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探索_連載5_尋找以太.pdf_第1頁
_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探索_連載5_尋找以太.pdf_第2頁
_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探索_連載5_尋找以太.pdf_第3頁
_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探索_連載5_尋找以太.pdf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 2 9卷第 1 0期 2 0 1 0年 1 O月 大學(xué)物理 COLL EGE PHYS I CS V0 1 2 9 N0 1 O 0c t 2 01 O 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探索 連載 尋 找 以太 倪致祥 阜 陽師范學(xué)院 物理 與電子科學(xué)學(xué) 院 安徽 阜陽2 3 6 0 4 1 摘要 介紹 了以太 漂移問題 出現(xiàn)的背景 以再探索 的方式展 現(xiàn) 了人們 通過物理 實驗 尋找 以太 的過程 以及 對實驗零 結(jié)果 的物理解釋 關(guān)鍵詞 以太 漂移 零結(jié)果 中圖分類號 0 4 0 9 0 4 1 2 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 0 0 0 0 7 1 2 2 0 1 0 1 0 0 0 5 9 0 5 l 問題的背景 牛頓力學(xué)是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和伽利略 自 由落體定律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 的 開普勒行星運動定 律以太陽為參考系 伽利略 自由落體定律以地面為 參考 系 兩者 之 間具有相 對運 動 怎么 能統(tǒng) 一成 牛頓 力 學(xué) 呢 原 因是它 們滿 足伽 利略所 發(fā)現(xiàn) 的相 對論 原 理 即 一切慣性系在力學(xué)上是完 全等價的 用數(shù) 學(xué)語 言來 表述 就是 力學(xué) 規(guī)律 的形式 在伽 利 略變換 叫 下保持不變 其 中 t 和 f 分別為物體在慣性系 s 和 S 中 的位 置矢 量 和 時 間 l f 為 S 系 相 對 于 S系 的 運動速 度 研 究證 明 牛 頓運 動定 律滿 足伽 利略 的相 對 論原 理 這 表 明不 可能 通 過 力 學(xué) 實 驗來 判 斷 一 個 參 考系是 否運 動 即絕對 運 動是 不 存在 的 可見光是人類最重要的信息來源 離開了可見 光 人就是瞎子 1 8 6 5年 麥克斯韋所發(fā)展的電磁場 理論 表 明光 是一 種 電磁波 對應(yīng) 的標(biāo) 勢 西 或 者矢 勢 A 滿足 自由空問 中 的波動方 程 o B o 0 2 其 中 是真空磁導(dǎo)率 s 是真空介 電常量 顯然 方 程 2 與特定方 向無關(guān) 在空間轉(zhuǎn)動變換下方程 2 的形式保 持 不 變 例 如 繞 z軸轉(zhuǎn) 動角 度 后 所 得 新坐標(biāo)系 s Y 與原坐標(biāo)系 s Y z 之間的 r c o s y s i n 變換關(guān)系為 J Y 一 x s i n y c o s 3 z 2 方程 2 變?yōu)?V 0 4 D 這說明上述方程具有空間各向同性 因此 可以將問 題 簡化 為沿著 軸方 向 的一維 運動 式 