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實驗教案(全本共20個)[1].doc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1/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gif)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案(全本共20個)[1].doc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1/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2.gif)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案(全本共20個)[1].doc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1/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3.gif)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案(全本共20個)[1].doc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1/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4.gif)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案(全本共20個)[1].doc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1/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1060c517-2337-427c-9b10-5ea0183c3b4e5.gif)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一 探究同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系一、學習目標:1、學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2、學習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進而得出實驗結論的方式方法二、教學重點:天平的使用。三、教學難點: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天平、砝碼、鋁塊、鐵塊、木塊、刻度尺。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學會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2學習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進而得出實驗結論的方式方法。【實驗預習】 1在物理學中, 叫做質(zhì)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質(zhì)量的基本單位是 ,用符號 表示。表示質(zhì)量的單位還有 (符號: 、 (符號 )、 (符號 )等。 3. 1 kg= g , 1mg= g= kg , 1t= kg 4觀察天平,熟悉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1)觀察你所使用的天平:最大稱量值是 g,最小砝碼的質(zhì)量是 g,可稱準至 g (2)天平的構造:在下面的圖框里填寫天平的結構名稱。(3)天平的使用方法:【實驗用品】天平、砝碼、鋁塊、鐵塊、木塊、刻度尺。(共14組)【提出問題】 同一種物質(zhì),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大,它們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作出假設】同一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緦嶒灧桨浮?用形狀規(guī)則(長方體)的鋁塊、鐵塊、木塊做實驗,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zhì)量,再用直尺測出它們的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緦嶒灲Y果】數(shù)據(jù)處理 以體積為橫坐標,以質(zhì)量為縱坐標,在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實驗結論】同一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緦嶒炞鳂I(yè)】 如何測出一個大頭針的質(zhì)量?說出你的測量方法,并實際測量一下。【教學反思】:實驗二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一、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zhì)密度的概念。2、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和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方法二、教學重點:測物質(zhì)密度。三、教學難點:密度的單位換算。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天平、砝碼、石塊、量筒、細線、燒杯。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zhì)密度的概念。 2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和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方法。【實驗預習】1對于同一種物質(zhì),其質(zhì)量跟體積成 (正反)比,其比值是 (一定不一定)的。在物理學中, 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用符號 表示。用公式寫出來就是:=m/v密度的單位是: ,符號是: 2怎樣正確使用量筒?3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4怎樣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實驗用品】天平、砝碼、石塊、量筒、細線、燒杯?!緦嶒灧桨浮?1測量濃鹽水的密度 (1)操作步驟: 用天平測量出潔凈的燒杯的質(zhì)量ml ; 用量筒測量濃鹽水的體積V; 把已知準確體積的濃鹽水倒人已知準確質(zhì)量的潔凈的燒杯里,用天平測量“燒杯濃鹽水”的質(zhì)量m2; 計算出濃鹽水的質(zhì)量m; 計算出濃鹽水的密度(2)設計表格,記錄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重復操作3次,取平均值)。 2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塑料塊的密度(可以小組討論測量方法)(1)操作步驟:(2)設計表格,記錄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重復操作3次,取平均值):【實驗作業(yè)】1某同學用托盤天平測定某液體的質(zhì)量,其步驟如下:先測容器的質(zhì)量,使用了以下祛碼:20g,10g,5g再將被測液體倒人容器中,測量它們的總質(zhì)量,使用了以下祛碼:50g,10g,5g 兩次測量過程中均未移動游碼,則被測液體的質(zhì)量是: 2寫出用實驗方法判斷一鐵球是否空心的方法和步驟,并說明這樣做的道理。