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2015年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_第1頁
【推薦】2015年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_第2頁
【推薦】2015年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_第3頁
【推薦】2015年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_第4頁
【推薦】2015年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勤奮自學成大器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顧、揮汗如雨”等詞語的意思。通過抓關(guān)鍵詞,了解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進而感悟課文,知道他數(shù)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奮自學的結(jié)果。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8節(jié),體會這部分內(nèi)容與表達文章中心的關(guān)系。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及課外相關(guān)資料,將“華羅庚琢磨起數(shù)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這句話寫具體。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課文第 11節(jié),通過默讀、分析關(guān)鍵詞句,了解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進而感悟課 文,知道他數(shù)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奮自學的結(jié)果。 教學準備 課前查找資料,補充相關(guān)內(nèi)容,為將“華羅庚琢磨起數(shù)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边@句話寫具體做準備。 教學設(shè)計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勤奮自學成大器 2、審題: ( 1)理解“大器” 能擔當大事業(yè)的人 ( 2)“勤奮” 文章的中心詞 3、這個人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他 華羅庚 (“華”字正音 hu) 說明: 理解題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擔當 大事業(yè)的人”,再判斷題目的關(guān)鍵詞語“勤奮”,從而看題思文:是誰“勤奮自學成大器”?經(jīng)過審題,幫助學生在整體上對課文有所了解。 出示人物簡介: 華羅庚是中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yè)后,刻苦自學。 1930年后在清華大學任教。 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shù)經(jīng)典數(shù)學家列在一起。華羅庚在解析數(shù)論、矩陣幾何學等廣泛數(shù)學領(lǐng)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由于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 不等式、算式與方法。他是新中國數(shù)學研究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shù)學家之一。 4、默讀這段話,說說從這段人物介紹中,你對華羅庚有了怎樣的了解。 (身份、成就、貢獻) 5、完整釋題。 說明: 通過介紹華羅庚的資料,學會從人物簡介中提取信息,從而對人物產(chǎn)生初步的了解。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出示中心句引入: “自學是艱難的,華羅庚卻以頑強的毅力沿著這條崎嶇小路向山頂攀登?!?質(zhì)疑預設(shè):華羅庚自學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果怎樣? 為什么說這條路是“崎嶇”的?“山頂”該怎樣理解? 2、先默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句子,體會華羅庚自學的原因及結(jié)果: 交流: 初中畢業(yè)不久,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失學了,但他不屈從命運的安排,開始了自學生涯。 他用 5年時間自學了高中三年和大學的全部數(shù)學課程,為未來獨立研究數(shù)學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他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蘇家駒之代數(shù)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論文,標志著華羅庚這顆中國數(shù)學界的光芒四射的巨星將要升騰起來了。 3、理解“山頂”:數(shù)學方面的成就。 小 結(jié): 華羅庚雖然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失學了,但他不屈從命運的安排,通過自學最終發(fā)表了重要論文,登上了數(shù)學這座高峰。 說明: 引導學生梳理文本的脈絡(luò),為重點段落的學習作好鋪墊。 三、學習課文第 11節(jié),品讀關(guān)鍵詞句,體會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艱難地自學的。 過渡: 為何說“華羅庚的這條自學之路是崎嶇的?”他在自學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艱難困苦,他是如何克服的?這是全文的重點,課文中作了具體的描寫。讓我們再來仔細讀讀課文第 11節(jié),看看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這一中心的?默讀課文,劃出有關(guān)句子, 圈出有關(guān)詞語,想想這些詞句是怎樣表現(xiàn)華羅庚“勤奮自學”的精神? 出示自學表格: 艱難 頑強挑戰(zhàn) 說明: 本課的重點部分是學習華羅庚勤奮自學的這一段。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完成表格內(nèi)容來了解華羅庚在自學的過程中的艱難及他有又是如何頑強面對的。 (一)體會華羅庚自學的艱難 需要一邊干活,一邊學習 沒有紙 寒冬臘月 酷暑季節(jié) (二)體會華羅庚是如何頑強挑戰(zhàn)的 1、指導學生抓關(guān)鍵詞作批注理解感 悟,教師及時幫助歸納總結(jié)。 交流: ( 1)他抓緊時間自學: “通常,等買完貨的顧客一走,他就埋頭看書和演算”;“夜幕降臨了,他給小店上了門板,胡亂吃幾口飯,就趕忙點起小油燈,繼續(xù)攻讀起數(shù)學來。” ( 2)他克服困難自學: “沒有紙,他就用包棉花的廢紙寫字、算題?!?、“寒冬臘月,他仍然看書寫字到深夜, 手腳凍得冰冷發(fā)僵都全然不顧;酷暑季節(jié),屋子里熱得想蒸籠,他依舊揮汗如雨地讀書,不停地演算?!?