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名詞解釋.doc_第1頁
外史,名詞解釋.doc_第2頁
外史,名詞解釋.doc_第3頁
外史,名詞解釋.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文學名詞解釋:1 新喜?。菏且环N不同于古典時期舊喜劇的新型喜劇。它不談政治,以描寫愛情故事和家庭關系為主要內容,又稱世態(tài)喜劇。劇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類型,如農夫,鞋匠,食客,兵士,藝妓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恨世者薩摩斯女子。2 奧林波斯神系:在這一組神話中,希臘諸神按父權制氏族的方式在奧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為首的龐大的家族,稱為“奧林波斯神系”。3 英雄傳說: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臘人對遠古歷史和對自然界斗爭的一種藝術回顧。這類傳說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與人的后代,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們體力過人,英勇非凡,體現(xiàn)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豪邁氣概和頑強意志,成為古代人民集體力量和智慧的化身。4 荷馬史詩:伊利昂紀奧德修紀是古希臘最早的兩部史詩,一般認為是吟誦詩人荷馬所作,故稱荷馬史詩。荷馬史詩以特洛伊戰(zhàn)爭為背景。公元前8世紀,小亞細亞一帶的民間歌人,雙目失明的職業(yè)樂師荷馬把有關特洛伊戰(zhàn)爭的短歌,傳說整理加工,巧制精編,創(chuàng)作了伊利昂紀奧德修紀這兩部長篇敘事佳作。到了公元前6世紀中葉,在雅典執(zhí)政者庇士特拉妥的帶領下,學者們將其刪改完善,史詩正式用文字記錄下來,整理成書。到公元前3至2世紀亞歷山大城的學者們又進一步審校,定本,這便是流傳至今的“荷馬史詩”。5 教會文學:又稱僧侶文學,是中世紀歐洲盛行的長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正統(tǒng)文學,主要指的是當時的教士和修士寫的文學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臘文和教會斯拉夫文。體裁有圣經(jīng)故事,圣徒傳,禱告文等。文學題材大多取材于圣經(jīng),創(chuàng)作目的主要是宣傳基督教教義,宣揚禁欲主義和來世主義思想。6 城市文學:市民文學也稱城市文學,是從11世紀隨著城市的出現(xiàn)和市民階級的形成而產(chǎn)生的文學,它大多是民間創(chuàng)作,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反映市民的審美情趣,強調“機智”和“樂觀”。其主要體裁有韻文故事,諷刺敘事詩,抒情詩和市民戲劇。7 騎士文學:騎士文學盛行于11至13世紀西歐封建制度鞏固繁榮的時期,以法國的成就最高。其基本內容是描寫騎士愛情和他們的冒險,宣揚和美化騎士精神。有騎士抒情詩和騎士敘事詩兩種。8 英雄史詩:是在民間文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從作品形成的時間和內容來看,大致可分為早期英雄史詩和后期英雄史詩兩種。早期英雄史詩形成于中世紀初期,是氏族社會末期各部落的民間集體創(chuàng)作。后期英雄史詩產(chǎn)生于中世紀中期,是封建制度發(fā)展以后的產(chǎn)物 。后期英雄史詩的中心主題是愛國主義。9 文藝復興:是新興資產(chǎn)階級以人文主義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臘文化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文藝,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以世俗的形式反對封建制度和宗教勢力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思想文化運動。10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反教會斗爭中形成的思想體系,世界觀或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chǎn)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對“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11七星詩社:指十六世紀出現(xiàn)在法國的一個詩人團體,它由七位詩人組成,以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并從中受到教益為出發(fā)點,以革新法國詩歌形式,促進法蘭西民族語言的統(tǒng)一為旨歸。“七星詩社”的代表詩人是龍沙,他是法國近代第一位抒情詩人。12流浪漢文學:是歐洲近代小說的一種模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特別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為無業(yè)游民,作品在描寫他們不幸命運的同時,也描寫了其為生活所迫而進行的欺騙,偷盜和各種惡作劇,表現(xiàn)了不幸者的消極反抗情緒;在布局謀篇上,以主人公活動為線索,按主人公活動的足跡,通過主人公的親身經(jīng)歷和所見所聞來安排各種生活場所。