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出院指導.doc_第1頁
骨科出院指導.doc_第2頁
骨科出院指導.doc_第3頁
骨科出院指導.doc_第4頁
骨科出院指導.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鎖骨骨折的出院指導保持患側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并維持3周。循序漸進地堅持肩關節(jié)的鍛煉。先練習肩關節(jié)每個方向的動作,再進行各個方向的綜合練習,如肩關節(jié)環(huán)轉運動、兩臂做劃船動作等。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顏色改變、溫度低時需隨時復查。術后1個月進行X拍片復查,了解骨折愈合情況,內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祝 您 健 康! 溫水鎮(zhèn)衛(wèi)生院 聯 系 電 話: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出院指導飲食: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鈣豐富的飲食,多喝牛奶。牛奶富含鈣、磷、鉀,所含蛋白質和鈣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飲品。休息:不強調臥床,盡可能離床活動。注意維護外固定的穩(wěn)定,觀察患肢手指的血運。如外固定松動、手的顏色改變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以便予以調整和處理。絕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將患肢長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帶懸掛于胸前,否則將導致肩關節(jié)外展、上舉活動障礙,并且長時間難以恢復。繼續(xù)堅持功能鍛煉。指導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發(fā)揮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夾菜、刷牙、系褲帶等,逐步達到生活自理。定期復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況。在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愈合情況,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及鍛煉計劃。內固定器材在術后6個月取出。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導伴橈神經損傷者,口服營養(yǎng)神經藥物并配合理療12個月。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骨折4周內,嚴禁做上臂旋轉活動。外固定解除后,逐步達到生活自理。復查指征及時間:“U”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腫脹消退后,石膏固定會松動,應來院復診;懸吊石膏固定2周后來院更換長臂石膏托,維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伴橈神經損傷者,定期復查肌電圖,了解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指導保持休息與活動的體位要求。繼續(xù)功能鍛煉:家長要督促并指導患兒按鍛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肢功能。復診的指征及復查的時間: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膚發(fā)紺、發(fā)涼、劇烈疼痛或感覺異常、麻木,應立即就診。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復診,將肘關節(jié)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為肘關節(jié)鈍角位長臂石膏托固定,再過3周來院拆除石膏。分別在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尺骨、橈骨骨干雙骨折的出院指導休息與體位:行長臂石膏托固定后,臥床時患肢墊枕與軀干平行,頭肩部抬高;離床活動時,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功能鍛煉:按鍛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肢功能。3周內避免前臂的旋前、旋后運動;4周后可進行前臂旋轉活動;610周后拆除外固定,可做各關節(jié)全面的功能鍛煉。功能鍛煉的時間要比骨折愈合的時間長,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做到持之以恒。復診的指征及復查的時間: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現“5P”征,應立即就診。在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橈骨遠端骨折的出院指導保持正確的體位,維持有效的固定。嚴格按鍛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復查指征和時間:當固定的肢體皮膚發(fā)紺或蒼白、感覺過敏或消退、腫脹和麻木等,應來院就診。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維持在掌屈尺偏位,則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來復診,更換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過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以便早期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脊柱骨折的出院指導做好頸椎外傷的預防:乘車、乘飛機要用安全帶;出外行走期間,應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如患有頸椎病,應給予積極治療;對于高空作業(yè)和地下作業(yè)的工作人員,應加強安全作業(yè)的宣傳,以免發(fā)生意外受傷。