穿插理解“全然不顧、揮汗如雨”等詞語的意思 2、朗讀指導 3、引讀板書小結(jié): 華羅庚的自學條件如此糟糕,他要和許多困難作斗爭但他頑強挑戰(zhàn)一一克服了。這一學就是 5 年,他一年四季每天堅持自學,有時候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 3)他堅持不懈地自學 小結(jié):就這樣,他一邊在小店里干活,一邊頑強地向命運挑戰(zhàn),最終在數(shù)學方面取得了成就。 4、串讀華羅庚所取得的成績。 說明: 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顧、揮汗如雨”的意思,并讓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chǔ)上說說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學生根 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又在運用中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進而對領(lǐng)會文章主旨有所幫助。 四、關(guān)注文章寫作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 1、讀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看,課文( 1 8節(jié))所寫的小故事與表達文章中心有什么關(guān)系? 2、討論,交流: (因為全文中心是表達華羅庚“勤奮自學”的精神,而這部分內(nèi)容正是寫他 10 來歲時自學數(shù)學時專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這樣一個場景引出了對他勤奮自學情況的介紹,從而感了解到這個場景就是他平日里白天在店里邊干活邊自學的一幕。) 3、許多偉人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常顯得與眾不同,華羅庚 也是如此。 出示:華羅庚琢磨起數(shù)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琢磨、呆頭呆腦) (“呆頭呆腦”這里并不是指華羅庚思維不敏捷,反應遲鈍。指的是他思考起問題十分投入忘我,看起來呆頭呆腦的樣子。) 4、交流補充資料。 5、結(jié)合課文及補充資料寫話: 華 羅 庚 琢 磨 起 數(shù) 學 題 來 不 免 顯 得 “ 呆 頭 呆 腦 ”_。 6、全班交流。 說明: 將“華羅庚琢 磨起數(shù)學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边@句話寫具體。這一寫段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啟人,又帶動了課外閱讀。 五、總結(jié)全文 正如華羅庚教授所說的:“天才出于積累,聰明出于勤奮。”華羅庚憑借著他的勤奮好學成為了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成為了一名蜚聲中外的數(shù)學家。 附板書: 勤奮自學成大器 艱難 頑強挑戰(zhàn) 需要一邊干活,一邊 學習 抓緊時間 沒有紙 寒冬臘月 克服困難 酷暑季節(jié) 堅持不懈 2魯迅與時間教學設(shè)計 學習目標 1了解魯迅是個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人,并能產(chǎn)生崇敬之心,進而爭取也做個珍惜時間,不虛度年華的人。 2能正確理解三句重點句的含義。 3知道列舉具體數(shù)字與反映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的關(guān)系。 4能收集珍惜時間的格言 3 5條。 教學重點 教給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說出指定句子的含義,學懂全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人新課 1、板書:時間同學們,你們知道關(guān)于時間的諺語或格言嗎?交流 2、板書:魯迅你知道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師: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一生,是勤奮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跟他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分不開的。那么。魯迅先生是怎樣對待時間的呢?這是我們學了魯迅與時間一課 后必須弄清的問題。 3、完整課題 4、檢查預習:字 解釋 二、默讀課文,直接感知魯迅特點 默讀課文,思考:你認為魯迅是怎樣對待時間的? 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說。(學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讀出即可。) 師:確實,文章的眾多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是: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 他對待時間,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引出重點句學,或先學:“時間,每天得到都是 24 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學:“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 要愿擠,總還是有的?!保ㄊ?2句話) 三、深讀課文,仔細品味: 1出示句子: 時間,每天得到都是 24 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先反復讀句,指名讀,集體讀。然后分四步學習句子: ( 1)找:找出重點詞語。(勤勉、懶散、悔恨。在這些詞語下面加上小圓點。) ( 2)學:學懂詞語的意思。 訓練:把詞語的意思放到句中去說一說。時間給勤奮的人會帶來智慧和力量!而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懊悔。 ( 3) 聯(lián):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找一找與句子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 魯迅活了 55年一生寫作 640萬字寫作時間 18 年平均每年寫 35萬多字! 討論:! 魯迅活了 55 年說明什么?(生命比較短暫)一生寫作 640 萬字,相當于本冊語文書 122本左右,平均每年寫 7本 寫作時間 18年又說明什么?(寫作時間也不是很長。) 但在這不長的時間里,魯迅先生寫了 640萬字,平均每年寫 35 萬多字,這些具體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呢?(魯迅先生一直堅持寫作,寫的數(shù)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奮。因此可以說,時間給魯迅帶來智慧和力量。) 朗讀訓練 (句子充滿了對魯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 ( 4)想:句子的含義。結(jié)合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課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體會出句子的含義是:時間,每人得到的都一樣,但勤奮的人能做很多事情,為人類做出貢獻;而懶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最后一事無成。 