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觀察.doc_第1頁
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觀察.doc_第2頁
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觀察.doc_第3頁
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觀察.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觀察【關鍵詞】 子宮肌瘤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994年8月2003年9月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129例,患者年齡2351歲,90例為未育年輕女性。129例中,46例漿膜下子宮肌瘤,43例肌壁間子宮肌瘤,21例漿膜下、肌壁間均有肌瘤,19例黏膜下子宮肌瘤。肌瘤為單個肌核的7例,其中1例是宮頸肌瘤;肌核最多的19個,肌核最大者17cm×15cm,最小者0.8cm×0.5cm。對所有手術病人術前行宮頸涂片、診斷性刮宮,以除外子宮頸和宮體惡性腫瘤。術后進行追蹤隨訪。 手術對象的選擇:子宮肌瘤的類型:根據臨床診斷、B超提示,尤其是手術時子宮肌瘤的具體情況,選擇漿膜下子宮肌瘤、肌壁間子宮肌瘤或漿膜下、肌壁間均有肌核的子宮肌瘤為基本手術對象,尤其是漿膜下子宮肌瘤更易剔除。個別黏膜下肌瘤,如年輕未育者,根據具體情況,也可視為手術對象。患者的年齡:選擇閉經前婦女,尤其以年輕婦女為主,年齡35歲,未婚或未育保留生育功能,對已閉經、年齡較大者,可根據病情而定。子宮肌瘤的數目:肌瘤數目不多,體積不大者較為適宜。至于肌瘤數目多、體積大者,亦可根據情況選定?;颊咭螅翰∪苏J為月經是健康、年輕和性生活的基礎,強烈要求保留子宮;不孕或習慣性流產:子宮肌瘤是引起不孕的一個因素或引起習慣性流產者。 不宜行肌瘤剔除:子宮肌瘤數目多,體積大者;黏膜下子宮肌瘤;雙側輸卵管不通或丈夫有絕對不育癥者。 禁忌行肌瘤剔除:子宮角部肌瘤;子宮肌瘤有惡性變者;盆腔有惡性病變或嚴重感染者。 手術技巧:切口設計 開腹后,要仔細全面檢查肌瘤的數目、位置,特別是靠近輸卵管、宮頸或深入闊韌帶內等位置的肌瘤。最好在前壁正中行縱切口。盡量從一個切口把附近的或能剔到的肌瘤都剔除。避開對輸卵管根部的損傷——避免輸卵管間質部不通或狹窄,子宮下段的肌瘤切口要小心處理,勿傷及膀胱。子宮后壁的切口和滲血易造成腸粘連或梗阻,所以盡量選擇前壁切口及通過前壁切口剔除后壁肌瘤;多發(fā)肌瘤在同側壁盡量選一口多用,即一個切口,切除多個肌瘤。尋找界限 剔除肌瘤的關鍵是找好肌瘤與正常肌壁的界限。尋找界限的方法有:一是要深切,切入肌瘤,這時層次便會顯露出來;二是鈍剝離,避免銳性剝離出假層次,層次對則進展順利,不出血,或少出血,如不易剝離,通常是因為層次不對。進宮腔的處理:進宮腔會增加感染,增加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增加對子宮內膜的破損。但一切事物都是有兩重性的,進入宮腔檢查肌瘤位置、數目更清楚。因為進入宮腔檢查是單子宮前壁或后壁的感覺,不進入宮腔是前后壁的雙層感覺。對不孕病人,從宮腔內置導管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最佳,還可以行刮宮術。在術中當肌瘤較大、突向宮腔時,進宮腔是難免的,而黏膜下肌瘤的剔除,進宮腔是必然的。內膜若遺留一半以上,術后完全可以鋪襯創(chuàng)面。為防止宮腔粘連,可放置避孕環(huán)23個月。 縫合與止血 肌瘤剔除后,留下大小不同腔隙,如閉合不好,形成死腔,腔內聚集的血液和滲出物以及繼續(xù)出血,將成為術后發(fā)熱甚至感染的根源。為了關閉瘤腔,適當修剪切口兩側子宮壁,但不能過度,可能減少腔的體積,防止子宮縫合后過度變形。術中應用止血帶穿過子宮頸口上方水平的闊韌帶無血管區(qū),間歇性環(huán)扎子宮動脈以減少出血;有時也可在肌層注射催產素。 結 果 出血與感染:129例子宮剔除術患者術中出血200ml,術后未出現(xiàn)感染癥狀。 癥狀的改善:64例術前月經過多或不規(guī)則子宮出血,術后月經減少或月經周期恢復正常者52例(81.3%);38例下腹墜脹,術后明顯改善32例(84.2%)。 妊娠生育:90例未育青年女性中,術后第1年受孕9例,第2年受孕25例,第3年受孕16例,第4年受孕例第年受孕4例,14年共受孕54例,占妊娠總數60%,足月分娩43例。小于30歲46例受孕37例(80.4%),3135歲28例受孕14例(50%),3640歲16例受孕3例(18.8%),大于40受孕0例, 術后復發(fā):24例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復發(fā)(18.6%),術后第1年復發(fā)2例,第2年復發(fā)4例,第3年復發(fā)7例,第4年復發(fā)11例。12例再手術行子宮切除術,3例年輕且希望受孕,再次行肌瘤剔除術,9例B超提示肌核大小2cm×3cm,個數小于3個,因無自覺癥狀未做特殊處理,口服藥物,隨訪觀察。 討 論 出血與感染:129例子宮剔除術患者術中出血200ml,術后未出現(xiàn)感染癥狀,是因為切口設計合理,做到深切入、鈍剝離,分離時層次清,正確使用止血帶,可使剝離時滲血明顯減少,甚至完全不出血。但祛除止血帶后,切口和縫線可再出血,故縫合時必須關閉死腔,縫合后必須仔細檢查,徹底止血后關腹;由于手術層次清,出血少,縫合時關閉死腔,避免術后感染。 妊娠生育:受孕多于術后3年內,年齡36歲或術后4年以上受孕機會下降,術后避孕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年后為宜。單發(fā)肌瘤術后妊娠機會約為多發(fā)肌瘤的2倍,術中探查輸卵管單側病變有50%妊娠,雙側無1例妊娠。 術后復發(fā):術后復發(fā)不外兩種可能,一是患者存在某種好發(fā)肌瘤的傾向,原有的剔除了,新的又長出來;另一種可能是術時遺漏的微小肌瘤,術后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又逐漸長大。術后復發(fā)而行手術者,大多行子宮切除術,如果患者年輕且希望受孕,再次剔除手術,仍有受孕機率。 鄰近臟器損傷:宮頸肌瘤較大,可致膀胱、直腸、輸尿管位置變異,術中可能損傷相應的器官。當輸尿管位置不清時,應打開盆腔腹膜游離輸尿管,使其遠離腫瘤,在直視下進行肌瘤剔除。 子宮肌瘤剔除的價值:子宮是婦女的一個重要功能器官,越來越多的人主張保留子宮,保留子宮對婦女心理上也是一個很大的安慰。有許多婦女在切除子宮后精神緊張,甚至出現(xiàn)精神官能癥;而對年輕未育婦女,將肌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