糾正并改變工作中的不良姿勢和習慣:注意調整桌面和工作臺的高度;在連續(xù)工作期間,應每2小時活動全身5分鐘。定期復查,不適隨診。截癱患者的出院指導鼓勵病人在家屬的陪同下坐輪椅參加戶外活動,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以減少感染機會。加強安全防護:應特別對家屬強調,截癱病人因皮膚感覺喪失,加上行動不便,在家中不僅要防止燙傷、凍傷、跌傷、碰傷等意外傷害,而且要預防自傷、自殺等情況。不可長時間無人陪伴,若暫無人陪伴,各種用具應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應牢靠;告訴病人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調整心理情緒。功能鍛煉的指導:截癱病人由于損傷平面以下的軀體運動功能喪失,易發(fā)生肌肉萎縮、關節(jié)強直或屈曲攣縮等。要家屬幫助病人經常進行肢體被動,保持關節(jié)的功能位置,防止垂足畸形。應根據康復的要求及病人的情況、興趣,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訓練。鍛煉的效果是,病人不依靠陪護,獨立完成翻身,穿脫衣褲、鞋襪,處理月經和自己放置便器進行排尿、排便等。定期復診,不適隨診。骨盆骨折的出院指導遵醫(yī)囑繼續(xù)合理用藥。加強功能鍛煉,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定期復診,不適隨診。股骨頸骨折的出院指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以免脫位。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防止骨質疏松,促進骨折愈合。繼續(xù)功能鍛煉,避免增加關節(jié)負荷的運動,如體重增加、長時間的行走和跑步等。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廁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盤腿的動作,不坐矮椅或沙發(fā),不要彎腰拾物,禁止爬坡。警惕感染的發(fā)生:關節(jié)局部紅、腫、痛及不適,應及時復診。股骨干骨折的出院指導1個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負重,3個月后參閱X線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負重。其它事項同“股骨頸骨折”出院指導。髕骨骨折的出院指導帶石膏出院者如發(fā)現石膏松動或變軟、遠端出肢體感覺麻木、肢體發(fā)涼等應及時復診。加強患肢功能鍛煉。告訴病人,在固定期間以股四頭肌鍛煉為主,固定解除后以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為主,可選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鍛煉,如主動鍛煉和被動鍛煉結合,床上鍛煉和床下鍛煉相結合,用器械鍛煉和不用鍛煉結合。跟腱斷裂的出院指導在石膏固定期間,囑病人不要進行小腿肌肉的訓練,可扶拐不負重行走,應選擇路面平整、安全的活動環(huán)境。術后6周拆線,6個月內不做劇烈活動。脊柱結核的出院指導囑病人出院后在家仍要臥硬板床,可平臥或側臥,最大程度的減輕或解除背部肌肉的收縮、緊張和痙攣。行病灶清除術和椎間植骨融合術病人的臥床時間一般為:頸椎手術3個月,胸、腰椎手術45個月。當植骨已達到融合時,即可起床活動。頸椎結核的病人,可選擇大小合適的頸圍固定,避免頭頸部上下左右的轉動。腰椎及胸椎結核的病人,指導病人正確使用胸腰帶,保持脊柱的穩(wěn)定。避免坐軟椅,避免久坐,每坐30分鐘應站立休息3分鐘;避免彎腰等負重活動,防止胸、腰部極度扭曲或屈曲。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幅度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以不加重傷口疼痛、不疲勞為度。堅持服用抗結核藥,不得自行停藥或隨意更改藥物。定期復診。如出現持續(xù)性腰痛、下肢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來院復診。骨與關節(jié)結核的出院指導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適當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遵醫(yī)囑繼續(xù)使用抗結核藥物12年,并定期到醫(yī)院檢查,若有不良反應要及時來醫(yī)院就診,以便醫(yī)生采取相應措施。要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為康復后下地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撔躁P節(jié)炎的出院指導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奔跑、足球等劇烈運動,以減少關節(jié)脫位、骨折等情況的發(fā)生。建議進行散步、騎固定自行車、上下臺階或樓梯等。繼續(xù)加強飲食和心理調節(jié),保持合適體重,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牽引或石膏固定未撤除的病人,囑注意體位正確,保持功能位置。患肢避免受壓,石膏保持清潔、干燥。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告訴病人和其家屬拔牙、扁桃體摘除等都有可能造成關節(jié)的再次感染,應盡量避免。定期復查,不適隨診。慢性骨髓炎的出院指導出院帶藥者,向病人交待服藥方法,按時服藥。觀察藥物反應,避免雙重感染。應注意過敏及毒性反應,內服中藥湯劑宜早晚空腹溫服。休息和活動:避免意外損傷,防止病理骨折。臥床時做引體向上、深呼吸等運動,運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肺功能,減少并發(fā)癥。繼續(xù)功能鍛煉,指導好各時期不同鍛煉方法。