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克己復禮 學案課標要求1背誦12.1、3.1、16.2、13.3章。2掌握“敏”、“?!?、“奚”、“闕如”、“鮮”、“期”在文中的意義,理解“歸”、“目”、“事”、“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3理解下列短語并能夠默寫:克己復禮;郁郁乎文哉;是可忍孰不可忍;名正言順;犯上作亂。4熟讀課文,品味文段的語體和語氣,關注特殊句式的表達作用。5.明確每一章的基本觀點。發(fā)展要求1明確禮與仁、禮與孝的關系。2了解孔子所主張的克己復禮、君臣關系與宋儒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說明些句子翻譯可以參閱楊伯峻的論語譯注。每一章的基本觀點可以嘗試用簡短的詞句加以概括。 “同學們好”“老師好”,放學鈴聲響起,記者在漯河市十五中校門口看到:16名老師和學生,分兩排站立,每當有師生途經此處時,便90度鞠躬問好,而受禮后的師生,也會鞠躬還禮。90度鞠躬施禮,讓人感受到禮儀之邦的儒雅之風,但每天上學、放學,師生組隊迎送,全校上千名學生,一天下來,需要鞠多少次躬?需要還多少次禮?作為學校,應該通過多種教育方式,讓學生懂得文明對于立身處世的重要,讓傳統(tǒng)美德回歸。至于“見面禮”,我們更期望簡潔、明快,大可不必搞形式主義的“克己復禮”。1有子名字叫有若(字子若),比孔子小43歲。史記說“有若狀似孔子”,所以后來孔子去世,弟子思慕,就立有若為師,像對待孔子一般侍奉。2宰我以宰為氏,諱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魯國人。宰我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游列國,游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齊國、楚國。 孔叢子記義中記載,宰我出使楚國,楚昭王要送一輛華麗的車子給孔子。宰我說孔子對奢侈華麗的東西以及娛心亂性的音樂,都不會接受的,替孔子拒絕了楚昭王的禮物。孔子得知之后,對宰我的做法表示稱贊。在春秋時期,由于諸侯之間進行的爭霸戰(zhàn)爭導致周代的禮樂崩頹,所以,一心要恢復禮樂制度的孔子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說法,意思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周禮的規(guī)范,一切非禮的視聽言行都必須加以克制,這就算有了仁德。禮,指周禮,其實就是孔子認為正確的社會價值規(guī)范?!翱思簭投Y”是孔子主張道德上達到的自由自主的境界??鬃幼⒅刈陨硇摒B(yǎng),嚴于律己。我們從“克己復禮為仁”這句話里可以看出來?!翱思簭投Y為仁”里面包涵著一個重要的內容“克己”,即克制、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孔子經常用“君子”的標準對照自己,力求完善。因為“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仁”與“禮”的化身,“仁”即君子的“質”,“禮”即君子的“文”,文質彬彬的君子就是一種理想的人格。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2.1)突破詞句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克己復禮為仁克:_(2)天下歸仁焉 歸:_(3)請問其目 目:_(4)非禮勿視 非:_(5)回雖不敏 敏:_答案:(1)約束(2)贊許(3)條目,大項中分出的小項(4)不符合(5)聰明,機智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譯文:_(2)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_答案:(1)一旦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天下的人就會稱贊他仁德了。(2)我雖然愚鈍,也愿意照這些話去做。要義探究3在孔子的論述中,“仁”與“禮”的關系是怎樣的?點撥:在孔子看來,“禮”,是一種制度、規(guī)范,而“仁”則是“禮”的基礎和體現(xiàn)。對統(tǒng)治者來說,要實行“仁政”;對個人來說,要以“仁”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出發(fā)點和準則?!岸Y”以“仁”為基礎,靠“仁”來維持,離開了“仁”,也無所謂“禮”了。4如何理解孔子“為仁由己”的主張?點撥:從孔子“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以看出,孔子強調自我的主觀努力?!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更加具體地說明了克己復禮的原則和標準,也進一步說明“為仁由己”靠的是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修養(yǎng)程度。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3.14)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7.5)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5)突破詞句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周監(jiān)于二代監(jiān):_(2)郁郁乎文哉 文:_(3)孔子謂季氏 謂:_(4)是可忍也 是:_答案:(1)通“鑒”,借鑒(2)完美(3)評論(4)指示代詞,這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探究其句式特點。(1)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譯文:_(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譯文:_答案:(1)我好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主謂倒裝句,即“吾不復夢見周公久矣”)(2)如果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容忍呢?