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學的八大定理 人性人心定理 意志強度定理 成事定理 和諧定理 權力積聚定理 組織凝聚定理 文化誘導定理 系統思考定理人性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重定向自人性人心定理)人性定理:管理學第一原理 目錄隱藏 1 人性定理概述 2 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的內涵 3 人性定理的推論1 4 參考文獻 5 相關條目 編輯人性定理概述 人性定理是指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這一定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任何一個健康的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服務于他自己的目的的。” 編輯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的內涵 1.自我意識 即人都有關于自我的意識,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它物的一種獨立存在,并能準確地感知自我與非我的邊界,有明確的主體我與客體他人、它物的區(qū)分和界定。 2.自我決策 即人都具有行為選擇自由,沒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無條件地決定主體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體我是什么,是主體我自我決定和自我選擇的結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動的目的是尋求自我肯定。這種自我肯定表現為,任何一個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無論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內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滿足、自我價值(能)的實現和自我價值判斷(善)的實現。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并視世界萬事、萬物為與主體我對立的客體。它們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由主體我賦予的,是它們能夠被用作主體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務于自我肯定的目的。 5.欲望無限 人在確知生存需求(有)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滿足時,開始轉向自我價值實現(能)、自我價值判斷實現(善)的追求,并力求通過這兩種欲望的滿足,來獲得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通過精神生命的獲得,來延長短促的肉體生命。這后兩類種欲望,不會像吃飯一樣有飽的滿足。 6.自我異化 人作為一種動物,總又向往安逸,在沒有外部環(huán)境壓力的作用時,會沉醉于動物本能滿足的肌膚之利,而銷熔自我,使對自我肯定的尋求,異化為一種自我否定,像吸毒者一樣,為了片刻的虛幻體驗,毀掉自己的身體健康。 只有虛偽的人言,沒有不尋求自我肯定的行為。 從管理學的這個原理中不難發(fā)現,人既是偉大的,又是渺小的;既是高尚的,又是卑鄙的;既是真誠的,又是虛偽的。但這并不是說,人性是如此的矛盾和不可協調。而是說人在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時,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有一點是確定不變的,這就是任何一個健康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即自我肯定。精神失常的人和理智不清的傻子可以例外,他們不是健康的人。 編輯人性定理的推論11.人性定理的第一推論:人在可以懶的時候,不會不懶 這里的懶,不是不行動,而是放縱自己,毫無約束,沉溺于肌膚之利的滿足,不去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尋求自己的更大、更長遠利益,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肯定。 在現實中,人之所以會懶,正是因為有這種可以懶的條件和環(huán)境。 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jié)目,曾經介紹過這樣一個典型:在大西北農村,有些農民窮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濟過日子。每年過冬都要救濟棉衣,但每年過冬又都沒有棉衣穿。冬天來了,給他們救濟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們就把棉花抓去變成夾衣。進入夏天,天熱了,他們又把夾衣剪開,變成兩件襯衣。之所以他們會如此,是因為他們相信,冬天來了,政府還會再給他們棉衣。 鑒于這種情況,政府調整了救困扶貧的思路,給困難戶輸給“造血功能”。對于特困戶,無償提供二十只綿羊,讓他們放牧后賣羊毛致富。可有人從縣城領到羊后,還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只吃了。他們?yōu)槭裁磿绱??因為他們堅信,這二十只吃完了,國家會再給二十只。 企業(yè)內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個人只要他能夠懶、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并可不承擔任何后果,他就不會向上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奉獻自己的智慧。 2. 