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汝瓷精品賞析2008-12-01 15:28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地處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窯器物以其精制的造型、滋潤的釉質(zhì)、獨特的呈色以及傳世器物的稀少為歷代藏家、研究家所關(guān)注。由于對汝窯窯址多年尋找的未果,更增添了汝窯的神秘色彩。對汝窯器物的研究經(jīng)歷了不同階段。早期階段,考古工作者在努力尋找汝窯窯址的同時,查找有關(guān)汝窯的文獻資料,以文獻對照傳世器物進行研究。綜合看來,歷代文獻的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釉:文獻中談到,汝窯器物以瑪瑙為釉,色為淡青色,有如堆脂;(2)胎:汝窯,土質(zhì)滋潤,呈肉紅色;(3)支燒方法:汝窯器物采用支釘支燒,底有芝麻細小掙釘;(4)器類:有瓶、洗、香爐、香盒、香球、盞、盂、花觚等;(5)汝窯的地位:汝窯為諸窯之冠,多為貢品,器物難得;(6)仿汝窯:涉及到景德鎮(zhèn)仿汝窯。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經(jīng)過幾代陶瓷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終于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發(fā)現(xiàn)了汝窯窯址,采集到數(shù)十片汝窯標本及蘊藏十分豐富的瑪瑙礦。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遺址的發(fā)現(xiàn),解決了古陶瓷史上的一大疑案,是我國陶瓷考古的重大突破。1989年,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zhèn)蠻子營村又發(fā)現(xiàn)一處汝窯窯藏,出土了一批汝窯瓷器。器物有筆洗、板沿洗、碗、盤、瓶等47件。其中一些器物在以往的傳世品中未見,如直口碗、大缽等。這些器物與傳世的汝窯釉色接近,器型規(guī)整,釉質(zhì)瑩潤,多滿釉裹足支燒,亦有采用墊燒的。器表有細小開片。有的器物釉色偏青,并有刻花裝飾。這些器物的出土,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增加了人們對汝瓷的認識。大英博物館藏品目前,就汝窯傳世器物來看,據(jù)有關(guān)專家統(tǒng)計,全世界約有70件,加未發(fā)表的或未知的,總計不過100件。這與汝窯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時間短,僅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寧5年(1102年)約20年間燒造瓷器,產(chǎn)品少而精有關(guān)系。傳世的汝窯瓷器主要有三足尊、奉華尊、直口瓶、紙槌瓶、鵝頸瓶、碗、蓮花大腕、盤(敞口、直口、三足)、碟(花口)、洗(花口)、盞托(花口)、水仙盆等。分別收藏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等博物館。 盤、碟是汝窯瓷器中較多的一種器類,已見著錄20余件。盤有直口、花口、敞口之分。盤的高度一般在1.5厘米至4.8厘米之間,口徑一般在14.8厘米至21.4厘米之間。有的盤呈六瓣花口,為宋代典型的式樣。碟相對較淺,高度約1.5厘米至3.3厘米之間。盤、碟均采用裹足滿釉支釘支燒。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三足盤是比較特殊的一件,從窯址出土標本來看,當時燒造的三足盤(三足尊)數(shù)量不少,窯址中有大小數(shù)種規(guī)格的三足盤殘器。這種器型在宋代其它窯口未見,是宋代汝窯的特有造型。