2 成為 一 0 5 O x C O t 其中c l 8 式 5 的通解為 X c t g C t 其中 X c t 表示一個以速度 c 沿著 正向傳 播 的波 g x c t 表示沿著 負(fù)向傳播的波 人們早就知道聲波不是獨立 的物質(zhì)存在 而是 介質(zhì)振動的傳播 按照類比 當(dāng)時普遍認(rèn)為光也是在 某種介質(zhì) 中傳播 的 這種介質(zhì)稱為 光 以太 它 充滿整個虛空 與發(fā)射粒子的情況不同 物體所發(fā)出 的聲波速 度 完全 由介 質(zhì) 決 定 與 發(fā) 射物 的運 動 狀況 無關(guān) 人們 對 雙星 系統(tǒng)運 動 的觀察表 明 光波 的速度 也完全由介質(zhì)決定 根據(jù)式 5 光在 以太中的傳 播 速度 為 c 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大 這是物理學(xué)家一直非常 關(guān) 心 的問題 伽利 略最先 進(jìn)行 了光 速測 量實驗 但是 沒 有取得 成 功 1 7 2 8年 英 國天 文學(xué) 家 布拉 德 雷 根據(jù) 恒星的光行差推算 出光速 為 c 3 1 1 0 m s 1 8 4 9 年法 國物理學(xué)家斐索用旋轉(zhuǎn)齒輪法率先在地面上測 量出光速為 c 3 1 5 3 X 1 0 m s 1 8 6 2年傅科用旋轉(zhuǎn) 收稿日期 2 0 1 0 0 6 0 7 基金項 目 安徽省教學(xué)改革示范專 業(yè)和教育部高等學(xué)校特色專業(yè)建設(shè) 點項 目資 助 作者簡介 倪致祥 1 9 5 5 一 男 上海市人 阜 陽師范學(xué)院物理與電子科學(xué)學(xué)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理論物理 大學(xué)物理 第 2 9卷 鏡法 測量 出空氣 中 的光速 為 2 9 8 X 1 0 m s 1 8 8 3年 美 國物理 學(xué)家邁 克 耳 孫利 用 改 進(jìn) 的傅 科 方 法 測 出 c 2 9 9 8 5 3 1 0 m s 精度 達(dá)到 2 X 1 0 實 驗測 量與 理論結(jié)果c 1 J o 6 o 高度吻合 支持了麥克斯韋的 電磁 場理論 然 而 我 們沒 有 任 何理 由認(rèn) 為地 球 在 以太 中是 靜止的 假設(shè)地球相對以太 以速度 u沿著 軸 的正 向運 動 即 l f u i 按 照伽 利 略變 換式 1 以地 球 為 參 考 系時 波 動方 程 2 成 為 一 等 一 霧 0 這說明電磁場理論不是在任何 參照系中都正確 以 太是一 個特 殊的參 考 系 2 尋找以太 對 物理學(xué) 家來 說 找 到一 個特 殊 的參 考 系 就相 當(dāng)于找 到 了宇 宙 的 中 心 可 以定 義 絕 對 的運 動 其 意義是 極其 重 大 的 直 到 1 8 7 9年 去世 之 前 麥 克 斯韋都非常關(guān)心能否確定地球絕對運動的問題 然而 以太 看 不 見摸 不 著 不 能 直接 測 量 如 何 才能找到以太呢 這就需要我們進(jìn)行分析 定性地 說 地球在以太中運動 從地球上看就好像以太在沿 相 反方 向漂移 形成 一種 以太 風(fēng) 以太風(fēng)雖 然對 于其 他物體沒有可觀察 的效應(yīng) 但影響光的傳播 因此 通過以太風(fēng)對光束傳播的影 響 可以判斷以太漂移 的情 況 定 量 地 說 假 設(shè) 地 球 相 對 以太 以速 度 l I 運 動 地球 上實驗 室 中相距 為 的 A 兩點 與 U的夾 角為 0 如圖 1 由于以太風(fēng) 的影響 實驗室內(nèi)從 A 射向 的光束將被刮到 日點 