人性定理的第二推論:人在勤勞無益時,不會不懶 所謂勤勞無益,就是指一個人付出艱辛和努力,并不能為他的利益和欲望帶來什么滿足,他的活動也僅僅是毫無回報地服務于他人,奉獻于他人的“學雷鋒”。如果是這樣,他就肯定不會付出努力。在中國農村過去的大集體和國有企業(yè),為什么在改革開放之前,懶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為這一原因。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誰還會付出努力干多、干好? 在80年代,我到過一些機關和工廠,有些領導老抱怨他的下屬工作不積極、做事怕吃苦。我告訴他們這個錯不在于你的下屬,而在于你自己。你的下屬付出努力和勤勞之后,你不能及時地給他以酬償,為他們的利益和欲望提供滿足,他為什么要努力?在現在的企業(yè)中,這個問題也仍然存在。員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也就不會再做這種努力了。相反,如果員工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你能及時地給他提供相應利益和欲望的滿足,對他的努力和貢獻及時給以反饋,他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就會相對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海爾管理中經常講到毛宗良的故事。講廣東潮州有一個客戶給海爾寫了一封求購“瑪格麗特”洗衣機的信。海爾總部要求下屬企業(yè)海爾梅洛尼公司,按照既定承諾在四十八小時內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里。一臺海爾“瑪格麗特”洗衣機由青島運至廣州后,駐廣州的安裝人員毛宗良租了一輛車,專程把洗衣機送往客戶家。到下午兩點時,在離潮州還有近一半的路程時,所租車因手續(xù)不全被交警扣留了。而被扣車的地方又前不著村,后不把店,離最近的海峰城也還有四五公里地。毛宗良拼命地攔車,但汽車司機一見大體積的洗衣機都不愿拉。攔了十多輛車都沒有結果,到了下午三點多,毛宗良決定不再等了,找了一條繩子,把 150 多斤重的洗衣機捆在身上,在溫度高達攝氏 38 度的烈日下,餓著肚子走了兩個多小時,達到海峰城后,才另找車上路,按承諾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 在這里,毛宗良是在學雷鋒嗎?不是,完全不是。海爾企業(yè)管理規(guī)范,任何一個員工只要為企業(yè)做出了貢獻,都會得到他應有的回報。 企業(yè)的規(guī)范化管理,也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員工白干白付出,保證讓員工付出多少、貢獻多少,就一定能獲得多少回報,并讓這種回報嚴格與貢獻成比例。 3.人性定理的第三推論:可能發(fā)生而又不應該發(fā)生的事,卻一定會發(fā)生 這里說不應該發(fā)生的事,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做出的評價,即管理者不希望發(fā)生的事??赡馨l(fā)生的事是從被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的,即被管理者并不樂意接受管理者給他的限定,同時又有突破這種限定的可能存在。包括做了不應該做的事,而自己并不會蒙受多大損失,或者說所蒙受的損失要小于做了不該做的事,所得到的利益和欲望的滿足。 一個企業(yè)年銷售收入超過兩億元,凈資產超過 1.2 億元,每年的采購任務超過一億元。為了避免采購發(fā)生漏洞,他把采購任務交由他兒子一個人承擔。沒有料到他的兒子也會吃大筆的回扣,甚至因為他兒子吃了回扣,采購的原材料價高質劣,使他企業(yè)所承擔的一個對外加工訂單,因材料質量問題而遭受退貨索賠,造成直接損失 170 多萬美元,加上間接損失,蒙受損失總額折合人民幣近 3000 萬元,這還不包括信譽品牌損失。 這個老板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兒子也會吃回扣。他只有兩孩子,大女兒已經出嫁,他的企業(yè)最終都是他的兒子的。按照當地的慣例,外嫁的女兒沒有繼承權。并且他還告訴我,他兒子花錢,他從不吝嗇,手機差不多半年換一次,汽車已經是大林肯了。 我問他:“你兒子吃回扣的錢做什么用了?” “他拿錢在一個星級飯店包了一個二奶奶。”他說。 “這就對了,就是因為你所給的錢還沒有完全滿足你兒子的所有欲望?!?“不過該花的錢,我都給他去花了。包二奶奶這種花銷,我怎么能給他呢?” “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你認為包二奶奶是不該的,但他卻認為是可以的。我知道,在廣東有些地方,拉車的就要包一個二奶奶。你兒子作為一個兩千多人企業(yè)的少老板,他會沒有這種欲望和需求嗎?你說不應該,這是從你的角度做出的評價。他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為他提供這份花銷,他就必然會想歪門斜道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并且,你把你的兒子當作世界上最可信任的人,對他的行為不再進行任何控制,這就使他通過吃回扣,滿足包二奶奶的欲望成了可能。你認為不應該,但只要你兒子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堵住所有的漏洞,為他想做的事留有可能。那么他就一定會這樣做。盡管你的企業(yè)將來是他的,但現在還不是他的。對企業(yè)承擔責任的是你,享有支配企業(yè)權力的也是你。所以你的兒子就可能運用你所授予的權力為自己牟取現實的好處。你對授給他的權力沒有控制,他吃回扣也就在所難免?!?現實就是如此,只有通過規(guī)范化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利益獨立,責任完全的人。誰要做不應該做的事,那就讓他付出充分的代價,使他感到做這種不該做的事不值得,那么,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通路,不該發(fā)生的事才不會發(fā)生。 企業(yè)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也就是通過事先的制度規(guī)范約定,堵住“可能”的通路,避免不應該發(fā)生的事的發(fā)生。 