(固定句式:是,孰)要義探究7如何理解孔子對好長時間沒夢見周公的感嘆?點撥:相傳周公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被認為是禮樂的典范?!皦粢娭芄闭f明孔子對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孔子對“不復夢見周公”的嘆息,更表露了孔子對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渴望及希望渺茫的痛苦心情。8簡要分析孔子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原因。點撥:孔子主張禮治,認為禮治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規(guī)定的各個等級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否則就會導致禮樂崩壞、刑罰不當、綱?;靵y。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邊緣,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這是封建制度代替奴隸制度過程中的必然表現(xiàn)。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對此,孔子表現(xiàn)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tài)度。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16.2)突破詞句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蓋十世希不失矣蓋:_(2)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希:_(3)陪臣執(zhí)國命 執(zhí):_答案:(1)表推測,大概,大約(2)通“稀”,少(3)掌握,操縱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譯文:_(2)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譯文:_答案:(1)由諸侯做主,大約傳至十代很少有不失掉的。(2)天下清明,那么平民就不非議政治。要義探究11以孔子的觀點,“天下有道”的關鍵是什么?點撥:孔子認為,國家大事必須由天子做主,不能掌握在大夫手里。在孔子看來,治國興邦必須依靠“圣君”來推行仁政,這就對君主的自身修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天下有道”的關鍵,就是君主“克己復禮”、“為政以德”。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13.3)突破詞句1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子將奚先奚:_(2)子之迂也 迂:_(3)野哉,由也 野:_(4)則禮樂不興 興:_(5)則民無所錯手足 錯:_答案:(1)疑問代詞,什么,哪里(2)不切實際,不合時宜(3)粗魯(4)復興(5)通“措”,放置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譯文:_(2)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譯文:_答案:(1)君子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大概應該存而不論吧。(2)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辭,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才算罷了。要義探究14孔子的“正名”指什么?為什么孔子如此看重名分?點撥:孔子的“正名”指糾正與禮樂制度的規(guī)定相違背的各種名分。當時禮崩樂壞,名實不符,社會動蕩不安??鬃訛榱藢崿F(xiàn)安順和樂的社會理想,孔子注重從人倫關系出發(fā),力圖恢復社會正常的禮樂規(guī)范與倫常秩序。所以,孔子特別強調施政中“名分”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唯有名正言順,確立禮樂規(guī)范與倫常秩序,才能更好地施行仁政。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惫唬骸吧圃?!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12.1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2.8)突破詞句1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信如君不君信:_ 君:_(2)其為人也孝弟 弟:_(3)而好犯上者,鮮矣 鮮:_(4)君子務本 務:_(5)有酒食,先生饌 饌:_(6)曾是以為孝乎 曾:_答案:(1)誠然,這里有表示假設的意思動詞,像君主,行君道(2)通“悌”,順從和敬愛兄長(3)少,很少(4)致力,從事(5)吃喝(6)乃,竟1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探究其句式特點。(1)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譯文:_(2)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譯文:_答案:(1)即使有糧食,我能吃得到嗎?(固定句式:得之乎。諸:“之”“乎”的合音而成)(2)不喜好冒犯官長,卻喜歡造反作亂,這種人從未有過。(賓語前置,即“未有之也”)要義探究17孔子為什么把“君、臣、父、子”間的關系視為“為政之道”?點撥:孔子心中的“禮”,實際上是指,用以區(qū)別尊卑貴賤的社會制度和相應的禮節(jié)儀式。于是,孔子在君、臣、父、子關系上,強調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都應該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相應的“禮”,這樣,恢復了等級秩序,社會關系才會融洽和諧,禮治社會的理想才能實現(xiàn)。18應如何理解孔子“孝悌是仁道的根本”這一觀點?