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與疾病》PPT課件.ppt_第1頁
《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與疾病》PPT課件.ppt_第2頁
《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與疾病》PPT課件.ppt_第3頁
《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與疾病》PPT課件.ppt_第4頁
《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與疾病》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營養(yǎng)與疾病 第一節(jié)心腦血管疾病營養(yǎng) 一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概念 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 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持續(xù)增高為特征的又叫原發(fā)性高血壓 而繼發(fā)于腎臟 內分泌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高血壓 多為暫時性的 在原發(fā)病治愈以后會隨之消失的叫繼發(fā)性高血壓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診斷標準 收縮壓 21 0KPa 160mmHg 舒張壓 12 7KPa 95mmHg 二者有一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正常血壓 18 7 12 0KPa 140 90mmHg 發(fā)病因素 遺傳 年齡的增加 長期精神緊張 缺乏體育運動 嗜煙酒 不良飲食習慣如長期高鹽飲食等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xiàn) 高血壓根據(jù)病程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 前者又稱良性高血壓 大多數(shù)患者屬于此類 主要表現(xiàn)有 1 起病隱匿 病情發(fā)展緩慢 常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 2 早期血壓時高時低 受精神情緒 生活變化影響明顯 3 血壓持續(xù)高水平可有頭痛 頭暈 頭頸疼痛 4 長期高血壓可引起腎 心和眼睛的病變 5 精神情緒變化 失眠 耳鳴 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生活懶散 易疲勞 厭倦外出體育活動 易怒 神經(jīng)質等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類別收縮壓 mmHg 舒張壓 mmHg 理想血壓 120 80正常高值120 13980 89高血壓 140 901級 輕度 140 15990 992級 中度 160 179100 1093級 重度 180 110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營養(yǎng)師查房和會診應了解的情況和指標1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兩小時 糖化血紅蛋白 2 血脂3 腎功能4 痛風 血尿酸 5 體重6 其他疾病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營養(yǎng)與高血壓的關系1 鈉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 長期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病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食鹽攝入量高的地區(qū)其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清淡少鹽飲食習慣的地區(qū) 如世界著名的高血壓低發(fā)病率國家愛斯基摩人和日本北部地區(qū) 就是長期以清淡少鹽飲食為主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2 體重 約3 4的高血壓患者肥胖 而其中1 2以上有胰島素抵抗 減肥治療是治療高血壓的最重要的非藥物途徑 3 酒精 過量飲酒與血壓升高和較高的高血壓流行程度相關聯(lián) 每天飲酒3 5杯以上的男子和每天飲酒2 3杯的女子尤其處于較高的危險之中 而低于上述飲酒量則不會增加危險性 根據(jù)推測 酒精在低劑量時是血管擴張劑 而在劑量較高時則為血管收縮劑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3 蛋白質 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對血壓影響不同 植物蛋白可使高血壓病和腦中風率的發(fā)生率降低 4 脂肪 脂肪攝入過多可引起肥胖和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 膳食膽固醇與血壓有顯著的正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 MUFA 高的膳食可降低血壓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5 其他營養(yǎng)素 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具有改善脂質代謝 保護血管結構與功能的作用 