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線攝影技術PPT參考課件.ppt_第1頁
胸部X線攝影技術PPT參考課件.ppt_第2頁
胸部X線攝影技術PPT參考課件.ppt_第3頁
胸部X線攝影技術PPT參考課件.ppt_第4頁
胸部X線攝影技術PPT參考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部攝影一 胸部體表定位標志1 胸骨頸靜脈切跡位于胸骨上緣的凹陷處 平第2胸椎下緣高度 2 胸骨角為胸骨柄體交界處 微向前凸 兩側與第2肋骨前端連接 平對氣管分叉及第4 5胸椎椎體交界處 3 劍突末端為胸骨最下端 平第11胸椎椎體高度 1 4 肋弓構成胸廓下口的前緣部分 肋弓的最低點平第3腰椎高度 5 鎖骨中線為通過鎖骨中點的垂線 6 腋前線為通過腋窩前緣的垂線 7 腋中線為通過腋窩中點的垂線 8 腋后線為通過腋窩后緣的垂線 2 二 胸部攝影注意事項1 攝影前認真閱讀申請單 2 胸部主要檢查肺臟時 常規(guī)取后前位與側位 主要檢查心臟時常規(guī)取后前位 左側位 斜位 3 檢查肺部時中心線經第4 5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暗盒 檢查心臟時 中心線經第6 7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暗盒 3 4 胸部攝影焦 片距為 站立后前位檢查肺180cm 檢查心臟200cm 臥位攝影時一般均用100cm 5 肺部及膈上肋骨應攝取深吸氣后屏氣像 心臟應攝取平靜呼吸下屏氣像 6 胸部攝影的曝光時間 要求使用X線管容量允許的最短時間 4 7 肺部照片主要觀察肺紋理和肺實質影像 因肺泡內充氣 吸收X線量少 所需攝影條件較小 8 膈上肋骨與肺組織重疊 膈下肋骨與腹腔臟器重疊 兩者對X線的吸收差異很大 攝影時應根據膈上肋骨深吸氣 膈下肋骨深呼氣的技術選擇曝光條件分別進行攝片 5 9 若兩側肺部密度相差懸殊較大或欲觀察肋骨 心臟 鎖骨等遮蓋的肺組織以及縱隔腫瘤等影像 可采用高千伏技術攝影 選用高柵比的濾線柵 10 胸骨正位攝影時應采用低千伏 小毫安 長時間 近距離并傾斜中心線的攝影技術 并在均勻淺呼吸的方式下曝光 6 11 由于胸廓兩側對稱 一般不用側位攝影 必要時取斜位 切線位攝影 12 膠片或IP尺寸 胸部整體片 14英寸 14英寸 或 12英寸 15英寸 13 攝影時去除衣物 異物 敷料 應注意對被檢者的X線防護 特別注意體位防護的運用 7 三 胸部常用攝影體位1 胸骨后前斜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身體矢狀面與床面長軸垂直 俯身使頸部前伸 胸骨緊貼在墊高約5cm暗盒上 兩臂內旋置于身旁 暗盒上緣達胸鎖關節(jié)上2cm 下緣包括劍突 中心線 自背部脊柱右后射至左前方 對準肩胛骨內緣與第 胸胸椎連線中點 經胸骨中點射入暗盒中心 胸骨后前位攝影體位 8 標準影像顯示 顯示胸骨正位全貌影像 胸骨柄 胸骨體及劍突邊緣銳利 背景模糊 從右后射入時 胸骨左側部與心臟重疊 右側與肺野重疊 顯示密度不均勻 右側對比度高于左側 右側緣清晰度較高 呼吸方式 緩慢連續(xù)淺呼吸曝光 胸骨后前位顯示圖 9 2 胸骨側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側立于攝影架前 下頜頦部略抬起 兩臂放于后背 兩手相握 肩部盡量向后 胸部前挺 暗盒上緣包括胸鎖關節(jié)上2cm 下緣包括劍突 前胸壁位于暗盒前中1 3處 中心線 水平投射 對準胸骨角距胸前壁后約4cm處垂直暗盒射入 胸骨側位攝影體位 10 標準影像顯示 顯示胸骨側位影像 胸骨柄 胸骨體 劍突骨質及前后緣骨皮質顯示清晰 胸鎖關節(jié)重疊 呼吸方式 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 觀察胸骨前后面骨質情況 胸骨側位顯示圖 11 4 膈上肋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 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暗盒并對其中線 上臂上舉抱頭 肩部內收 避免肩胛骨與肋骨重疊 暗盒上緣超出肩部6cm 下緣超出劍突3cm 中心線 經過第7頸椎垂直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 膈上肋骨前后位影像 呼吸方式 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12 5 膈下肋骨前后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仰臥于攝影床上 或站立于攝影架前 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暗盒 上臂上舉置于頭旁 髖 膝屈曲 雙足踏于床面 暗盒板置于濾線器托盤中 其下緣對肋弓下3cm處 兩側包括胸腹外緣 中心線 對準臍 向頭側傾斜10 15 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 顯示第8 12肋骨正位影像 肋骨紋理清晰可見 呼吸方式 深呼氣后屏氣曝光 13 二 呼吸系統(tǒng)常用體位1 胸部后前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前胸緊貼暗盒立于攝影架前 頭稍上仰 暗盒上緣超出兩肩峰3cm 兩手背放在髖部 雙側肘部內旋 使兩側肩胛骨拉出肺野 中心線 水平投射 經第5 6胸椎高度垂直暗盒射入 胸部后前位影體位 14 標準影像顯示 雙肺后前位影像 呼吸方式 深吸氣后屏曝光 用途 胸部后前位平片是X線檢查胸部的疾患的初選位置 胸部后前位顯示圖 15 2 胸部側位 體位設計 被檢者側立于攝影架前 兩臂上舉 交叉抱頭 使兩肩盡量不與肺部重疊 暗盒或上緣平第7頸椎 前胸壁及后背部與暗盒邊緣等距 中心線 水平投射 平第5 6胸椎高度經側胸壁中點 垂直暗盒射入 胸部側位攝影體位 16 標準影像顯示 常規(guī)位置 呼吸方式 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 能觀察縱隔 心臟后方和后部橫膈上方的肺部情況 以發(fā)現在后前位影像不能顯示的病灶 胸部側位顯示圖 17 3 胸部前弓位 前后方向 體位設計 被檢者立于攝影架前約30cm處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 兩手背放于髖部 肘部屈曲內旋 身體后仰 肩部緊靠暗盒 下胸部向前凸 使胸部冠狀面與暗盒呈45 角 暗盒上緣超出鎖骨6 7cm 兩側與側胸壁等距 胸部前弓位 前后方向 體位 18 中心線 水平投射 經胸骨角與劍突連線中點垂直暗盒射入 標準影像顯示 此位置顯示肺部前凸位影像 常用來觀察肺尖與鎖骨上或肋骨重疊的病變 呼吸方式 深吸氣后屏氣曝光 用途 此位置主要顯示肺尖部病變 對在前后位被肋骨和鎖骨遮蔽的病灶都能清楚顯示 19 4 心臟 大血管右前斜位 胸部右前斜位 體位 病人立位 右前胸轉向前 緊貼攝影架面板或暗盒面 使身體冠狀面與面板成45 55 角 右手背放于臀部 屈肘內收 左手上舉抱頭 保持身體穩(wěn)定 暗盒前緣包括左側胸壁 平靜呼吸狀態(tài)下屏氣曝光 中心線 對準左腋后線經第7胸椎水平方向射入 20 5 心臟 大血管左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