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doc_第1頁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doc_第2頁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doc_第3頁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doc_第4頁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2 地殼變動和地表形態(tài)教學目標: 1、讓學生區(qū)分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 2、讓學生了解不同地貌對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如背斜、向斜等對人類工程建設的影響。課時:1教學重點、難點:難點:地質構造的判斷及其與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地形倒置的形成及成因。教學方法:講解法、多媒體、小組討論法。板書設計:3.2 地殼變動和地表形態(tài)一、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1、 褶皺(背斜和向斜)2、 斷層(地壘和地塹)二、外力作用及其影響1、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關系2、 流水作用及地貌3、 風力作用及地貌4、 冰川作用及地貌教學過程:復習舊課:地質作用是如何促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呢?引入新課:俗話說得好,“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所以地殼處在不斷運動之中,那么地殼在運動時會形成一些遺跡。請大家看一幅圖片。展示圖片:展示褶皺和斷層示意圖。類似的地形,我們在野外曾經(jīng)見到過,這些都是地殼運動的“足跡”。講授新課一、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往往被保留在地殼巖層中,成為地殼運動的見證。1、 定義: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稱為地質構造。由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叫做構造地貌。2、 常見的構造地貌褶皺和斷層。那么什么是褶皺和斷層呢?下來我們具體的分析褶皺和斷層形成過程及形成的地貌等。當巖層受到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強大擠壓作用時,便會發(fā)生彎曲變形,形成褶皺。地殼發(fā)生褶皺隆起,常常形成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大的山脈便是這樣形成的,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都是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在板塊交界處發(fā)生大規(guī)模褶皺隆起而形成的。請大家看大屏幕,觀察褶皺的形成過程。多媒體動畫演示褶皺(背斜和向斜)展示巖層由于水平受力發(fā)生彎曲變形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有的巖層向上拱起,我們稱之為背斜,有的向下彎曲,我們稱之為向斜。請大家注意,我們所說的巖層是指連續(xù)的巖層,是一個整體。教師提問:那么在地貌上,背斜和向斜一般形成什么地形呢?學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圖片參照/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F1%DE%D6%E5%B5%D8%C3%B2&in=9085&cl=2&lm=-1&st=&pn=0&rn=1&di=31827787395&ln=1991&fr=&fm=&fmq=133121645915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3182778739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allimg%2F100508%2F1-10050P64P8.jpg&fromURLhttp%3A%2F%2F%2Fdltp%2F12991.html&W690&H449&T8172&S66&TPjpg過渡:是不是所有的時候,背斜都形成山嶺或山地,向斜都形成谷地呢?請大家看一幅圖片(地形倒置示意圖)。展示“地形倒置”示意圖,教師提問/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5%D8%D0%CE%B5%B9%D6%C3&in=26951&cl=2&lm=-1&st=&pn=8&rn=1&di=63844596825&ln=1044&fr=&fm=hao123&fmq=133121709703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1&di63844596825&objURLhttp%3A%2F%2F%2Fwzym%2F0137%2Fg10137%2Fg1dlu909.files%2Fimage017.jpg&fromURLhttp%3A%2F%2F%2Fwzym%2F0137%2Fg10137%2Fg1dlu909.htm&W253&H196&T8646&S8&TPjpg圖中所示山地和谷地對應的地質構造分別是什么呢?請解釋成因。實驗把一根木棍放在桌面上,然后慢慢用力向中間擠壓,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其發(fā)現(xiàn)木棍向上拱起的頂部首先破裂。得出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容易破裂的事實。多媒體動畫演示:展示地形倒置的形成過程。學生總結:背斜頂部由于受張力作用,巖石松懈,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擠壓,巖石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教師總結:這進一步說明了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和變化是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過 渡: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明白了當巖層受力擠壓時,會彎曲變形形成褶皺,褶皺有兩種基本形態(tài)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有時背斜也會成谷,向斜也會成山。但是背斜和向斜處連續(xù)巖層的彎曲方向不變,這是大家在判斷背斜和向斜時要注意的地方。巖層受力彎曲變形會形成褶皺,那么當?shù)貧み\動產(chǎn)生的強大壓力或張力超過了巖石所能承受的限度,巖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學生回答:巖體會發(fā)生破裂,并且沿斷裂面兩側巖塊有明顯的錯動、位移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斷層。