2出示句子: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照前學法,先小組學,再交流。 ( 1)找:找出句中的重點詞語:愿擠。 ( 2)學:學懂詞義,愿擠,從字面上看,是愿 意擠(演示:從海綿中擠出水);這里是“抓緊、不放松”的意思。 ( 3)聯(lián):找出課文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魯迅先生抓緊時間的? 討論交流: 學習第 2節(jié)內(nèi)容,魯迅“每天”是怎樣抓緊時間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總要到夜晚 10點至 12點客人走了以后,才開始看書、寫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鐘。) (句子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贊嘆之情。 ) 再學第 3節(jié)內(nèi)容,魯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樣抓緊時間的?寫作、翻譯、編集、整理日記、計劃 第二年的工作。 結(jié)合討論,完成下面的填空。(“縮寫”及“字數(shù)”由學生填寫) 年代編寫字數(shù) 1925年除夕編成華蓋集寫題記 1200 1932年除夕編成南腔北調(diào)寫題記 1000多 1934年除夕翻譯少年別,寫譯后附記 1995年除夕編且介亭雜文二集,寫序言后記近 10000 討論:表格中填的具體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 ( 4)想: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討論 后明確:海綿中能擠出水,繁忙中能擠出時問。時間是掌握在人手里的,一個人只要抓緊,再忙也會有時間。) 3、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所以要概括他的輝煌一生,完全可以用文中的一段話來形容: 魯迅沒有虛度年華,他的一生是勤奮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 出示句子: 他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仍按前方法,先自學,再交流。) ( 1)找:找出句中的重點詞語:巨大貢獻、爭取。 ( 2)學:學懂詞義,“巨大貢獻”是極大的貢獻, 文章中指“ 640萬字”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爭取”的意思是主動、積極地力求達到。 ( 3)聯(lián):聯(lián)系課文的有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文章中的具體事例或具體數(shù)字來說明魯迅是怎樣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時間的。) ( 4)想:想想句子的含義是什么? (魯迅一生寫了 640萬字,為人類作出很大的貢獻。他的巨大成就,是跟他一生抓緊時間、善擠時間分不開的。) 四、總結(jié)全文,搜集魯迅作品 1、學了課文,我們知道魯迅是怎樣對待時間的呢?魯迅一生的巨大成就跟“時間”有關(guān)系呢。背誦課文最后一節(jié)。 2、搜集魯迅作品 板書: 11、魯迅與時間 ( 1881-1936) 55歲 作品: 640萬字 抓緊時間 善擠時間 3失去的一天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2指導學生學會“茬、磚、涎” 3個會認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 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誰失去了一天?為什么說他失去了一天,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讀課文 1讀讀課文,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 2檢查字詞 麥茬:麥子收割后,遺留在地里的根和莖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貪饞想吃的樣子。 游手好閑:游蕩成性,不愛勞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九歲的佩佳沒有完成媽媽給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務,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媽媽領(lǐng)他看了在這一天里拖拉機手、建筑工人、面包師的工作成果和圖書館里大家一天看過的書,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學習課文 1.為什么說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 ppt: 媽媽嚴肅地說:“孩子,雖然你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現(xiàn)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知道什么叫遠處的青山的人?,F(xiàn)在你無論多么努力,也無法了解你失去的這一天所應了解的一切?!?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然后畫出佩佳在這一天中的表現(xiàn),再畫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談談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會兒”,他覺得“還來得及呢”“先坐一會兒再開始干活吧”,又在果園里吃吃玩玩??傊墒乱煌圃偻疲詈笠皇聼o成。 其他人: 拖拉機手這一天翻耕的麥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墻,面包師制作的面包,圖書館里一天中人們看完后還回來的書。 3.別人在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沒做,他能彌補回這天沒做的事情嗎?(不能,因為每一天人們都會做很多事,時間是不會倒流的。) 4.佩佳錯在哪呢?(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討論: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間) 四、總結(jié) 談談你對“失去的一天”是怎樣理解的? 蘇霍姆林斯基( 1918 1970)是蘇聯(lián)當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nóng)民家庭。 1936至 1939 年就讀于波爾塔瓦師范學院函授部,畢業(yè)后取得中學教師證書。 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xiāng)所在地的一所農(nóng)村完全中學 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 1957 年起,一直是 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 1968 年起任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 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勛教師稱號,并獲兩枚列寧勛章和 1 枚紅星勛章等。 