3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固塊的密度,除了在本實驗中采用的方法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請寫出你的設想或?qū)嶒灧桨竵?;【教學反思】:實驗三 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一、學習目標: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二、教學重點:力的三要素。三、教學難點:畫力的示意圖。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彈簧 、彈簧測力計、海綿、重物。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3通過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緦嶒烆A習】 1舉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 2在物理學中,我們把力的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緦嶒炗闷贰繌椈?、彈簧測力計、海綿、重物?!緦嶒灢襟E】1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實驗作業(yè)1當我們討論某一個力時,一定涉及 個物體,一個是 物體,一個是 物體。人踢球時,是與 之間發(fā)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 2力一般用字母 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簡稱 ,用符號 表示。 3在力的圖示法中,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 表示力的作用點。 4在下面的方框里畫出下列力的圖示: (1)用100N的力提起一袋糧食; (2)機車用3105N的力牽引列車前進;(3)用與地面向上成300角,大小為150N的力在車的左上角處拉小車前進。 【教學反思】:實驗四 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一、學習目標:1、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的概念。2、學習探究摩擦力影響物體運動的方法二、教學重點:了解摩擦力及控制變量法。三、教學難點:理解慣性的概念。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斜面、小車、毛巾、棉布。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的概念。 2學習探究摩擦力影響物體運動的方法。【實驗預習】 1什么叫做慣性? 2既然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那么,為什么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的汽車還需要動力呢?【實驗用品】斜面、小車、毛巾、棉布?!緦嶒灧桨浮?取一輛小車,使它三次(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從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到水平面上。比較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情況有什么不同?記錄實驗結果:【實驗結論】 1分析: 2結論: 【實驗作業(yè)】 1什么是牛頓第一定律?2、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時人們需要利用物體的慣性,有時又要克服由于慣性帶來的一些問題,請你對這兩種情況分別舉例說明一下。 3說明一下,如果沒有摩擦,那我們的生活將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教學反思】:實驗五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一、學習目標:1、學習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方法。2、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二、教學重點:探究二力平衡條件。三、教學難點: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兩端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砝碼盤、砝碼、細線。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學習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方法。 2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緦嶒烆A習】 物體在受到兩個力(或多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物體處于 狀態(tài)。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兩個力(或多個力)叫做 如果物體只受到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的情況叫做 【實驗用品】兩端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砝碼盤、砝碼、細線?!痉椒ú襟E】 1如右圖,探究小車的平衡條件。 2在右圖裝置的基礎上,使小車轉動一小角度,探究小車的平衡條件?!緦嶒灲Y論】當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二力平衡的條件是: 【實驗作業(yè) 請大家做一做,議一議,用彈簧測力計吊50g鉤碼,使鉤碼勻速上升或下降,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否變化,為什么?若鉤碼急速上升或下降,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否變化,為什么? 【教學反思】:實驗六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一、學習目標:1、練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2、進一步練習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和進行簡單的數(shù)據(jù)處理,進而得出實驗結論。二、教學重點: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三、教學難點:總結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彈簧測力計、鉤碼。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1練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2進一步練習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和進行簡單的數(shù)據(jù)處理,進而得出實驗結論。【實驗預習】 1重力是 ,它是由于 對 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2物重,也叫重量,是 【實驗用品】彈簧測力計、鉤碼?!咎岢鰡栴}】物體所受的重力跟物體的質(zhì)量有什么關系?【實驗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依次測出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所受的重力。 