13“大學才子派”:“大學才子”是十六世紀后期在英國出現(xiàn)的一批人文主義劇作家,他們大都受過大學教育,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學識淵博,在戲劇創(chuàng)作上頗有創(chuàng)新。代表任務有李剛,馮洛等,他們?yōu)樯勘葋啈騽〉漠a(chǎn)生奠定了基礎。14巴洛克文學:巴洛克用來形容首先出現(xiàn)在意大利的一種崇尚裝飾與雕琢的建筑。這種風格在當時一些國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有所體現(xiàn),于是人們就移用了這個概念指稱這種風格的文學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作在內容上偏重表現(xiàn)宗教狂熱,對塵世的絕望,情緒為夸張的悲觀和頹喪,用詞華麗,堆疊辭藻,作品結構常常框架宏闊,敘事風格撲朔迷離15古典主義:古典主義因崇拜古希臘,羅馬文學而得名。它是法國封建王權和資產(chǎn)階級相妥協(xié)的產(chǎn)物,以笛卡爾的唯理主義哲學為基礎,強調理性原則,認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因遵循理性。作品多從古希臘羅馬神話,歷史和傳說中選取創(chuàng)作素材,突出體現(xiàn)規(guī)范,嚴整,簡練,明晰,崇尚理性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三一律”原則。16 感傷主義:“感傷主義”得名于勞倫斯斯特恩的一部小說感傷的旅行,在創(chuàng)作上強調感情的力量,著力描寫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讀者的憐憫和同情。它曾流傳到德國,法國和俄國,有著廣泛,的影響,為浪漫主義的興起作了鋪墊。17 正?。旱业铝_嘗試建立一種新的戲劇體裁 ,沖破古典主義理論在悲劇,喜劇之間劃下的界線,用散文的方式表現(xiàn)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稱這種新的戲劇為“嚴肅劇”即所謂“正劇”。18 狂飆突進運動:1770年歌德與赫爾德在斯拉斯堡的相識與相知,以及1770年格廷根文藝年鑒雜志的出版,吸引了一批青年作家,共同標志著“狂飆突進”運動的開始?!翱耧j突進”運動的名稱源于格林格爾的同名劇本狂飆突進。這批青年作家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他們在領袖赫爾德的帶領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創(chuàng)造”為中心口號,主張個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識。19 耶拿派:耶拿派是德國最早的一個浪漫主義文學流派。其主要成員有施萊格爾兄弟,洛瓦利斯,蒂克等。施萊格爾兄弟是早期浪漫主義的理論家。他們在1798年到1800年間創(chuàng)辦的雅典娜神殿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義這個名稱,強調創(chuàng)作自由,重視情感,尋求神秘感。20 “海德堡”派: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創(chuàng)辦了隱士報形成了德國浪漫派的另一個中心海德堡派。其中心人物有阿爾尼姆和布倫塔洛,他們合作出版民歌集兒童的奇異號角。該派的貢獻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德國民間文學。21湖畔派: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有兩組代表人物,首先開創(chuàng)浪漫主義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詩人,包括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他們厭惡資本主義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系,遠離都市,隱居在英國西北部的昆布蘭湖區(qū)和格拉斯米爾湖區(qū),寫了湖區(qū)風光的詩作,故被稱為“湖畔派”22 “撒旦派”或“惡魔派”:代表人物有拜倫,雪萊,濟慈。他們果敢的斗爭精神使得英國紳士們?yōu)橹畱嵟?,所以稱為撒旦派。23 拜倫式英雄:東方敘事詩是拜倫在18131816年創(chuàng)作的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一組傳奇詩,包括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盜萊拉柯林斯的圍攻巴里西娜等。在這些詩篇中,詩人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倫式英雄”的形象。他們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獨,倔強,個性獨特,蔑視文明,反抗現(xiàn)存社會制度,敢于同罪惡社會進行毫不妥協(xié)的斗爭。24 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這些形象大多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接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厭倦上流社會的生活,渴望有所作為,他們的出現(xiàn)時社會意識覺醒的一種體現(xiàn)。但是這一類形象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缺乏行動的能力和勇氣,因此在社會上無所適從,結局是悲劇性的。25 “小人物”:“小人物”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被欺凌被侮辱的典型。