點撥:孔子主張的“仁愛”,其實是相關者之愛,是建立在血緣親情關系基礎上由親而愛的推演。因此,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成為所有仁愛中的起點。在中國早期,“國”與“家”都是建立在血緣親族關系基礎之上的,親族觀念的強化,有助于社會和國家的安定。所以,孝悌也是孔子所推崇的“禮”的基本內容,因而孔子把孝悌看做仁道的根本。誦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922題。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薄芭?,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17.21)突破詞句1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期已久矣已:_(2)新谷既升 升:_(3)食夫稻 夫:_(4)于女安乎 于:_(5)然后免于父母之懷 免:_答案:(1)太,甚(2)登,谷物登場(3)指示代詞,那(4)介詞,對于(5)離開2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譯文:_(2)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譯文:_答案:(1)三年不作樂,樂一定會廢弛。(2)而君子守喪的時候,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閑居也不覺得安適,因此不那樣做。要義探究21結合文段內容分析,孔子對孝只重視形式嗎?孔子為什么重視“三年之喪”?點撥:孔子對孝并非只重視形式,更重視發(fā)自內心的孝道。從孔子對宰我“于女安乎”“女安,則為之”的問答中可以看出,孝要發(fā)自內心。而且孔子又以君子居喪時食、聞、居的表現(xiàn)來勸說宰我應為了心安而堅守“三年之喪”??鬃又匾暋叭曛畣省?,是因為三年的守喪期,為天下通行的喪禮,也是報答父母三年的哺養(yǎng)之愛。再者,孔子推崇周禮,重視“三年之喪”的形式,希望以此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從而能更好地推施周代的禮樂制度。22孔子和宰我對“三年之喪”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辯。仔細閱讀這則文字,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守喪這個問題的看法,并談談你對宰我這個人的看法。點撥:(觀點一)對“守喪三年”這一觀點,我不贊成。因為真正的懷念應該永載于人的內心,不必流于形式。再說,盡孝道更應該在人活著的時候,“守喪三年”只是做給世人看的。(觀點二)贊成。父母撫養(yǎng)子女勤苦付出何止三年,從懷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學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謂多矣,我們守喪三年完全應該。雖然人死無魂,但是我們應該感恩。宰我:從敢于對師長提出自己的建議、思維活躍、好學深思這點來看,宰我是一個不注重表面形式、具有獨特見解的人。但在他守喪期間衣、食、居俱安來看,此人在守喪方面做得欠妥。誦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17.11)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3)突破詞句2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譯文:_(2)人而不仁,如樂何?譯文:_答案:(1)禮呀禮呀,難道僅僅是指玉帛之類的禮物說的嗎?(2)人如果不仁,怎樣對待樂呢?要義探究24孔子是如何認識禮樂與仁愛的關系的?點撥:孔子特別強調仁愛之心在推行禮樂制度時的重要作用。認為沒有仁愛之心,即使掌握了周代的禮樂知識也毫無用處??鬃拥恼卫硐耄侨蕫鄣木鲗嵤┤收?,而推行禮樂只是實行仁政的一種手段。建設充滿和諧仁愛精神的大同社會,是孔子超越禮樂制度的終極目標。 一、基礎鞏固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歸:贊許b舊谷既沒 沒:盡c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中:中間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動詞,行君道解析:選cc項,“中”當“得當”講。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周監(jiān)于二代b甚矣吾衰也c蓋十世希不失矣 d則民無所錯手足解析:選ba項,“監(jiān)”通“鑒”,借鑒;c項,“?!蓖ā跋 保?;d項,“錯”通“措”,放置。3下列句中“是”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有是哉,子之迂也 b曾是以為孝乎c無乃爾是過與 d是可忍,孰不可忍解析:選ca、b、d三項的“是”均為代詞,這。分別為:a項,“有是”,到了這種地步;b項,“曾是”,竟然把這;d項,“是可忍”,這可以容忍。c項,“是”為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盃柺沁^”,指責(動詞)你們(賓語)。4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b.c.d.解析:選ca項,表推測語氣,大概/代詞,他的;b項,連詞,表轉折關系,卻/連詞,表假設關系,如果;c項,同為助詞,處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d項,指示代詞,那/句首語氣詞,引出后面的議論,不譯。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甚矣吾衰也a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b有是哉,子之迂也c野哉,由也d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解析:選d例句為主謂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吾衰也甚矣”。a、b、c三項均為主謂倒裝句,與例句相同。其中,a項,應為“吾不復夢見周公久矣”;b項,應為“子之迂也,有是哉”;c項,應為“由也,野哉”;d項,為一般陳述句。