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寫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等教育專著。 年譜簡編 1918年,誕生在烏克蘭基洛沃格勒一個貧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農(nóng)村學校學習。 1933年畢業(yè),翌年進入短期師資訓練班。 1935年結(jié)業(yè)后便開始當小 學教師。 1939年,在波爾塔瓦師范學院語言文學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學教師的合格證書,并先后擔任中學語文教師、教導主任。 1941 年,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開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線,受過重傷。傷愈后不能重上戰(zhàn)場,被委任為一所中學的校長。家鄉(xiāng)解放后回到當?shù)兀螀^(qū)教育局長。 1947年,主動申請調(diào)回學校工作。 1948年開始擔任帕夫雷什農(nóng)村中學校長。 1970年逝世,享年 52 歲。 4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shè)計之一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已掌握的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和積累 “廢寢忘食”、“百折不撓”、“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等詞語。 2、根據(jù)所給的“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等詞語概括當時人們處于的疾苦生活。 3、學生通過想象歐立希鼓舞助手們的情景,感受他解救人民疾苦的堅強信念。 4、了解歐立希的成就,體會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學,百折不撓的勇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歐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堅強信念和對科學實驗百折不撓的勇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歐 立希的成就。 1、激發(fā)學生興趣,交流子彈的作用?!景鍟孔訌?2、說說“子彈”上為什么加引號。(理解引號作用) 3、反饋預習,說出課文中的子彈指什么。 【出示】: 606號化學藥品 4、讀課文,說說“神奇子彈”神奇在哪里。【板書】神奇 找出文中相關(guān)句子。 【出示句子】: 可是,到哪兒去找到只殺死病菌,而又不傷害人體的“神奇子彈”呢? 將兩點連起來介紹“神奇子彈”。 5、反饋預習,了解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是誰。揭示課題,齊讀。 【 板書】找到、的人 補全課題 6、通過注釋,了解歐立希。 個別讀。(泛紅:奠基人之一、發(fā)明了治療梅毒的藥物“六六”、獲得諾貝爾生理和醫(yī)學獎) 理解奠基人。 小結(jié):歐立希是細菌學,免疫學,近代化學療法的奠基人,他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終于發(fā)現(xiàn)了治療梅毒藥物的神奇子彈,真是了不起。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歐立希堅強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勇氣”。 1、找出課文中直接評價歐立希的話,理解人們?yōu)槭裁捶Q他為“幻想醫(yī)生”。 【出示句子】: 人們把歐立希叫做“幻想醫(yī) 生”。 讀句子,引導學生了解當時要找到“神奇子彈”的困難。 2、了解歐立希憑借什么找到神奇子彈,讀好第 9節(jié),并且背誦。 【出示句子】: 歐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堅強信念,以對科學實驗百折不撓的勇氣,終于把找到“神奇子彈”的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 引讀句子,初步體會歐立希是如何將幻想變成現(xiàn)實?!景鍟炕孟氍F(xiàn)實 找出句中兩個重要因素,讀一讀?!景鍟繄詮姷男拍畎僬鄄粨系挠職?背誦第 9節(jié) 三、抓住課文重點,深入感受歐立希百折不撓的精神。 (師:歐立 希為了解救人民疾苦始終想要找到神奇子彈。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他為什么要找,又是怎樣找到的。) 1、讀 1-3小節(jié),找句子說說人們當時處于什么樣的疾苦中。 引讀句子:歐立希小時候, 。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 。正是因為這些微小病菌在人體內(nèi)為非作歹, 。 原來當時層出不窮的傳染病害苦了老百姓,造成了人們大量死亡。 2、結(jié)合課文理解:“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 當時傳染病層出不窮,奪取了很多人的生命 。(泛紅:層出不窮) 結(jié)合課前預習,說說理解。 【資料補充】 白喉會導致嚴重的頸部明顯變粗,抑制呼吸導致死亡。 這是一位患上霍亂的病人?;魜y曾被稱為“最令人害怕的世紀世界病”。它就像一場大瘟疫,造成的損失難以計數(shù),僅印度死者就超過萬人。 這是一張浸潤型肺結(jié)核的 X光片。它被稱為 19世紀的“白色瘟疫”。身患肺癆的人,他的肺被病菌侵襲而導致死亡。 這些傳染病是由各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細菌引起的,而這些病菌卻在人體內(nèi)為非作歹。理解:為非作歹 這些病菌正因為在人體內(nèi)做了許多壞事,造成大量死亡。所以人們稱他為 【出示】橫行不法的殺人小兇手 面對這一切,醫(yī)學界都一籌莫展。(讀出無可奈何的感覺。) 3、試著用上“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四個詞語介紹當時人們所面臨的疾苦。 4、讀課文第 5、 6、 7小節(jié),進一步了解歐立希尋找化學藥品的艱苦歷程。 ( 1)讀 5、 6節(jié),找出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寫出歐立希找到的過程。 【板書】學習實驗 ( 2)讀第 5節(jié),用一個詞概括他是怎樣的學習的。 ( 同桌交流,再集體反饋) 【隨機指導】 理解:廢寢忘食 專心致志:指導朗讀。 小結(jié):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我們看出他在尋找神奇子彈的過程中是如此認真地學習。如果在實驗中遇到困難,他便再去學習,查閱資料。邊學邊干。 ( 3)讀第 6節(jié),用“雖然但是”說一說他是如何面對困難與挫折的。 指導朗讀:科學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無數(shù)次失敗和挫折的基礎(chǔ)上的。 ( 4)想象說話訓練:助手們在動搖時,歐立希會怎么說? (指導學生聯(lián)系歐立希的信念和兒時 小伙伴的情況) 小結(jié):他就是這樣,在學習和實驗中體現(xiàn)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在別人的勸說面前,他依然沒有放棄。這就是 百折不撓的勇氣。 5、引讀第八節(jié) 終于在 1909年, 。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 。又經(jīng)過多次實驗后, 。這就是歐立希發(fā)現(xiàn)的“神奇子彈”,一批批小白鼠,只要 ,就可以 。 對 606號化學藥品另一種讀法的認識。 四、總結(jié)全文,用贊美的語言評價歐立希。 1借助板書總結(jié)全文 歐立希找到神奇子彈的道路是艱辛的,曲折的。他最終以 ,以 ,將 變?yōu)榱?。 2補充馬克思名言。 3試著用一句話評價歐立希。 4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更讓我們懂得了在科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最初的幻想。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科學也需要創(chuàng)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tǒng)的束縛,才能發(fā)展科學。讓我們記住這位為人類造福,找到“神奇子彈”的人 歐立希。 附板書: 4、找到“神奇子彈”的人 歐立希 (解 救疾苦的)信念 幻想 現(xiàn)實 (百折不撓的)勇氣 ( )學習 (雖然但是)實驗 5科學奇才霍金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繼續(xù)指導學生在默讀過程中,養(yǎng)成邊動筆墨邊思考的習慣,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3、知道霍金與疾病抗爭、堅持研究的經(jīng)歷,理解“奇才”的含義,并能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準 確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4、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強者,學習他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在默讀過程中,邊動筆墨邊思考,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2、知道霍金與疾病抗爭、堅持研究的經(jīng)歷,體會人們稱霍金為“科學奇才”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奇才”的含義,并能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準確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準備 老師:相應的課件。 學生:預習時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反饋預習、初識霍金: 1、(出示:霍金圖片)(板書:霍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人公。 2、預習了課文,請你用 2、 3句話來說一說對他的了解。 說明: 大部分學生對霍金于是比較陌生的,通過圖片的呈現(xiàn),使學生對他有一個直觀的印象。而用幾句話來來說說自己對霍金的了解,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檢查,也是創(chuàng)設(shè)語言表達訓練的機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反饋信息難免會有些零散,有些孩子會關(guān)注霍金的成就,有些孩子會關(guān)注到他的身體狀況,教師應更多的把關(guān)注點放在對孩子表達的流暢性和語言組織的連貫性的評價上。 3、一個終日和輪 椅相伴,連正常生活也要依賴別人的殘疾人 霍金,人們卻給了他“科學奇才”的稱號。(板書:科學奇才)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課文,走近這位不同尋常的科學家。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jié)構(gòu): 1、題中,這個“奇”字到底體現(xiàn)在哪里?文中有兩個小節(jié),直接概括地告訴了我們。默讀課文,用括號括出來。 1)指名交流,并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的“奇”。(第 1、 9節(jié)) 2)指導朗讀:你們看,人們給予了這個其貌不揚、重度殘疾的霍金如此之高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齊讀第 1、 9節(jié),讀好“輝煌、 極其罕見、宏偉業(yè)績、尤其”等詞語) 2、霍金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第 1、 9這兩個小節(jié),分別起到了總起、總結(jié)的作用,前后呼應,各成一段。而第 2 8 節(jié)為我們對其傳奇的的一生作了具體描繪。下面就請你們,默讀第二段,并按時間順序,將其分為三層。 1)指名交流 2)指導歸納: 文中,作者主要對其一生中的三個階段進行了介紹,分別是(指名回答并板書:青少年時期、上大學以后、近年來) 說明: 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應經(jīng)常關(guān)注訓練學生理清結(jié)構(gòu),整體把握篇章的能力。本文的“總分 總”結(jié)構(gòu)以及“以時間為順序”的寫作線索非常清晰,不失為訓練學生分段、分層能力的好材料。 此外,在這一板塊中,共安排了 2次默讀的環(huán)節(jié)。這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目標。和以往相比,在“不指讀、不出聲、不動唇”,邊讀邊思的基礎(chǔ)上,對五年級的學生又提出了“逐漸提高默讀速度”的要求。通過帶著問題默讀,引導學生認識提高速度不等于囫圇吞棗。在反饋中,老師也能了解學生在有限時間里的默讀效率如何。 三、走近霍金、了解“奇才”的“奇” 1、下面,就讓我們走近霍金,去進一步深入體會人們稱其為“科學奇才”的原因。請大 家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第二段。 (出示自學要求: 1)、分工朗讀第二段 2)、用直線劃出描寫了霍金身體狀況的內(nèi)容,用浪線劃出描寫了他如何面對的內(nèi)容,用雙線劃出介紹他所獲得的成就的內(nèi)容。) 出示表格: 人生階段 身體狀況 如何面對 所獲得的成就 青少年時期 上大學以后 近年來 說明: 本課是自讀課文,五年級的學生應該具備獨立準確朗讀課文。在本環(huán)節(jié)的小組自學中,明確分工朗讀要求,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通過合 作,相互評評同伴是否將生字讀準了?課文是否讀流暢了?態(tài)度是否落落大方? 2、指名交流句子、填寫表格 1)青少年時期(出示:病魔纏身、行走不便 /發(fā)憤學習、勇敢抗爭) 2)上大學以后(出示:脊髓硬化、半身癱瘓、不能握筆、說話困難 /堅持讀書和研究 /建立了微型黑洞蒸發(fā)理論、獲得了愛因斯坦獎) *重點指導讀音“脊髓”、指導字形“癱瘓” 3)近年來(出示:堅持研究、建立了關(guān)于“黑洞”的最新理論 /宣布了對黑洞的全新理論,將使有關(guān)黑洞的研究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補充關(guān)于霍 金身體狀況的資料: 時間又過去了近 30年,霍金一如既往地研究著天體物理學界的熱門話題“黑洞”,從未停止過。