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復習之詞語作用.doc_第1頁
初三復習之詞語作用.doc_第2頁
初三復習之詞語作用.doc_第3頁
初三復習之詞語作用.doc_第4頁
初三復習之詞語作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詞的運用及作用煉字是古人作詩為文之根本,有人為了一個詞的使用費盡心思,廢寢忘食。我們可以了解詞語運用對于文章表達的作用學會準確、恰當?shù)剡x用語詞。關注詞性不同詞性有其不同的作用,理解詞語表達效果時要了解詞語的功能,更需要根據(jù)文章的主旨,結合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來體悟。名詞:名詞 (Nouns)是詞性的一種,也是實詞的一種,是指待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選用適當名詞對于作者表達情感是有特定意義的。巧用名詞將使事物具有特別的形象,引人入境。如: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這里用“腳步”有擬人化的效果,賦予了春天人的情態(tài),將春天到來的動態(tài)寫活了。抽象的變化成了形象的畫面,極富美感,能引起讀者美好的聯(lián)想。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朱自清春)這里連用名詞,實為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將幾組畫面展示在讀者面前,生動而形象。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這里是一組名詞性短語的連用,將游子在流浪在外鄉(xiāng)思念故土時所見之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這些語詞勾畫出一副凄清寂寞的畫面,引發(fā)了“在天涯”的游子“斷腸”之思。讀者展開想象設身處地往往也會產生哀傷之情。如: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老舍濟南的冬天)作者將濟南周圍的小山包圍濟南的的地形特點描繪出來并將它比成“搖籃”,十分形象,讓人一目了然,語詞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小山,對濟南城的愛。動詞:動詞,就是用來形容或表示各類動作的詞匯。恰當運用動詞能突出展現(xiàn)形象的動態(tài)。如:這個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是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朱自清綠)“踞”一詞是蹲坐的意思。用“踞”一詞,化靜為動,將亭與巖石的關系形象展示,極具氣勢?!案 苯o人的感覺是缺少依托,不固定。在這里用“浮”與上文巖石“突出一角”“上下都是空空兒”相應,把亭子所在巖石突出在外的特別形態(tài)刻畫出來,也具有動態(tài)美。如: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朱自清綠)這里連用動詞,將作者追尋梅雨潭的動作刻畫出來。仿佛在前往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但作者仍然堅持前往,表明作者對潭的喜愛。正表明“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其間“招引”是召喚,吸引的意思。有人的情態(tài),富有情趣,表明梅雨潭綠色極具吸引力。“追捉”是表明“我們”被綠吸引去追尋,并渴望接近而獲得,也表達出我們對綠的喜愛之情。形容詞:主要用來修飾名詞的詞,表示事物的特征。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作定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和特征的程度好壞與否。形容詞的多少還常常影響到文章的語言風格,少用形容的文章往往給人以樸實印象。如: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轟響者,應為萬道細流匯于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下深潭。(謝大光鼎湖山聽泉)這里連用了一組形容詞,將晚間傾聽山間小溪的聲響特點勾畫清楚,充分展現(xiàn)出泉聲的層次。也讓人感受到山泉聲各樣的美。如: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魯迅故鄉(xiāng))“蒼黃”形容天氣不好,隱晦?!笆捤鳌笔鞘挆l冷落的樣子?!盎摹笔腔臎龅囊馑?。天色“蒼黃”,村落“蕭索”“荒涼”,一下子勾勒出一副現(xiàn)實故鄉(xiāng)凄涼蕭條的景象,也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粗@樣的景象不由得人不“悲涼”。如: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象不是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郭沫若白鷺)“孤獨”表現(xiàn)出白鷺獨自站立樹顛別無他鳥的景象?!坝迫弧笔怯崎e自在的樣子,展現(xiàn)出白鷺自由自在,舒適閑暇的優(yōu)雅姿態(tài)。如:舊氈帽下面是表現(xiàn)著希望的醬赤的臉。