意志強度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意志強度定理管理學第二原理 目錄隱藏 1 意志強度定理概述 2 意志強度定理的推理 3 意志強度定理的推論 4 相關條目 編輯意志強度定理概述 要讓他人做好的工作,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在大多數情況,都不免有艱難險阻相伴。只有付出艱辛和努力,戰(zhàn)勝了這些艱難險阻才能達成做好工作的目的。這里就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他有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耐心和決心么?他能迎難而上,不達目的不罷休么? 他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耐心和決心從哪里來?這就是他做好工作的意志強度。他做好工作的意志強度越大,他也就越有能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耐心和決心。人們常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就是這個道理??扇说囊庵緩姸却笮∈侨绾巫兓??這就是管理學第二原理必須回答的的問題,這也就是意志強度定理。 意志強度定理的含義 人在某一行為活動上的努力程度,與這一行為活動所能帶來的自我肯定的多少成正比,與他對這一自我肯定評價的高低成正比。 意志強度定理界定的是意志強度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這規(guī)律直接表現為“兩個正比”關系??蔀槭裁磿嬖谶@樣“兩個正比”關系?這還得補充說明一下人的行為活動驅動機理。 人是社會存在物。所以,人的行為活動選擇,是直接決定于他與他周圍的人和物的比較。 1、當他處于“人有我有”狀態(tài)時,他處于一種滿足狀態(tài),意志就無所指向,因而不會有任何意志驅動力形成。 2、當他處于“人無我無”狀態(tài)時,這種無缺失,盡管是一種遺憾,但這種遺憾不會讓他感到特別不安。因而也沒有差異給他帶來刺激,作用于他的意志選擇。 3、當他處于“人無我有”狀態(tài)時,這種“人無我有”狀態(tài)會給他帶來一種能的價值滿足,因而他會努力保持這種“人無我有”狀態(tài),并努力保持不被他人所改變而轉化成為“人有我有”狀態(tài)。但是,如果這種“人無我有”狀態(tài)是絕對不可改變的,并且他還高估了這種“人無我有”的價值,那么,他也就不免會因此墜入自我陶醉之中而放棄其它應該有的努力。 4、當他處于“人有我無”狀態(tài)時,他的意志可能會因為這種缺失所帶來的自卑而強化,進而驅動他形成努力改變這種“人有我無”狀態(tài)的意志力,以形成“人有我有”的滿足狀態(tài);或者創(chuàng)造出“人無我有”來補償這種“人有我無”的缺失。但是,如果這種“人有我無”狀態(tài)給他帶來的自卑把他壓垮了,他感覺到既無法變這種“人有我無”為“人有我有”,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他的“人無我有”來彌補這種“人有我無”,他也就不免陷于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的深淵而放棄應該有的努力。 編輯意志強度定理的推理 從意志強度定理中,可得到四個具體的判斷,這就是意志強度定理的四個推理: 1、一個人的某一行為活動對他所尋求的自我肯定實現的作用力度越大,他在這一行為活動上的努力程度也就越大。這就是在他的行為活動與他所尋求的價值滿足之間建立一個更為緊密的關聯關系。 2、一個人對某一行為活動給他所能帶來的自我肯定評價的高低,與他在特定范圍內進行比較,與他人得到的最大滿足之差成反比,與他人得到的最小滿足之差成正比。人在某種價值上已獲得的滿足本身也會對他形成一種強化激勵作用。 3、一個人對某一自我肯定價值評價的高低,與他獲得這一自我肯定的難易程度成反比。這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的心理規(guī)則的直接體現。 4、一個人在某一行為活動上的努力程度的高低,與這一行為活動所能帶來的自我肯定已滿足的程度成反比。這是經濟學中的“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直接體現。 編輯意志強度定理的推論 從意志強度定理和推理中還可得到四個更具體的判斷,這就是這一定理的四個推論: 1、工資獎金的激勵作用是遞減的。盡管錢工資獎金是一種普遍的價值物,但經濟學的效用遞減規(guī)律仍會在此起作用。 2、不能保證實現的承諾,是無法激發(fā)他人的積極性的。任何人都會對他行為活動的收益進行預期,當他的預期是難以獲得他所尋求的價值滿足時,放棄努力,才是他理性的選擇。 3、要平息他人的不滿情緒,誘導他調小比較范圍,則是有效的措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則會對人起到緩解不安心理的作用。 4、要激發(fā)他人的積極性,誘導他調大比較范圍,則是有效措施。 讓人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則會對人起到抑制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心理的作用。成事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成事定理:管理學第三原理 目錄隱藏 1 成事定理概述 2 成事定理的推理 3 成事定理的推論1 4 企業(yè)規(guī)范化管理的體系結構與成事定理 5 參考文獻 6 相關條目 編輯成事定理概述 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工作,這也就是把事做成。把工作做到了位,也就是把事做成了。被管理者在什么情況下才能把要他做到位、做好的工作做到位、做好,這就是管理學第三定理管理成事定理必須解答的問題。 要通過他人做好工作,不為他全面創(chuàng)造出能力素質、意志意愿、熱情耐心、資源支持、評價標準、程序方法六個條件,是難以達成目的的。 管理成事定理又可稱之為執(zhí)行力定理。