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地理必修一課件: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4.ppt_第1頁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課件: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4.ppt_第2頁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課件: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4.ppt_第3頁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課件: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4.ppt_第4頁
魯教版地理必修一課件: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4.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會應用地形圖 海拔高度 相對高度 海拔高度 一 認識等高線地形圖 單位 米 等高線 海拔高度相同的點的連線 等高線特點 1 一條閉合的曲線 2 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高度相同 3 等高線越密集 坡度越陡 等高線越稀疏 坡度越緩 等高線閉合 數值中高周低 等高線彎曲向低處凸出 等高線彎曲向高處凸出 等高線沿山脊線延伸方向中部低 兩邊高 多條等高線重疊 二 地形圖的判讀 1 盆地盆地 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 四周等高線較密集 數值大 中間等高線較稀疏 數值小 山間盆地 2 丘陵丘陵 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 一般海拔高度低于500米 大于200米 等高線彎曲 但比較和緩 相對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丘陵 3 平原平原 等高線稀疏 較平直 海拔較低 等高線數值一般低于200米 即相對高度小 絕對高度小 平原 4 山地山地 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 一般海拔高于500米 相對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線密集 彎曲 山地 5 高原 四周等高線較密集 而中部等高線稀疏 較平直 但海拔較高 等高線數值500米以上 即相對高度小 絕對高度大 邊緣有 6 陡崖 兩條或多條等高線疊加部分 即若相交等高線條數為n 等高距為d 則 n 1 d 陡崖高度 n 1 d7 沙丘 在干旱 半干旱地區(qū) 在風力沉積作用下所形成 在等高線圖上表現為新月形 根據沙丘形態(tài) 坡陡處為背風坡 坡緩處為迎風坡 a b 想一想全班同學去春游 請你幫他們設計一條最佳登山線路 并說說為什么作出這樣的選擇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 抓住剖面線的起點 終點 經過的最高點 最低點 轉折點 三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和繪制 地形圖的繪制 a b 在ab面上的投影 四 地形圖的應用 1 根據等高線判斷氣溫和氣壓 1 海拔越高 氣壓和氣溫越低 2 每升高100米 氣溫降低0 6 c 3 氣壓與沸點成正比 山頂氣壓低 沸點低 2 在等高線圖上根據風向判斷降水 迎風坡降水多 背風坡降水少 3 在等高線圖上根據緯度判斷陽坡與陰坡 注意喜陽植被與喜陰植被的選擇 4 根據等高線圖判斷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圖 1 按要求在等高線圖上做出剖面線 可以是題目 也可以是圖給出要求 2 建立坐標系統 水平比例尺 一般與原圖一致 和垂直比例尺 建立原則是使圖形協調 3 在坐標中作剖面線與各等高線交點的投影 若剖面圖不在等高線圖的下方 無法作投影 則需要用白紙將剖面線與各等高線交點描好后 轉移到坐標系統中的橫坐標上 再依據每個交點的海拔數值 在坐標中作出相應的點 4 用圓滑的曲線連結各點 1 道路選線 要求坡度緩 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 盡量避免過河 減少工程量 安全系數大 當然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 2 鋪設輸油 氣 水管線 則應注意高度差 利用油氣水的流動性特點自流 3 水庫選址 判斷河流位置 流向 落差大小 流速 壩址最好在峽谷處 工程量小 投資小 安全系數大 庫區(qū)范圍應是面積較大的山間盆地或寬闊谷地 能提供足夠容水空間 大壩以上應有一定的集水面積 能為庫區(qū)提供較充足水源 庫區(qū)內植被覆蓋率較高 保證庫區(qū)有充足的水源補給 減少泥沙淤積 延長使用壽命 盡量避免斷層 破碎帶 喀斯特地形等 4 農業(yè)土地利用 平原 谷地 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yè) 再根據氣候特點具體安排作物 丘陵若坡緩可開辟為梯田 若坡陡則應布局林業(yè) 還可結合南方低山丘陵區(qū)布局立體農業(yè) 山地一般為林業(yè) 高原應確定具體位置再布局 我國以畜牧業(yè)為主 五 地表形態(tài)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六 地表形態(tài)對交通線分布的影響 交通線路盡量選擇平原和河谷地形 避開陡坡 斷層 沼澤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區(qū) 線路地址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在山岳地區(qū)修建公路和鐵路一般需要迂回前進 讀右邊的等高線示意圖 已知a b 1 有關p q兩處地形的正確敘述 a p為山坡上的洼地 q為山坡上的洼地b q為山坡上的洼地 p為山坡上的小丘c p q均為山坡上的小丘d p q均為山坡上的洼地2 若b的海拔高度為200米 a的海拔高度為300米 則p q處的海拔高度為 a 200 p 300 300 p 400b 300 p 400 100 q 200c 100 q 200 200 p 3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