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避難層的設計.doc_第1頁
超高層建筑避難層的設計.doc_第2頁
超高層建筑避難層的設計.doc_第3頁
超高層建筑避難層的設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高層建筑避難層的設計一、高規(guī)要求:5.5.22 建筑高度超過l00m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自建筑的首層至第一個避難層的高度不應大于45m;兩個避難層之間的高差不宜大于45m。2 通向避難層的防煙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使人員均必須經避難層方能上下;3 凈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員避難的要求,并宜按5.0人/m2計算;4 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但設備管道宜集中布置;5 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6 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消火栓和消防軟管卷盤; 7 封閉式避難層應設置獨立的防煙設施;8 應設置應急廣播和應急照明,且其供電時間不應小于l.0h,照度不應低于10.0Lx。二、說明:避難層:避難層是高層建筑中專供火災時人員臨時避難用的樓層。避難間則是供消防人員在一定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樓層)上設置的臨時避難用的的房間。避難層或避難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給來不及疏散人群的臨時避難場所。發(fā)生火災時,處于極度緊張的人員不容易找到避難層,為此防煙樓梯間宜在避難層錯動位置或上下層斷開,使需要進入的人能盡早進入避難層。避難層或避難間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能提供一定的面積供疏散人員避難;二是要有良好的通風和排煙設施;三是避難層或避難間與疏散樓梯間及消防電梯間應有通暢的交通組織流線使得疏散人群易于識別并能安全地疏散和避難,與疏散樓梯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串聯形式。避難層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與設備層結合(采用的較多),這種形式的避難層要做到:一是設備、管道應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墻圍護起來;二是要滿足疏散人員的停留面積要求,例如避難層管15層,每層平均100人,共1500人,假設人均停留占用面積5人/m2,15005300m2,則需要凈面積300m2.。另一種是專用避難層。專用避難層核心部位的設備和垂直交通設施,必需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墻圍護起來,人均占用面積應滿足上述要求。避難層凈高不應低于2.0米。當有多個避難層時,第一避難層或避難間距地面的高度位置由層高和當地城市消防部門所配置的消防登高車的云梯高度來確定。從首層到第一個避難層之間的樓層不宜超過45米的原因是,發(fā)生火災時集聚在45米高度左右的避難層人員,不能再經樓梯疏散,可由云梯車將人員疏散下來。目前國內有一部分城市配有50m高的云梯車,可滿足該高度的需要。 還考慮到各種機電設備及管道等的布置需要,并能方便于建成后的使用管理,兩個避難層之間的樓層,大致定在十五層左右。在做具體建筑工程設計時第一避難層或避難間的有效避難面積宜較上部各層稍大一些。以滿足滯留于這一層的疏散人員達到臨時避難的效果。避難層有敞開式和封閉式。敞開式不設維護墻,一般設在頂層。不適宜寒冷地區(qū)使用。半敞開式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