洗,亦是汝窯中常見的器類,式稍深,有圓口和花口之分,高度在3厘米至4.7厘米之間,足經(jīng)多在8.9厘米至13.1厘米之間,亦采用裹足滿釉支燒。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汝窯洗鑲有銅口,釉色純正,釉質(zhì)瑩潤,釉面開有片紋,是較為典型的器物。 碗,目前傳世有三種:(1)撇口碗,兩件分別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碗高在6.7厘米至6.8厘米之間,口徑16.8厘米至17.1厘米,足經(jīng)7.5厘米至7.7厘米之間。北京故宮收藏的一件口、足直徑略大于在大維德基金會的一件,兩件碗均采用滿釉裹足支釘支燒。 (2)蓮花碗,高10.4厘米,口徑16.2厘米,足經(jīng)8.1厘米。碗呈十瓣蓮花形,似宋代常見的注碗形制,宋代南北方瓷窯均有燒造,為宋代常見器型,此蓮花碗造型比例適度,器身隨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開的花朵,集觀賞與實用為一體。(3)直口碗,上世紀80年代寶豐清涼寺蠻子營村出土,碗呈直口直壁,近底略收,此種器型在寶豐清涼寺窯及河南其它窯口生產(chǎn)的均釉、青釉碗中較為常見,支燒方法與其它碗的支燒方法不同,未采用支釘支燒法,而采用墊燒。 瓶,汝窯瓶目前所見的有紙槌瓶、撇口瓶、膽瓶、鵝頸瓶幾種,瓶的一般高度在18厘米至22.4厘米之間,足經(jīng)多在8厘米至9厘米之間。如紙槌瓶,造型很美,瓶口微撇,長頸微束、折肩、直腹微收,線條柔中有剛。另一種瓶與紙槌瓶相似,只是口上出一平沿,類似的造型在宋代龍泉窯青釉瓷器中亦可見到。三足尊,傳世共兩件,北京故宮的三足尊較小,高12.9厘米,口徑19厘米,足距17.8厘米。三足尊為宋代瓷器造型之一。定窯、龍泉窯亦燒造,是仿漢代三足尊的形制,尊為直口直壁,器身飾三組凸起的弦紋,上下飾弦紋各兩道,腹中部,一組飾三道弦紋。下呈三足。足底亦見支燒的痕跡。 奉華尊,僅見臺北博物院一件,尊高16.3厘米,口徑13.1厘米至13.5厘米,足經(jīng)9.5厘米。因底部刻“奉華”二字,故名奉華尊。該器型宋代均窯、官窯亦有燒制。尊底部有5個支燒痕,支燒痕不是汝窯瓷中常見的芝麻大小,而是不甚規(guī)整的較大支燒痕,是較為特殊的一件,因其支燒方法特殊,窯址中又未見此類似的標本,故且存疑。 水仙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各有收藏。水仙盆呈橢圓形,口微敞,下有四足。水仙盆高5.6厘米,至5.7厘米之間,口徑15.5厘米至18.6厘米22厘米至23厘米之間,足經(jīng)13厘米至15厘米19厘米至21.6厘米之間,底部有六個支釘痕。這種水仙盆,清代雍正、乾隆有仿汝窯的,所仿釉色逼真,造型亦很接近汝窯,實能亂真,在鑒別上應(yīng)當十分謹慎。盞托,目前所見兩件,有圓口與花口之分,分別藏于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與國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口徑為16.8厘米左右。盞托亦是宋代常見的器型之一,南北方瓷窯均有制作,北方耀州窯、定窯、均窯、南方江西景德窯燒制的各式盞托,造型豐富。在寶豐清涼寺窯址中還發(fā)現(xiàn)有鏤空盞托,為汝窯又增添了新的資料。 綜上所述,汝窯各類器物高度與口徑一般未超過24厘米,大多在十幾厘米至23厘米之間,器型沒有太大的,這是汝窯器物的特點之一。汝窯為何不燒或很少燒大型器物呢?汝窯北宋末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窯爐由原來的馬蹄形大窯,改進為橢圓形小窯爐,每窯只能裝燒20厘米左右匣缽配套器物10件,由此,我們可以找到傳世汝窯器物無大件的真正原因。汝窯瓷器的胎釉特征 對絕大多數(shù)傳世的汝窯器物和與之相類似的器物的觀察表面,汝釉有天青、卵青諸色,較為標準的為一種天青色,或偏灰一點,或偏淡一點,釉色介于青、藍之間,呈現(xiàn)乳濁狀,釉面有細碎的紋片。在宋代眾多的青瓷窯中,呈色獨特。釉質(zhì)瑩潤、含蓄,因此備受賞識。在20倍或30倍放大鏡下觀察,釉中有零星的氣泡,被人們稱為“寥若辰星”。