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朝山西洪洞移民情況 僅史書有確切記載的洪洞遷移活動達18 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間遷民10次。洪武六年與九年曾兩次“遷山西及真定民屯風陽”。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遷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遷民兩次,總計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東臨清、二十二年往山東東昌、先后兩次遷民;二十二年,還從沁州往山東遷去自愿應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東遷民,往山東遷民共4次。往京師地區(qū)遷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遷往真定,二十二年遷往大名和廣平、二十二年又遷往北平、二十五年遷往河北、三十五年遷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內(nèi)蒙古、陜西等長城以北地區(qū))遷民。永樂年間8次遷民全是往京畿地區(qū)(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遷民的。 楊安樣先生曾對大槐樹遷民史實做了整理:根據(jù)明太祖實錄、明史食貨志、李善長傳、民國新纂云南通志等文獻載,明初遷民,主要從內(nèi)蒙古、蘇松嘉湖杭五郡、山西以及其它零星地區(qū)遷出。洪洞遷民共十七項,占明初遷民記載六十六項的百分之二十六?,F(xiàn)將洪洞古大槐樹處遷民十七項分述如下:1明太祖實錄卷110載:“洪武九年十一月徒山西及真定民無產(chǎn)者于風陽屯田”。2明太祖實錄卷131載:“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為軍者二萬四千余戶,悉還為民”。3明大祖實錄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戶部郎中劉九皋言:今河北諸處,自兵后田多荒蕪居民顯少上訪戶部侍郎楊靖曰:山西民眾,宜如其言。于是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臨清(魯)、歸德(豫)、太康(豫)等處間曠之地,今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給鈔二十錠以備農(nóng)具。”4明大祖實錄卷197載: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后軍督朱榮奏:山西貧民徒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5胡廣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衛(wèi)平、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貴地利,山西民眾地狹故多貧,乃命后軍督府柬事事李恪等渝其民愿徒者,驗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復令工部榜渝”。6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給山西民兵十萬人,鈔各三十錠,令量牛屯田。7明太祖實錄卷223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宋國公馮勝等籍民兵還。先是上遺勝等往太原、平陽選民丁立都伍,置衛(wèi)屯田,至是還以所籍之數(shù)報之計平陽選民丁九衛(wèi)、太原、遼、沁、汾選丁七衛(wèi),每衛(wèi)五千六百人。8明太祖實錄卷223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軍都督府柬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恰等往諭山西民愿徒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wèi)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計今年收谷粟麥三百余萬石,棉花千百八十萬三千余斤,見種麥苗萬三千一百八十余頃。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貧者少矣”。9明大祖實錄卷236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甲寅譴使救晉王桐,發(fā)山西都指揮使司屬衛(wèi)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10明太宗實錄卷21載:“永樂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為民種田例。先是刑部尚書鄭賜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等處境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俱免,免杖編成里甲,并妻子發(fā)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為民種田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政司編成里甲上悉從之”。