一個組織,為什么沒有執(zhí)行力?就是因為應該由組織成員做到位、做好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做好。一個組織執(zhí)行力的高低,是直接與這個組織的成員把工作做到位、做好的普遍程度正相關,與沒有做到位、做好的工作的關鍵性程度負相關。 保證他人把工作做到位、做好的條件,有六個,并且六個是作為一個整體發(fā)生作用的,任何一個條件都只是必要條件,六者作為一個整體,才能構成充要條件。為便于理解,在此專門介紹一下這六個條件的內涵: 1. 能力素質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體前提。趕鴨子上架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 2. 意志意愿是他人做好工作的主觀前提。他人不想做好這工作,這工作再簡單,也難保證他做好,因為他總可找到做不好的理由。 3. 熱情耐心是形成他人戰(zhàn)勝艱難險阻決心的動力根據。沒有這一動力根據,不免功虧一簣。 4. 資源支持是他人做好工作的客觀前提。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5. 評價標準是他人是否做好工作的評價和控制根據。不知道什么是好,就不可能有穩(wěn)定的好。有了好的標準,再向它的達成方向不斷努力,這才是做好工作的努力。 6. 程序方法是他人做好工作的過程根據。什么事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找不到這種規(guī)律,不免事與愿違,做不好工作,至少是做好工作的效率不高。 編輯成事定理的推理 從管理成事定理中可直接得到兩個具體判斷,即管理成事定理的兩個推理: 1. 管理者的職責,就是為下屬員工創(chuàng)造提供做好工作的條件。要讓他人做好工作,必須為他人創(chuàng)造出做好工作的條件。 2. 管理者對下屬員工的工作失誤要承擔絕大部分責任。被管理者之所以沒有做好工作,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把做好工作的條件全面創(chuàng)造出來。 編輯成事定理的推論1 1.成事定理的第一推論:粗放的管理方式是難以達成管理目的的 粗放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對應于讓人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不具備。即: 1). 管理方式簡單,大事小事,都只是簡單地通過指令來驅使他人,沒有著力于對他人的意志意愿進行協調誘導,把做好工作轉變?yōu)楸还芾碚咚鶎で蟮哪康模贡还芾碚咝纬勺龊霉ぷ鞯囊庵疽庠浮?2). 對被管理者的能力素質沒有全面的分析把握,對其是否具備做好工作的能力素質沒有全面的評估,想當然地隨意進行工作分派。 3). 忽視被管理者的情感和情緒可能產生的作用,不知道通過情感、情緒管理來穩(wěn)定和強化被管理者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以不斷提升和鼓勵被管理者的信心和熱情。 4). 分派工作只是簡單地界定做什么,沒有對做好工作的具體標準和要求進行界定,或者有一個簡單的要求說明,但沒有把這種標準界定成下屬員工自己也可以對照評價的具體量化標準。 5). 忽略做好工作的外部資源條件的支持,對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外部資源內容、結構和數量不加分析,也不對應地授予相應資源的支配、使用權力。 6). 在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上沒有事先的界定和溝通,也不分析和過問下屬員工是否明白做好工作的具體方法和程序,讓下屬員工自我摸索著去做,耽誤了時間,影響了效率。 根據管理學第二原理的分析可知,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缺少任何一個方面也都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所以,只要上述粗放的管理方式所界定的任何一個方面的問題存在,也就難以保證通過他人做好工作了,管理的目的也就必然難以達成。 與粗放的管理方式相對應的是精細化管理方式,也就是對應于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每一個方面都在細致全面地分析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使任何一項工作都能按照既定的要求做好,全面達成管理的目的。 2.成事定理的第二推論:零碎的管理體系是難以達成管理目的的 零碎的管理體系主要有三個表現: 1). 沒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念體系,以為企業(yè)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導思想,各個管理人員,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都可隨意根據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方法實施管理,沒有統一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標準。 2). 所運用的管理技術方法,是從不同的企業(yè) 只零破碎 的抄襲和照搬過來的,或者在不同的單項專題培訓中學來的,沒有系統完整的理論對它們進行整合,不同的技術、方法之間彼此孤立,不相照應。 3). 在一個企業(yè)組織范圍內,管理方法、措施沒有統一的規(guī)劃設計,相互之間不協調不配套,甚至彼此矛盾沖突。 通過他人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統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整體。企業(yè)組織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企業(yè)內部不同的工作之間,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依存關系。