假設(shè)光的傳播時間為 t 容易得到 A B 的距 離為 c t B B 的距離為 u t 由余 弦定 理可 知 c t L M t 2 L u t c o s 0 4 A U 圖 l 以太 風(fēng)對光束傳播 的影響 同理 光束從 曰到 傳 播所需 的時 間 t 滿足 條 件 e t L u t 一 2 L u t C O S 0 5 由 4 5 兩式 不難 推 出 f 一 f 2 M c s o c 一 M r 6 I t t L c 一 M 由此 可見 只要 分別 測 量 出光 在 A和 之 間 的 傳播 時 間 t 和 t 就可 以算 出地球 相對 以太 的速 率 和方 向角 0 從 而確 定 以太 上 述 理論 分 析 完 全正 確 然 而 能 否實 現(xiàn) 還要 進(jìn) 行可行 性分 析 按 照 當(dāng)時 的實 驗 條件 只能 測 量 在 保證 一定精 度 的條件 下 出光 在 A與 B之 間來 回 的 雙程 時 間 t 而 不 能 分 別測 量 t 和 t 如 何 利用 現(xiàn) 有 的實驗水 平來 設(shè)計 實驗 尋找 到 以太 還 需要 進(jìn)行 深入分 析 利 用式 6 可 以得 到 t t 4 L c 一 u 2 s i n 0 c 一 M 7 由此解 出雙 程時 間 t t t 2 L c 一 s i n c 一 u 8 然 而 測量 以太風(fēng) 需要 知 道 速 度 的 大小 u和方 向角 0兩個 量 現(xiàn)在 只有 一 個關(guān) 系式 8 怎 么 辦 從 實 驗的角度看 我們雖然無法改變速度的大小 u 不過 可 以通 過調(diào) 整 A B 的 方 向來 改 變 角 度 0 也 就 是 說 式 8 可 以看 成是 角度 0的一 個 函數(shù) 容 易看 出 當(dāng) 夾 角 0 0 即 A B的方 向與速 度 U平行 時 雙 程時 間 取 最大 值 t d t 9一 C M 由此可 以解 出 c 2 L c t 1 0 雖然我們事先并不知道速度的方 向 但在實驗 過 程 中可 以轉(zhuǎn) 動 A B 同 時 測 量 雙程 時 間 t 的 變化 根 據(jù)式 8 隨著轉(zhuǎn) 角 的變化 雙 程時 間 總會 出現(xiàn)最 大值 只要測 出雙 程時間 的最大值 就能夠通過式 1 0 計算 出 的大小 而雙程時間取最大值時 A B 的方 向 就是 平行 于地球 相對 于 以太 的運動 方 向 上 面 的改 進(jìn) 方 案需 要 測 量 雙程 時 問 的變 化量 這 就對 測量 的精度 提 出了要 求 由式 8 可知 當(dāng)0 I v 2 即 A B的方 向與 速 度 u垂 直 時 雙 程 時 間 取最 小值 d 竺 1 9 1 c 一 一u 一 雙程時間的變化 A t 總不會 超過最大值 t 與最小值 t之差 即 一 2 L 1 2 第 l O期 倪致 祥 近代物理學(xué) 中重大發(fā)現(xiàn) 的再探索 連載 6 1 上式表 明要 在實 驗 中觀 察 到 雙 程 時 間 的變 化 測 量 的相對 精度 至少 為 艿 1 一 1 一 1 3 t p c 作為估算 取 為地球繞太 陽的速率 即 3 1 0 m s 代入上式后得到 一 1 2 c 2 0 5 x 1 0 1 4 這樣 的測 量精 度是 當(dāng)時根 本無 法達(dá) 到 的 現(xiàn)在怎么辦 在科學(xué)探究的過程 中 常常會 出 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 這時最重要 的是保持清醒的頭 腦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yuǎn) 換個角度對問題重新分析 往往 可 以在 山窮 水盡 之 處 看 到柳 暗花 明 先 前 我 們 