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_第1頁
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_第2頁
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_第3頁
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_第4頁
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新零售投融資調研報告 在創(chuàng)投圈兒里,2017年要是不說“新零售”,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自共享單車和充電寶以及雨傘、按摩椅、睡眠倉、衛(wèi)生紙等各種共享后,新零售中的開放貨架也開始主打共享概念了,呃,老祖宗其實很早就玩兒共享經濟了,齊相管仲是高手中的高手,開創(chuàng)“共享女朋友”的新模式就讓齊國稱了霸。 風口之下心里發(fā)慌,為啥?每次看到那么多新聞都會覺得很酸爽,再感受一下:“天貓涉足美妝產品的無人零售機領域“餓了么正式啟動無人值守貨架項目”“京東到家布局無人貨架”“每日優(yōu)鮮內部孵化便利購“今年1月7日,無人貨架領域已披露融資項目25個,累計金額超過28億,包括果小美、領蛙、猩便利、哈米科技、怪獸家、七只考拉、番茄便利、CITYBOX”“百果園宣布與七只考拉、好品、領蛙等聯(lián)合發(fā)起大百果聯(lián)盟,發(fā)力辦公室無人零售市場”“繽果盒子與兆佳業(yè)物業(yè)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馬云的無人超市7月9日杭州開業(yè)”“8月17日,梅花天使吳世春說五年內中國會出現一億臺無人自助服務設備”“武漢“幾個果農”項目獲徐小平500萬投資”“葡吧在餐廳和街邊用自動售酒機賣酒”“優(yōu)衣庫首批自動售衣機落地美國,取名Uniqlo to Go”“萊杯咖啡9個月完成3輪融資”“馬云軍師曾明:無人售貨機未來想象空間巨大”“美團點評將大舉投資線下零售服務”“前大眾點評高管進軍無人值守貨架,起名猩便利”“無人零售貨架項目“閑呀”獲投資”“繽果盒子完成億元融資”“小麥便利店首輪融資1.25億”“CITYBOX完成1500萬美元融資”“F5未來商店獲創(chuàng)新工場3000萬元投資” 看得累死了 零售一直是杠杠滴剛需市場,自2016年10月馬爸爸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各種玩家以“新零售”的名義,進入市場掘金,從阿里的財報顯示零售是整個阿里布局里唯一賺錢的業(yè)務,不難看出未來這是大中小玩家高度聚集的地方,在移動支付普及率高漲的情況下,視覺識別、卷積神經網絡、傳感器融合技術等各種新技術催生了各種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加上資本高漲的熱情助力,新零售成為2017年投資領域最重要的風口,對于這一年多的了解算是做個小結吧。一、新零售最重要的幾個前臺角色1、連鎖便利店 便利店是基于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后,興起的新型零售業(yè)態(tài),離消費者更近體驗更舒適,從日系便利店品牌進入中國以來,目前全國已有10萬家連鎖便利店(包括加油站的連鎖便利店、7-11、全家、東莞的地方品牌美宜佳等等),參考日本的成熟市場數據,每家便利店服務3000人,中國未來可能存在50-80萬家便利店,這個品類成為資本的寵兒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但未來便利店的運營能力是否可以超越7-11、全家,這是最大的挑戰(zhàn),隨著房租成本高企不下,向供應端的效率要利潤或許是需要最重點考慮的問題。2、無人便利店 可以說是Amazon Go開啟了國內無人便利店的風潮,伴隨著阿里的淘咖啡、繽果盒子的落地,無人便利店越來越炙手可熱。無人便利店從成本入手解決零售的問題,但需要面對技術成熟度的考驗,對人的識別和物品的識別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遠不到大規(guī)模商用落地的程度。阿里可謂是通吃的心態(tài)布局新零售,一方面推進無人便利店的布局,一方面針對中國600萬小店(夫妻老婆店、煙酒店等)拋出提升計劃,希望全面改造中國最廣泛的零售末端業(yè)態(tài)。未來更多的無人便利店是否能抵擋住馬爸爸如潮水般的傾軋態(tài)勢,一切尚未可知。3、開放式貨架 自從資本借鑒了共享的概念,開放式貨架最近尤其火爆,低成本快速占據寫字樓場景、挖掘精準用戶數據,在未來持續(xù)升級設備直至完全達到智能要求。但不得不說的是開放式貨架的貨損問題,有項目方透露貨損率只有5%,說實話我是不太敢相信的,且不說國人素質是否達到那樣的高度,配送小哥路上消耗一些零食也是很有可能的,這種“挑戰(zhàn)3快錢的人性”的模式暫時還是過渡階段,這也讓我極其佩服一些項目方財務處理能力和數據處理水平。4、智能零售機 智能零售以占地面積小、智能化管理的優(yōu)點可以幫助眾多商家打開各種零售新場景,眾多玩家的技術解決方案各有差異,需要考量是否具備大規(guī)模商用落地的能力,否則美好的技術只能活在PPT里。日本是零售機市場最成熟的國家,如果按照相應的人機比例計算并考慮到中國城市化比率的問題,未來5年中國的智能零售機數量可能超過1000萬臺,在零售機渠道產生的零售市場規(guī)模可達到7000億。