(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醬赤”是一種色彩,在這里用以形容臉,把舊氈帽朋友(農民)久經日曬的膚色直接展現(xiàn)出來。十分形象。另外,形容詞有疊用現(xiàn)象,一般呈現(xiàn)表達效果為程度加強如:清清楚楚 恍恍惚惚如:某些含貶義的形容詞,重疊后既表示程度加強,又表明嫌惡的感情。如:小里小氣 古里古怪 慌里慌張 糊里糊涂 馬里馬虎數(shù)詞:明確事物數(shù)量,有約數(shù)和確數(shù),運用數(shù)詞必能對數(shù)的感念表述得更為清晰。如:從這顆星星到那顆星星的距離,每秒鐘能飛十六點七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鄭文光宇宙里有些什么)“十六點七”是確數(shù),這里直接點明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表達準確?!皫兹f”是概數(shù),“幾萬年”寫出了宇宙飛船從這顆星飛到那顆星的時間,是在沒有辦法計算出確切數(shù)據(jù)的前提下,進行科學估算的結果。這里表明時間很長,也就展現(xiàn)出星與星之間的距離之長。量詞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shù)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分名量詞和動量詞,“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場”中的“趟、遍、次、場”,表示動作的數(shù)量單位,叫做動量詞。說明議論文中量詞的使用將影響表達的準確與否,而散文中出現(xiàn)的特別的量詞可引發(fā)思索,指引讀者體悟作者的情感。運用量詞有特別強調“量”的作用。如:我敢說,你也不如外,但你就灑不出一滴眼淚來證明你是感動了。(馬克斯比爾博姆送行)“滴”朗讀時可以加重語氣,原因就在于這里強調了無法流出眼淚,哪怕只有“一滴”。更突出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大家不會表達情感。名量詞的運用有時會別具一格,需要體會作者的用意。如: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朵”原是形容花的,這里用朵讓人感覺到流星如花的美麗,表達出作者對流星的喜愛之情。動量詞對于動作展示具有限制作用,也會有強調動作數(shù)量的效果,要注意體會。有的量詞還具有褒貶色彩如:“一位警察抓住了一伙歹徒。”量詞“位”具有尊敬的感情色彩;而量詞“伙”,卻具有鄙視的感情色彩。代詞:代替名詞, 形容詞或數(shù)詞的詞就是代詞。它們指人稱和事物,但又不說出他們的名字,所以叫做人稱代詞。體會代詞的作用必須了解并結合其所代替的內容,運用代詞主要是為了語言的簡潔。我們應該注意:代詞所指代的內容必須放入它原來的位置與原意保持一致。如: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葉圣陶蘇州園林)“這”指代的內容是: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有對照句: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才是可取的。“這”指代的內容是: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如: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一切”強調范圍,包含所有在內。表明,所有的設計都以構成完美的圖畫為目的。副詞:馬建忠仿效西洋語法所寫的馬氏文通,立狀字一類,凡實字以貌動靜之容者曰狀字,相當于英語的adverb。馬氏文通以后的語法著作里,改狀字為副詞,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張靜論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范圍商務1983,第10頁) 詞在漢語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副詞的運用。(百度)副詞是一般做狀語,用以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程度或范圍的詞。副詞的運用對于準確地表情達意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關注副詞能讓我們對作者表達的情感與思想把握更確切。如:他是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魯迅藤野先生)“無非”只不過的意思。表明沒有什么特別的。這里表達出作者來到東京后非常失望的感情。如:實在標致極了。(魯迅藤野先生)“實在”起到強調作用。仿佛極言清國留學生的“標致”,更加強諷刺語氣。如:瞻瞻!你尤其可佩服。(豐子愷給我的孩子們)“尤其”有特別突出的意思,表明他最值得佩服,加強了贊賞的程度。如: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組成一個鐵餅形狀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太陽也在其中。(宇宙里有些什么)“大約”表估計,這里沒有辦法準確測算出恒星的數(shù)量,只能通過相對科學的方式進行估測。語言表達準確。(如果去掉“大約”一詞那組成銀河系的恒星的數(shù)量就變成一定是“一千萬萬顆以上”,而這是沒有辦法計算的,這樣表達就不夠準確了。)