11明太宗實錄卷12下裁: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命戶部遣官核實出西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12、明太宗實錄卷31裁永樂二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一萬戶實北京。13、明太宗實錄卷37載:永樂三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實北京。14、明太宗實錄卷40載:“永樂四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史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為民北京。命戶部給道里費遣之”。15、明太宗實錄卷49載:“永樂五年五月,命戶部從由西之平陽、澤、瀾,山東之登萊好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jiān),牧養(yǎng)栽種,戶給道里費一百錠口糧六斗”c16、明太宗實錄卷103載:“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二千三百余戶于保定州,免賦役三年”。17、明太宗實錄卷106載,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申外山等詣闕上言:“本處地孬且窄,歲屢不登,衣食不給,乞分丁于北京、廣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宮等寬閑之處,占籍為民,撥田耕種,依例輸稅,庶不失所。從之,仍免田租一年”。 據(jù)孔尚任總纂的清康熙版平陽府志戶口記載:漢河東郡戶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唐平陽郡戶六萬四千八百三十六,口四十二萬九千二百二十。宋平陽府一十三萬六千九百三十六??跓o記載。明洪武年二十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口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七百九十。永樂年戶一十九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口一百六十四萬四千二百八十五。弘治年戶二十二萬一千二百四十四,口一百九十八萬七千四百四十九。以上兩組戶口數(shù)字資料可以佐證,移民最多的是平陽府。 明朝政府移民墾荒的原則是把農(nóng)民從窄鄉(xiāng)移到寬縣,從人多田少的地方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曾有定制,對北方郡縣荒蕪田地,召鄉(xiāng)民無田者移民墾辟,每戶給十五畝,又給3畝菜地,皆免3年租稅。朱元璋還設置司農(nóng)司于河南,專管移民墾田之事,在這以前已下今,凡州、縣農(nóng)民開荒及移民開荒,都歸墾荒人所有,作為永業(yè),還責成地方官散發(fā)耕牛種籽,使移民、流民能定居附籍,具備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條件。根據(jù)明史、明實錄等史書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先后從山西移民10次,永樂年間移民8次,共計移民18次。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鳳陽?!?明史食貨志)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遷山西及真定民無產(chǎn)者于鳳陽屯田,遣赍冬衣給之?!?明太祖實錄)卷一一0)“(洪武)九年十一月,遷山西及真定民無產(chǎn)者田鳳陽?!?明史太祖本紀)3一三八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為軍者二萬四千余戶,悉還為民?!?明太祖實錄卷一三一)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等閑曠之地。”(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澤、潞民無業(yè)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家具,復三年。”(明史太祖本紀)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軍都督朱榮奏: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張從整等一百一十六戶告愿應募屯田,戶部以聞,命賞從整等鈔錠,送后都督僉事徐禮分田給之?!?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帥開國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為軍,屯田于大同、東勝、立十六衛(wèi)?!?明史太祖本紀)“(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計平陽選民丁九衛(wèi),太原、遼、沁、汾,選民丁七衛(wèi)。每衛(wèi)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實錄卷二二三)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軍都督府僉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愿遷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wèi)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明太祖實錄卷二二三)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實錄卷二三六)10一四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賜之鈔,復五年?!?