的考慮 都是從 測 量 目標(biāo) 出發(fā) 的 結(jié) 果 遇 到 了實 現(xiàn) 的 困難 為什 么不能 反過 來 從 現(xiàn)有 的測 量手段 出發(fā) 進(jìn) 行 考慮 呢 光 是 電磁波 具有 波動 性質(zhì) 利用 當(dāng)時 已 經(jīng) 成熟 的干涉 測 量技 術(shù) 可 以測 出 兩束 相 干 光 的 微 小 光程 差 隨著光程 差 s 的變化 干 涉條 紋 將發(fā) 生 移 動 條紋移動量 與光程差變化量 之間有關(guān)系 A N A s A 1 5 而光程差等于光速乘以傳播 的時間差 這樣就把 我 們 的實驗 目標(biāo) 與測量 手段 聯(lián)系起 來 了 按 照前 面 的分析 對 于實驗 室 中長度 為 相 互 垂直 的兩條 光路 其往 返光 程之 差 s 為 s c a t d 三 墨 二 1 6 1 其 中 u c 當(dāng)方向角 0 n 1 T 時 光程差取最大值 導(dǎo) 1 7 s 一 L j l p 當(dāng)方向角 訂 w 2時 光程差取最小值 一 一 S 因此 在轉(zhuǎn)動 過程 中 光 程差 的變 化量 可 以達(dá) 到 As s 一 2 s 對應(yīng) 的條 紋移 動量 為 一 竿 典 型 可 見 光 的波 長 為 A 6 1 0 m 干 涉 條 紋 移 動 的觀察精 度大 約 可達(dá) 到 A N一0 0 1 參 見 梁 紹 榮 物理學(xué)史專題講座 十二講 北京物理學(xué)會 1 9 8 3 年 因此要測 出相對 以太 的運動 A B之間 的距 離 至 少應(yīng)該 滿足 三一 2 B 一 2 1 0 m 0 3 m 1 9 一 m I m f l l 一 以上分 析提供 了設(shè)計 實驗來 尋找 以太參 考 系 的 基礎(chǔ) 實驗上可以用一鍍銀 的半透光平面鏡作 為分 束器 將光源 s發(fā)出的入射光束分裂為強度相等 相 互垂直的兩路 如圖 2 分別在平面鏡的 點和 曰 點被反射 兩束光返 回后經(jīng)過分束器的 A點 在望 遠(yuǎn)鏡 E中會合 產(chǎn)生干涉 圖案 當(dāng)儀器 隨著地面相 對以太參考系以速率 u運動時 光線 A B A和 A B A 之間將會出現(xiàn)光程差 在儀器轉(zhuǎn) 動的過程中光程差 發(fā)生變化 干涉條紋出現(xiàn)移動 測量出于涉條紋的移 動量 即可由式 1 8 推算出 由此得到速率 u c 2 三 L B E 圖 2 實驗原理示 意圖 按 照這 樣 的原理 1 8 8 1年 邁 克耳 孫 設(shè)計 了測 量 以太漂移的實驗 實驗 中取 L 1 2 m 預(yù)期 最大條 紋移動量為 一0 0 4 可是未觀察到條紋的移動 對此 當(dāng)時其他物理學(xué)家感到非常詫異 對測量結(jié)果 的可靠性產(chǎn)生了懷疑 后來邁克耳孫與莫雷合作 改 進(jìn) 了實 驗設(shè)置 取 波長 A 5 8 9 1 0 m 的鈉光 為光 源 利用 多次 反射 的方 法 將 光 路 延 長 到 1 1 m 用 大石板作為干涉儀的底座放置在水銀池 內(nèi) 既能防 止環(huán)境振動的影響 又便于進(jìn)行轉(zhuǎn)動操作 以地球運 動速度作為 u的估計值 推算 出條紋移動量可 以達(dá) 到 A N 0 4 但實驗中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干涉條紋的移 動 換句話說實驗的結(jié)果為 0 3原 因的探索 邁克 耳孫 和莫 雷 的實驗結(jié) 果與 理論 預(yù)期完 全相 反 當(dāng)時的物理學(xué) 家都感到意外 問題 究竟 出在哪 里 應(yīng)該如何來解釋這個結(jié)果 