注意:彈簧測力計處于垂直方向時,其指針是否零位: ;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值: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 【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 1計算出鉤碼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N.kg-1),填人上面的表格中。2以鉤碼的質(zhì)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連接這些點,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關系的圖象。【實驗結論】 【實驗作業(yè)】1你認為重力和質(zhì)量之間有什么關系?用事實說明重力的方向總是向下的。2、人體的質(zhì)量和人的體重是同一個概念嗎?人們習慣上所說的體重指的是什么?測一測,你的質(zhì)量是多少千克?你的體重是多少牛?3、一輛載重汽車及所載的貨物共重4.9104 N,能否安全通過標有“最大限量6t的橋梁?為什么?【教學反思】: 實驗七 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一、學習目標:1、練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2、學習制作彈簧測力計。二、教學重點: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三、教學難點:制作彈簧測力計。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彈簧、鉤碼。重物、塑料片、紙板、彈簧測力計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 2學習制作彈簧測力計。 3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緦嶒烆A習】 1彈力是 2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所受的壓力越 (大小),它的伸長就越 (長短)?!緦嶒炗闷贰繌椈伞^碼。重物、塑料片、紙板、彈簧測力計【實驗步驟】 1觀察物體形變大小與外力大小的關系(1)塑料板上壓的重物越重,塑料板彎曲得越 (大?。?2)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的越 (長短)。2觀察彈簧測力計 (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對照上頁下圖,在方框里填寫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名稱。 (2)看一看你所使用的彈簧測力計,它的最大稱量值是 N,分度值是 N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不能測量超過 的力。 使用前要校正彈簧測力計的零點。將彈簧測力計按 的位置放好,檢查指針是否在 處,若不在,應在教師指導下調(diào)零。 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nèi)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 ,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值 讀數(shù)時,要弄清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和刻度值。 3制作彈簧測力計 【實驗作業(yè)】 1舉例說明人們是怎樣利用物體的彈力的? 2設計實驗方案,用橡皮筋等材料自制一個測力計,用橡皮筋制作的測力計與彈簧測力計比較,有什么不同?3用你自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教學反思】:實驗八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一、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過實驗,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二、教學重點: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三、教學難點:測量摩擦力。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長方體木塊、毛巾、棉布、桌子、鉤碼彈簧測力計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通過探究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實驗預習 1。什么叫做摩擦力? 2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用品】長方體木塊、毛巾、棉布、桌子、鉤碼彈簧測力計【實驗步驟】1觀察你所使用的彈簧測力計指針是否零位: ;測量范圍: ;分度值: 2如圖所示,在下列情況下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物塊,測量滑動摩擦力。 (1)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在水平桌面上: N; 在墊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 N; 在墊有棉布的水平桌面上: N (2)改變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 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勻速拉動一個物塊時的拉力: N; 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勻速拉動一個物塊和一個鉤碼時的拉力: N【實驗記錄】【實驗結論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 有關, 越 ,其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跟 有關, 越 ,其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緦嶒炞鳂I(yè)】 1除了滑動摩擦外,還有靜摩擦和滾動摩擦。請你舉出一些滑動摩擦、靜摩擦和滾動摩擦的例子來。 2有時人們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人們需要減小摩擦力,請你舉出一些事例予以說明。 3除了本實驗驗證的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改變摩擦力的大小。如: 方法1:使接觸面變 (粗糙光滑),摩擦力就 (變大變小不變)。 方法2:使物體的接觸面積變 (大?。?,摩擦力就 (變大變小不變)。 方法3:使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變 (大?。Σ亮?(變大變小不變)。 方法4:把滑動變?yōu)闈L動,摩擦力就 (變大變小不變)。 方法5: 4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 【教學反思】:實驗九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一、學習目標:1、學習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方法2、能自己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二、教學重點:掛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教學難點: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杠桿、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學習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方法?!