膳食纖維能夠輔助降低血壓 膳食鎂與血壓呈負相關 鈣補充可以通過糾正鈣缺乏和與之相關的甲狀腺功能亢進 從而降低血壓 鉀通過直接的擴張血管作用以及尿鈉排出作用而降低血壓 高血壓病營養(yǎng)治療 高血壓的營養(yǎng)防治一 降低體重二 合理膳食 1 限制能量過高食物 尤其是動物油脂或油炸食物 2 限制所有過咸食物 如咸菜 咸魚 咸肉等 3 限制酒 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4 注意補充鉀和鈣 三 其他 1 增加體育活動 2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二 營養(yǎng)與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是一種炎癥性 多階段的退行性復合性病變 導致受損的動脈管壁增厚變硬 失去彈性 管腔縮小 由于動脈內膜聚集的脂質斑塊外觀呈黃色粥樣 故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目前的研究表明 所有膳食營養(yǎng)素都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關 高血脂癥與動脈粥樣硬化 1 血漿脂蛋白乳糜微粒 CM 極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2 高脂蛋白血癥 hyperlipidemia 指血脂高于正常上限 分型見5版教材P148 表5 2 膳食脂類與動脈粥樣硬化 1 脂肪攝入總量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呈正相關 2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呈正相關 3 飽和脂肪酸攝入可使血漿膽固醇升高 4 短鏈脂肪酸 C6 C10 對血漿膽固醇影響很小 中長鏈脂肪酸 C12 可使血脂升高 硬脂酸除外 5 單不飽和脂肪酸 MUFA 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LDL 6 n 6多不飽和脂肪酸 PUFA 能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 降低LDL膽固醇同時也降低HDL膽固醇 7 n 3多不飽和脂肪酸 PUFA 中的 亞麻酸 EPA和DHA可明顯降低血漿甘油三脂 血漿膽固醇 升高HDL 8 反式脂肪酸 氫原子位于雙鍵兩側 可增加LDL膽固醇 減少HDL 9 增加膳食膽固醇水平可使血漿膽固醇升高 10 磷脂為強乳化劑 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顆粒變小 易于透過血管壁被組織利用 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小結 膳食中含飽和脂肪酸 長鏈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可升高血脂 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的危險性 不飽和脂肪酸 單 多 磷脂可降低血脂 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膳食熱能 碳水化合物與動脈粥樣硬化 熱能 碳水化合物入超脂肪堆積肥胖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壓發(fā)病率增加 膳食纖維與動脈粥樣硬化 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與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 膳食纖維含粘多糖 可使胃內容物粘度增加 從而阻礙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吸收 使血漿膽固醇降低 膳食纖維可增加膽汁酸的排出量 從而間接促進肝臟中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 導致血漿膽固醇降低 膳食蛋白質與動脈粥樣硬化 動物性蛋白質升高血漿膽固醇植物性蛋白質降低血漿膽固醇 維生素與動脈粥樣硬化 VE有抗氧化作用 可清除自由基而保護多不飽和脂肪酸免受損傷 VC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可捕捉自由基 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質過氧化反應 VB6 VB12 泛酸 VA 胡蘿卜素等都可抑制體內脂質過氧化 降低血脂水平 葉酸 VB6 VB12 可降低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對血管的損傷 無機鹽 微量元素與動脈粥樣硬化 鈣 高鈣攝入可降低血漿膽固醇 鎂 缺乏易發(fā)生血管硬化和心肌損害 鉻 缺乏可致血漿膽固醇增加 銅 缺乏可致血漿膽固醇增加 鋅 高鋅可降低血中HDL含量 鐵 高鐵引起心肌損傷 碘 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著 硒 缺乏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 其他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 酒 乙醇可增加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促進肝臟合成更多的內源性甘油三酯和LDL 茶 茶多酚可降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 抗血栓形成 大蒜和洋蔥 含有硫化物可降低血膽固醇水平 提高HDL 香菇和木耳 可降低血膽固醇 膳食調控原則 1 控制總能量 維持正常體重 2 