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doc_第1頁
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doc_第2頁
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doc_第3頁
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doc_第4頁
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行車調度命令用語一、封鎖及開通區(qū)間1封鎖區(qū)間 站至 站間 行線因 ,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至 時 分止),區(qū)間封鎖。2開通封鎖區(qū)間根據 站報告, 站至 站間 行線 完畢,區(qū)間已空閑,自接令時起區(qū)間開通。二、向封鎖區(qū)間開行救援列車3救援列車(救援隊)出動因 站至 站間 行線( 站)發(fā)生事故, 救援列車(救援隊)立即出動。4救援列車開行 站至 站間加開 次, 站 時 分開,限速 km/h,按現時分辦理。5向封鎖區(qū)間開行救援列車準許 站開 次,進入 站至 站間 行線封鎖區(qū)間 km m處進行事故救援,區(qū)間( km m至 km m)限速 km/h, 將次推進(返回開 次)至 站(按事故救援指揮人的指揮辦理)。6救援單機開行自接令時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區(qū)間封鎖。準許 站利用 機車開行 次進入 km m處救援,將 次推進(返回開 次)至 站。(區(qū)間限速 km/h。)7列車分部運行根據 站報告, 次因 ,自接令時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區(qū)間封鎖。準許 站利用 機車開行 次進入封鎖區(qū)間 km m處掛取遺留車輛,將 次推進(返回開 次)至 站(區(qū)間限速 km/h)。 三、臨時變更行車閉塞法或恢復原行車閉塞法8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因 ,自接令時( 次列車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行車。9恢復原行車閉塞法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恢復基本閉塞法行車。10雙線反方向行車(未設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或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故障)自接令時( 次列車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行車。準許 次在 站至 站間利用 行線反方向運行,(在 km m至 km m處限速 km/h,) 次到 站后,恢復 行線基本閉塞法行車。11雙線改單線行車(未設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或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故障)因 ,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按單線行車。12恢復雙線行車(未設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或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故障)自接令時( 次到 站后)起,恢復 站至 站 行線基本閉塞法, 站至 站間恢復雙線行車。13列車反方向進入區(qū)間并運行至前方站(未設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或雙線雙向閉塞設備故障)或自動、半自動閉塞發(fā)出由區(qū)間返回的列車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行車。準許 站開 次(反方向)(限速 km/h)進入區(qū)間 km m至 km m處 ,(返回 次)限 時 分到 站,本列到達后恢復基本閉塞法。四、雙線反方向行車或雙線改單線(設有雙線雙向閉塞設備)和恢復雙線行車14雙線反方向行車自接令時( 次列車到 站)起,準許 次、 次在 站至 站間利用 行線反方向運行。 (運行至 km m至 km m處限速 km/h。)15雙線改單線行車因 ,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改按單線行車。16恢復雙線行車自接令時( 次到 站后)起,恢復 站至 站雙線行車。五、變更列車徑路17準許 次由原 徑路,改經 運行,各站按現時分辦理。