明史成祖本紀)“(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戶部遣官核實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明太宗實錄卷十二下)11一四三年。“(永樂)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為民種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編成里甲,并妻、子發(fā)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為民種田。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編成里甲上悉從之?!?明太宗實錄卷二十一)12一四四年?!?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明史成祖本紀)“(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明太宗實錄卷三十一)13一四五年?!?永樂)三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明史成祖本紀)“(永樂)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明太宗實錄卷四十六)14一四六年。“(永樂)四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雷愿為民北京。命戶部給道里費遣之?!?明太宗實錄卷五十)15一四七年。“(永樂)五年五月,命戶部從山西之平陽、澤、潞,山東之登、萊等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jiān),牧養(yǎng)栽種。戶給道里費一百錠,口糧五斗?!?明太宗實錄卷五十九)16一四一四年?!?永樂)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慶)當要沖,而土宜稼檣,改為隆慶州而以有罪當遷謫者實之?!?明太宗實錄卷一四九)“本州原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紅門,黃報,白廟,版橋,富峪,紅寺六屯,謂之前十里,謫發(fā)為事官吏充之。榆林、雙營、西桑園、泥河岔道、新莊、東園、寶林、阜民九屯,連關廂謂之后十里,遷發(fā)山西等處流民充之,每戶撥田五十畝,任種辦納糧差?!?嘉靖隆慶志卷一)17一四一六年?!?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于保安州,賜復三年。”(明史-成祖本紀)“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二千三百余戶于保安州,免賦役三年。”(明太宗實錄卷一0三)18一四一七年。“(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申外山等詣闕上雷乞分丁于北京、廣平、清河等寬閑之處,占籍為民,撥田耕種,依例輸稅,庶不失所,從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實錄卷一O六) 朱元璋早在元未戰(zhàn)爭時期,就已開始建立軍事屯田。明朝建立后,為了恢復中原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在民間大力推行屯田制,形成軍屯、商屯和民屯三種類型屯田方式。軍屯又稱衛(wèi)所屯田,可分為邊屯和營屯兩種。邊屯設在邊境,守軍進行屯田,謂之“且耕且守”,就地生產(chǎn)糧食,以供軍需。營屯是內(nèi)地衛(wèi)所軍的屯田,生產(chǎn)糧食,作為軍糧。軍屯制規(guī)定,每軍受田五十畝為一“分”,各地田土及生產(chǎn)條件不同,屯軍受田數(shù)額不一,以五十畝為中制。洪武末年定稅則“每軍屯一分,正糧十二石,給本衛(wèi)官軍俸糧?!?明會典卷十八)明初原額軍屯田土曾達到八十九萬二千余頃。(春明夢余錄卷三六)商屯是商人經(jīng)營的屯田,明初為加強邊防,常在邊境地區(qū)設立軍儲倉,由內(nèi)地召募商人運糧,輸倉,官給糧價及運費。為方便商人到邊地募民屯田,以獲糧食,形成商屯,然后回原籍領鹽引作買賣,謂之商屯。商屯最早是由山西商人在大同實行的。民屯,明初官府掌握了大量的無主荒地,特別是中原地區(qū),需要移民墾荒或募民屯種,因而實行民屯,屯戶的來源主要是強制的遷移民戶,洪洞大槐樹移民即為重點。其次為召募人戶,犯罪遷徙戶,民屯田地實屬官田,各地根據(jù)屯戶的丁力,分給田土,北方地區(qū)每人可分田十五畝,菜地二畝。在管理上以屯分里甲,納入府縣行政系統(tǒng)。民屯賦稅,大致上按官田稅額征收。大槐樹遷移之民,均由各布政司編里發(fā)遷,或有的送戶部編里發(fā)遷,由后軍都督押解遷移各地方州縣轄治,移遷之民遷到各地后的屯田以區(qū)域屯分里甲,而土著則以社分里甲之別。“土著者以社分里甲。移民分屯之地,以屯分里甲,社民先占畝廣,屯民新占畝狹,故屯地謂之小畝,而社地謂之廣畝?!?明史。食貨志)河南、山東、河北等地至今有不少村莊以姓為名以屯為村名的。康熙版永年縣志卷五載:明初“京東州縣則有莊,有屯。土著日莊,遷發(fā)日屯。”順治版胙城縣志記載村落名稱也云“凡名屯、寨者,皆明初遷民”。明史卷七十七亦載:“太祖仍元里社制,河北諸州縣,土著者以社分里甲,遷民分屯之地,以屯分里甲?!币源逭拇迓洌瑸橐泼窬幼^(qū)。 明代移民有兩大類型。一是明初政府組織的人口遷徙;二是人民自發(fā)流移,而政府加以限制和打擊。這兩種遷民在移徙過程中達到新居地后的生活及遭遇很不相同。明初政府組織下的移民,被遷徙的原因,所去的地方,到新地區(qū)的職業(yè),均有所不同。