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 一 項重要任務(wù) 為此 物理學(xué)家們進(jìn)行大膽的猜測 會 不 會地 球 與 以 太 之 間 沒 有 相 對 運 動 即 g 0 這意 味著地 球就 是 宇宙 的中 心 這種 可 能 性 在 哥 白尼以后就被大量實驗所否定了 然而 地球相對以 太運動 就像 火車 相對 于地 面運動 會不 會帶 動表 面 的以太空氣一起運動呢 如果是這樣 盡管地球相 6 2 大學(xué)物理 第 2 9卷 對于以太在運動 但實驗室相對 于地球表面的以太 來 說卻是 靜止 的 這 個假設(shè) 雖然 有一定 道理 也 可 以 說明邁克耳孫和莫雷實驗 的零結(jié)果 但其正確性還 需要得到旁證 按照 這 個假 設(shè) 運 動 物體 表 面 的 以太被 拖 曳 而 隨著 物體一 起運 動 而 遠(yuǎn)處 的 以太 則保 持 著 原 有 的 狀 態(tài) 由此必 然會 引 出一個結(jié) 論 隨著與 運動 物體距 離 的增 加 以太風(fēng) 出現(xiàn)一 個速 度梯度 如何 來檢 驗這 個 假設(shè) 呢 我們先 進(jìn) 行 理論 分 析 假 設(shè) 物 體 運 動 的 速 度為 而以太 被拖 曳后 的速度 為 u k v 其 中 k為 拖 曳系數(shù) 它 隨著與 物體 的距離 而變 化 在 物體 的表 面附近 k 1 光在物體運動方向上傳播路程 J 對應(yīng) 的光程為 s L c c u L 1 3 反方向傳播的光 程 為 s 一 L c IZ 1 3 因物體 的拖 曳而造 成 的光 程差 為 南一 南 這將對相干光束引起一個大小為 A s A一2 k v L A c 的條紋移動 根 據(jù)條紋 移 動 的測 量精 度 至少要 求 2 k v L A c 0 0 1 以可見光為光源時 大約 k v L 1 大圓盤 的轉(zhuǎn)動是在實驗 室里達(dá)到高速 的常用 方法 距 離物體 足夠近可 以保證有一個 較大 的拖曳 系數(shù) 多次 反射可以增大傳播路程 L 1 8 9 2年英國物理學(xué)家洛奇 做 了一 個 鋼 盤 轉(zhuǎn) 動 實 驗 他 把 兩 塊 相 距 1 i n 1 i n 0 0 2 5 4 m 直徑為 3 f t 1 f t 0 3 0 4 8 m 的鋼盤平行 地安裝在 電機 的軸上 將一束光線 經(jīng)分束 器分成 相干 的兩路 分別沿相反方向 繞四方框架在鋼盤之問走 3圈 再會合 于望 遠(yuǎn)鏡 產(chǎn) 生 干涉 條 紋 在 鋼 盤 由靜 止 到高速旋轉(zhuǎn)的過程 中 由于以太被拖曳 兩路光線的 光程差會 出現(xiàn) 變化 造成 干涉 條紋 的移 動 由此 可 以 推算出拖曳系數(shù) k 然而 實 驗 的結(jié) 果表 明 以太被轉(zhuǎn) 盤攜帶 的速度 不 大 于 圓盤 速度 的 1 8 0 0 這 與 原先 的假設(shè) 矛盾 另一 方 面 以太 被拖 曳的假 設(shè) 與恒 星 的 光行差 現(xiàn)象也相 沖突 地球 與 以太 間相 對運 動 的影響會 不會 被某 種未 知 的物 理效應(yīng) 抵 消 了 考慮 光 束 在 長度 相 同 相 互 垂 直 的兩個方 向上 的來 回運動 按 照 前面 的分析 相 應(yīng) 的光程 分別 為 s c t 2 L 1 3 s c t 2 L 1 3 2 1 什么效應(yīng)能在 3 0的條件下使 s 一 呢 從物理上 考慮 物體 在受 力 的時候會 被壓縮 因此 我們 猜想 在 相對 以太運 動 的方 向上 物 體 受 到 以太 風(fēng) 的壓 力也 應(yīng)該被 壓縮 要 使 式 2 1 中 的兩 個 光 程 相 等 壓 縮 后 的長 度必 須滿 足關(guān) 