根據(jù)張??抵袊沾傻目茖W說,汝釉器物的乳濁感與燒成溫度有關(guān),燒成溫度在攝氏1200度左右,才能看到傳世汝瓷的標準呈色,如超過此溫度或在此溫度下保溫時間較長,就會出現(xiàn)透明釉。在窯址中,出土標本色澤多種多樣,而為宮廷燒制的汝瓷,釉色比較穩(wěn)定,大多為天青色。為保證器物的呈色,大多數(shù)汝瓷的胎實際上都處于一種未完全燒結(jié)的狀態(tài)。 汝釉器物的胎比較細膩,呈香灰色,從器物的支燒痕可見這種胎色。在器物口沿、弦紋等釉薄處,可見微露的胎色,呈現(xiàn)出一種肉粉色。 北京故宮等大博物館(院)收藏的汝釉器物,釉色純正,有的略為偏灰或偏淡,但釉質(zhì)滋潤,含蓄之美難以用語言表達,可見當時御用瓷器的欣賞品位,說明當時是按皇帝的愛好,經(jīng)過嚴格挑選入宮的。汝釉瓷器銘文 汝釉瓷器上所刻文字,一般都是入宮以后刻上去的,由宮廷匠師領(lǐng)旨受命而刻,銘文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劃分等級的銘文 此類銘文多見于盤上,有刻“甲”、“乙”、“丙”者,是劃分器物等級的標準,多是乾隆時期所刻。刻“乙”字汝釉洗2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獭氨弊窒?、盤各一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姓氏銘文 刻姓氏銘文的盤、碟共2件,北京、臺北故宮各一件,均刻“蔡”字,據(jù)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史考證,蔡氏當時能收藏汝釉器物的恐只有兩家,一為蔡京,宋徽宗時位及人臣,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收藏汝釉器物的可能性較大;一為蔡京之子蔡絳,為駙馬,徽宗7次至其府第,賜予珍寶無數(shù),其中可能有珍貴的汝釉器物在內(nèi)。 宮殿名稱銘文 汝釉瓷器中刻“奉華”者3件,分別為出戟尊、紙槌瓶、盤。“奉華”二字均豎刻于器物底部。其中的紙槌瓶底部左刻“奉華”,右刻乾隆御題詩一首。“奉華”為南宋高宗德壽宮配殿的名稱,為高宗寵妃劉妃所居,刻奉華者當為奉華堂的專用品。除汝窯外,定窯、均窯器物上亦刻有“奉華”者。此外還有刻“奉華殿長壽閣”銘文盤一件,北京故宮藏。 御題詩 汝窯器物上刻乾隆御題詩者共15件。臺北故宮11件、北京故宮2件,題詩有五言、七言兩種,北京故宮收藏的三足尊、碗題七言詩,臺北故宮11件中,七言詩9件,五言詩兩件。如汝窯粉青紙槌瓶,高20.4厘米,口徑4厘米,底8.7厘米?!疤盏眉兦嗌桑簧|(zhì)勝難兄。綠銅試看守口器,書座堪思防意城。簪朵雅宜名意蕊,稱杯已自息心旌。足釘薛暴誠何得,詎以微瑕棄美瓊。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題?!保ㄋ氖荒?,1776年)鈐印。 汝窯瓷器的燒造工藝 燒造工藝也是判斷瓷器窯品的一個重要因素。汝窯瓷器采用裹足滿釉支燒工藝是汝窯器物的特征之一.汝窯所使用的支釘支燒與歷代不同的是,支釘支具采用奈高溫瓷土,支釘小而尖,因此留在器物上的支痕極為細小,正如文獻所描述的如芝麻般細小,這是汝窯匠師的創(chuàng)造,其結(jié)果,使這種支釘支燒法燒成的器物看起來更加美觀而實用,為世人留下了絕佳的精品。傳世的汝窯器物中,多采用三、五、六個支釘支燒。其中三足尊、三足盤、奉華尊、瓶、蓮花式碗都為5個支釘支燒,僅奉華尊一件支痕較大,是個例外。水仙盆是橢圓形,因此采用6個支釘支燒。其它器物如盤、碟、洗多采用3或6個支釘支燒。 汝窯的稱謂 我們最早了解汝窯,是通過北京故宮舊藏的一批汝窯器物,通過對這批器物的研究,汝窯是指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瓷窯之一。當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非常迫切的想了解這些器物是哪里生產(chǎn)的,因此,根據(jù)文獻記載,多次在河南汝州尋找汝窯窯址未果。隨著對汝窯研究的不斷深入,近十幾年來,汝窯的概念有所,有的把汝州的青釉,青釉印花也歸入汝窯。