱作“紅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歲,因為這部書,他得以調(diào)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成了學界“紅人”。也由于這部書,他在后來的政治運動中變成了“資產(chǎn)階級胡適派唯心主義”的“煩瑣考證”的典型代表,被關進“牛棚”下放。由于周總理的特殊關照,1970年9月重返北京。周汝昌將紅學構(gòu)建為四大范疇,即曹學、版本學、脂學、探佚學,其晚年在探佚學發(fā)力頗多,在他近年出版的數(shù)十部紅學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觀點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異議。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緣”說的不是賈寶玉和薛寶釵,而是指賈寶玉最終與史湘云的結(jié)合,等等。1982年,周汝昌發(fā)表了什么是紅學一文,在把人們呼吁的文學批評方法描述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學性研究剔除出“紅學”的范圍,他說:“紅學顯然是關于紅樓夢的學問,然而我說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卻不一定都是紅學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說的方式、方法、眼光、態(tài)度來研究紅樓夢。如果研究紅樓夢同研究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以及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小說全然一樣,那就無需紅學這門學問了?!痹诎盐膶W性研究剔除出“紅學”的同時,他也把自己剔除出了主流“紅學”的研究隊伍。此后,他被喻為紅學界的獨行俠。他關于“紅學”之界定、對紅學史的回顧、對曹雪芹畫像的考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紅學”研究的爭議。從30歲開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紅學”,是紅學界當然的王者。他被譽為“紅學泰斗”,也被批作“閉門造車”,可謂毀譽參半。他六十余年間所走過的治紅學之路,因偶然而生,又歷經(jīng)政治對學術氛圍和學術方向的多次影響,終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贊譽,身上罩著光環(huán),亦受到譏嘲與攻擊。說不盡的紅樓夢,道不盡的人與事。周汝昌夢在其中近七十年。夢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紅,誰解其中味?還是讓老人家安安靜靜地走吧。相關鏈接:周汝昌少時即醉心歐楷筆法,20歲后又致力于唐人寫經(jīng),深研蘭亭后,得右軍真脈,其“橫逸飛動、作草如真”的周體法書,在眾多書家中神采煥然。1(評價傳主的觀點題)文章結(jié)尾“還是讓老人家安安靜靜地走吧”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這句話于文中結(jié)構(gòu)有什么作用?(6分)答: 解析:這句話中暗含了作者對周先生的尊重的態(tài)度,按其遺言為其送行,表明周先生生前毀譽參半,如今一切歸于平靜。結(jié)構(gòu)上恰與開頭周先生的遺言相照應,首尾相照應,結(jié)構(gòu)嚴謹。參考答案:流露出默默地為老人送行的心愿,體現(xiàn)出作者對周汝昌先生的尊重。(2分)遵從并滿足周汝昌先生的遺愿,希望老人家“臨走”時,不再受到打擾。暗示了周汝昌先生生前過的是毀譽參半的不安靜的生活,如今一切已歸于平靜。(2分)結(jié)構(gòu)上:照應文章開頭,首尾呼應,使全文結(jié)構(gòu)完整。(2分)2(探究傳主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題)縱觀周汝昌的一生,這位大家身上體現(xiàn)了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請結(jié)合全文及相關鏈接,談談你的理解。(8分)答: 解析:回答此題要注意兩點:一是篩選出有關周汝昌的事件和相關的品評語言等,二是把握這些內(nèi)容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特征。比如周汝昌把一生都獻給了“紅學”,體現(xiàn)了他執(zhí)著的精神;再如周汝昌寫紅樓夢新證時十分注重旁征博引等,體現(xiàn)了做學術的認真等。值得注意的是,解答探究題時要注意三個要點:一是要分條列舉,二是要有總寫有分析,三是要體現(xiàn)出具體的思維流程等。參考答案:執(zhí)著的精神。從30歲開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紅學”;當招致異議甚至遭到批評時,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學術研究。