如: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池沼。(蘇州園林)“都”強調了全部,包括所有。表明假山池沼在每所蘇州園林里都有,無一例外。如:它們的熱度非常高,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宇宙里有些什么)“非?!北砻鳌案摺钡某潭龋爸辽佟北硎境鰷囟鹊淖畹椭?,表明其溫度還可能更高。(如果去掉就成了表面溫度就是三千攝氏度,與原意不符。)介詞(介賓短語)介詞是一種用來表示詞與詞、詞與句之間的關系的虛詞,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介詞后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于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介詞口訣:自從以當為按照,由于對于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于,除了同對向往朝;用在名詞代詞前,修飾動形要記牢。.如:從地球上望出去,銀河就像一個環(huán),套在地球周圍。(宇宙里有些什么)“從地球上”限制了“望”的地點,明確了觀察的立足點。連詞連詞,聯(lián)接詞、詞組或句子之間起連結作用的詞匯。我們可以通過它體會詞、詞組、句子之間的關系。如: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蘇州園林)用“又”表明它不是唯一的。也表明入畫的景色比較多。有時我們需要關注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了解分句間或句與句間的關系。如: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xiàn)的,因為它是難于直觀的。(弗蘭西斯培根論美)“因為”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我們需要了解句之因果,從而明了作者的觀點。“因為”引起的是原因。如: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弗蘭西斯培根論美)“只有”“才”是表示條件的一組關聯(lián)詞語,強調了“這樣”是“美”“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的必要條件,也就強調了“這樣”“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的重要性。一般我們還會接觸到的還有助詞、嘆詞、擬聲詞,其意義往往一目了然,這里不再詳述。關注詞“情”詞語的感情色彩分褒貶和中性詞,我們需要關注詞語的感情色彩,比較色彩變化后詞的表達作用。要理解詞語中所蘊含的感情,要注意分析褒詞貶用和貶詞褒用的表達效果。如:“我國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師)這句中,狡猾一詞,本含貶義,但在課文中,在特定的語境中,用“狡猾”一詞,進一步突出了孩子的天真無邪、機靈調皮的特點,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善于觀察,對老師心無懼意,反映了師生之間的融洽。如:“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保ǜ邩坊Q啵案甙痢痹馐恰白砸詾榱瞬黄?,看不起人,極其驕傲”,是貶義詞,但作者在這里用“高傲”一詞,賦以新意,是“豪邁無畏、藐視敵人”的意思,突出了海燕的戰(zhàn)斗英姿和堅決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突出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英勇氣概。關注詞“意”語詞的意義是豐厚的,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表達的意思有時會有不同,有時會存在用法和詞性的變化,有時會包含多樣的意義體現(xiàn)出豐富的表現(xiàn)力。一、關注一詞多義,體會詞語的本義和語境義,體悟其表達效果。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作用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其內涵。如:“精巧”(曉雪關于散文白鷺)A“它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精巧”用以形容的是白鷺這篇散文,表明它的風格柔婉清麗、秀美含蓄。曉雪在評論是有意選用郭沫若文章中的原詞并賦予其新的涵義,更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散文語詞的推崇,顯出評論者選用文辭實在頗具匠心。B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郭沫若白鷺)“精巧”是精致靈巧的意思。“精巧”用以形容白鷺。表明白鷺的大小適宜,姿態(tài)靈巧精致。如:“哆嗦”(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A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這里“哆嗦”是一抖一驚的意思,雨落到背上竟然一抖,能讓人感受到夏天暴雨的大雨點的分量,重重的,也會令人同樣感到一驚。B可是,看看渾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會哆嗦成一團。