圖片參照/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CF%B2%E3%B5%D8%C3%B2&in=25280&cl=2&lm=-1&st=&pn=5&rn=1&di=1508766510&ln=1970&fr=&fm=hao123&fmq=133121652621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5&-1&di150876651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allimg%2F101003%2F15223562N-3.gif&fromURLhttp%3A%2F%2F%2Fdlsk%2F21168_3.html&W265&H177&T8054&S12&TPgif多媒體動畫演示斷層展示斷層的形成,巖塊的上升、下沉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引導學生總結指導學生總結,并提示他們把課本打開到3.2 地殼變動和地表形態(tài)第一段的相關內(nèi)容劃出來。在地貌上,斷層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等。斷層一側上升的巖塊,常成為塊狀山地,我們稱之為地壘,如我國陜西的華山、江西的廬山、山東的泰山等。斷層另一側相對下沉的巖塊,則常形成谷地,我們稱之為地塹,如我國陜西的渭河平原、山西的汾河谷地,東非大裂谷等。在斷層構造地帶,由于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常發(fā)育成溝谷、河流(如斷層處有噴泉流出或地下水出露的現(xiàn)象)。學生歸納 褶皺:背斜是良好的儲存石油和天然氣的地質構造(因為石油較輕,在水的上 面,而天然氣比油更輕,所以天然氣在油的上面)。且背斜是打隧道的良好選址,因為其天然拱形且不易儲存地下水。 向斜構造是良好的儲水構造,因為向斜中間低兩側高,水由兩側流向中間,有利于儲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 斷層:斷層附近容易形成泉;在工程建設中如要通過斷層,則必須采取相應工程加固措施,以免發(fā)生崩塌;水庫等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帶,以免誘發(fā)斷層活動,產(chǎn)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二、外力作用及其影響1、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關系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巖2、流水作用(1) 流水的侵蝕作用:使地表支離破碎、溝谷發(fā)育。(例如:瀑布、峽谷、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流水侵蝕在河流上游形成V型谷等)(2) 流水的沉積作用:流水在搬運過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攜帶的泥沙等物質沉積下來,形成平原等地貌。(例如:山麓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流水在下游由于堆積形成U型谷等)我們可以根據(jù)河流在不同河段形成的地貌來判斷河流的流向及上中下游等。 圖片參照/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CF%B2%E3%B5%D8%C3%B2&in=25280&cl=2&lm=-1&st=&pn=5&rn=1&di=1508766510&ln=1970&fr=&fm=hao123&fmq=133121652621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5&-1&di150876651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allimg%2F101003%2F15223562N-3.gif&fromURLhttp%3A%2F%2F%2Fdlsk%2F21168_3.html&W265&H177&T8054&S12&TPgif3、 風力作用(1) 風力的侵蝕作用:在干旱地區(qū),風力強,風揚起砂石,吹蝕地表,形成風蝕溝谷、風蝕洼地、風蝕蘑菇等;地表沙塵和碎屑被風力侵蝕搬走后,又形成戈壁和裸巖荒漠。(2) 風力的沉積作用:風在搬運途中,當風力減小或受阻時,導致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或黃土高原等。圖片參照/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7%E7%C1%A6%D7%F7%D3%C3%D3%EB%B5%D8%C3%B2&in=3027&cl=2&lm=-1&st=&pn=0&rn=1&di=107918693130&ln=1966&fr=&fm=hao123&fmq=1331216331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107918693130&objURLhttp%3A%2F%2F%2Fdl%2Fupfiles%2Ffile%2F201012%2F20101217143343500.jpg&fromURLhttp%3A%2F%2F%2Fdl%2Fsoft_show.asp%3Fid%3D3&W312&H199&T9679&S24&TPjpg 4、 冰川作用: 在高緯度的,由于冰川的侵蝕作用,往往形成峽灣和平原(如西歐的峽灣和平原、北美五大湖平原等),在山區(qū)由于冰川侵蝕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等。/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1%F9%B4%A8%D7%F7%D3%C3&in=6818&cl=2&lm=-1&st=&pn=0&rn=1&di=25740466260&ln=1819&fr=&fm=hao123&fmq=133121799326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0&-1&di10023227326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3%2Fart%2Fimages%2Fbch731055.gif&fromURLhttp%3A%2F%2F%2Fupload3%2Fart%2F2530.htm&W360&H241&T8501&S70&TPgif總結新課ABCDE隔水層新老褶皺斷層成因巖層因地殼運動,受水平擠壓力的作用而發(fā)生彎曲,叫褶曲;如發(fā)生一系列褶曲,就形成褶皺巖層在地殼運動時,在受強大壓力和張力的作用下,發(fā)生斷裂,并沿斷裂面發(fā)生位移、錯位的現(xiàn)象,形成斷層類型背斜向斜地壘地塹特征 巖層上拱 巖層中心老兩翼新 巖層下彎 巖層中心新兩翼老兩斷層間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兩斷層間巖塊相對下降,兩邊巖塊相對上升地貌 一般成山嶺 地形倒置侵蝕成谷 一般成谷地 地形倒置堆積成山形成斷塊山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