并且下屬員工在思維方式、行事方式上還存在一定的連續(xù)性和慣性。如果管理體系不完整,管理方法和措施沒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念和理論予以整合,方法和方法之間,措施和措施之間,不免相互沖突、相互矛盾。這就必然使被管理者在做工作的過程中不知所從,也無法自主判斷和協調自己所做的工作的相互關系,以及自己的工作與他人的工作的相互關系。因而也就難以保證下屬員工做好工作,管理的目的也就難以達成。在現實中,很多企業(yè)也都重視管理,并千方百計地學習他人好的管理經驗,但總是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這種零碎的不成體系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所固有的局限,不能完整地為他人提供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并實現彼此協調。 與零碎的管理體系相對應的是系統而完整的管理體系,即企業(yè)所選擇運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必須建立在一套完整而系統的理論基礎上,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念體系給予統帥,在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不存在與這種價值觀念體系相違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3.成事定理的第三推論:單向的管理溝通是難以達成管理目的的 所謂單向的管理溝通,也就是上司主管只用指令和訓話與下屬員工表達自己的意志意愿,不聽也不管下屬員工有何種反饋。其特征有以下五個方面: 1). 無論是要做的工作和做好的標準要求,都只是由管理者向被管理者以指令的形式下達,根本不聽取下屬員工的意見。 2). 單憑自己的主觀感覺認定有什么問題時,上司主管也不詢問、不核實,就對下屬員工進行喝斥和責罵。 3). 不與被管理者進行工作過程溝通,也不考慮和了解被管理者在承擔工作過程中有什么困難,而是到了不滿意的結果發(fā)生后再算總賬。 4). 朝令夕改,給下屬員工下達的工作指令和做出的激勵承諾,隨心所欲地更改調整,根本不考慮下屬員工的接受程度和意愿。 5). 約束下屬員工的規(guī)章制度,在擬訂形成過程中從不與下屬員工進行溝通,征求下屬員工的意見,強制性地把約束強加于下屬員工。 這種單向的管理溝通,首先就會受到被管理者的意志意愿的抵制。如果下屬員工沒有形成與其要求相對應的意志意愿,這種指令要求對于下屬員工的約束作用,就是很弱的。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不應該的事,如果是迫不得已地去做,他總可以找到抵制的辦法和理由。本來完全可以成為被管理者自我約束的要求,并能輕易做好的工作,就往往因為沒有考慮下屬員工的意志意愿,而最終被下屬員工抵制反對,導致無法落實。其次,不溝通也就不可能確切地知曉下屬員工是否具備做好工作的能力、是否明了工作做好的標準要求、是否知道承擔工作的具體方法程序等一系列的問題。再次,不問青紅皂白地對下屬員進行喝斥和責罵,不僅會造成員工工作情緒低落,而且會導致人心渙散,離心離德。如此這樣,怎么可能讓下屬員工做好工作,達成管理的目的! 與單向的管理溝通相對應的是,為形成共同的約定而在互動的基礎上,進行充分有效地溝通。也就是說,要被管理者履行的約束,無論其內涵是否與被管理者的意志相違背,也都必須與被管理者進行充分的溝通,以獲得被管理者的理解和認同。只有被管理者理解和認同了的約定,才能對被管理者具有充分的約束力。被管理者才會把這種約束當成一種自我約束而嚴格遵守。同時通過互動基礎上的充分有效的溝通,把握讓被管理者做好工作的六個條件的滿足情況,并及時采取措施,把尚未具備的條件創(chuàng)造出來,以保證下屬員工的工作能穩(wěn)打穩(wěn)地做好。 編輯企業(yè)規(guī)范化管理的體系結構與成事定理 在一個企業(yè)組織中,要保證企業(yè)管理獲得充分好的效率和效益,使企業(yè)的每一個崗位角色都把工作圓滿地做好,也就必須對應于每一個員工在圓滿地做好工作的六個方面的條件上付諸努力,并堵住和避免三個推論所分析界定的可能造成的管理漏洞和失誤。這也就是在企業(yè)內部全面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 1. 對應于使被管理者做好工作的三個個人條件意志動因條件、能力素質條件和熱情耐心條件,就是崗位角色管理的規(guī)范化 即通過意志管理使崗位角色形成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通過能力管理保證每一個崗位角色都具備與其崗位工作職責相適應的能力素質,通過情感管理和情緒管理,使崗位角色在不斷強化外在激勵的同時,強化內在激勵,以不斷提升崗位角色的信心和責任感,形成其做好工作的穩(wěn)定意志意愿和熱情耐心。 2. 對應于圓滿地做好工作的標準條件和資源條件,是組織架構設計管理的規(guī)范化 這也就是通過明確地確定每一個崗位角色所要承擔工作的內容、質量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資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標準,對所授予獲得支配、使用權的資源的配置方式進行選擇,行使決策權力,并承擔相應決策的責任。 3. 對應于圓滿地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條件,是業(yè)務流程管理的規(guī)范化 即至少要通過工作流程管理,事先確定每一個崗位角色所要完成的工作的具體承擔方法和程序,使之只需要考慮如何進一步改進創(chuàng)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問題,不必在方法程序上摸著石頭過河,作不必要的探索。 4. 對應于零碎的管理體系,是企業(yè)文化建設管理的規(guī)范化 即通過自主進行企業(yè)文化模式的選擇和設計、構建,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一個強勢企業(yè)文化,以推動和促進企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 5. 