然而他的身體狀況究竟怎樣了?課文中對此內(nèi)容做了省略。據(jù)課外資料記載,在這一階段,霍金已經(jīng)完全喪失說話能力,維持生命要依靠機器,身體殘疾日益嚴重。(出示:完全喪失說話能力、身體殘疾日益嚴重) 3、引讀表格 從表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霍金的身體狀況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早在 8歲時,他就上了大學以后近 30年來,身體狀況更是每況愈下然而他至始至終這就是他在( 板書:頑強與疾病抗爭)最終,他令人難以置信地創(chuàng)造了輝煌成果。(板書:創(chuàng)造輝煌成果) 4、結(jié)合我們所交流的內(nèi)容,請你用上“雖然但是”的句式,來說說人們稱霍金為 “科學奇才”的原因。 預設(shè): 雖然霍金脊髓硬化,半身癱瘓、不能握筆、說話困難,但是他仍然頑強地堅持讀書和研究,建立了微型黑洞蒸發(fā)理論、獲得了愛因斯坦獎。 雖然霍金小小年紀病魔纏身、行走不便,但是發(fā)憤學習,敢于和生命抗爭。 雖然霍金重度殘疾,但是他卻以殘疾之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最現(xiàn)代的科學理論的觀點研 究黑洞,建立了黑洞的全新理論,宣布了對黑洞的全新理論,將使有關(guān)黑洞的研究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創(chuàng)造了物理學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奇跡。 說明: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自由讀文找句、填表歸納到引導學生用上“雖然但是”的關(guān)聯(lián)詞來說說人們稱霍金為“科學奇才”的原因,實則是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更清楚、更完整地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是對課堂教學一開始的那一次交流的一個推進,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深入體會本文的題眼“奇才”二字。 在交流評價時,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 內(nèi)容來加以介紹。 四、說話練習、總結(jié)全文: 1、(再次出示霍金照片)此時此刻,再次看到霍金,你想對他說什么? (出示:霍金,我想對你說: _。) (適時板書:科學家、生活的強者) 2、引讀、總結(jié):(出示:第 1、 9節(jié)) 斯蒂芬 霍金(指板書引生說:頑強與疾病抗爭、創(chuàng)造輝煌成果)不愧是像霍金這種突破相信在霍金精神的感染下,我們每個人都能頑強地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zhàn)。 說明:此板塊的 說話練習,其實是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化后加以表達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在評價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交流。比如:表達自己對霍金的欽佩,說說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發(fā)等。 板書: *5、“科學奇才”霍金 頑強與疾病抗爭(生活的強者) 創(chuàng)造輝煌成果(科學家) 綜合練習 1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補充特定構(gòu)詞方式的成語。 2、能通過補語的形式把句子補充完整;能用“惟一”和“一 邊一邊”造句。 3、能認真閱讀短文,在此基礎(chǔ)上明確句子前后關(guān)系,正確填寫關(guān)聯(lián)詞語;能正確理解多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多義詞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解釋;在讀懂全文的前提下,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4、說自己童年的故事,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童年故事,積累相關(guān)素材。 5、能熟記三句名言。 6、正確書寫書名號,認真抄寫兩句話。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在讀懂全文的前提下,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2、圍繞主題,流暢地介紹自己童年中的故事;并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故事,了解別人的童年。 教 學過程: 一、在括號內(nèi)填字,這兩個字應是一組反義詞。 1、出示例題,指導審題。(反義詞、成語) 2、獨立完成練習。 3、交流 ( 1)指名交流詞語。 積(少)成(多)轉(zhuǎn)(危)為(安)名(副)其(實) 弄(巧)成(拙)爭(先)恐(后)口(是)心(非) (小)題(大)做(陽)奉(陰)違(明)爭(暗)斗 ( 2)選擇你了解的一個成語,說說意思并造句。 4、拓展:說說你知道的類似結(jié)構(gòu)的成語。 說明: 這些成語應該都是 耳熟能詳?shù)?,對于五年級的孩子填寫應該不難。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審題,找尋規(guī)律,并適當補充類似結(jié)構(gòu)的成語。在交流詞語時,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適當運用。這些成語雖然常用,但一些學生對詞語確切的意思實則并不清楚,運用仍有困難,所以教師的指導評價很重要。 二、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1、獨立審題,說說你“審”到了些什么。 ( 1)出示題目和例句。 ( 2)理解補語。(要點:關(guān)注“得”的使用,體會補充部分的作用) 2、完成練習。 3、交流,評議。(要點:是否補充說明;恰當否) 如: ( 1)嚴冬季節(jié),屋子里冷得像冰窖。 ( 2)家里的鑰匙不見了,媽媽急得頭頭轉(zhuǎn)。 ( 3)經(jīng)過一番苦戰(zhàn),陳明獲得了乒乓比賽的單打冠軍,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4、拓展:平時作文中你也一定用過這樣句式,你能否介紹一些自己滿意的句子。 ( 1)交流 ( 2)評議,體會恰當補語的使用在文章中的意義。 說明: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講一些語法術(shù)語,但教師必須了然于胸。尤其是這樣的補語在作文中被經(jīng)常運用?!暗谩钡碾S意書寫與這樣的句式結(jié)構(gòu)不理解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體 會“補”的針對性,也是極有講究的。讓學生回顧曾經(jīng)作文中用到的這樣的句式,一則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多的則是將綜合練習與作文勾連起來,使得今后提筆寫到時,要有所思考。 