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中2015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地理).doc_第1頁
重慶一中2015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地理).doc_第2頁
重慶一中2015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地理).doc_第3頁
重慶一中2015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地理).doc_第4頁
重慶一中2015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地理).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試題(共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年10月4日至10日為世界空間周,2014年世界空間周的主題為:空間科技為您導航。完成2526題。25、在每年世界空間周期間A北京的氣溫一天比一天低B澳大利亞正值小麥播種時節(jié) C巴西利亞的日出時間越來越晚D重慶正午陽光照進室內面積變大26、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我國自主建設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除能夠提供精確的定位、測速外,還能夠提供的服務包括災害救援 臺風移動監(jiān)測 農作物病蟲害監(jiān)測 授時A B C D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圖示經(jīng)緯線附近為我國重要山脈。讀下圖完成2728題。27、圖中的所代表的山脈依次是 A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B天山、昆侖山、秦嶺、南嶺C昆侖山、天山、陰山、秦嶺 D天山、岡底斯山、陰山、南嶺28、對圖中所代表的山脈的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山脈所在地區(qū)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間B山脈是我國內外流區(qū)域的分界線之一C山脈兩側的氣候類型不一樣D山脈是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之一讀右側我國某地區(qū)1月份等溫線圖(單位:C),回答2930題。29、關于圖中各處的敘述,正確的是AA處氣溫偏高,為湖泊 BB處氣溫低于-18度,為祁連山脈CC處氣溫低于-12度 DABC三處均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上30、關于圖中河流DE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泥沙含量較小水流湍急無結冰期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A B C D下圖為某區(qū)域等高線圖,表格所示為圖中T河流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表。讀圖表完成3132題。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10年40.2%44.1%6.2%1.3%8.2%31、19782010年R河流域A耕地減少,收入降低 B大量荒地變?yōu)椴莸谻生物的多樣性增加 D徑流總量明顯增加32、有關圖示區(qū)域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處我國南方,不受寒潮的影響B(tài)不會受到副高的控制而形成伏旱C黃銅礦的開采可能導致水土流失嚴重D在浙江登陸的臺風可能會帶來暴雨洪澇云量是指視野所及的天空被云所遮蔽的比例,為氣象觀測的常見數(shù)據(jù)之一。下圖為我國某地區(qū)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334題。33、據(jù)圖中信息判斷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大于乙地B乙地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丁地C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乙地D丁地云量的空間水平變化率小于丙地34、影響乙地等值線向北突出的最直接因素是A緯度 B海拔 C植被 D季風讀右圖(我國某省輪廓圖),完成3536題。35、與該省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與重慶相接 B其鄰國有印度、緬甸、老撾 C少數(shù)民族個數(shù)眾多 D省會為貴陽36、有關該省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正確的是 水能資源豐富 多地質災害 全境位于高原上 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物種資源很豐富 喀斯特地貌發(fā)育A B C D 二、綜合題。(共52分)41、根據(jù)圖和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28分)材料一:俄羅斯主要地形和水系分布圖。 (1)說明西伯利亞的緯度位置對發(fā)展交通運輸?shù)挠绊憽?4分)(2)勒拿河中、下游每年晚春時期,常常河水猛漲,請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俄羅斯東西伯利亞70N以南的絕大部分地區(qū)是森林地帶,主要樹種為針葉樹,木材蓄積量豐富,成熟林和過熟林比重達到80%,但發(fā)展林業(yè)卻比較困難。(3)根據(jù)材料一和二,推測東西伯利亞地區(qū)的干濕狀況并說出推測的依據(jù)。(6分)(4)分析東西伯利亞地區(qū)發(fā)展林業(yè)所面臨的主要障礙。(6分)材料三:今年5月21日,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30年每年380億立方米。按初步設計,該管道中國段起自黑龍江黑河市,途經(jīng)黑、吉、內蒙古、遼、冀、津、魯、蘇、滬9個省市,止于上海市。(5)據(jù)材料及所學,指出該管道經(jīng)過地區(qū)自北向南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以及形成這種變化的兩個主要原因。(6分)42、黃河“幾”字灣地區(qū)位于四省區(qū)交界處,區(qū)內灌溉農業(yè)發(fā)達,礦產(chǎn)豐富。根據(jù)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24分)(1)本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豐富,制約該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2)列舉從A到B體現(xiàn)出遞變的各種自然要素及其遞變規(guī)律。(6分)(3)CD線兩次穿過黃河,比較穿過附近黃河的水文特征的差異。(8分)(4)利用黃河水的灌溉,造就了河套平原“塞上米糧川”的美譽,但也有不好的方面。分析灌溉對黃河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8分)命題人:徐波、陳俊輝、李林審題人:何忠良、彭廷學、吳文成 地 理 答 案一、選擇題:2529:DCBCB 3034:ACDAD 3536:CA二、綜合題。(共52分)41、(1)緯度高,熱量不足,氣溫低,凍土厚且廣,不利于交通線路建設;積雪深,時間長,運輸時間短。(4分)(2)地處中高緯度地區(qū),季節(jié)性積雪量多,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晚春氣溫升高,大量積雪融化;河流自低緯向高緯流,會出現(xiàn)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凌汛);中下游地區(qū)地形平坦,排水不暢。(6分)(3)為濕潤地區(qū)。 有大面積針葉林覆蓋;有沼澤分布;緯度高,蒸發(fā)弱;河流眾多。(6分)(4)氣候寒冷,不利于工作;地形崎嶇,交通不便;距離市場遙遠;人煙稀少,勞動力缺乏。(6分)(5)林地,旱地,水田; 地形,降水量。(6分)42、(1)水源(2分) (2)降水量,遞減;植被,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