6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_,_。(2)_,_;言不順,則事不成。(3)君子務本,_。(4)人而不仁,_?人而不仁,_?答案:(1)非禮勿言非禮勿動(2)名不正則言不順(3)本立而道生(4)如禮何如樂何二、論語閱讀(一)閱讀論語中的文字,完成78題。材料一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材料二孔子所處的年代,雖然周天子尚在,但禮樂已崩壞,政權已下移,已到了陪臣執(zhí)國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張“克己復禮”,“禮”即周禮,講求“忠臣不二君,賢女不二夫”。7結合材料一,簡要說明“克己復禮”的含義。 答:_答案: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語行動都合乎禮儀。8材料二對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答:_答案:不正確??鬃铀岢闹芏Y的核心內容是“各安其分”,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和血緣關系的宗法制度??鬃又v君臣父子關系時講了兩面,不但對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對君主和父輩也有制約?!爸页疾欢?,賢女不二夫”是后世人把這種關系片面化、絕對化了,這種極端的主張,違背了孔子所倡導的“周禮”。(二)閱讀甲、乙兩則文字,完成910題。(甲)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2.8)9(1)請從上述文字中寫出一個成語。答:_(2)孔子對“孝”有什么主張?請簡要分析。答:_答案:(1)犯上作亂。(2)為長輩效勞,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請長輩享用,這些還不是孝的全部。對長輩的孝應發(fā)自內心,表現(xiàn)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愛和悅的容色。(乙)二十四孝圖上有一個“埋兒奉母”的故事。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對母極孝。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彀褍鹤颖С?,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10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觀”?請簡要分析。答:_答案:郭巨的孝道是“愚孝”。殺兒之舉,有違人性,看似大孝,實則殘忍。一則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二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三則會陷老母于不仁。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于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于數(shù)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嘗造門,群居燕會,亦所罕預,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陽召歸,謂曰:“我疇昔常欲親汝,汝何故疏我?”彬頓首謝曰:“臣為周室近親,復忝內職,靖恭守位,猶恐獲過,安敢妄有交結?”七年,伐江南。長圍中,彬每緩師,冀李煜歸服。城垂克,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皆來問疾。彬曰:“余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敝T將許諾。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與其臣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左右密謂彬曰:“煜入或不測,奈何?”彬笑曰:“煜素懦無斷,必不能自引決。”煜之君臣,卒賴保全。初,彬之總師也,太祖謂曰:“俟克李煜,當以卿為使相?!备睅浥嗣李A以為賀。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廟謨,乃能成事,吾何功哉,況使相極品乎?!泵涝唬骸昂沃^也?”彬曰:“太原未平爾?!奔斑€,獻俘。上謂曰:“本授卿使相,然劉繼元未下,姑少待之?!奔嚷劥苏Z,美竊視彬微笑。上覺,遽詰所以,美不敢隱,遂以實對。上亦大笑,乃賜彬錢二十萬。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過多得錢爾?!毕唐蕉辏患?。上趣駕臨問,手為和藥,仍賜白金萬兩。六月薨,年六十九。上臨哭之慟。(取材于宋史曹彬列傳)注覿(d):相見。1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遂受而籍之以歸籍:登記造冊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c副帥潘美預以為賀 預:參與,加入d仍賜白金萬兩 仍:于是,又解析:選cc項,預:預先,提前。1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a. b.c. d.解析:選da項,都是介詞,拿,用。b項,都是與動詞連用,構成名詞性詞組,代事物。c項,都是疑問代詞,什么。d項,第一個“之”是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第二個“之”是助詞,用于謂語與補語之間,表示補充關系。1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使吳越,致命訖即還出使吳越,傳達旨意完畢即刻返回b吾終拒之,是近名也我如果一直拒絕收禮,就會得到好的名聲c請煜入宮治裝請李煜進入宮殿收拾行裝d上覺,遽詰所以皇帝察覺了,急忙追問其中的緣故解析:選bb項,“就會得到好的名聲”錯,根據(jù)文意,應該是“就近似追求名聲”。1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曹彬拒絕借公務而取私利,不過他做人處事也講究變通,收下禮品后如數(shù)上交。 