他們官階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來順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膽小怕事,因而成為“大人物”統(tǒng)治下的犧牲品。26 自然派:“自然派”是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別稱。果戈理的創(chuàng)作使這一文學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終確立。許多青年作家追隨果戈理,他們的創(chuàng)作真實地反映生活,揭露了農奴制腐朽黑暗,描寫了下層人民的苦難命運,表達了勞動人民要求變革社會的愿望。別林斯基從理論上論證了自然派文學批判現(xiàn)實的傾向。27 “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紀中葉在俄國文學中出現(xiàn)的具有思想傾向的平民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形象。這些形象盡管個性相異,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堅定的意志,明確的思想,以及實干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28 人間喜?。喊蜖栐藙?chuàng)作的總稱,包括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共90余部.主要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通過資產(chǎn)者的發(fā)家,貴族的沒落,金錢的萬能來揭發(fā)和批判資本主義金錢社會。30 自然主義文學:自然主義在思想上受到實證主義,遺傳學說和生理學等哲學和科學的深刻影響。它強調真實,主張文學應完善地再現(xiàn)自然;強調客觀性,要求作家消失在作品的背后,避免主觀情感的流露,只需記錄事實;突出科學性,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運用生理學,遺傳學理論及實驗方法從事寫作,描寫也要達到一種科學式的精神。31 前期象征主義文學: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產(chǎn)生最早,影響最大,涉及面最廣的文學流派。象征主義者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虛幻的,只有內心感受才是真實和美的;詩歌應該擺脫描寫外界事物的傾向,努力寫出“內心的真實”,但內心的感受也必須借助于具體的形象才能表達,因此詩人應當找出與之對應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質的可感性表現(xiàn)隱蔽的內心世界。象征主義注重聯(lián)想和暗示,講究詩歌的神秘性,音樂性以及“通感”手法。32 唯美主義文學:是19世紀中期起源于法國,后興盛于英國的文學流派。唯美主義者為了標榜不與丑惡的現(xiàn)實為伍,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宣揚真正的藝術和資產(chǎn)階級生活制度相抵觸,和資產(chǎn)階級虛偽道德相對立,因而藝術不應反映生活,無須顧及道德,藝術要追求的只有訴諸感覺,印象的形象。唯美主義作品多以愛情和歡樂為基本主題,以消遣度日的特權人物為主人公,講究辭藻,韻律,重視靜物的描寫,以造成視覺,聽覺的美感。33 巴黎公社文學:19世紀3040年代,歐洲出現(xiàn)了萌芽狀態(tài)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如法國工人詩歌,英國憲章派文學,德國的革命詩歌等。這一時期成就最大的是巴黎公社文學,包括公社誕生前后約20年間公社社員的大量文學創(chuàng)作。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產(chǎn)物,是早期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繼續(xù)和發(fā)展。34 “心靈辯證法”: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對托爾斯泰早期自傳小說的評價,他認為托兒斯泰最注重的是一些情感和思想怎樣發(fā)展成別的情感和思想,最感興趣的是心理過程本身。35 解凍文學:“解凍”思潮是以愛倫堡的中篇小說解凍命名的。小說通過描寫伏爾加河沿岸一家工廠的廠長茹拉夫廖夫這個“官僚主義者”典型,反映了蘇聯(lián)社會的不正?,F(xiàn)象。小說以寫冰雪消融,解凍時節(jié)來臨結束。于是“解凍”成了這個時期文學界的象征,由此發(fā)端的干預生活,寫陰暗面,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政治問題,關注人物命運的創(chuàng)作傾向,被稱為“解凍文學”思潮。36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代美國青年曾經(jīng)抱著把民主的旗幟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參戰(zhàn),結果神圣的戰(zhàn)爭不過是列強間的骯臟交易而已。他們覺得被國家欺騙了,信仰崩潰,本來和社會維系著的一切都被戰(zhàn)爭摧毀了,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礎,只能靠刺激和幻想來維護。于是,他們沉浸在藝術領域里,修補,慰藉受損的自我。這就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37存在主義:是末期產(chǎn)生于法國,后流行歐美的文學流派,它以存在主義哲學為基礎,以文學形式宣傳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宣揚世界荒繆,人生痛苦。