一種情形是為開發(fā)朱元璋故鄉(xiāng)鳳陽地方,幾十萬人遷到那里。二是為解決地少人多區(qū)域的失業(yè)問題,將狹鄉(xiāng)之民遷往寬鄉(xiāng)。洪洞大槐樹移民到阿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陜西等地,給錢鈔備農(nóng)具,三年內(nèi)不征賦稅。(明史太祖本紀)200多年后顧炎武到河北大名府,了解到當?shù)鼐用駚碓从谏轿鞯那闆r,他聽魏縣長老講,該縣非土著居民占人口的十分之八,睿、滑、內(nèi)黃等地遷居者也占十分之三,(天下郡國利病書北直大名府田賦志)以此想見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之多。后世河南、河北人說起祖籍,往往提山西,并形成俗諺“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人民因為天災人禍被迫無奈地自行流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旱澇天災,沒有收成,在本地無法生活,就到外鄉(xiāng)逃荒,渡過青黃不接之時,回到本土,繼續(xù)生產(chǎn)和生活,這種流動是暫時的,即在家鄉(xiāng)留有耕地,或只有少量的土地,但很貧窮,官稅私租,以及高利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于是為了獲得自己的耕地,為了逃避繁重的賦役,尋找一片樂土,背井離鄉(xiāng),進入移民的行列。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賦役苛重,迫使相當數(shù)量的人民離開故土,出現(xiàn)嚴重的流民問題。流民移動,有的離原籍較近,有的很遠,形成分散各地的移民區(qū)。但就全國范圍講,流民多向中國腹部山區(qū)移動,就是河北、河南北部、山東、陜西北部、四川及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北部。移民在路途上的生活,明人李松寫的流民嘆有生動的描述。他寫道:“側側背鄉(xiāng)井,遲遲行道側?!边@是上路時的情形與心理,對熟悉的故土難舍離,但還是狠狠心告別了。同行的是妻子兒女,一個個因為饑餓,臉上都是焦黃的。往哪兒去呢?“聞道大河南,人家富黍稷?!边@是一個農(nóng)民,聽別人講南方好,就朝那兒奔。肩上挑著破爛家私擔子,走不快,但是心里很著急,恨不得立即到了理想境界。饑餓時拿出帶的干糧啃幾口,邊走邊吃,哪有錢找個飯鋪享受一餐呢!道路上風塵撲面,身上的衣服盡是落的土,像個黑泥人。走到天黑,臥在荒郊野外。由于白天奔走的疲勞,加上無家可歸的煩愁,哼哼嘰嘰地難以入睡。傷心到了極點,感嘆人生固然有許多痛苦,但是以沒有家為最可怕。第二天爬起來又走,如此走啊走,像被颶風刮動的浮草,像沒有樹林的上空的飛鳥,哪兒是個安身之處呢,還不知道。全家人回頭往北看去,離開老家已經(jīng)漸漸地遠了。一路之上,饑腸轆轆,心情沉悶,備嘗艱辛,熬到尚不知是不是樂土的新處所。 從正史資料來看,沒有明確記載在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集中移民,但記載遷移山西平陽府之民有多處,洪洞是平陽府人口大縣,洪洞古屬楊侯國,隋義寧年間置縣,至宋金之際,洪洞縣發(fā)展成為山西南部首屈一指的經(jīng)濟文化鼎盛之區(qū)。鄭滋大宋晉州洪洞縣重修后土廟記云:“洪洞晉之上邑也。山水田環(huán),林木交映有足觀者。至于人物之盛,皆冠鄰壤,故雖佛僧神祠,亦號佳絕?!?民國版洪洞縣志藝文志)金朝時,平陽地區(qū)文化發(fā)達,有名的藏書樓在洪洞縣建成,時人孔天鑒在藏書記中稱贊:“河東之列郡十二,而平陽為之帥。平陽之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慧城市承建合同標的城市信息化建設4篇
- 2025年京都議定書碳排放權減排項目融資與ESG審計合同3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修復工程純勞務分包合同范本4篇
- 2024智能交通工具研發(fā)合同
- 2024藝團藝人團體管理簽約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打井工程合作框架協(xié)議3篇
- 如何編寫仿古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洗滌設備品牌授權與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2025年度環(huán)保工程設計個人勞務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新能源汽車租賃企業(yè)間聯(lián)營合同3篇
- 巖土工程勘察課件0巖土工程勘察
- 《腎上腺腫瘤》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典當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融資策略分析報告
- 《乘用車越野性能主觀評價方法》
- 幼師個人成長發(fā)展規(guī)劃
-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高二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及解答參考
- 動物醫(yī)學類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批發(fā)面包采購合同范本
- 乘風化麟 蛇我其誰 2025XX集團年終總結暨頒獎盛典
- 2024年大數(shù)據(jù)分析公司與中國政府合作協(xié)議
- 一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