這里“哆嗦”是顫抖的意思,更有連續(xù)不斷的顫抖的感覺,將祥子渾身濕透又累又冷的痛苦感受展現(xiàn)出來。C他哆嗦得像風雨中的樹葉。這里“哆嗦”也是顫抖的意思,這里特別將加了補充描寫,將風雨中樹葉搖晃而不自主的形態(tài)展現(xiàn)無余,更暗示祥子也如風雨中的樹葉一般,除了受苦哆嗦以外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三個“哆嗦”意義相當,但反復使用,用在不同語境中又引人深思。二、關注“非?!闭Z匯,理解作者選詞的用意,體會其表達作用。有許多詞語是作者精雕細選刻意安排,也或是作者表情達意靈感的凸顯,它們往往有其特別之處:或新穎、或精當、或反復出現(xiàn)、或疑似有誤,讀者當細心體悟。如:“推敲”煉字的故事: 后蜀 何光遠 鑒戒錄賈忤旨:“ 賈島 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 島 似不見。時 韓吏部 愈 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呵唱, 島 但手勢未已。俄為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 島 方覺悟。顧問欲責之。 島 具對:偶得一聯(lián),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韓 立馬良久思之,謂 島 曰:作敲字佳矣?!焙笠蛞浴巴魄谩敝刚遄米志洹R喾褐^對事情的反復考慮。譯文: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伤钟X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嘴里就邊推敲邊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里。 韓愈問賈島為什么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贊。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我們看到韓愈的對選用詞語的分析涉及了兩個層面:一是內容上需要合情合理。覺得“敲”比“推”更有禮貌,是訪友時應有的情態(tài);二是詩歌音韻上可以增添韻律,“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我們也可以學習用這樣的分析方法來關注語詞的表達作用。如:據(jù)洪邁容齋隨筆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風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真達到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實詩人不僅僅在煉字,也是在煉意,這才符合詩的情境。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作者是在“煉意”,而最終定稿的“綠”字能表達作者怎么樣的情意呢?我們需要體會“綠”的意義,其本義為色彩,在這里活用做動詞,譯為“(春風)使(江南岸)綠”。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內容方面,即情意:綠有吹綠的意義,賦予了春風以人的情態(tài),似乎多了一份活力和動態(tài)美;而另一方面“綠”則讓人直接感觸到色彩美,較其他動詞更為生動。如:站在亭前望去,滿眼確是一片濃碧。遠近高低,樹木枝纏藤繞,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濕綠,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直向山頂推去。就連腳下盤旋曲折的石徑,也印滿了苔痕,點點鮮綠。(鼎湖山聽泉)“濃”是在亭前望到的景象,層層疊疊的樹茂密成陰,只覺得濃郁、茂盛?!皾瘛迸c前文剛下過雨及泉水到處是呼應起來,雨水的澆淋,泉水的滋潤都讓樹木濕漉漉的。下文用大海的波浪來相比就十分貼切了?!磅r”有新鮮的感覺,苔蘚在雨水和泉水多的地方生長出來,一點點的鮮嫩滋潤。用鮮綠更覺得它仿佛就是剛生出來的,更覺環(huán)境濕潤,泉水豐盈。如:魯藜一個深夜的記憶:月光流進門檻/我以為是陽光/開門,還是深夜/不久,有風從北邊來/仿佛吹動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聽見了黎明的音響/河岸被山影壓著/有星流過曠野去/我感覺到,萬物還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來的人/詩句中有兩個“流”字,第一處將月光擬為水,因將其照入門檻時的動態(tài)用“流”,刻畫出月光的柔和,靜謐,月色的光亮。第二處刻畫的是星的動態(tài),星在月空應是不動的,這流動的星當時流星了,那么這“流”字即準確展現(xiàn)流星劃過夜空的動感,那應是快速,迅捷的。兩個“流”的運用都應引起關注,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月與星的動態(tài)都不會用“流”來表示。這就需要我們多加思考與想象辨析其中的差異,感知作者的用詞精妙。關注詞“度”許多語詞在表達中體現(xiàn)出感情的濃度、語氣的程度會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如:很、極、非常、太、過分等;又如:確實、豈、難道、尤其、絕對等語氣會有不同。