系 1 3 l 1 一 I I 2 2 厶 這樣 就 可 以解 釋邁 克耳 孫和 莫雷 實驗 了 這種 長 度 收縮 的假 設(shè)具 有 明顯 的缺 陷 因為它 要求 任何 材料 的支 架 都 必須 按 照 同一 比例 收縮 這 就使人 們很 難理 解疏 松 的木材 為什 么不 比堅硬 的鋼 鐵多 收 縮 一 些 呢 但 由于 相 對 收縮 量 6 A L L 1 0 5 1 0 非 常 小 遠(yuǎn) 遠(yuǎn) 小 于 通 常 長 度 測 量 的 二 精度 與已知實驗并不直接沖突 物理學(xué)家不愿意輕 易 放棄 然 而 要 作 為科 學(xué) 的 理 論 必 須經(jīng) 過 實 驗 的 嚴(yán) 格檢 驗 問題 是 怎樣 才能 測 量 到 這種 變 化 極 其 微 小 的長度 收縮 呢 第 一 被 測 物 理 量 的精 度 至 少要 能夠到達(dá) 1 0 量級 第二 長度的收縮必須能夠引起 該物 理量 的變化 在 當(dāng)時 測量 精度 最高 的是光 學(xué)實 驗 可以達(dá)到所要求的精度 而長度的收縮是單方向 的效應(yīng) 應(yīng)該會引起 物體 的變形 基于這樣 的分析 一 個較 自然的選擇是利用透明體形變所產(chǎn)生的雙折 射 現(xiàn)象 來進(jìn) 行 實 驗 1 9 0 2年 瑞 利 用 水 和 亞 硫 酸 氫 碳作媒質(zhì) 進(jìn)行了雙折射實驗 實驗精度可達(dá) 1 0 然 而未 能觀察 到 預(yù)期 的雙折 射現(xiàn) 象 兩年后 美 國的 光學(xué)專家布雷斯以更高的精度重復(fù)了瑞利的雙折射 實驗 也沒有觀察到雙折射 與此 同時 其他物理學(xué) 家也 設(shè)計 了一 系列 類 似 的 實 驗 均 未測 量 出長 度 的 收縮 至此 有人 還不 甘心 又將 已經(jīng) 被雙 星觀察 所否 定 了的發(fā) 射理 論 即光 速 與 發(fā) 光 體 的 速度 有關(guān) 拿 了出來 試 圖解 釋邁 克耳孫 和莫 雷 實驗 這 樣雖 然可 以勉強說明零結(jié)果 但遭到了進(jìn)一步實驗的否定 剩下 的 唯一 可 能是 虛 空 中 的光速 與參 考 系無 關(guān) 為 一個普 適 的常 量 而 以太 只是 一 種 人 為 的慣 性 坐標(biāo) 系 雖然 這 個結(jié) 果 與 伽利 略 變換 相 沖 突 當(dāng)時的物理學(xué)家?guī)缀醵疾辉敢庀嘈?但是在實驗面 前 誰 也無法 否認(rèn) 4問題 的謎底 邁 克耳孫 一 莫雷 實 驗 的零 結(jié) 果 說 明 了真 空 中 的 光速 不 隨參考 系變 化 有 力 地 支 持 了 麥克 斯 韋 的猜 想 電磁 場 理論 在 任何 慣 性 系 中 都是 正確 的 然 而要 證 明這一 點 還 需 要 驗 證 電磁 場 規(guī) 律 在 不 同慣 性 系之 間的變換 下 能夠保 持不 變 顯 然 電磁場 規(guī)律 在伽 利略 變換下 不 能保 持原 來 的形 式 要 想確 保 電 磁場 規(guī)律 的 數(shù) 學(xué) 形 式 不 變 可 能 的 坐 標(biāo) 變 換 又 是 什 么 第 l O期 倪致祥 近代物理學(xué)中重大發(fā)現(xiàn)的再 探索 連載 6 3 要尋找一個新的規(guī)律 最好的方法是先從具體 的例子 中發(fā) 現(xiàn)線 索 我們 假 設(shè) 在 地 球參 考 系和 以太 參 照系 之 間存 在 一種 不 同于 伽 利 略 的新 變 換 關(guān) 系 可以使 電磁場 理論 的形 式 例如 方 程 2 保 持 不變 不 失一 般性 設(shè) 兩個 參考 系 的坐標(biāo) 變換 關(guān)系 為 然 而無論 怎樣 選取 函數(shù) f t 在上 述 