b曹彬為官清正,對宋太祖不巴結逢迎,對同僚也不結黨營私,深得太祖的賞識。c曹彬突然稱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殺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禮相待。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眾,宋太祖雖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備,并有所防范。解析:選dd項,“但是又心存戒備,并有所防范”于文無據(jù)。15文中第5段寫道“美竊視彬微笑”“上亦大笑”,請分別簡述兩處“笑”的緣由。答:_解析:答題時,注意結合前后文內容。攻打南唐時皇帝曾許諾封曹彬為使相,潘美預先恭喜他時,曹彬說皇帝還不會封他為相,因為太原劉繼元尚未攻克。事情果然被曹彬說中?!靶Α北磉_了潘美對曹彬的欽佩。太祖被曹彬猜中了心思,使得他前面的解釋完全成了借口,所以此處是太祖自我解嘲之笑;也暗含他對曹彬的賞識。答案:“美竊視彬微笑”:曹彬已經料到太祖不會兌現(xiàn)許諾,甚至預見到太祖要說的理由。潘美的會心一笑,表達了對曹彬的欽佩?!吧弦啻笮Α保禾姹怀枷虏峦噶诵乃?,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對曹彬的賞識。參考譯文:曹彬字國華,是真定靈壽人。曹彬出生周歲時,他的父母把各種玩具排列在桌子上,看他拿什么。曹彬左手拿刀、槍之類的玩具,右手抓俎、豆之類的禮器,過一會兒又拿了一個印章,其他的不屑一顧,人們都感到詫異,覺得他與眾不同。(太祖)顯德五年,曹彬出使吳越,傳達旨意完畢即刻返回朝廷。私下相見之禮,曹彬一點兒也沒有接受。吳越人乘輕舟追著送給他,送了多次,曹彬還是不接受。過了一會兒,曹彬說:“我如果一直拒絕收禮,就近似追求名聲?!庇谑墙邮芰硕Y物并登記了下來,回來后全部交給官府。當初,太祖掌管禁軍,曹彬中立不偏不倚,沒有公事從不登門,眾人宴會,曹彬也很少參與,因此被器重。建隆二年,曹彬從平陽被召回,太祖對他說:“往日我常想親近你,你為什么總是疏遠我呢?”曹彬叩頭謝罪說:“我是周室的近親,又忝任宮內職務,靜肅恭謹?shù)刈龉?,還怕有過失,哪里敢妄自結交您呢?”(太祖)開寶七年,朝廷準備討伐南唐。在圍攻時,曹彬常常延遲出兵,希望李煜能投降。城池即將被攻克時,曹彬忽然稱病不處理事務,諸將都來探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物能治好的,只要諸公誠心立誓,攻下城池之日,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會自動痊愈。”諸將答應了。第二天,曹彬的病情稍微好轉。又過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到軍營請罪,曹彬安慰他,用貴賓之禮接待他,請李煜進入宮殿收拾行裝,曹彬率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曹彬的部下暗地對曹彬說:“李煜入宮如有不測,怎么辦?”曹彬笑著說:“李煜向來懦弱,沒有決斷,既然已經投降,一定不會自殺?!崩铎系木迹罱K賴以保全。當初,曹彬統(tǒng)領軍隊,太祖對他說:“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為使相?!备睅浥嗣李A先向曹彬祝賀。曹彬說:“不會這樣。這次出征,仰仗天威,遵照皇上的謀劃,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勞呢?何況使相是最大的官啊!”潘美說:“為什么這樣說呢?”曹彬說:“太原還沒有平定啊?!辈鼙蚧爻螅I上俘虜。太祖對他說:“本來要任命你為使相職位,但是劉繼元還沒有攻克,暫且稍微等待一些時候吧?!甭犚娺@句話后,潘美偷偷看著曹彬微笑。太祖發(fā)覺后,就責問他為什么發(fā)笑,潘美不敢隱瞞,于是按實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來,于是賜給曹彬錢二十萬。曹彬退朝后說:“人生何必要做使相,好官職也不過多得些錢罷了。”(真宗)咸平二年,曹彬生病?;噬像{馭馬車親自去看望,并親手替他調制藥物,又賜他白金萬兩。六月曹彬去世,終年六十九歲?;噬锨叭サ鯁剩薜梅浅1瘋?。四、語言表達16(新課標全國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寧波余姚市公益性崗位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南平市第二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有效的內容營銷策略計劃
- 戰(zhàn)略創(chuàng)新與風險管理考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的法律理論與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法學概論考試的法律語境變化與試題及答案
- 基于云端的AI服務架構設計試題及答案
- 2025法學概論考試高分秘籍及試題答案
- 2025屆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學八下數(shù)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中小學生民法典主題班會-民法典宣講課件
- HG-T 4062-2023 波形擋邊輸送帶
- 牛背山巖桑坪生態(tài)旅游客運索道項目對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tài)影響評價報告
- 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手術
- 提水試驗過程及數(shù)據(jù)處理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設計規(guī)范
- 呼吸系統(tǒng)(0001)課件
- 單位食堂美食節(jié)策劃方案
- 小學高段學生數(shù)學應用意識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 開題報告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guī)范
- 唱片行業(yè)前景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