面對這樣的市場,馬爸爸怎么能不參與呢?支付寶已經聯(lián)合智能零售機廠家推出合約機計劃,未來在中國市場布局超過100萬臺設備,這無疑也是支付寶線下支付戰(zhàn)略中另一個重要場景,貌似微信支付緩行了一小步。二、新零售玩家的技術范兒 既然講新零售,就一定少不了新技術的身影,既有炫酷到一聽名字就莫名興奮的技術,也有十分接地氣靠人自助的解決方案,甭管啥技術還是得商用起來看看行不行得通,技術發(fā)展無止境,也沒有絕對的壁壘,從商業(yè)角度而言客觀的講:沒有最好的技術只有更好用的方案。1、Amazon Go 主要是三個技術:機器視覺技術、深度學習算法、傳感器融合技術(紅外傳感、壓力傳感、荷載傳感等),從兩份專利申請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偵測物體互動和移動、物品從置物設備上的轉移。目前Amazon Go造價貴技術上不成熟,還沒有真正商用。2、阿里淘咖啡 也是三個有格調的技術: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學習系統(tǒng)、結算意圖識別和交易系統(tǒng)、目標檢測與追蹤系統(tǒng)。不得不說馬爸爸的務實精神,如果單純依靠技術識別恐怕是難以實現商用,但結算門和支付寶賬號的結合確實優(yōu)于Amazon Go的思路,雖然我不是支付寶的優(yōu)質用戶,但是看好馬爸爸。3、深藍科技 這是我見過技術最炫目的,搞不懂的去問問度娘吧,估計問了也問不明白:卷積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系統(tǒng)、機器視覺、生物識別之靜脈識別、生物支付、定向聲源識別算法。深藍先是跟馬爸爸合作落地無人零售項目“快貓”,后跟宗大爺合作Take Go無人商店,我還是蠻期待的,這一系列的名詞也激發(fā)了我“末梢神經性名詞崇拜綜合癥”,每天默念五遍還是沒記住。4、繽果盒子 超高頻RFID掃描技術加人臉識別技術,超高頻RFID的特性導致物品識別準確率不算太高,而且每次只能掃描5件商品,不要嫌麻煩哦。經過上海高溫關店的小風波后,繽果盒子繼續(xù)高歌挺進,現在都已經開到北京郊區(qū)的古鎮(zhèn)里了,其實我蠻期待開到北京國貿樓下的。5、思貓 超高頻RFID掃描技術,突破不了準確率和多條碼掃描的速度問題,水和金屬的不可穿透性則是超高頻RFID的物理特性,也是死穴。6、幫團 機器雙目視覺技術和重量傳感技術融合的方案,目前尚未規(guī)模量產,下周上海的展會可以一睹芳容。7、螞蟻盒子 高頻RFID多條碼掃描、機器視覺、傳感器融合技術,外加支付寶和微信免密后支付的支持。是目前唯一一家大規(guī)模商用落地的開門自取式智能零售機。8、F5 前臺是無人便利店形態(tài),后端是智能倉儲,機器人自動理貨售貨。無人店的坪效或許是個挑戰(zhàn),智能倉儲的解決方案反倒比較有價值。9、Yi Tunnel 看一眼就能結賬的智能機器人,機器視覺和卷積神經網絡學習系統(tǒng),技術大牛加上多項專利技術。公司名字的中文意思是“易經隧道”,看來公司是信奉中國古老的智慧和現代科技的結合,這個機器人要是會算命就更好了。10、Easy Go 超高頻RFID+微信小程序,有機會在無人便利店領域成為繽果盒子的競爭者,自從聽說有人體驗過免費購物后,深深對其貨損的控制感到擔憂,識別率和準確率低就是超高頻RFID的主要弊端。11、Wheelys 瑞典的初創(chuàng)公司的無人便利店作品,AI控制+全息商店助理,比較厲害的地方是可以使用無人機送貨。12、羅森無人店 用戶自主掃碼和RFID智能購物籃,這個購物籃是很有意思的東西,在傳統(tǒng)便利店里完全可以將高峰期的用戶吞吐再提升一倍以上。13、7-11 RFID智能購物籃+無人機,夠實在也夠想象力,記得給7-11的送貨無人機開窗啊。14、甘來 兩個產品:智能零售機和智能微超,AI技術和觸屏技術,主要是解決賣標品問題。15、智佳科技 觸屏技術+OEM生產,來自友寶的團隊,更注重三四線市場的加盟和運營。16、邦馬特 觸屏技術,在傳統(tǒng)零售機上升級迭代,主要符合標品銷售。17、徐老師投的武漢項目 號稱RFID視頻技術+圖像識別技術,但出街的BP模板和很多圖片元素竟然來自某個競爭對手的BP。18、小E微店 二維碼自助掃描+微信小程序,如果我免費拿了,我肯定也不告訴你。19、便利蜂 升級版便利店,采用了掃碼的技術20、友寶科技 傳統(tǒng)零售機的龍頭,聽聞最近研發(fā)了RFID技術的智能零售機,未睹真容。 關于以上提及的多種技術,原則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是“包治百病”的,也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是終極形態(tài),目前高頻RFID多條碼掃描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落地商用最好的,超高頻RFID技術暫時的弊端比較多,生物識別、機器視覺、卷積神經也還需要繼續(xù)完善和積累學習的數據體量,在目前的情況下,以高頻RFID疊加其他技術的解決方案有可能是最佳方案,借此,順便梳理下RFID的分類和屬性: 低頻RFID:頻段范圍10KHz-1MHz,常見的使用規(guī)格是125KHz/135MHz,價格低廉,受到金屬和液體的影響小,但讀取距離非常短,信息存儲量小,目前都在一些較低端的場景下應用,比如門禁卡等。 