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做查證工作時,一絲不茍,查遍大學圖書館。既善于繼承又努力創(chuàng)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動拜訪紅學“大拿”,借鑒專家們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創(chuàng)作紅樓夢新證,借助了胡、顧、俞的“曹、賈互證”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觀點令人耳目一新。依據(jù)充足,奠定豐厚的基礎。紅樓夢新證每一個論點的提出都以充分豐富的文獻資料為基礎。廣博的學習,豐厚的積累。多領域地研習,終成大家。(每點2分,答出四點即可,共8分。意思對即可)題組二綜合練(2016陜西質(zhì)檢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6題。(25分)湯一介:雖不能爾,心向往之2014年9月9日晚上8點56分,87歲的湯一介先生與世長辭。盡管沒能見到自己主持的儒藏全部出齊,也沒能見到新版的湯用彤全集面世,但沒有人會對湯一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心有任何疑問。僅在2014年他就出席了三套大書發(fā)布會10卷本湯一介集發(fā)布會、中華佛教史發(fā)布會、北京大學出版社發(fā)布儒藏“精華編”第一批100冊出版首發(fā)式。此外,由他主編的儒釋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什剎海書院2013年年刊也于7月份出版,他還親自撰寫了序言。湯氏家族世代以讀書為本,以教書辦學為業(yè),湯一介的祖父湯霖為湯氏家族留下“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家訓。湯一介1927年在天津出生后,父親湯用彤似乎是有意擇取“一介書生”的含義而為兒子取名“一介”,希望孩子能夠一生讀書做學問,以傳承湯氏家族的家風。這一點,湯一介以其一生的經(jīng)歷告訴世人,他做到了。少年時代的湯一介飽嘗了戰(zhàn)亂流離之苦。這種經(jīng)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成年后開始獨立思考人生、社會等問題。考大學時,湯一介選擇了北大哲學系?!拔母铩遍_始以后,湯一介成了“黑幫分子”,多次遭到北京大學校內(nèi)的批斗。批斗會的開場白照例是“現(xiàn)在開始批判黑幫分子湯一介”,接著就是要他交代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行”。1971年夏,去干校勞動的湯一介回到北京,擔任哲學系“教育改革小組”的負責人,開始了工農(nóng)兵大學生的教學工作。1973年,湯一介被選入梁效寫作班子。后來,湯一介稱這段歲月是“身不由己,無心為惡”?!八娜藥汀笨迮_后,湯一介被隔離審查,此時的湯一介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該聽誰的?”而后他反思:“我之所以走了一大段彎路,主要是因為我沒有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問題?!倍笏麤Q定“我只能聽我自己的”。1980年,湯一介恢復了教學資格,重新走上他離開了多年的講臺。不久,他在北大開設“魏晉玄學與佛教、道教”課程并整理出版了郭象與魏晉玄學一書。對于此書,學者傅偉勛認為其經(jīng)歷了“文革”嚴冬后,在政治氣候還乍寒乍暖,普遍的心靈滯塞,頭腦僵固尚未清除,禁區(qū)猶在,壁關重重的困難情況下,湯一介首先想到的是要沖破學術上的種種教條,尋找新方法,提出新見解,走出了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多年來,湯一介對當代儒學探討最深切、收獲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是“普遍和諧觀念”、“內(nèi)在超越精神”和“內(nèi)圣外王之道”三個問題。湯一介從“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及“人自身內(nèi)外身心的和諧”四個方面,指出“普遍和諧”是儒家思想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而在當今科技發(fā)達、人類擴張與征服欲望愈來愈強,自然與社會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普遍和諧觀念”尤為重要。此外,湯一介還于1984年12月創(chuàng)辦了中國文化書院,并擔任首任院長。在其推動下,中國文化書院聘請到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周一良、杜維明等70多位海內(nèi)外的學術界著名學者為導師,并多次召開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早在1989年的秋天,湯一介就提出了編纂儒藏的問題。