變 換 下 方程 2 都不可能保持原來的形式 出路在 哪里 俗話 說 后退 一步 天地 寬 在 一般 情況下 能夠使 方程 2 保持不變的數(shù)學(xué)變換總是 存在 的 例 如 簡 單 的線 性 變換 tt csin h x 2 4 就可 以做 到這 一 點 然 而 從 物 理學(xué) 的角 度 看 這 意 味著 f t 即兩個相對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之 間 時 間不 可 能保 持 同步 換 句 話 說 時 間也 具 有 相 對性 這 怎么可 能 呢 難道 真 的存 在 地 下一 天 天 上一 年 的現(xiàn) 象 對 這 種 違 背 常識 的 問 題 許 多 人 持否定的態(tài)度 然而 科學(xué) 的態(tài)度卻 不是簡單地否 定 而是反過來問一問 憑什么要求兩個不同參考 系 內(nèi)的時鐘保 持完 全 同步 有 什 么科學(xué) 證據(jù) 嗎 我們可以在固定參考系中定義時間 t 也可以在 運動參考系中定義時間 t 如果要定義一個統(tǒng)一 的 絕對時間 就需要通過對鐘來保證兩者之 間的同步 但是對鐘需要在相互運動的兩個參考系之間傳遞信 號 信號傳遞的速度不是無窮大 精確的對鐘就必須 測量出信號傳遞本身所花費的時間 而在對鐘完 成 之前 這個 時間是 沒法 測量 的 經(jīng)過深人分析 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實驗支 持 時 間的絕對 性 兩個 不 同慣 性 系 中 時 間的 同步 只 是一個約定 而不是科學(xué)事實 一旦擺脫 了 t t 這個 同時性 約定 就 可 以證 明 電磁 場 理 論一 樣 能 夠 滿足相對性原理 絕對時間的觀念影響了人們對物 理 世界 的認(rèn) 識 這 就是 整個 問題 的謎底 叁考文獻(xiàn) 1 郭 奕玲 沈慧君 物理 學(xué)史 M 2版 北京 清華 大學(xué) 出版 社 2 0 0 5 1 6 4 1 7 3 2 張 元 仲 從 牛頓 力 學(xué) 到 狹 義 相 對論 J 物 理 2 0 0 2 4 1 9 3 3 趙 展 岳 相 對論 導(dǎo) 引 M 長 春 吉 林 人 民 出版 社 1 98 2 8 1 1 4 盧 德馨 大學(xué) 物 理學(xué) M 2版 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 社 2 0 0 3 3 8 0 5 郭 奕玲 沈 慧君 著名 經(jīng)典 物理 實驗 M J 北 京 北 京 科技 出版社 1 9 9 1 6 愛 因斯坦 愛 因斯 坦文 集 第 2卷 M 范岱 年 趙 中 立 許 良英 編譯 北 京 商務(wù)印書館 1 9 7 7 8 3 1 1 5 Re s e a r c h i n g Et h e r NI Z h i x i a n g S c h o o l o f P h y s i c s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F u y a n g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F u y a n g An h u i 2 3 6 0 4 1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a p e r we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b a c k g r o un d t o t he Et he r d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