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丁冬”和“叮咚”.doc_第1頁
淺談“丁冬”和“叮咚”.doc_第2頁
淺談“丁冬”和“叮咚”.doc_第3頁
淺談“丁冬”和“叮咚”.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丁冬”和“叮咚” 【摘要】筆者通過對擬聲詞的產(chǎn)生和用法進行討論,對“丁冬”和“叮咚”類似的擬聲詞的使用和教學提出了“堅持規(guī)范指引的前提下,要用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的建議。 【關鍵詞】擬聲詞;丁冬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4-184-01 多年沒有接觸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和其他三十多歲以上的人,當接觸到“丁冬”一詞時,第一印象肯定是認為作者用錯了,應該寫成“叮咚”。然而,在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幾處出現(xiàn)“丁冬”一詞,而且是代替原來的“叮咚”,難道如此權威的教科書也會頻頻出錯?可能有人通過查詢字典和詞典去尋找答案,但是,不同版本字典和詞典的各種說法和解釋不僅無法讓他們從內(nèi)心真正接受而,且使他們更加感到困惑。到底是“丁冬”還是“叮咚”,筆者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就此展開討論。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第一課的課文里面,有如下描寫春天的句子:“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毙W二年級語文(下)找春天里也寫著“解凍的小溪丁丁冬冬”。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很有名氣的電影叫做泉水叮咚,電影的插曲名為泉水叮咚響。同樣是形容泉水流淌的聲音,課本上使用的詞語是擬聲詞“丁冬”,而電影及電影插曲名卻使用“叮咚”一詞。這究竟是前者錯了,還是后者錯了,亦或是兩者都不錯?這個中又有什么瓜葛呢? 對于經(jīng)歷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人來說,他們不接受“丁冬”一詞是很正常的。因為形容流水水聲的“叮咚”一詞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里。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來說,究竟應該要求他們接受“丁冬”還是“叮咚”,應該從擬聲詞在漢語言文學中的作用方面去要求。 擬聲詞,又叫做象聲詞、摹聲詞或者狀聲詞。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通過耳朵這一通道進入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人通過主觀音感的辨別和加工,最后由自己語言的音位系統(tǒng)模擬出來,借助一定的符號記載和體現(xiàn)。該類詞匯是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都具備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它是摹擬自然界聲音的一種詞匯。通常是把一定的符號當成“音標”符號來使用。在漢語中,就是把“擬聲詞”本身的“拼音”當作“音標”來使用,構成模仿聲音的擬聲詞。它與音譯詞、聯(lián)綿詞在性質(zhì)上是相似的,漢字只用來表音,而無關乎字義。 在漢語中,擬聲詞只是把漢字當成“音標”符號,用它來表某種聲音,與字義無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用“丁冬”、“叮咚”亦或是“丁東”都沒有錯。但是為了語言的相對規(guī)范化,引導學生學習規(guī)范的表達也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準確地使用擬聲詞,將會大大增強我們說話、作文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在語文的教學中,必須做好擬聲詞的引導和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做好擬聲詞的教學。 一是讓學生熟悉擬聲詞。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從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如小貓“喵喵”、小狗“汪汪”等游戲引出擬聲詞,并借機講解和灌輸擬聲詞的意義和作用。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適當?shù)那榫?,把擬聲詞和形容詞進行對比。明確擬聲詞不像形容詞那樣可以受程度副詞和否定副詞的修飾。例如,我們不說“雨十分嘩拉嘩拉地下著”,也不說“風不呼呼地吹著”。關于雙音節(jié)詞的重疊,以擬聲詞“叮當”為例,可以是AABB式(叮叮當當),也可以是ABAB式(叮當叮當),而形容詞通常只是AABB式(安安靜靜)。擬聲詞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對比較靈活,有很大的獨立性,而形容詞則不具備這樣的特點。 二是教學生用好擬聲詞。通過學習擬聲詞用得比較好的文章,利用造句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在日常的說話或者作文中適時加以指導。如出現(xiàn)“丁冬”寫成“叮咚”或“丁東”,最需要做的就是肯定學生在作文中的好的做法,其次才是引導相對規(guī)范的用法。 話題再次回到究竟是“丁冬”正確還是“叮咚”正確。通過前面的討論,得出一個結論,其實沒有必要糾結具體哪個才是正確的。因為擬聲詞本身是用來模擬大自然的聲音的,只要能夠達到模擬聲音的目的就行了,至于如何書寫,那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罷了。 通過考察漢語中的擬聲詞,可以發(fā)現(xiàn)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擬聲詞是帶口字旁的,也有一部分擬聲詞不帶口子旁的,還有一部分是一個擬聲詞內(nèi)部一些字帶口子旁一些沒有帶。從造字的源頭來考究,有一部分人認為既然是模擬聲音的詞,多數(shù)與口有關,于是習慣上就認為擬聲詞應該帶口字旁,這不無道理。雖然沒有能完全涵蓋擬聲詞的全部,但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口每口本無所謂,只要大家在規(guī)范的指引下逐漸靠攏就可以了。但是,針對教材上將“叮咚”改為“丁冬”,筆者的意見反對的。語言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的,漢字從繁體字發(fā)展到簡化字是一大進步,但是不是說漢字可以隨意簡化。在漢語詞典中,只是在“叮咚”詞條下作具體的解釋,在“丁冬”和“丁東”詞條下都沒有作具體解釋,而只是標注“同叮咚”,如果說要選擇一個規(guī)范在話,也傾向于選擇“叮咚”。漢語言文字工作的權威機構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但是類似在機構只有在語言文字在重大改革中才可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像選擇“丁冬”還是“叮咚”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的規(guī)范語言的過程中,機構可能沒有發(fā)揮作用,僅僅是個別的“專家”一言敲定的。在此,給語言文字工作的相關機構提點建議,如需對已經(jīng)約定俗稱的某些語言要素進行改革或糾偏時,最好還是通過廣泛調(diào)查來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