緦嶒烆A習】 1什么叫做杠桿?什么叫做杠桿平衡?在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你能舉出哪些杠桿的實例?2 用圖示的方法,說明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的含義?!緦嶒炗闷贰扛軛U、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緦嶒灢襟E】 1按下圖的實驗裝置,改變鉤碼的數(shù)目和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人下表。 2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得出結論。F1L1=F2L2【實驗作業(yè)】 1畫出下列圖中各力的力臂。 2根據(jù)實驗中的記錄,你想一下,杠桿在什么情況下動力比阻力?。ㄊ×Γ吭谑裁辞闆r下動力比阻力大(費力)? 3.如圖所示,說明用桿秤稱東西的原理。如果要擴大這桿秤的的稱量范圍,提紐0應向哪個方向移動?為什么?3 有一長5m的杠桿,左端掛重98N的物體,右端掛質(zhì)量為5 kg的物體,要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取在什一么位置?平衡后,如果兩端各增加重1N的物體,杠桿還能平衡嗎?為什么?【教學反思】:實驗十 比較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一、學習目標:1、探究使用定滑輪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輪能否改變力的方向。2、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動滑輪能否改變力的方向。二、教學重點:組成定滑輪和動滑輪。三、教學難點:總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滑輪、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探究使用定滑輪是否省力,使用定滑輪能否改變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力,省多少力,使用動滑輪能否改變力的方向。【實驗預習 使用滑輪時,滑輪的軸固定不動的叫做 ,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做 , 叫做滑輪組?!咀⒁馐马棥?1安裝滑輪組時,要先掛好定滑輪,再在動滑輪下面掛好重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穿繞繩子。穿繞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拉好已經(jīng)繞好的繩子。 2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切不要太快,以便看清讀數(shù)。重物上升的距離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要測量準確。 3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是比較困難的,應在測量前練習熟練。實驗時,可以邊拉邊讀數(shù),也可以先記下運動中彈簧測力計指針的位置,停下后再仔細讀數(shù)。【實驗用品】滑輪、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緦嶒灢襟E】 1分別安裝定滑輪和動滑輪。 2按照下圖的方法進行操作,把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下面的表格里?!緦嶒灲Y論】 1使用定滑輪 (省力不省力),使用動滑輪 (省力不省力)。 2.使用定滑輪 (移動距離減小移動距離不變移動距離增大),使用動滑輪 (移動距離減小移動距離不變移動距離增大)。 3. 情況下使用定滑輪,情況下使用動滑輪?!緦嶒炞鳂I(yè)】 1請你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并參照右圖進行分析,說說使用定滑輪不省力的道理。 2物重1000 N,若用本實驗圖示的定滑輪提起,需用多大的力?若用本實驗圖示的動滑輪提起,需用多大的力?試一試用右圖所示的方法提起,需用多大的力?(不計摩擦及滑輪重) 3既然使用動滑輪提起重物能夠省力,如果使用足夠多的動滑輪,能否最終不用力提起重物? 【教學反思】:實驗十一 探究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一、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壓力,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響因素。2、能用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二、教學重點:總結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三、教學難點:用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鉛筆、小桌、鉤碼、海綿、。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知道什么是壓力,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緦嶒烆A習 1什么是壓力?舉例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 2什么叫做壓強?寫出壓強的計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單位?!緦嶒炗闷贰裤U筆、小桌、鉤碼、海綿、?!緦嶒灢襟E】 1按照右圖進行實驗,體驗鉛筆兩端對手指的作用效果。 2把長、寬、高相同的鐵塊和木塊先后以同樣大的接觸面積放在同一塊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綿上。 3按照右圖進行實驗,把同一個小桌按照右圖的方式先后放在同一塊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綿上?!緦嶒炗涗洝俊緦嶒灲Y論】 1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 ,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越顯著;當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 ,壓力的作用效果就顯著。 2當壓力和受力面積都不相同時,我們可以用壓強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是 ,用符號 表示。壓強(P)與壓力(F)、受力面積(S)之間的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是: 【實驗作業(yè) 估測你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1)先根據(jù)你身體的質(zhì)量計算出你的體重。 (2)測量你站立時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給出的圖示供你參考)。(3)計算:(4)匯總本組同學的估測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思考:體重越大,對地面的壓強越大嗎? 【教學反思】:實驗十二 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一、學習目標:1、學習探究液體內(nèi)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壓強的方法。