對應于單向的管理溝通,是決策制定管理的規(guī)范化 即通過企業(yè)決策制定過程的程序化,保障企業(yè)員工廣泛參與的權力,以使每一個崗位角色的尊嚴、價值、地位和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強調企業(yè)內部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內容都必須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廣泛討論達成共識基礎上,以共同約定的形式形成。 6. 對應于粗放的管理方式,是企業(yè)整體規(guī)范化管理 即全面導入企業(yè)規(guī)范化管理,對企業(yè)的五個構成部分目標體系、組織架構、崗位角色、業(yè)務流程和企業(yè)文化 分別全面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為企業(yè)組織的每一項工作的高質量完成提供保障,構建出具有自我免疫、自動修復機能的企業(yè)組織運行機制。 和諧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和諧定理:管理學第四原理 目錄隱藏 1 和諧定理概述 2 和諧定理的推理 3 和諧定理的推論 4 相關條目 編輯和諧定理概述 和諧定理是說在組織內部,人際關系和諧的程度,與彼此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和關懷的程度成正比。 社會是由不同的人構成的。有不同就是有差異,而差異又難免發(fā)展為矛盾。而一旦有了矛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難免走向對立對抗。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一旦形成對立對抗,被管理者的他人就只會與管理者為敵,就不會有做好工作的努力。所以,管理學的第四定理,必須界定管理者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達成和諧的規(guī)律。這就是關系和諧定理。 組織成員相互關系的和諧的程度,與組織成員對于不同成員在地位、作用上的差距的認同和維護努力程度正相關。 在這個定理中包含有兩個普遍的事實: 1.差距是組織存在的前提,“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完全相同的人走到一塊不能構成組織,只能是毫無合力的烏合之眾。2.存在不同和差距的人走到一塊,形成合力的前提是這些人都理解差距、認同差距、維護差距。理解差距、認同差距、維護差距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熬雍投煌?,小人同而不和”。 不認同差距的成員總會努力尋求改變所存在的差距,這就不免發(fā)生對立對抗了。如果有人圖謀尋求改變這種差距,維護者與圖謀者就形成了對立對抗,組織成員相互關系的和諧也就不存在了。 編輯和諧定理的推理 1.組織成員對于不同成員在地位、作用上的差距的認同和維護努力程度的大小,與組織目標實現對這一差距依存的程度成正比。超越組織目標達成需要的任何差距,都是難以被廣泛認同的,更不用說廣泛努力維護了。 2.組織成員對于不同成員在地位、作用上的差距的認同和維護努力程度的大小,與組織成員相互之間愛的情感的積累成正比。愛的情感會讓人忽略和寬容差距。 3.組織成員彼此相互之間愛的情感積累的程度,與組織成員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的程度正相關。愛的內涵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沒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就沒有愛。 4.組織成員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的程度,與組織成員來源構成的復雜程度和成員人數規(guī)模負相關。組織成員來源構成越復雜,成員人數規(guī)模越大,相互了解、理解的難度就越大。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的前提卻是相互了解、理解。 編輯和諧定理的推論 由關系和諧定理和推理可直接得到四個更為具體的判斷推論: 1.組織目標對組織成員個人意志目的的包函關系的存在,是組織成員相互關系和諧的前提。具有這種包含關系,組織成員之間才能在利益上達成一致。 2.組織成員相互之間沒有充分的溝通理解,也就沒有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通過溝通讓組織成員理解并認同了差距的合理性,彼此之間才會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關懷。 3.一套公開透明、上下認同、系統完整、行之有效的游戲規(guī)則,是大規(guī)模組織中成員相互關系和諧的基礎。公開透明、上下認同、系統完整、行之有效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組織成員統一意志行為的工具。 4.組織成員在利益上的對立和沖突越明顯,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達成和諧的難度就越大。利益上的對立和沖突,會把對立、沖突兩方的意志行為分裂成為不同的兩個方向,甚至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方向。 5.組織規(guī)模越大,降低成員間的差距越難。 權力積聚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權力積聚定理管理學第五定理 目錄隱藏 1 權力積聚定理概述 2 權力積聚定理的推理 3 權力積聚定理的推論 4 相關條目 編輯權力積聚定理概述 在一定組織中,必須有人積聚能控制成員個人行為活動的權力,以形成一種讓人不得不服從的力量來保障組織的穩(wěn)定和有效地應付突發(fā)事件。而保障組織的穩(wěn)定和有效地應付突發(fā)事件,卻是讓人做好工作必須有的一個外部條件。