2003年,76歲的湯一介被任命為國家儒藏工程的首席科學家、總編纂。2004年,儒藏編纂工程正式啟動,由北京大學牽頭,湯一介掛帥,全國25所高校和社科研究機構(gòu)的數(shù)百位學者加入到儒藏編纂的隊伍中。在80歲壽辰的時候,湯一介曾說:“我真正開始做哲學和哲學史的研究應該說在1980年。那時我已經(jīng)53歲了,但我沒有氣餒,仍然希望能為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盡一點力。但畢竟最好的年華已經(jīng)過去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重大影響的哲學家已不可能。雖不能爾,心向往之而已?!憋@然,這并非他一個人的悲劇。(有刪改)注儒藏收錄編輯歷代儒家典籍,工程浩大。明清兩代,就有學者提出編纂此書,但終未實現(xiàn)。在教育部立項,由北京大學牽頭的儒藏工程是一項重大的基礎性的學術文化工程。“梁效”即“兩?!钡闹C音,是“文革”時期“批林批孔”運動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的筆名,為“四人幫”御用寫作班子,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開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摧毀后,“梁效”也隨即退出歷史舞臺。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郭象與魏晉玄學一書沖破了學術上的種種教條,尋找到新方法,提出新見解,讓中國哲學研究走出困境。B湯一介創(chuàng)辦了中國文化書院,并擔任首任院長。在他的推動下,中國文化書院聘請著名學者,組織學術研討、交流會。C2014年湯一介先生出席了由其首創(chuàng)并主持編纂的儒藏發(fā)布會,會上發(fā)布了儒藏“精華編”首批100冊。D湯一介從“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及“人自身內(nèi)外身心的和諧”四個方面入手,提出了當代儒學的“普遍和諧觀念”、“內(nèi)在超越精神”和“內(nèi)圣外王之道”三個問題。E儒藏編纂工程啟動,湯一介為國家儒藏工程的首席科學家、總編纂,全國25所高校和社科研究機構(gòu)的數(shù)百位學者加入到編纂隊伍中。解析:A項,這是學者傅偉勛對郭象與魏晉玄學一書的評價。另外,“讓中國哲學研究走出困境”的說法有誤。C項,說儒藏為湯一介“首創(chuàng)”不準確,明清兩代就有學者提出要編纂此書。D項,“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及“人自身內(nèi)外身心的和諧”僅僅是湯一介提出的三個問題中的“普遍和諧觀念”中的內(nèi)容。答案:答B(yǎng)給3分,答E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4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一生讀書做學問,以傳承湯氏家族的家風”在湯一介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6分)答: 解析:作答本題,要緊扣“一生”和“讀書做學問”進行分析,可按照時間順序,從成年后獨立思考、被隔離審查時的反思、致力學術研究和推動儒藏工程的啟動等方面考慮。參考答案:成年后開始獨立思考人生、社會問題,并在考大學時選擇了在北大哲學系就讀;在被隔離審查的時候,他也不放棄思考、剖析反省自己;致力學術研究,推動學術交流,沖破教條、禁忌研究中國哲學問題;推動儒藏工程的啟動,雖年事已高但仍愿意為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盡一份力。(每點2分,答出三點、意思對即可)5(評價傳主題)湯一介為什么說“雖不能爾,心向往之”?作者為什么又說“顯然,這并非他一個人的悲劇”?(6分)答: 解析:本題有兩問,第一問中的話是湯一介說的,作答第一問,主要應回答該句話體現(xiàn)了傳主怎樣的精神,可從青春被耽誤而不氣餒方面考慮。第二問是作者的評論,作答時主要回答為什么湯一介的悲劇也是許多人的悲劇,可從混亂的年代里,眾多藝術家、學者受到迫害方面考慮。參考答案:(1)湯一介真正開始做哲學和哲學史研究時已經(jīng)53歲了,被動蕩的年代耽誤了太多青春年華,但他從不氣餒,仍然奉獻自己的光熱,所以他說“雖不能爾,心向往之”。(2)混亂動蕩的年代里,受到牽連和迫害的老藝術家、學者為數(shù)眾多,這是眾人的悲劇,也是時代造成的悲劇。(每問3分,意思對即可)6(傳記探究題)本文主要記述湯一介一生的治學與貢獻,作者是否有必要再寫他成為“四人幫”御用寫作班子成員這段史實?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答: 解析:成為“四人幫”御用寫作班子成員,對湯一介個人來說是人生的一個污點,寫這段史實,似乎有違“為尊者諱”的古訓,但作者這樣寫有重要作用,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