六、列車在區(qū)間內停車并運行至前方站(使用基本閉塞法)18列車正方向進入區(qū)間內停車并運行至前方站準許 站開 次進入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 ,限 時 分到 站(本列到達 站后, 站方準放行續(xù)行列車)。19列車反方向進入區(qū)間并運行至前方站(設有雙線雙向閉塞設備)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準許 站開 次反方向進入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 ,限 時 分到 站。七、線路發(fā)生故障、災害或列車中掛有限速的機車、車輛等,需要使列車臨時減速運行,一停再開或特別注意運行20線路發(fā)生故障、災害需使列車臨時減速運行,一停再開或特別注意運行因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 , 次運行至該處(一停再開),限速 km/h。21列車中掛有限速的機車、車輛等,需使列車臨時減速運行或特別注意運行 次列車在 站掛有 輛(臺), 站至 站間限速 km/h運行。八、半自動閉塞區(qū)段使用故障按鈕或自動閉塞區(qū)間使用總輔助按鈕22半自動閉塞區(qū)段使用故障按鈕根據 站請求,現查明 站至 站間 行線區(qū)間空閑,準許 站使用故障按鈕辦理閉塞機復原。23自動閉塞區(qū)間使用總輔助按鈕根據 站請求,現查明 站至 站間 行線區(qū)間空閑,準許 站使用總輔助按鈕改變閉塞方向。九、列車掛有裝載超限超重貨物的車輛24 次掛有超限超重貨物 輛, 站至 站間運行條件如下:(1)限速 km/h;(2)行經300m及其以下半徑曲線,限速 km/h;(3)進出站經側向道岔限速 km/h,禁止通過 號道岔;(4) 站至 站間區(qū)間會車限速 km/h;(5) 站至 站間禁止在區(qū)間會車;(6) 站至 站間禁止在區(qū)間會特快旅客列車和特快行郵列車;(7)CTCS2區(qū)段在區(qū)間禁止與動車組交會;(8)禁止接(進)入有高站臺的線路;(9)各站按站細規(guī)定的線路接發(fā);其他要求。十、單機附掛車輛25準許 次在 站掛車 輛到 站,尾部車輛車號 。十一、半自動閉塞區(qū)段,超長列車頭部越過出站信號機(未壓上出站方面的軌道電路)發(fā)車26準許 次在 站出站信號機開放情況下越過出站信號機發(fā)車。十二、在非到發(fā)線上接發(fā)列車27在非到發(fā)線上接車準許 次接入 站非到發(fā)線 道。28半自動閉塞區(qū)間在非到發(fā)線上發(fā)車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行車,準許 次在 站非到發(fā)線 道發(fā)車,本列到 站后恢復基本閉塞法行車。29自動閉塞區(qū)間在非到發(fā)線上發(fā)車準許 次在 站非到發(fā)線 道發(fā)車。十三、臨時加開或停運列車30臨時停運列車準許 次在 站停運, 站至 站間加開 次,按現時分運行。31臨時加開列車準許 站至 站間加開 次、 次 站至 站間加開 次、 次按現時分運行。十四、貨物列車超長、欠軸、違反列車編組計劃32貨物列車超長 次列車換長 ,準許在 站至 站間超長運行。33貨物列車欠軸(根據部令 號,)準許 次欠軸開車( 分界站交車)。34貨物列車違反列車編組計劃(根據部令 號,)準許 次掛有 輛,違反編組計劃開車( 分界站交車)。十五、雙線區(qū)間內進行跨線裝卸作業(yè),區(qū)間有除雪機、起重機工作,區(qū)間內發(fā)生特別重大、重大、大事故,對開入其鄰線的列車35因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 , 次注意運行。十六、臨時利用本務機車調車作業(yè)36指定 次本務機車在 站進行調車作業(yè)。十七、單線半自動閉塞或雙線反方向越出站界調車37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 站至 站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準許 站利用該區(qū)間越出站界調車,限 時分完畢,作業(yè)完畢后恢復基本閉塞法。十八、接觸網停、送電 接觸網停、送電(施工)38接觸網有計劃停電根據供電調度 號申請,自接令時( 次到 站)起,準許 站(含)至 站(含)間 行線( km m到 站至 站間 km m)接觸網停電。39接觸網故障停電根據供電調度 號通知,自接令時起, 站(含)至 站(含)間 行線( km m到 站至 站間 km m)接觸網已停電,準許進行 作業(yè)。40接觸網送電根據供電調度 號通知, 站(含)至 站(含)間 行線( km m到 站至 站間 km m)接觸網已恢復供電。 接觸網故障及電力機車降弓運行41接觸網故障及電力機車降弓運行根據供電調度 號通知,因接觸網故障,自接令時起, 站至 站間 行線(站內 道) km m至 km m處,電力機車降弓運行。42接觸網故障修復根據供電調度 號通知, 站至 站間 行線(站內 道) km m至 km m處,接觸網故障修復,恢復正常運行。十九、施工天窗和維修天窗施工或施工天窗43封鎖區(qū)間并向封鎖區(qū)間開行路用列車(適用于每端各進一列)因 站至 站間 行線進行 作業(yè),自接令時( 時 分、 次到 站)起(至 時 分止),區(qū)間封鎖。