減少脂肪攝入的總量及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 適宜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3 限制精制糖的攝入量 適量的蛋白質攝入 4 飲食宜清淡 低鹽 5 多吃一些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食品 如洋蔥 大蒜 木耳 香菇 紫菜等 6 多吃蔬菜 水果以供給適宜礦物質和維生素 7 忌煙限酒 第二節(jié)肝 膽 胰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一 肝臟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 有著極重要而復雜的功能 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 經(jīng)胃吸收的絕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 在肝細胞內進行合成 分解 轉化和儲存 肝臟還是一強大的免疫器官 肝被有豐富的巨噬細胞 能吞噬和清除血液中的異物和腸道吸收來的毒物 細菌 殘留藥物的解毒等 肝臟還有潛在的造血功能 第二節(jié)肝 膽 胰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二 膽道系統(tǒng)包括肝內外管道 膽囊及奧迪闊約肌等部分 三 膽汁的生成 分泌和代謝1 分泌和成分 成人每天由肝細胞 膽管分泌膽汁約800 1200ml 膽汁中97 是水分 其他成分是膽汁酸 膽鹽 膽固醇 卵磷脂 膽色素 脂肪酸 氨基酸 酶類 無機鹽 刺激因子等 膽汁呈中性或弱堿性 第二節(jié)肝 膽 胰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2 膽汁的生理功能 1 乳化脂肪 2 膽鹽有抑制腸內致病菌生長繁殖和內毒素形成的作用 3 刺激腸蠕動 4 中和胃酸 第二節(jié)肝 膽 胰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四 胰腺胰腺是具有多種功能的腺體 包括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內分泌功能主要分泌胰島素等 外分泌腺泡主要是分泌胰液 胰液的成分 1 電解質主要含碳酸氫鹽2 蛋白質主要由分泌的消化酶和酶原組成 一 病毒性肝炎營養(yǎng)治療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組嗜肝性病毒引起的肝廣泛性炎癥 最常見的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乙性病毒性肝炎 丙性病毒性肝炎和戊性病毒性肝炎 一般治療原則 1 適當休息2 合理營養(yǎng)3 慎用藥物 一 病毒性肝炎營養(yǎng)治療 營養(yǎng)治療原則 1 能量供給適當2 供應質優(yōu) 量足 產(chǎn)氨少的蛋白質3 供給適量碳水化合物4 脂肪不宜過分限制5 維生素給予充足6 忌煙 酒 油炸 油膩食物7 盡量少食多餐 二 脂肪肝的營養(yǎng)治療 概述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實質細胞內過量聚集 其總量超過常量的一倍 或組織學上肝實質脂肪侵潤超過30 50 常見引起脂肪肝的因素 1 進入肝內的脂肪酸過多2 肝內形成的三酰甘油增多或氧化減少3 脂蛋白合成減少或釋放障礙 二 脂肪肝的營養(yǎng)治療 營養(yǎng)治療原則 1 能量供給應適量 一般以保持理想體重為宜 2 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 3 脂肪供給量可略低于正常人需要量 限制動物脂肪攝入 適當增加植物油的攝入 4 碳水化合物供給量不能過高 占每日總能量的50 60 5 增加維生素的供給量及適當補充礦物質 6 對肥胖的患者 應增加膳食纖維的供給量 三 肝硬化營養(yǎng)治療 概述 肝硬化為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 是一種或多種致病因素長期和反復作用所導致 肝硬化可引起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類 電解質和膽汁酸等代謝紊亂 三 肝硬化營養(yǎng)治療 營養(yǎng)治療原則 1 保證足夠能量 根據(jù)病情調整蛋白質需要量 2 脂肪供給量一般為40 50g 3 每日可供給300 450g碳水化合物以保肝解毒 4 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5 出現(xiàn)腹水時要限鹽 限水 6 服用排鉀利尿劑時應該補充鉀鹽 7 烹調方式多樣化 注意食物色 香 味 形的搭配 四 常見膽管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一 膽結石是指膽管系統(tǒng) 包括膽囊在內的任何部位發(fā)生結石的疾病 最膽管系統(tǒng)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二 膽囊炎常常是由于膽結石梗阻膽管導致膽汁淤積 膽囊壁發(fā)生炎癥而引起的感染 四 常見膽管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急性期或手術前的飲食管理 略 手術后的飲食搭配 略 營養(yǎng)治療原則 1 根據(jù)患者體重情況供給適宜能量2 限制脂肪攝入量 以避免刺激膽囊收縮加重疼痛 3 低膽固醇飲食以防止膽結石形成 4 每日供給80 100g蛋白質 維持氮平衡 增強免疫力 四 常見膽管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治療 5 每日供給300 350g碳水化合物以達到補充能量 增加肝糖原 保護肝細胞的目的 6 