2、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所遵循的規(guī)律。二、教學重點:液體壓強規(guī)律的總結。三、教學難點:壓強計的使用方法。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壓強計、水、燒杯、鹽水、。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學習探究液體內(nèi)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壓強的方法。 2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所遵循的規(guī)律?!緦嶒烆A習】 1用怎樣的方法能證明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 2觀察微小壓強計的結構,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微小壓強計測量的是液體中哪一部分受到的壓強? (2)微小壓強計是怎樣顯示液體壓強大小的?【實驗用品】壓強計、水、燒杯、鹽水、?!緦嶒灢襟E】 1將微小壓強計的探頭放人水中較淺處(如圖),記錄玻璃管兩側的高度差。 2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重新記錄玻璃管兩側的高度差。 3改變探頭在水中的深度,重復以上實驗。 4將燒杯里的水換成濃食鹽水,重復以上實驗。【實驗記錄】【實驗結論】: 通過以上的實驗探究,對于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液體內(nèi)部各個方向 (都有都沒有)壓強。 2在液體內(nèi)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3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 4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 (有關無關),在液體內(nèi)部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 ,壓強越 【實驗作業(yè) 1攔河壩和水庫大壩通常都筑成下寬上窄的形狀,請從液體壓強的角度,說明這樣做的理由。 2如右圖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液體。A點向上的壓強是P1向下的壓強是P2 , B點向右的壓強是P3,則P1 P2 P3(填、或)【教學反思】:實驗十三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一、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2、通過實驗的方法,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二、教學重點: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三、教學難點:探索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玻璃圓筒、水、燒杯、鹽水、。彈簧測力計、細線、石塊、小桶。牙膏皮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實驗用品】玻璃圓筒、水、燒杯、鹽水、。彈簧測力計、細線、石塊、小桶。牙膏皮【實驗步驟】 1浮力的產(chǎn)生 (1)操作方法:按照右圖所示的方法,將兩端蒙上繃緊程度相同橡皮膜的玻璃圓筒浸沒在水中。 (2)觀察記錄:當玻璃圓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側的橡皮膜的壓力P左和P右的大小關系是: ,其合力P水平 。當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側的橡皮膜的壓力F上和F下的大小關系是: ,其合力F豎直 ,方向 (3)實驗結論:2浮力的存在按照右圖進行操作:(1)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的重G: N(2)再用同一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在水中的重G水: N(3)實驗結論: 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下圖中,物塊浸人水中之后,從燒杯中溢出的水叫做物塊所“排開”的水。先測出物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方法同步驟2),再測出物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2)換用其他物塊重復上述實驗。(3)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4)實驗結論: 4探究物體的沉浮條件 (1)操作方法:取一只完好無損的空牙膏袋,一次將它擠癟,另一次將它撐開,兩次都擰嚴蓋后放入水中。 (2)記錄現(xiàn)象: (3)得出結論: 兩次牙膏袋所受的重力G甲和G乙的大小關系是: ,兩次排開水的體積V甲和V乙的大小關系是: ,兩次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關系是: ?!緦嶒炞鳂I(yè)】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為什么會受到向上的浮力? 2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談談物體沉浮的條件。 4一艘輪船從長江駛人東海,它受到的浮力將如何變化?為什么?【教學反思】:實驗十四 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一、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理解動能的概念。2、了解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二、教學重點:控制小球的速度。三、教學難點: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總結規(guī)律。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斜面、木塊、大小不同的鋼球、刻度尺。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理解動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了解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實驗用品】:斜面、木塊、大小不同的鋼球、刻度尺?!咎岢鰡栴}】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作出假設】【探究方案】 將木塊放在水平面上,讓小球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撞擊木塊。測量并記錄木塊位移的距離。 (1)使用同一鋼球,按下圖所示的方法進行操作,并記錄數(shù)據(jù)。 (2)在同一高度時,按下圖所示的方法,分別使用同樣大小的木球和鋼球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撞擊木塊。測量并記錄木塊位移的距離。 【實驗結論】 (l)分析: (2)結論:物體質(zhì)量相同時,運動速度 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物體的運動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 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 和 有關, 越大, 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實驗作業(yè)】1什么叫做動能?