三、讀下面的句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理解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體會用法。 出示例句 1:華羅庚一邊在小店里干活,一邊刻苦地、頑強地向命運挑戰(zhàn)。 ( 1)體會“一邊一邊”這個并列式關(guān)聯(lián)詞的作用。 ( 2)思考:什么情況下可以用這樣的句式。(可伴隨動作或事件) 出示例句 2:惟一能掙錢的方法是上山砍柴。 ( 1)理解“惟一”,以及在此句中的意義。 ( 2)思考:這個詞一般可與哪些詞語搭配 2、生交流造句,評議是否恰當。(完整、正確、不宜過長) 說明: 這兩句句子在運用中需關(guān)注的地方是不同的,前者作為并列式的關(guān)聯(lián)詞,更多的是需要提示學生這兩個分句間必須是可伴隨性的事件或動作;后則在關(guān)注搭配是否合適的同時,更要重視句子在加上此詞后語意上的差異和情感上的不同。在評價中,還要引導學生造句盡量不要采用過長的句式,表意要清楚,句子要完整。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靜心 讀文,了解大意。 ( 1)默讀短文,獨立完成練習。 ( 2)組內(nèi)朗讀,交流練習結(jié)果。 2、指名朗讀,說說文章大意。 3、全班交流,重點解決最后一題。 ( 1)在括號內(nèi)填上適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既又;一邊一邊;只要就) ( 2)寫出句中帶點詞的意思。(等到;對待;整理;消滅) ( 3)讀了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說明: 綜合訓練中的閱讀更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白x”依然是前提,所以時間的保證是必須的。組 內(nèi)的交流是培養(yǎng)合作和傾聽所必須的,班級的交流是基于此,且應高于此的,這需要教師的培養(yǎng)。這部分的難點為最后一題,如何圍繞“惜時”“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等觀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或生活中的事例闡述清楚是關(guān)鍵。論點與論據(jù)之間的關(guān)系,語言表述的正確流暢與否非常重要。教師不能僅僅滿足學生的“說”,更要落筆寫,并指導修改。真正做到“實”處。 五、語言實踐活動 1、課前準備:回憶自己童中值得回憶的故事,可選擇有趣的、愉快的、有意義的;也可選擇令自己煩惱的、苦悶的的故事自己先說一說。 2、組內(nèi)交流,并選出最佳故事 。 3、班內(nèi)交流,評議。 說明: 這是一次很好的相互學習的過程,傾聽十分重要。同時,這又是一次極好的作文材料的收集,歸類和整理的過程。教師可借助這一活動,通過點評進行選材等相關(guān)作文知識地講解。建議可另設(shè)一教時,有條件的班級在交流后可作為一次練筆。 六、熟記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讀。要求:讀準名言的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這些名言都是圍繞什么主題的?(愛讀書、有雄心壯志) 3、這些名言使你想到了誰,說說理由。 4、讀讀、背背。 說明: 這是 每個綜合訓練都有的“常規(guī)項目”,僅僅背誦似乎還不夠。將名言和文章中的人物,身邊的榜樣聯(lián)系起來,多方面,多角度的詮釋名言,理解名言。對提升綜合素養(yǎng),及積累、運用名言都是極有益處的。 七、寫字 1讀題,說說要求。 ( 1)書名號的用法 ( 2)書名號的寫法 2、獨立書寫。 3、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集體評議。 說明: 這部分可借助寫字教學,復習書名號的用法。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寫字指導,教學中可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說教,通過欣賞點評等方式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可能更有激勵 和促進作用。 6火燒云教學設(shè)計之一 一、教材說明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課文先講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著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最后講火燒云下去了。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想象豐富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學習課文中的生動詞句,了解作者豐富的想象,積累好詞佳句。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是教學重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 16 個生字,學會其中的 13個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zhèn)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本課講到的各種云的顏色很多,課前要求學生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有朝霞或晚霞時,觀察云彩的各種顏色和變化,或者收集有關(guān)云彩的圖片和描寫云彩 的好詞佳句。 2.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讀準翹舌音:“燒、壽、鎮(zhèn)”;后鼻音:“盈、恍、猛”等。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 3.再讀課文,可以是自己讀,也可以是小組同學一起讀,讀后思考討論:課文哪些部分是講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來讀一讀,初步了解火燒云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狀。 4.本課描寫火燒云色彩、形狀變化的語句,用詞十分準確,寫得十分生動、形象,可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 體會意思。例如: (1)“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極多”說明火燒云的多種顏色,“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不僅突出顏色多,而且強調(diào)變化快。 (2)“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把火燒云想象成了動物,突出了火燒云變化的有趣。“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表明了火燒云形狀在不斷地、快速地變化著,體現(xiàn)了作者 豐富的想象力。要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火燒云顏色、形狀極多,變化極快的特點。 5.作者是抓住火燒云的顏色、形狀極多、變化極快這兩個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火燒云的。