理解這些“度”對于我們賞析詞語運用的作用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如: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xiàn)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毛澤東紀念白求恩)這里反復運用“極端”語氣強烈,特別強調白求恩同志負責任何熱忱的程度是至極的,表達出作者對白求恩同志評價高的程度和對他贊揚的程度均達極致。如:但是,朔方的雪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魯迅雪)這里用一個“決”加強了語氣,表示絕對,與前面“永遠”向照應,強調了朔方的雪不粘連的決心,更突出朔方雪的不屈不撓、執(zhí)著堅強的特質。選用這些語詞也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堅定固執(zhí)的情感。關注詞“量”語詞表達往往也存在涵蓋的范圍,如:大多數(shù)、全部、一點、只、總、都、主要、之一等;有的則表示出了重復的次數(shù):如又、再、還、仍等,需要關注其量的不同以準確把握語義。如: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朱自清背影)“再”“又”用以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超過一次,這里“再”讓我們感受到作者一直關注著父親的背影,不斷以目光在尋找;而眼淚“又”來了則讓我們了解作者已經不止一次流淚,不止一次為父親的背影所打動,讓讀者亦為之動容。如:恒星有各種各樣的,但是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fā)光發(fā)熱的。這里用“全都”表示出范圍,表示涵蓋了所有,即準確地說明了恒星的普遍特質:“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是發(fā)光發(fā)熱的”。如:區(qū)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chuàng)造力,主要根據(jù)之一是,擁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里用“主要”限制“根據(jù)”,表明下面闡述的是的關鍵的,其決定性作用的根據(jù);而用“之一”加以補充,表明這樣的根據(jù)較多,這里僅言其中一個。語言表達準確,合理,嚴密。關注詞“向”有許多語詞有一定語境適用性,有些語詞是專屬用詞不能胡亂套用,而我們從這些語詞的運用也可以了解更豐富語義。如: 2008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著力構建和諧社會、保障民生等問題作了重要部署(布置)。部署和布置都有安排的意思,但部署具有某種戰(zhàn)略意義,需重機構作大決策才可用部署。如:曹劌論戰(zhàn)中有句“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狈g時“見”字可以理解為覲見、拜見、接見等,這些詞雖然都有“見”的意思,但從屬對象不同。若以曹劌為主語翻譯,那么就不能用接見。學生可譯為: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也可以翻譯為: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他)。這里需要斟酌用語,避免錯亂了語匯指向。關注詞“態(tài)”有時間副詞:如已、剛、才、將、要等限制了所修飾的動詞形容詞的時態(tài);有情態(tài)副詞:如正好、果然、剛好、依然、全然、悄然等表現(xiàn)出一定的情態(tài)。表達時需要準確運用,理解時需要關注它們的作用。如:譬如孟德爾(Mendel)研究豆子交配,居然悟出遺傳的定律,奠下了遺傳學和優(yōu)生學的基礎,就是一個例子。“居然”一次能讓人體會出其中的驚訝情態(tài),表明他悟出遺傳的定律實在與眾不同,以此來證明他是有智慧的人,也能闡明作者的觀點:有智慧的人縱然研究一個極小的問題,也能探驪得珠,找到核心的所在;其問題雖小,而其映射的范圍卻往往甚大。總之,要讀通、讀懂一篇文章必須關注詞語本身的意義和功能,更要體會作者用詞的特別之處,以此引領自己于細微處、于新巧處感悟到作者的心情、心思,從而真正讀懂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也能更精準地把握到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達到賞詞得法,會意得道。(黃素心)關于詞語的考察關于詞語運用能力的考察主要是看學生是否能準確掌握詞的音形義,是否能夠準確運用詞語并了解詞語在一定語境中的作用。一般在詞的字面意義之外會有引申義或比喻義,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多感,體會詞語的表達作用。考察聯(lián)系語境理解語意的能力要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讀人與城一文:蘇州人形容此種辛勞有句土話“勿停個爬”。根據(jù)文章內容說說“勿停個爬”是什么意思。分析:這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看語匯的運用。其實被女性化的蘇州人也用到了這個詞,我們可以以它的描述來幫助大家理解詞語含義:蘇州人把日常的勞作叫作“爬”,常聽見有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