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才具有動能?2體積相等的銅球和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動能相等嗎?為什么? 3用物理學的術語解釋,為什么要對機動車的行駛速度進行限制?為什么在同樣的道路上,不同車型的限制車速不一樣? 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駛速度。(kmh-) 七、【教學反思】:實驗十五 探究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一、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理解勢能的概念。2、了解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二、教學重點:比較勢能的大小。三、教學難點: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總結規(guī)律。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沙箱、小桌、大小不同的砝碼兩個、刻度尺。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l 1通過實驗理解勢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了解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實驗用品】沙箱、小桌、大小不同的砝碼兩個、刻度尺。【提出問題】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作出假設】【探究方案】 1如下圖所示,同一重物從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沖擊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釘,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比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 2如下圖所示,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兩個不同質(zhì)量的重物沖擊小方桌,比較小方桌下陷的深度?!緦嶒炗涗洝?2.【實驗結論】1分析實驗現(xiàn)象: 2得出結論:【實驗作業(yè)】 1、物體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動能。物體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勢能。前者叫做 勢能,后者叫做 勢能。 和 統(tǒng)稱為機械能。動能和勢能 (可以/不可以)相互轉化。2、能的單位與 的單位相同。用 表示,符號是 含義為 3、在彎弓射箭時,弓漲的越滿,放手以后,箭射的越 這表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 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 4、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過程中,動能是否變化?勢能是否變化?機械能是否變化?請說明原因。5.沿光滑表面下滑的物體,它們的動能和勢能怎樣轉化?為什么?6設計一個小實驗,親手做一做,用來表現(xiàn)物體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七、【教學反思】:實驗十六 斜面的機械效率 一、學習目標:1、了解什么是功、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2、學習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二、教學重點:讓木塊勻速直線運動。三、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總結斜面的機械效率與什么有關?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斜面(傾斜程度可調(diào))、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l 1了解什么是功、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2學習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3。理解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影響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摩擦力的大小是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4通過參與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緦嶒烆A習】 1在物理學中,把 和 的乘積叫做功。用公式表示就是: 在上面的公式中:2在物理學中,把 叫做功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在上面的公式中: 3如果讓你把重100N的沙子運上l0m高的三樓,圖中的三種辦法,哪一種的額外功最少?哪些功是額外功? 方法1:把沙子裝入鐵桶,人提著鐵桶從樓梯把沙子送上三樓; 方法2:把沙子裝入鐵桶,人用動滑輪把沙子連同鐵桶提到三樓; 方法3:把沙子裝入編織袋,人用動滑輪把沙子連同編織袋提到三樓。 分析上述三種方法,完成下表。4在物理學中,把 叫做機械效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實驗用品】斜面(傾斜程度可調(diào))、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方法步驟】1確定探究的方法如圖所示的斜面,光滑程度一樣時,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否相同? 2怎樣計算總功?3怎樣計算有用功?4實驗中需要測量哪幾個量?【實驗記錄】【實驗結論】1省力多少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2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實驗作業(yè)】1某人用10N的力,沿著豎直方向?qū)⒏軛U動力臂的端點壓下2m,杠桿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舉高0.5m,則他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杠桿的機械效率是多少?2機械的機械效率能不能大于1 (100%) ?為什么? 3舉例說明,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提高機械效率?4,可以發(fā)明機械效率為1 (100%)的機械嗎?有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為什么? 七、【教學反思】:實驗十七 測動滑輪、定滑輪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一、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機械效率的概念。2、進一步培養(yǎng)根據(jù)已有知識,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組裝滑輪組。三、教學難點:總結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什么有關?