所以,管理學第五定理,必須對權力積聚的關系作出界定。這就是權力積聚定理。 一個人所積聚權力的大小,與他已給他人帶來的和可能帶來的自我肯定的多少正相關,與他剝奪他人自我肯定目的實現條件的能力大小正相關,與他從對方已獲得的自我肯定的多少負相關。 權力作為一種讓人不得不服從的力量,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你掌握了他人價值滿足的資源,使他對你形成依賴和依附關系;二是你能輕易地毀滅他人實現價值滿足的條件,讓他美好的未來化為烏有,使他對你形成恐懼;三是你讓他人從道義上成了你的債務人,在他內心對你形成了一種愧欠,必須用服從來償還。 權力積聚定理的推理 1.一個人所積聚權力的大小,與其所能支配的資源多少成正比。這里是所能支配的資源而不是所擁有的資源。資源是權力的重要來源。 2.一個人所積聚權力的大小,與他人對他所支配資源的依存程度成正比。人的價值直接體現在被人需要上,依存就是一種高強度的需要。 3.一個人的權力積聚的速度快慢,取決于他已擁有資源運用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周轉速度。資源不投入運用,就不能發(fā)揮資源的作用。 4.一個人所積聚的權力總額,等于他已擁有資源與這資源運用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周轉速度的平方的積。這種周轉速度對運用資源積聚資源起著一種加速的作用。 編輯權力積聚定理的推論 1.沒有資源的積累,就沒有權力的積聚。白水無論煮多久也都不能熬成粥。 2.沒有資源的運用,就沒有權力的形成和積聚。窖藏中的錢,只會銹蝕貶值,只要沒有變成古董,永遠也不會因為窖藏自動升值。 3.權力越用越少,資源越用越多。資源的運用是周轉,物質不滅。權力的運用是熵的積累,熵積累到兩不相異時,權力就歸于消失了。 4.權力的濫用,就是對所擁有資源的浪費。權力的運用不能為資源的積累服務,作為權力支撐物的資源也就白白浪費掉了。 5.在所支配的資源同等的情況下,越善于與人合作,就越是具有權力。合作是高效地運用資源的一種方式,它可起到是提升資源周轉速度的作用。 組織凝聚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組織凝聚定理管理學第六定理 目錄隱藏 1 組織凝聚定理概述 2 組織凝聚定理的推理 3 組織凝聚定理的推論 4 相關條目 編輯組織凝聚定理概述盡管管理活動不僅僅只有在組織中才存在,但只有在組織中的管理活動,才更具典型性。要通過他人做好工作,達成管理目的,組織本身又是一個途徑和工具。組織的管理作用,不僅僅在于它所界定的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主要在于它所具有的凝聚作用,并且后一作用是前一作用的基礎。組織的凝聚作用從何而來,循何規(guī)律發(fā)展變化,這就是管理學第六定理必須回答的問題。這也就是組織凝聚定理。 組織凝聚力的大小,與組織運行能給組織成員個人帶來的自我肯定的多少成正比。 組織是為人所創(chuàng)構并服務于創(chuàng)構它和參與進來的人的意志目的實現的工具,進入這特定組織中來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是來利用這個工具為他個人意志目的的達成服務的。組織不是目的,把組織當作目的本身,只能是組織利益的壟斷者愚弄一般組織成員的謊言。 組織凝聚定理的推理由這一定理可得到兩個推理: 1. 組織成員個人的意志目的,越能在組織運行的過程達成,組織凝聚力就越大。這就是組織成員意志目的與組織運行過程達成了統一。而組織運行目的的達成往往不免受到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影響,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不免會讓人從組織運行目的的最終達成中獲得價值滿足的信心降低。 2. 組織運行的目標和方式,被組織成員理解認同的程度越高,貫徹得越徹底,組織凝聚力就越大。認同組織運行目標,就是他認定能從組織運行目標的最終實現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滿足,認同組織運行方式,就是他認定能從組織運行過程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滿足。 編輯組織凝聚定理的推論 從這一原理和它的兩個推理,可進一步得到五個推論: 1. 運行目標不明確、不穩(wěn)定的組織,是沒有凝聚力的。這種組織無法讓人認同,它不能讓人看到自己的價值滿足的希望。 2. 沒有完整、健全的游戲規(guī)則統一組織運行方式的組織,是沒有凝聚力的。對人具有穩(wěn)定凝聚力的是組織的游戲規(guī)則本身,組織成員價值滿足的預期更多的是從組織游戲規(guī)則中得出的。 3. 完整、統一、優(yōu)化組織運行的游戲規(guī)則,是組織最高領導人的首要職責。沒有凝聚力的組織是談不上達成組織目標的。 4. 保障組織運行游戲規(guī)則的健全和貫徹,是每個組織成員都必須承擔的職責。要合法、合理地利用組織來達成自己的意志目的,首先就必須保障組織的穩(wěn)定和凝聚力。 5. 為組織所依存的組織成員,是不會接受組織約束的,相反他會反過來尋求對組織本身的改造。為組織所依存的組織成員,不會滿足于為組織作貢獻來實現其能的價值滿足,而更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組織整體,改造組織運行的目標和方式。 文化誘導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文化誘導定理管理學第七定理 目錄隱藏 1 文化誘導定理概述 2 文化誘導定理的推理 3 文化誘導定理的推論 4 相關條目 編輯文化誘導定理概述人是社會的產物,也是文化的產物。人的意志行為不免受到社會文化的誘導,這是文化具有管理作用的基礎。要讓他人做好工作,借助文化的誘導作用,更能高效地達成目的。所以管理學第七定理必須回答文化是如何誘導人的意志行為的問題,這就是文化誘導定理。 文化的誘導作用,與組織成員對組織文化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認同、接受的程度正相關,與他們從外部接受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的敏感程度及其它們與組織文化的性質相異程度負相關。 