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歸去來兮辭導學案(教師版)編寫:陳艷 審核:胡勝廣 審批:羅文峰 時間5.5班級 組別 組名 姓名學習目標:1.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能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簡單辨析。2.朗讀并背誦全文,在朗讀與背誦中體悟作者情感,了解辭賦的特點。3.弄懂并積累“來、之、而、以、諫、眄、審、容膝、策、矯、盤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懷、聊、乘化”等字詞的意義。一、文學常識1辭關于“辭”是戰(zhàn)國后期楚國詩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詩體。它有如下的體裁特點: 1 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后稍作停頓。 2 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現(xiàn)了虛詞,也應作六字句讀。 (2)“歸去來兮”“已矣乎”當一句讀,適當延長讀末句時間。 (3)四字句五字句,讀時節(jié)奏自當變化。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于戰(zhàn)國時的楚國,亦叫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后人一般也將辭、賦并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辭與賦還是有區(qū)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而賦重鋪陳。賦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而“騷則長于言幽怨之情”。本文是一篇辭賦。辭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篇幅長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體上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兩句為一組;以四言六言為主,間有長短句,在整齊之中有參差,錯落有致,韻腳的轉換和押韻的方式也靈活而富于變化。在漢代,人們習慣將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不加區(qū)別。但實際上二者仍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其相似之處在于:辭和賦都注重文采,講究鋪排,善于用典;但賦的句式進一步散文化,關聯(lián)詞語增多。在內容上,賦以詠物說理為主,而辭則重在抒情。2作者簡介 陶潛,字元亮,一字淵明,私謚靖節(jié)。東晉大詩人,生活在政治混亂、社會動蕩的時期。在傳統(tǒng)道德理想消失殆盡之際,厭棄仕途,隱遁山林,在自然中尋找精神的慰藉。陶淵明41歲時(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云,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并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歐陽修說“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而已 ??梢姳疚牡某删团c地位。作者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記等。二、自主學習1給加點字注音:靡途( ) 心憚遠役( ) 斂裳( ) 輕飏( ) 載欣載奔( ) 眄( ) 西疇( ) 窈窕( )( ) 耘耔( )( ) 將蕪( ) 景翳翳( ) 槳棹( ) 西疇( ) 求之靡途( ) 心憚( ) 一稔( ) 斂裳( )2.整合感悟 解題:歸去來兮辭包括序言和正文兩部分。“序”中主要敘述他家貧出仕和棄官歸田的經過;正文主要寫想象歸家路途的輕快和農村生活的樂趣,抒發(fā)了作者對人生宇宙的感想。三、梳理課文內容 1.序言:主要介紹了自己做官的原因和離職的理由。因生活所迫而做官,又因違背自己的本性難堪而在八十余日后,棄官而去。 第一段: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 開頭一句,開門見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儼然抒發(fā)一口悶氣。反問句,表明其志已決,不容遲疑、猶豫。接下來,說明歸隱的原因。“心為形役”,為衣食所迫而出來做官,既如此,那就沒有什么惆悵悲傷的了。過去的事情無法追悔,未來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違心的官場日子即將結束,未來將按照自我的意志去生活。過去是“迷途”,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擇就是“是”,正確的。迷途未遠,悔悟與慶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歸家路途的輕快與歸家后的情狀。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眴栒鞣颍底杂嫵?;恨熹微,嫌天亮太遲。這種急迫,在到家時完全變成孩子般的歡呼雀躍:“乃瞻衡宇,載欣載奔?!薄百灼蜌g迎,稚子候門”,家人主仆共同歡迎主人歸來?!皵y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象舉家歡宴,主人開懷暢飲的情狀。其中“松菊猶存”喻堅韌芬芳之節(jié)操仍在。接下來四句,“引壺觴”到“之易安”,寫飲酒自樂之景與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來由居室轉到庭園及高處、遠處,這里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從字面流露出來。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飛之鳥”,做官本是無心,官場確使他厭倦。