高頻RFID:頻段范圍1MHz-400MHz,主要使用13.54MHz這個頻段,傳輸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安全性較高,準確率高,受到金屬和液體的影響小,讀取距離在30-50CM之間,缺點是目前對于高頻應用的開發(fā)人員和技術儲備比較少,相對開發(fā)的難度較大。 超高頻RFID:頻段范圍400MHz-1GHz,主要使用的是433MHz/850MHz-928MHz,屬于開源技術,技術積累和應用非常普及,傳輸速度快,讀取距離長,金屬和液體的干擾程度非常高基本屬于致命傷,準確率低,安全性不高,十幾年一直廣泛應用于物流、倉儲等領域。三、新零售部分項目融資情況1、智能零售及無人貨架2、細分品類智能零售機3、便利店4、零售機運營商及設備商四、關于新零售的幾個話題1、是否未來真的是無人模式的天下? 在大家紛紛討論無人模式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未來是否都是無人服務的場景成為主流,把自己完全作為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可能未必會喜歡完全無人的便利店或者無人服務的餐廳,那給人的感覺確實少了一些溫度。從成本和效率的角度考慮,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嗎?答案或許未必。如果一個服務行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只考慮如何用機器替代人的話是不完善的,某些情況下一定會損害消費者的體驗,應該多考慮考慮如何用機器代替人做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作,把人的精力釋放出來做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務,這樣既兼顧到成本也不損害體驗。2、是要革命還是賦能? 在整個零售里,有多種分工:生產、物流、倉儲、配送、渠道、銷售、金融服務、營銷等,但很多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思維是革命式的,也就意味著自己的成功會導致其他人的破產和失業(yè),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覺得未來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還是要考慮“賦能”:為B端賦能,讓B端更好的賺錢自己也同時賺錢;為C端賦能,讓用戶享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五、零售的發(fā)展路徑 說完新零售,還得回過頭看看以前的零售,再酷炫的技術、再誘人的商業(yè)模式擺在面前,我們還是得回歸行業(yè)本身、回歸生意本身。 以前的零售方式是集市和百貨商店,后來出現超級市場后迅速發(fā)展壯大,消費者也覺得周末去趟沃爾瑪是不錯的選擇,再后來電商從3C產品、服裝逐步滲透,已經發(fā)展到線上開店的成本高過線下店面租金的情況,當中國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后,便利店開始大規(guī)模進場,目前屬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外賣和送貨上門則以另一種姿態(tài)一路狂奔,除了這些,全國還有600萬家小店默默地存在于我們身邊。 加上現在新零售的種種創(chuàng)新之舉,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零售會是線下實體店、智能零售機器(可能還包括家里的智能家電)、電商、外賣無縫的融合,讓我們隨時享受科技與服務帶來的便利體驗。六、零售的三要素 零售最重要的三個要素是:成本、效率、體驗,而這三個因素是三角不成立的關系,并不存在某個最佳的零售商業(yè)模型,或許最好的方案應該是:在特定場景下,針對某部分目標用戶提供“成本、效率、體驗”相對均衡的零售模式。三要素分別有更細分的內容,新的零售模式要能在具體的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價值。 成本:包含生產成本、倉儲配送成本、營銷成本、貨損、綜合運營成本。 效率:產品研發(fā)效率、生產效率、倉儲配送效率、運營效率、用戶價值管理的效率。 體驗:消費者在零售過程中的綜合體驗,包括產品信息獲取體驗、產品獲取的便捷性體驗、購物環(huán)境與場景的體驗、服務人員的服務體驗、設備及操作的體驗、產品包裝的體驗、產品品質的體驗、價格感知、品牌感知等。七、未來零售的關鍵詞 智能與智慧:智能的感知能力、智慧的學習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 互聯(lián)互通:物物互聯(lián)和數據互聯(lián),消除跨領域的疆界。 協(xié)作與整合:人與人的跨行業(yè)協(xié)作,物與物的協(xié)作整合,人與物的協(xié)作。八、關于互聯(lián)網巨頭的猜想 阿里毫無疑問是未來零售的巨頭之一,線上零售、線下無人零售、線下智能零售及百萬小店升級改造的結合,我們想逃脫馬爸爸的視線是非常難的事情。 京東入局開放式貨架,要織一張寫字樓渠道網,加上多年積累的供應鏈、倉配的網絡,劍指阿里意圖明顯。 除了微信支付的加快落地以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