教學時,可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再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去品味霞光、火燒云的好看有趣。然后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也喜歡自己選擇的部分。還可以說自己觀察到的或展示根據(jù)課文的描寫自己畫的火燒云,進一步豐富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 6.加強朗讀和背誦的指導。 (1)課文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趣。朗讀時 ,可讓學生抓住生動準確的詞語,邊讀邊想象火燒云變化莫測的有趣景象,把火燒云變化之快,形狀之多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背誦是積累的一種好辦法。指導背誦,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順序和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 2 6 自然段要了解記敘的順序:先寫顏色的變化,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重點詞語來練習背;再寫形狀的變化,先是變成馬,接著寫馬的樣子、變化;再變成“狗”,“獅子”讓學生按著這樣的順序來練習背誦。 7.積累運用。通過朗讀、觀察,在對本課內(nèi)容了解并能背誦的基礎(chǔ)上,摘抄自己認為 寫得美的句子。再讓學生交流,互相說說摘抄了哪些句子,為什么認為這些句子是最美的。加深理解和體會。 8.識字寫字。本課生字比較多,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識記字形,練習把字寫好。對學生較難寫好的字,如“盈、蹲、揉、喂、跪”等要作適當指導?!坝弊痔嵝褜W生,“”在字中的位置和大??;“蹲、揉、喂、跪”均是左窄右寬的字,要指導寫好右半部分。 9.鼓勵學生課后多讀有關(guān)描寫自然景色的文章,收集資料圖片,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與同學交流。 一、教材分析 火燒云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過后夕陽西下時,天空中火燒云 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描寫自然景物的散文。從美學的角度看:全文結(jié)構(gòu)完整統(tǒng)一,段層錯落有序;內(nèi)容豐富充實,更富于變化;語言有韻律有氣勢,瑰麗動人。因此,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鑒美的能力。 這篇課文共七個自然段,按火燒云變化來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寫火燒云上來時,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變了顏色。 第二段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在不斷變化著。 第三段寫火 燒云下去了。 全文緊緊抓住“變”來寫的。 首先寫出火燒云上來時,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子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改變了本來的色彩,染上了一層神秘的顏色。抓住了五個“變”字,可以使學生理解晚飯過后人們看到“火燒云上來了”那種驚喜的心情,體味老人“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小豬”以及乘涼人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那開心的祝愿話的情感。從而感受到是火燒云這種自然現(xiàn)象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生活的情趣。 接著寫了火燒云顏色與形狀的變化。變化之快、變化之多,是火燒 云的特點。 課文第三段用了“一會兒一會兒”說明了變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這四個“一會兒”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可見天空顏色變化氣勢壯觀,令人陶醉。課文中使用了三種方法表現(xiàn)色彩的繁多:“紅彤彤”“金燦燦”突出了“燒”時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以擬物的方法,更生動、更形象地說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學習這一段時,抓住這些詞語,讓學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瑰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課文第四至第七段寫火燒云形狀千姿百態(tài),瞬 息萬變。 “馬是跪著的”,“那條狗十分兇猛”,“一頭大獅子也是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這些描寫將火燒云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tài)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耙粫鹤兡:恕保昂鋈灰膊灰娏恕?,“接著看不到了”這些詞句,反映了“馬”、“狗”、“獅”變化匆匆,來無蹤去無影的特點。 最后寫火燒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這一擬人句說明了火燒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們,也表現(xiàn)了孩子們對變化莫測的火燒云迷戀的情感。課文最后一句“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做為全文的結(jié)尾,與開頭一句“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形成首尾呼應,使全文結(jié)構(gòu)嚴謹,同時也再一次顯示了火燒云變化的神速,說明了火燒云是在很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然而,它留給人們的是歡樂與美好,迷戀與向往。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體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1.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這是一句開心的祝愿話。老人的胡子是銀白的,在火燒云霞光的照射下,變成了金黃的,長金胡子的人是沒有的,乘涼人用這句話表示對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滿了幽默與風趣,也表現(xiàn)了 乘涼人喜悅心情。 2.“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這句話一連用了四個“半”,不是表示左一半為紫,右一半為黃,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黃,而是“紫”與“黃”,“灰”與“百合”色的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