寫撫“孤松”其實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堅貞之志。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來后農村生活的樂趣。 作者謝絕以前的交游,專心從事農業(yè)生產。春天到了,既可以去田間勞作,也可以游玩,“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澳拘佬酪韵驑s,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實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暫的感傷。結尾句雖有點沉郁,但總體是樂觀的。此段是轉承段。從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與山溪,更廣闊地描繪了一個和美、充滿生機的隱居世界。 第四段:抒發(fā)對人生宇宙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隨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自由自在過好余下的日子呢?在良辰美景獨自出游,親身參加農事勞動,在高崗上高聲放歌,在清流旁縱情賦詩,這該是多么快樂的日子啊。最后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結束全文,隨著生命的自然變化一直到死,樂天安命還有什么疑慮呢!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結論與處世哲學,這也是作者歷經曲折的人生后真實而復雜的感慨。作者曾經品嘗過官場人心的險惡、官場生活的庸俗,在作者看來,在官場那種看別人臉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種生命的扭曲與糟蹋,只有在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所以這是一種真率的抒發(fā),是一種復雜的感慨,是一種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體驗。作者并沒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直抒胸臆。2.本文敘事思路:決意辭歸歸途抵家室內涉園外出縱情山水安度余生。3.本文的情感思路:(1)歸心似箭,自責自悔:辭官;(2)天倫之樂,自安自樂:歸途抵家;(3)田園之樂,隱居之樂:家園之樂田野之樂勞作之樂出游之樂。4、反復誦讀序言和第一自然段,體味“辭”的風格韻味。劃分第一自然段的朗讀停頓。5、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對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么?6、揣摩“心為形役”“已往之不諫”“迷途”“昨非”等詞語的含義,說說作者辭官的原因和歸途中的心情。四、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眄庭柯以怡顏(使面容現(xiàn)出愉快的神色)悅親戚之情話(悅:使。高興) 樂琴書以消憂(名詞動用,撫琴,讀書) 或棹孤舟(船槳,這里用作動詞,劃)善萬物之得時(用作動詞,認為好,羨慕) 園日涉以成趣(日:名作狀,每天)時矯首以遐觀(時:名作狀,時時)2.重點虛詞(1)之(2)以(3)而3.文言句式A寓形宇內復幾時? B將有事于西疇。 C復駕言兮焉求? 明確:A省略句,“宇”前省略介詞“于”;B介賓結構后置;C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4本文出現(xiàn)了五個疑問代詞,請找出來,分析它們的詞義。 明確: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還愁苦獨自悲傷呢?) 復駕言兮焉求(我還乘車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隨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么那樣遑遑終日,想到哪里去呢?) 四、技巧鑒賞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感情充沛而強烈。作者的感慨、喜悅、遺憾,不是直接生發(fā),而是在描景繪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借助于對景物的形象生動的描繪。如“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影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詩情畫意充溢字里行間,富于情趣,情真意厚,沁人心脾。2.語言樸素,清新典雅,鮮明流暢,音節(jié)和諧,用詞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飾,具有音樂美,可稱是一首散文詩,或是一篇押韻的抒情散文。作者遣詞造句字斟句酌,錘煉推敲,精心選擇一些自詩經以來詩人慣用的雙聲詞如“惆悵”“崎嶇”,疊韻詞如“盤桓”“窈窕”,疊字如“遙遙”“欣欣”等,從而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使辭賦兼有詩的藝術魅力。3.層次清晰,結構嚴謹。作者用散文體的序說明本文寫作的背景和作者當時的情況,而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辭賦的段落安排也十分巧妙。第一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應序文,形象地表達他對“今是昨非”的深刻認識。第二、三段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山川花木,處處皆春;飲酒賦詩,其樂無窮。末尾一段帶有總結性質,準備樂天安命了此一生,抒發(fā)的是一種知足保和的消極情緒。大體是“議論描繪生發(fā)”三大部分,描繪部分又可細分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個小層次。歸去來兮辭是在藝術上精心結撰、刻意求工的力作。