保持患肢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定期復查,不適隨診。頸椎病的出院指導3個月內繼續(xù)使用頸圍。逐步解除頸圍固定,先是在睡眠時去除,適應一段時間后再間斷使用,直至頸圍完全解除。合適的枕頭與睡眠姿勢對頸椎病患者很重要,應選擇合適的枕頭。枕頭的長度為4060cm或超過肩寬1016cm,高度為1012cm,以中間低、兩端高為宜。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不要長期低頭工作,要定期改變頭頸部體位;不要躺在床上看書。冬秋季節(jié)應注意保暖,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定期復查:出院后在第3個月、6個月、12個月到醫(yī)院復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出院指導告訴病人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時需戴腰圍。堅持進行腰背肌鍛煉,防止肌肉萎縮。指導病人臥床時應取床頭高30同時輕屈膝位,以有利于減少脊柱前凸,緩解背肌痙攣。糾正病人的不良姿勢,拾物時應屈膝下蹲,不能從仰臥位直接起床等,增加自我保護知識。2個月內不彎腰,半年內避免重體力勞動,飲食起居保持規(guī)律性,如有不適,隨時就診。膝關節(jié)鏡手術的出院指導術后3個月,關節(jié)功能恢復期,患肢不宜負重。注意膝關節(jié)保暖,夜間抬高患肢。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以利于關節(jié)功能恢復,直至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常、疼痛消失、下肢行走如常為止。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如發(fā)現有切口紅、腫、疼痛,滲液較多時,應及時就診。腰椎間盤鏡手術的出院指導戴腰圍注意保暖,臥硬板床休息;1個月后可進行日?;顒?;6個月內避免持重物及重體力勞動。向病人說明控制體重的重要性,進低脂飲食,防止肥胖,減輕腰椎的負重。指導病人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確的姿勢,經常改變體位,避免用單一姿勢站立或坐的時間太久,女病人應避免長時間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出院時若尚未拆線,囑病人術后10天到門診拆線。定期門診咨詢,不適隨訪。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出院指導體位指導:取平臥或半臥位,3個月內避免側臥。術后3周內屈髖小于45,以后根據病情逐漸增加屈髖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則:不要交叉雙腿,不要坐矮椅或沙發(fā),不要屈膝而坐。功能活動指導:術后3周內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人月后,患肢可逐漸負重,但拐杖的使用應堅持雙拐單拐棄拐原則。之后可進行簡單活動,如散步等。下午可適當抬高患肢,以減輕上午散步導致的水腫。6個月內避免患肢內收和內旋,站立時患肢應盡量外展。完全康復后可進行散步、騎車、打保齡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動,并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做對人工髖關節(jié)產生過度壓力造成磨損的活動,如跳躍、快跑、滑冰、打網球等。日?;顒又笇В翰灰獜澭皷|西,不要穿需要系帶的鞋,在穿褲和襪時應在伸髖屈膝位;加強營養(yǎng),戒煙酒;避免體重過度增加而加重對假體的負擔;盡量不要單獨外出活動,若外出時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護自己,又可向周圍暗示以獲幫助。在進行一切活動時,均應減少對患髖的負重。復診時間:術后3個月內,每月復診一次;術后6個月內,每3個月復診一次;以后每6個月復診一次。若有髖部疼痛或活動后嚴重不適,應隨時就診。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出院指導繼續(xù)加強股四頭肌舒縮練習,做伸腿、抬腿活動。同時也要加強膝關節(jié)鍛煉,如下蹬、踏車、上下樓等。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跳躍運動,行走時不可急停或驟然旋轉,最大限度地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及時預防并控制感染,防止細菌血源性傳播引起關節(jié)感染。天氣變涼時應隨時添加衣服,避免感冒。減少對人工關節(jié)的磨損,防止跌倒。病人最好終身使用手杖,特別是在外出時,以求得周圍人幫助。囑病人加強飲食,多食高蛋白、高鈣、易消化的飲食,但應保持合適的體重。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以防骨質疏松。術后隨診時間:半年內每月一次。若關節(jié)有疼痛等不適情況,應隨時就診。斷肢(指、趾)再植3個月內避免再植肢體用力過度,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免影響功能恢復。教育病人進行再植肢體的自我觀察及護理,患肢注意保暖及保護,避免再損傷。觀察再植肢體末梢顏色、溫度、感覺、運動等,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定期到門診復查。繼續(xù)進行再植肢體功能鍛煉,進行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等。先天性斜頸的出院指導石膏或外固定拆除后,應指導病人及家屬進行頸部功能鍛煉。每日練習向患側轉動頭部,下頜骨要過患側肩部。練習向健側屈頸活動。注意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養(yǎng)成正確的站、坐、臥位姿勢,并及時糾正病人的偏頭習慣。良性骨腫瘤的出院指導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以防止關節(jié)僵直、肌肉失用性萎縮。石膏固定的病人,應教會其觀察患肢末梢血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