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活頁作業(yè)(十七)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選擇題1(2013濱州一模)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均不能證明的是()adna可以產生可遺傳的變異b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c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狀d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解析: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大多數生物遺傳物質為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兩實驗均不能證明此結論,d項正確。答案:d2(2013茂名一模)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對這兩個實驗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兩者都運用了和b前者運用了,后者運用了c前者只運用了,后者運用了和d前者只運用了,后者運用了和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而赫爾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也是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并且還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答案:d解析: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r型菌s型菌dna會得到s型菌”是因為s型菌的莢膜基因進入r型菌體內,進行了表達,產生了莢膜。用s型菌r型菌dna,得到的菌體內含有莢膜基因,不會得到r型菌,還是s型菌。答案:c4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細胞核的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的遺傳物質是rn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abc d解析:凡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細胞質中質粒、線粒體、葉綠體等有dna,屬于細胞質中遺傳物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答案:c5(2013皖南八校聯考)在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分別用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細菌,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復制了三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體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1/4和0c標記噬菌體的方法是分別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和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d上述過程中噬菌體的遺傳信息流動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質解析: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進入細胞內部的是噬菌體的dna,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部,故子代產生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都不具有放射性,由于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復制三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體占全部噬菌體的比例為2/81/4,b正確;噬菌體必須寄生在活細胞體內才能生活,不能直接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c錯誤;噬菌體是dna病毒,不具有逆轉錄過程,d錯誤。答案:b解析:隨著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呈現s型曲線的變化。r型細菌在小鼠體內開始時大部分會被免疫系統(tǒng)消滅,隨著小鼠免疫系統(tǒng)的破壞,r型細菌數量又開始增加。答案:b7赫爾希和蔡斯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以下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為()用分別含有35s和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利用培養(yǎng)細菌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用噬菌體分別與含有35s和32p的細菌混合培養(yǎng)用含35s和32p的噬菌體分別與無標記的細菌混合培養(yǎng)放射性檢測離心分離a bc d解析:噬菌體不能用一般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應先獲得分別由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再讓噬菌體分別侵染被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從而獲得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混合培養(yǎng),再離心分離,最后進行放射性檢測。答案:a8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下列關于這兩個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二者都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b二者的設計思路都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c艾弗里的實驗設置了對照,赫爾希與蔡斯的實驗沒有對照d二者都誘發(fā)了dna突變解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設計思路都是設法把dna和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都遵循對照原則,但二者都沒有誘發(fā)dna突變,其中只有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應用了同位素示蹤技術。答案:b9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c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dna完全分開d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只有在離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32p答案:d10艾弗里等人為了弄清轉化因子的本質,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如圖是他們所做的一組實驗,則三個實驗的培養(yǎng)皿中只存在一種菌落的是()a實驗一 b實驗二c實驗三 d實驗一和三解析:實驗二中加入的dna酶能分解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不能得到轉化,所以菌落只有一種,即r型菌落。答案:b11下列能夠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艾弗里將s型細菌提純的dna、蛋白質和多糖等分別加入到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r型細菌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進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dna雙螺旋模型的構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細胞的實驗a bc d解析:dna雙螺旋模型的構建揭示了dna的空間結構和組成單體的組合方式;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遺傳因子;禽流感病毒是rna病毒;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進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提出了“轉化因子”,沒有指出“轉化因子”是dna。答案:d12某研究人員模擬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s型細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細菌注射入小鼠r型細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細菌注射入小鼠r型細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s型細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細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r型細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個實驗中小鼠存活的情況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死亡、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中dna酶水解s型細菌的dna,轉化因子失活,小鼠存活。最后加入的是有毒的s型細菌,小鼠患敗血癥死亡。s型細菌和dna酶經高溫加熱后死亡,仍含有有活性的s型細菌dna,但最后加入r型細菌的dna,s型細菌dna不能轉化r型細菌的dna得到s型細菌,故小鼠存活。答案:d二、非選擇題14自從世界上發(fā)現了能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簡稱禽流感病毒),我國就參與了抗擊禽流感的國際性合作,并已經研制出預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要獲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將病毒直接接種到無細胞的培養(yǎng)基上,而是以活雞胚為培養(yǎng)基,其原因是_。(2)利用特定的顏色反應來鑒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學組分,原理是:rna在濃鹽酸中與苔黑酚試劑共熱顯綠色;_;_。(3)實驗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質組成為蛋白質和rna,不含dna,則證明禽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的最關鍵的實驗設計思路是_。(4)請你預測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質和rna分別感染活雞胚存在的幾種可能性:蛋白質與rna都有遺傳效應,說明:蛋白質和rna都是遺傳物質;_,說明:_;_,說明:_;_,說明:_。解析:本題是教材經典實驗的延伸。著重考查化學成分的鑒定原理、證明遺傳物質的關鍵設計思路以及探究性實驗的結果預測和結論分析。(1)病毒營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2)dna可用二苯胺試劑鑒定,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分別顯現不同的顏色。(3)證明某生物的遺傳物質的關鍵思路是設法把該生物的各種成分分離開來,單獨地、直接地觀察每種成分的作用。(4)進行探究性實驗的結果預測與結論分析時要考慮各種可能的情況。答案:(1)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細胞中進行(2)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作用顯紫色dna與二苯胺試劑共熱顯藍色(與的順序可互換)(3)設法將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質和rna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它們各自的作用(4)rna有遺傳效應,而蛋白質沒有遺傳效應r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rna沒有遺傳效應,而蛋白質有遺傳效應rna不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是遺傳物質rna和蛋白質都沒有遺傳效應rna和蛋白質都不是遺傳物質15回答下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關的問題:.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面是實驗的部分步驟:(1)寫出以上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第一步:_。第二步:_。(2)以上實驗結果說明:_。(3)若要大量制備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需先用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_,再用噬菌體去感染_。.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驗的實際最終結果顯示:在離心上層液體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1)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2)在理論上,上層液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_。(3)由于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a在實驗中,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b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將_(填“是”或“不是”)誤差的來源,理由是_。(4)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_。(5)上述實驗中,_(填“能”或“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理由是_。解析:.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說明是用35s標記的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噬菌體的繁殖必須在大腸桿菌內進行,要獲得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需要先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去感染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才可以得到被35s標記的噬菌體。.(1)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2)在dna中含有p元素,蛋白質中沒有,故32p只能進入噬菌體的dna中。在侵染過程中,由于噬菌體的dna全部注入大腸桿菌,離心后,上清液中是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沉淀物中是被侵染的大腸桿菌,因此上清液中沒有放射性。(3)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如果時間過長會使帶有放射性的噬菌體從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使上清液帶有放射性;如果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也會使上清液帶有放射性。(4)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表明,在噬菌體中,親代和子代之間具有連續(xù)性的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證明了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5)n元素在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因此不能用15n標記dna。答案:.(1)第一步:用35s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法律服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企業(yè)合同風險防范與控制探究
- 《供氣系統(tǒng)》課件
- 2025新款上海勞動合同樣本
- 青島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路養(yǎng)護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校園手繪文化墻制作合同
- 《終端管理要素》課件
- 2025會議室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勻泡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2年新高考湖南化學高考真題(word版含答案)
- Product Monitoring產品監(jiān)視與測量程序(中英文)
- 壓力管道安全檢查表參考范本
- SB∕T 10170-2007 腐乳
- 外貿進出口流程圖
- 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課后專項練習
- 皮膚管理--ppt課件
- 雙向氣動插板門使用說明書
- 水利水電工程畢業(yè)設計---水閘設計
- (完整版)2019年高考數學浙江卷(附答案)
- 信用社大額貸款會審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