五、合作探究 有人認為本文結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合全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明確: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價值取向,陶淵明也希望能實現(xiàn)抱負,造福百姓,但在封建專制獨裁統(tǒng)治下,他們只能在無條件服從與維護自身尊嚴、保持獨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掙扎。除了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曾流露過歸隱的心緒,只不過淵明比較明顯,且付諸實際行動罷了。看似恬淡的歸隱并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著苦難的加劇,即“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已矣乎”“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從字里行間我們不難體味到他濟世不得的痛苦與回歸田園的無奈。對本文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我們不能籠統(tǒng)、簡單、膚淺地打上“消極”二字。陶淵明的思想確實消極了些,但是我們應該深入一層地理解,這是作者歷經曲折的人生后真實而復雜的感慨。作者曾經品嘗過官場人心的險惡,官場生活的庸俗,映照出歸隱后平民生活的質樸、真率、自然、自由。作者確實憤激于官場的齷齪,眷戀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且,在作者看來,官場那種看別人臉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種生命的扭曲與糟蹋,只有在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這種思想感情是一種真率的抒發(fā),是一種復雜的感慨,是一種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體驗。作者并沒有自命清高,而是直抒胸臆。這種率真、憤激的抒發(fā)至少比矯揉造作的高談闊論更有意義。課外資料 1陶淵明與菊 歸去來兮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句,此句的意思是庭園中的小路已經荒蕪,卻喜舊日栽下的松菊猶在,陶淵明為何對菊情有獨鐘呢? 陶淵明是最喜歡菊的詩人。他歸田后,家里“秋菊盈園”(九日閑居),常對菊而坐,采菊東籬。詩人在和郭主簿二首之二道出了愛菊的原因:“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痹娙斯P下的菊像松一樣傲霜而立,又像春花一樣美麗多姿,在嚴霜的打擊下,菊開得既芳香又有光彩。正是菊的獨特的“貞秀”品質令詩人贊賞不已。菊是詩人的自喻,菊象征著詩人孤高傲世、超塵絕俗的個性品格。 陶淵明愛菊還有另一個可提及的原因,即與菊的藥用價值有關。詩人說:“酒能祛百病,菊為制頹齡。”服菊可以延年益壽,食菊、飲菊花酒,當是文人的雅事。 陶淵明與菊已合二為一,一提起菊就想起陶淵明?!叭龔骄突模删摘q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常被人采用的兩個典故。由于這兩典都與歸田隱居有關,“菊”就與孤標傲世的隱士結緣了。后人用這兩典,有的表現(xiàn)隱者的孤高個性和自得的生活,如唐溫庭筠贈給鄭處士的詩句“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有的表現(xiàn)對仕途的厭倦,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如宋趙必的宴清都:“有秫田二頃,菊松三徑,不如歸去!” 2陶淵明與“五斗米” 古人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觀。陶淵明在他39歲時直面不得志的仕途也吐出了“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的心聲,做出了憂道不成,“只好躬耕自給”的抉擇。南朝梁文學家沈約的宋史陶潛傳有記載: 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醫(yī)用高頻儀器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每日一練
- 2025年血橙提取物化妝品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多功能抑塵車項目合作計劃書
- 父親的擁抱閱讀答案 父親讓我抱抱你 答案
- 消防設施檢測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絕緣材料:絕緣套管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全數(shù)字攝影測量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教育法規(guī)執(zhí)行中的挑戰(zhàn)與對策
- 2025年PU系列水乳型聚氨酯皮革涂飾劑項目建議書
- 體育審計整改報告范文
- 2021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外國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公司合伙人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7篇
- 煤矸石處置合同范本
- 中暑急救培訓課件
- 能源管理體系及節(jié)能知識培訓課件
- 《SOP編寫培訓》課件
- 《紡織工藝》課件
- 廚房規(guī)范參觀流程
- 2025年陜西漢中市略陽縣綠色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區(qū)管委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煤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