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是文化的核心。而人的行為活動選擇首先是行事習慣主導,習慣會使他不假思索地作出行為活動選擇;其次是思維方式主導,思考問題的立場、角度、方法不同,會使他得出不同的結論;最后是價值觀主導,任何人都自己的價值判斷,選擇也僅僅是選擇自己認定為應該的、值得的行為活動。 編輯文化誘導定理的推理1. 沒有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習慣之前,就沒有事實意義上的組織文化存在。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習慣與組織文化是同一的。 2. 組織文化中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與外部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之間越是存在差異,就越是難以保持組織文化的穩(wěn)定。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的積累、實踐的延續(xù),都會讓他不自覺地重新審視已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把自己已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與他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進行比較。有重新審視和外部比較,也就不免會發(fā)生改變。 3. 組織文化構成的四個層次、九個要素都健全完整,才能保證組織文化的穩(wěn)定。組織文化構成的四個層次九個要素核心層的價值觀念,理論層的倫理哲學、科學技術,實體層的規(guī)章制度、倫理道德、生產方式、風俗習慣,表象層的語言藝術、形象藝術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一方面可起到推動組織文化的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共同的行事習慣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可構筑一個壁壘,抵擋與這種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共同的行事習慣不一致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事習慣的浸入。 編輯文化誘導定理的推論 由文化誘導定理和推理很容易得到兩個更為具體的判斷,即兩個推論: 1. 組織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習慣形成的過程,就是保證其得以體現和貫徹的構成要素完善發(fā)展的過程。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習慣必須借助于一定方式才能形成和穩(wěn)定。 2. 組織文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對組織成員強制洗腦的過程。不去掉與這種組織文化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相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也就不可能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習慣。 系統思考定理出自 MBA智庫百科(ht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2 家鄉(xiāng)的喜與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
- 專題十八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教學設計)2024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下冊
- 四平職業(yè)大學《DSP應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體育學院《商業(yè)空間室內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民族大學《金融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操作系統原理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南師范大學《空間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9 獵人海力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編版
- 大量程固體物位儀表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鹽城師范學院《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
- 2025年蘇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醫(yī)院培訓課件:《PET-CT的臨床應用》
- (課件)-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新年里的開心事》
- 2025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限公司招聘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宋代美學研究
- 行政管理學知識點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工業(yè)機器人現場編程》課件-任務3.涂膠機器人工作站
- 供應鏈管理(第2版)課件:常用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