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7 高膳食纖維飲食以減少膽結石形成的機會 8 每天供給1000 1500ml的水以稀釋膽汁 促使膽汁排出 預防膽汁淤積 五 胰腺炎的營養(yǎng)治療 概述 胰腺炎根據(jù)發(fā)病不同分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表現(xiàn)為胰腺及周圍組織水腫 細胞侵潤和脂肪壞死 飲食不慎是引起胰腺炎發(fā)作的重要原因 故飲食治療對胰腺炎的預防和治療十分重要 五 胰腺炎的營養(yǎng)治療 一 急性胰腺炎 1 急性期 禁止經(jīng)口攝食 通過靜脈補充營養(yǎng)素 禁食不少于3天 切忌過早進食 2 恢復期 幾天后可經(jīng)口供給完全不含有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清流質食物 以免脂肪消化不良 待病情逐漸穩(wěn)定后可改為低脂肪半流質飲食 五 胰腺炎的營養(yǎng)治療 3 結實臨床電解質的變化適量由飲食補充電解質 4 每天5 6餐 每餐給予1 2樣食物 食物要細軟易消化 切忌暴飲暴食 5 采用燒 煮 燉等烹調方式 忌用油煎 油炸 烤等烹調方式 五 胰腺炎的營養(yǎng)治療 二 急性胰腺炎 1 限制脂肪 在病情嚴重時應才喲能否低碳水化合物 低脂肪的半流質飲食 病情好轉時可每天增至40 50g 采用蒸 煮 燉等烹調方式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堅果類也應限制 2 每天供給蛋白質50 70g 盡量選擇含脂肪少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食物 第三節(jié)營養(yǎng)與代謝性疾病一 營養(yǎng)與糖尿病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量不足或胰島素效應差 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內 導致血糖升高 尿糖增加 出現(xiàn)多飲 多食 多尿和體重減少 三多一少 癥狀 主要并發(fā)癥 1 感染2 血管病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學 1 患病率1998年 我國糖尿病標化患病率為3 21 糖耐量降低標化患病率為4 76 預計2010年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將達10 2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飲食因素 兩多兩少 能量攝入多 消耗少 脂肪攝入多 膳食纖維 維生素 礦物質攝入少 生理因素 增齡 妊娠 應激 感染 創(chuàng)傷 高血脂 高血壓 肥胖 社會環(huán)境因素 能量攝入過多 應激增多 體力活動減少 能量消耗下降 遺傳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遺傳易感性 糖尿病診斷標準和分類 1 診斷標準 依據(jù)血糖和臨床癥狀 糖尿病 有糖尿病臨床癥狀 空腹血糖 7mmol L 任意一次血糖 11 1mmol L 糖耐量試驗血糖 11 1mmol L 符合其中一條 另日檢查仍符合其中一條 可確診 糖耐量降低 糖耐量試驗血糖在7 8 11 1mmol L之間 空腹耐糖不良 空腹血糖在6 1 7 0mmol L 2 分型 I型糖尿病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IDDM II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NIDDM 其他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感染性糖尿病 藥物和化學制劑引起的糖尿病等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原則 糖尿病不能根治 一般采用綜合療法 其中 控制飲食是最根本措施 1 糖尿病的綜合調控原則飲食治療 運動治療 教育與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病情監(jiān)測 2 飲食調控原則 合理控制總熱能攝入 達RNI的80 選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吸收較慢的多糖200 350g 日 參考GI 限制小分子糖攝入 膳食纖維攝入 20 35g 日 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 脂肪供熱比例 30 植物油20g P M S 1 1 1膽固醇攝入量 300mg 日 選用優(yōu)質蛋白質 蛋白質占熱能比例的10 20 優(yōu)質蛋白質占1 3 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VB VC 鈉 鉀 鎂 鉻 鋅 鈣 合理進餐制度 3 6餐 日 定時 定量 食物多樣化 防止低血糖發(fā)生 急重病人在的飲食攝入應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和嚴密監(jiān)視下進行 糖尿病營養(yǎng)咨詢示范 案例 某成年男性 輕體力勞動 身高170厘米 體重65公斤 長期服用降糖藥物 但血糖不穩(wěn)定 尋求營養(yǎng)咨詢 已知 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給標準與體型有關 消瘦 正常及肥胖的輕體力勞動者 分別為35 30 20 25kcal 日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供熱比分別為15 25 和60 食物分類及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