準許工務部門在 km m至 km m處。準許供電部門在 km m至 km m處。 準許部門在 km m至 km m處。準許 站開 次,進入封鎖區(qū)間 km m處(防護點)停車,(限速 km/h,)按施工負責人的指示進行作業(yè),(返回開 次,)限 時 分到達 站(限速 km/h)。準許 站開 次,進入封鎖區(qū)間 km m處(防護點)停車,(限速 km/h,)按施工負責人的指示進行作業(yè),(返回開 次,)限 時 分到達 站(限速 km/h)。44變更限速條件自接令時起,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 ,恢復正常速度(改為 km/h限速)運行。45自動閉塞區(qū)間路用列車追蹤進入區(qū)間后封鎖施工準許 站 次跟隨 次按自動閉塞方式進入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 ,(限速 km/h,) 次到達 站后至時分止區(qū)間封鎖準許施工,返回 次(限速 km/h,)限 時 分到達 站。46較規(guī)定時間施工提前完畢(推遲開始) 站至 站間 行線 施工提前完畢(推遲開始), 次按閉塞法行車(在km m至 km m限速 km/ h)。47較規(guī)定時間施工延遲根據 站請求, 站至 站間 行線施工(封鎖)結束時間延遲到 時 分。 維修“天窗”48單個區(qū)間和車站維修作業(yè)自 次 站出站(到達)起,準許 站至 站 行線區(qū)間及 站站內進行 分鐘維修作業(yè)。49維修“V型天窗”作業(yè)(連續(xù)多個區(qū)間和車站) 站(含)至 站(含)間 行線自 次各站出站或到達起,準許各站及后方區(qū)間進行 分鐘維修作業(yè)。50維修 “垂直天窗”作業(yè)自接令時 ( 次到達 站、 次到達 站、 次到達站)起, 站(含)至 站(含)間 行線準許各區(qū)間及站內進行 分鐘維修作業(yè)。二十、施工特定行車51車站接發(fā)列車自 月 日 時 分起至 月 日 時 分止,因 站進行 施工,施工期間:進站信號機停用。出站信號機停用。站至 站間 行線停用基本閉塞法,改用電話閉塞法。有關行車憑證的交付和正線通過列車的引導按“施工特定行車”辦法辦理二十一、行車設備故障52. 進站(接車進路)信號機故障時的引導接車根據站報告,因 站 進站(接車進路)信號機故障,自接令時(時分)起,次( 行)列車憑引導信號運行。53根據站報告, 站 進站(接車進路)信號機故障已修復,自接令時起,恢復信號機原顯示方式行車。54機車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機車信號、列車運行監(jiān)控裝置故障根據 站( 次司機)報告, 次本務機車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故障,(同時列尾裝置停止使用,)沿途各站加強監(jiān)視。根據 站( 次司機)報告, 次機車信號(列車運行監(jiān)控記錄裝置)故障,準許運行至站。55列尾裝置故障、丟失根據 站報告, 次列尾裝置故障(丟失),( 站負責吊起尾部風管,)準運行至 站,各站注意接車。56列尾裝置回送指定 次攜帶列尾主機 臺(回送)到 站。57旅客列車空氣彈簧故障根據報告, 次旅客列車因空氣彈簧故障,限速120km/h運行。58密接式車鉤的旅客列車,因故更換15號車鉤根據報告, 次旅客列車密接式車鉤因故更換為15號車鉤,限速140km/h運行。59. CTCS-2列控地面設備故障須使動車組降速運行或停車時,列控車載設備轉為按LKJ方式行車因 站( 站 站 行線區(qū)間)列控地面設備故障,準 次列車在 站 行線進(出)站信號機前,由列控車載設備方式轉為LKJ方式行車,列車運行至 站 行線進站信號機( 行線反向進站信號機)后,由LKJ方式轉為按列控車載設備行車。二十二、臨時指定列車限速60 次運行至 站至 站間 行線 km m至 km m處限速 km/h。二十三、動車組列車列控模式轉換61.列車由列控車載設備方式控車人工轉入隔離模式準許 次列車將列控車載設備轉入隔離模式。62.列車由隔離模式退出,人工轉換為列控車載設備方式控車準許 次列車退出隔離模式,轉換為列控車載設備方式控車。二十四、特殊情況下,不能在基本進路上接發(fā)動車組列車63.準許 次列車 站變更進路進入 道。64.準許 次列車 站變更進入 道。二十五、動車組列車在區(qū)間被迫停車后,準許返回后方站65.準許 次列車返回 站,并將列控車載設備轉入隔離模式,按車站進站信號機顯示的允許信號(或引導信號)進入站內。二十六、調度集中區(qū)段,由列車調度員辦理接發(fā)列車,調度命令用作允許列車運行的行車憑證66.調度集中區(qū)段,由列車調度員辦理發(fā)車,調度命令用作允許列車運行的行車憑證(1)因 站至 站間( 行) 停用基本閉塞法,現查明 站至 站間( 行)區(qū)間空閑,準許 次列車由 站發(fā)往 站。(2)在 站 道出站(進路)信號機故障、未設出站信號機、列車頭部越過出站(進路)信號機的情況下,準許 次列車由 道發(fā)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