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_第1頁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_第2頁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_第3頁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_第4頁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中價值 摘要 目的 探討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價值。方法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6月該院消化科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分別采用Rockall和Blatchford兩種評分系統對病人進行分值計算和危險分層,計算不同危險分層下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運用受試者特征曲線下面積(AUC)檢驗并比較Rockall和Blatchford評分系統對再出血和死亡的預測能力。結果 Rockall評分系統下,高危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中低危組(P0.05);再出血組的Rockall和Blatchford評分分別與未再出血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Rockall評分系統評估死亡率和再出血率AUC分別為0.742、0.675,Blatchford評分系統評估死亡率和再出血率AUC分別為0.595、0.734。 結論 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能夠作為上消化道出血診治預判的方法,能夠準確預測再出血、死亡。 關鍵詞 Rockall評分;Blatchford評分;上消化道出血 中圖分類號 R5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028-0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是消化道內科急癥中的常見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易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出1 000 mL或循環(huán)血容量的20%,病死率高達8%13.7%。然而其病因復雜,主要與胃腸道疾病、門靜脈高壓相關;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2。臨床上,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將極大影響患者的治療,目前國際推薦采用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對AUGIB進行預測8-9。該研究2013年10月2014年6月間以12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對AUGIB患者再出血、和死亡的預測價值;同時觀察隨訪了2個月內AUGIB患者的疾病歸轉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消化科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男74例,女48例,平均年齡52.4歲(2082歲);查明出血病因的患者中,十二指腸球部潰瘍54例,靜脈曲張破裂出血34例,胃潰瘍20例,惡性腫瘤13例,食管賁門粘膜撕裂綜合征1例;主要臨床癥狀黑便和嘔血。該次試驗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試驗過程中無受試者退組。 1.2 研究終點、診斷標準、危險分層 研究起始點:確診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觀察2個月內病人的預后轉歸情況(死亡、再出血、無再出血)。將死亡或出院后60 d的疾病轉歸作為臨床研究終點。 再出血判斷:血壓下降、心率又復增快;反復嘔血或黑便增多、血便;雖經補液、輸血等,但周圍循環(huán)衰竭表現未見明顯改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持續(xù)下降,網織細胞計數持續(xù)升高;補液量足夠與尿量正常的情況下,血尿素氮持續(xù)再次增高。 出血停止:心率、脈搏、血壓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腸鳴音不再亢進,胃管抽吸液的顏色由血色變清,血尿素氮恢復正常,則認為出血己停止。 危險分層:分別應用Rocka11和Blatchford評分系統。Blatchford評分6分為低危組,6分為中高危組;Rockall評分02分為低危組,34分為中危組,5分為高危組。 1.3 統計方法 數據通過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其中雙側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Student t檢驗和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并獲取最佳預測臨界值,AUC0.7認為評分系統準確性良好,比較Blatchford評分和Rockall評分對患者死亡率和再出血率的預測能力。 2 結果 2.1 危險度分級以及不同危險分組下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 Rockall評分,高危組70例,中危組35例,低危組17例;Blatchford評分,中高危組71例,低危組51例;Rockall評分系統下,高危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中低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危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低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latchford評分系統下,中高危組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低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見且是潛在威脅生命的急癥,雖然醫(yī)療水平的日趨進步但從近10年的臨床數據顯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仍有10%15%4。因此,近幾十年年來,整合了患者臨床表現、檢查指標及內鏡檢查指標的多種評分系統相繼問世。2009年我國急性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中推薦使用Rockall和Blatchford兩種評分系統進行危險分層,2010年國際上消化道出血協會達成的國際共識中推薦使用Rockall和Blatchford評分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風險分級,便于早期識別高危患者,進行適當的干預,最大限度地減少發(fā)病率和死亡率5。 該研究對在該院消化科確診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運用Rockall和Blatchford兩種評分系統進行評分預測,同時開展了2個月觀察及隨訪。采用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并獲取最佳預測臨界值,定義AUC0.7認為評分系統準確性良好。據文獻研究6-9,對死亡率的預測價值,Rockall評分系統高于Blatchford評分系統。該研究,死亡組的Rockall評分顯著高于生存組(P0.05);評估死亡率Rockall和Blatchford的AUC分別為0.742,0.595,綜合數據及評估Rockall評分預測死亡率更為準確。 Rockall評分下,再出血率高、中、低危組依次是71.4%,23.8%,4.5%;Blatchford評分,再出血率高中、低危組依次是61.9%,38.1%,再出血組的Rockall和Blatchford評分分別與未再出血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評估死亡率Rockall和Blatchford的AUC分別為0.675,0.734,綜合數據及評估兩個評分系統相當,Blatchford預測準確率稍高。Rockall評分系統下,高危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中低危組(P0.05),中危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低危組(P0.05);Blatchford評分系統下,中高危組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低危組(P0.05)。據文獻報道6-7,Rockall分值高的病人其死亡風險高,住院時間越長;該組資料中發(fā)現,實踐中發(fā)現,Rockall分值低的患者住院時間低于分值高的的患者,與報道相符。該實驗中,Blatchford評分下低危患者可以安全地在門診治療,有效提高了診療效率,然而對于住院病人的再出血預測能力一般,與文獻文獻報道相符8-9。 綜上所述,結合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能夠針對上消化道出血,能夠準確地預測再出血和死亡,能夠早期識別高危患者,進行適當的干預,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許勤,胡乃中,劉衡,等.急性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風險評估的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10,30(11):828-831. 2 Saltzman JR, Tabak YP, Hyett BH, et al.A simple risk score accurately predicts in-hospital mortality, length of stay, and cost in acute upper GI bleeding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1,74(6):1215-1224. 3 錢潔,陳怡,仲敏,等.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評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較研究J.胃腸病學,2011,16(11):644-648. 4 Pang SH, Ching JYL, Lau JYW,et al.Comparing the Blatchford and pre-endoscopic Rockall score in predicting the need for endoscop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I hemorrhage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0, 71(7): 1134-1140. 5 馬松炎,徐永輝,曹輝瓊,等.Rockall與Blatchford評分系統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評分效果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12):33-34. 6 Stanley AJ, Dalton HR, Blatchford O, et al.Multicentre comparison of the Glasgow Blatchford and Rockall scor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linical end?points aft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J.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1,34(4): 470-475. 7 Chandra S,Hess EP,Agarwal D,et al.External validation of the Glasgow-Blatchford bleeding score and the Rockall score in the US setting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2,30(5):673-679. 8 Lo 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