上世紀80年代,由于在寶豐縣(宋屬汝州)發(fā)現(xiàn)了汝窯窯址,故寶豐窯的產(chǎn)品也歸入汝窯的范疇,甚至把魯山窯也稱作汝窯。由于汝窯概念的擴大,在一些文章中,汝窯的概念含糊不清。為了區(qū)分汝窯和民窯,出現(xiàn)了“汝官窯”、“官汝窯”、“官汝”、“民汝”的不同提法。由于名稱不統(tǒng)一,對汝窯的理解亦產(chǎn)生分歧。 從河南省考古研究的6次發(fā)掘情況來看,寶豐縣清涼寺窯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它像其他北方瓷窯一樣,是燒多品種的綜合性瓷窯,在北宋晚期,其燒瓷達到了一定水平,故被宮廷選中燒造御用瓷器,其性質(zhì)當屬貢窯。它與民窯相比,有以下不同:民窯燒瓷品種豐富,汝窯則為比較單一的天青色;民窯器物有刻花、印花裝飾,汝窯沒有;民窯器型豐富,汝窯傳世僅尊、瓶、碗盤洗碟、盞托、水仙盆幾種。從制瓷工藝上看,汝窯比民窯器物更加精細。因此,汝窯器物可以這樣說,它是按照皇室的愛好和需要,經(jīng)過嚴格挑選的無紋飾、無大器、釉呈天青色的制作精制的器物。如果用寶豐清涼寺窯汝窯分別指代寶豐縣清涼寺的民用與官用瓷器的話,汝官窯與汝窯同義,而汝官窯多少帶有官窯的性質(zhì),實際上汝窯還不具備官窯的性質(zhì),因此,還是稱汝窯比較合適。 大英博物館藏品歷代對汝窯瓷器的仿制 由于汝窯瓷器珍貴而稀有,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的記載。故明清時期,江西景德鎮(zhèn)開始仿制汝窯瓷器。 明代仿汝無文獻記載,從傳世器物來看,有宣德時期的仿汝窯蟋蟀罐、菱花式洗、雞心碗、盤等。綜合來看宣德仿汝的特點是:只重視模仿釉色,釉色偏藍,釉面片紋較重。造型多為宣德時期常見的,有些仿汝的器物上落“大明宣德年制”6字青花楷款。 清代仿汝從文獻上看,僅雍正六年、乾隆三年的檔案中記錄的仿汝器物有:汝素花觚2件,仿汝膽瓶1件,仿汝缸1口等40余件。 從清代景德鎮(zhèn)制瓷情況看,雍乾時期制瓷漸漸到我國瓷器發(fā)展史上的高峰期。仿汝窯瓷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chǎn)買賣中介合同
- 性格色彩分析理論及應(yīng)用
- 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試知識點剖析試題及答案
- 建筑泥工勞務(wù)分包合同
- 農(nóng)村生物技術(shù)應(yīng)用研究開發(fā)合同
- 員工關(guān)系在公共關(guān)系中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掌握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復習的主動權(quán)與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乒碴P(guān)系學全面試題及答案
- 維護技術(shù)基礎(chǔ)考試試題及答案
- 傲骨賢妻第一季臺詞(中英對照)The Good Wife S01E20
- 新時代好教師標準PPT爭做“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tǒng)一”好老師PPT課件(帶內(nèi)容)
- 老舊小區(qū)改造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 第五講高密電法
- 婦產(chǎn)科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溫州醫(yī)科大學
- 在校就讀證明模板
- 【范本】公務(wù)員辭去公職申請表(標準模板)
- NB/T 10956-2022礦用往復式注漿泵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GB/T 26251-2010氟和氟氮混合氣
- 無機化學氧族元素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