代表作。代表作家是薩特,加繆和波伏娃。38 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出現(xiàn)于法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在內容上表現(xiàn)世界不可理喻,人生荒誕不經(jīng),藝術手法上打破傳統(tǒng)的戲劇結構,用不合邏輯的情節(jié),性格破碎的人物形象,機械重復的戲劇動作和枯燥乏味的語言表現(xiàn)世界荒誕的根本主題。40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是拉丁美洲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流派,發(fā)端于20世紀3040年代,到60年代成為拉美小說的主潮,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大多具有強烈的使命感,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拉美人民苦難的歷史,揭露黑暗現(xiàn)實,抨擊本國獨裁政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探索民族的出路和未來。在藝術上,通過帶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覺感受,通過不同的文化觀念折射現(xiàn)實,經(jīng)常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如幻覺,夢境甚至鬼魂等形象展現(xiàn)現(xiàn)實的神奇色彩,不斷表現(xiàn)生活現(xiàn)實。41 新小說派: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于法國,60年代蜚西歐,美國,日本及東歐的文學流派。它既沒有嚴密的組織,又沒有統(tǒng)一的文學主張。其出現(xiàn)以羅伯格里耶1953年發(fā)表的小說橡皮為標志,隨后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作家作品。新小說派擯棄情節(jié)和人物,拼貼散亂的片段,以物代人,創(chuàng)立純粹寫物的風格,倡導讀者參與創(chuàng)作,重建小說的人物與情節(jié)。這個反對小說創(chuàng)作傾向的流派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42 亡靈書:又譯為死者之書是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者的作品,是指導死者生活的詩歌集,匯入大量的神話詩,禱文詩,頌詩,歌謠,咒語等,內容駁雜,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圖將生命的榮華富貴延續(xù)到后世的幻想。43 吉爾伽美什:是古巴比倫神話故事的總匯,是兩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結晶,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詩,在世界古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44 舊約:古代希伯來文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總集。全書共39卷,可分為法律書,歷史書,先知書,詩文雜著4部分。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文學影響廣泛而深遠。45 “吠陀”:是古印度文學中最早出現(xiàn)的詩體文獻,“吠陀”是知識,學問的意思。它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的經(jīng)書,是以人生與宗教為主題的較短的抒情詩。最初是印度人民世代口頭流傳的集體創(chuàng)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羅門祭司編訂成一些集子。主要包括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等。46 物語文學:物語是日本文學的一種,即虛構的文學作品。日本的物語文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伊勢物語為代表的圍繞和歌為中心的“歌物語”,另一個是以竹取物語為代表的富于傳奇色彩的“傳奇物語”。兩者都用假用名字寫成,其中竹取物語明顯受到唐傳奇的影響。11世紀初產(chǎn)生的源氏物語是這一時期物語文學的最高成就。47 懸詩:“懸詩”是阿拉伯文學的一種,代表了蒙昧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據(jù)說每年都要在夷加附近的歐卡茲集市上舉行賽詩會,中選的詩以金粉汁書寫在亞麻布上,高懸于“克爾白”天房,因而得名。48 柔巴依:即四行詩,是伊朗的傳統(tǒng)詩體,四行詩譯為“柔巴依”,伊朗這種傳統(tǒng)的詩歌形式與中國的絕句相似,形式短小,便于抒情。49 俳句:俳句是江戶時期詩歌方面的重要代表。一般俳句有三句,每句分別有5,7,5個音節(jié)。這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詩歌,重要代表“俳句”是松尾巴蕉。50 萬葉集:是日本的第一部和歌總集。為了與漢詩相區(qū)別,日本人將用大和文寫的詩歌稱為和歌。代表詩人有山上一良等。51 唯美派:是日本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