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鐵架臺、鉤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機械效率的概念。 2進一步培養(yǎng)根據(jù)已有知識,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驗預習】 1什么叫做動滑輪?什么叫做定滑輪?什么叫做滑輪組?分別用圖示表示之。 2什么叫做機械效率?怎樣計算機械效率?【實驗用品】鐵架臺、鉤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痉椒ú襟E】1測定滑輪的機械效率(1)操作方法:(2)記錄結果: 2測動滑輪的機械效率(1)操作方法:(2)記錄結果: 3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操作方法:(2)記錄結果:【實驗結論】 1分析: 2結論: 【實驗作業(yè)】 1用同一滑輪或滑輪組提起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時,它的機械效率是否相同?為什么? 2在上面的實驗中,哪一種裝置省力?為什么? 3在上面的實驗中,哪一種裝置的機械效率較高?為什么?七、【教學反思】: 實驗十八 探究物質(zhì)分子的性質(zhì)一、學習目標:1、探究由分子組成的物質(zhì)中,分子之間具有空隙。2、初步了解分子運動理論的基本觀點。二、教學重點:探究液體分子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三、教學難點:二氧化氮和空氣分子的擴散。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集氣瓶(兩個)、毛玻璃、量筒、注射器、兩塊鉛塊。重物。NO2氣體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探究由分子組成的物質(zhì)中,分子之間具有空隙。 2探究氣體分子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初步了解分子運動理論的基本觀點。 3探究液體分子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緦嶒烆A習】 1物質(zhì)是由大量構成的。分子很小,若把分子設想為球形,它的直徑大約只有 m 2在固體物質(zhì)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體有一定的和 3在液體物質(zhì)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內(nèi),分子能或,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 ,但占有一定的 。 4.在氣體物質(zhì)中,分子分離得比較遠,能自由地沿各個方向運動,因而,氣體沒有固定的 ,也沒有確定的 ?!緦嶒炗闷贰考瘹馄浚▋蓚€)、毛玻璃、量筒、注射器、兩塊鉛塊。重物。NO2氣體【方法步驟】 操作 (1)往裝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染色酒精,觀察記錄混合后的體積。 (2)往裝有50 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水,觀察記錄混合后的體積。 (3)往裝有50 cm3染色酒精的量筒中注入50 cm3染色酒精,觀察記錄混合后的體積。 記錄結果結論:2探究分子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操作 (1)將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玻璃瓶口對口連接,中間用玻璃板隔開。將2個瓶采用3種放置法,如下圖所示。當把中間的玻璃板抽掉后,觀察記錄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2)往一杯水中滴入藍墨水,觀察記錄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記錄結果3探究分子之間是否存在作用力操作(1)如下圖所示,把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壓緊,在下面掛一個重物,觀察能否將壓在一起的兩塊鉛拉開。 (2)如下圖所示,利用針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針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觀察能否將水壓縮。4探究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操作記錄結果結論【實驗作業(yè)】 1總結一下分子的性質(zhì)。 2二結合給自行車打氣的體會,說明氣體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 3列舉幾個例子,說明分子之間既存在著引力,也存在著斥力。 4.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固體中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著。查閱有關資料,設計一個探究方案,來驗證這一結論。 七、【教學反思】:實驗十九 探究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一、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找到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兩種方法2、理解做功與物體內(nèi)能的變化關系。二、教學重點: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兩種方法。三、教學難點:氣體膨脹做功實驗操作。四、教學方法。導學法五、教具:壓縮引火儀、硝化棉、集氣瓶、打氣筒、皮管、軟木塞。水。六、教學過程設計:實驗目的 1通過探究找到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兩種方法。 2理解做功與物體內(nèi)能的變化關系。 3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的“溫室效應”,培養(yǎng)自學能力?!緦嶒烆A習】 1什么叫做物體的內(nèi)能?什么叫做熱量?內(nèi)能和熱量的單位是什么? 2說明物體的內(nèi)能和機械能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 3根據(jù)物體內(nèi)能的概念推測物體的內(nèi)能與物體溫度的關系,并設想出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幾種方法或途徑。 4除了熱傳遞外,還有什么途徑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嗎?【實驗用品】壓縮引火儀、硝化棉、集氣瓶、打氣筒、皮管、軟木塞。水?!咎岢鰡栴}】要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有哪些辦法和途徑?【實驗方案】找來一根粗鐵絲,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并親自做一做,使它的內(nèi)能增加?!緦嶒炞鳂I(yè)】1將一根金屬絲反復多次地彎折后,金屬絲彎折處的溫度將 ,這是 轉化為 的緣故,這是用 的方法來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在火上點燃,前者是利用 的方法使它燃燒,后者是利用 的方法使它燃燒,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3下列事例中,不用做功的方法使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規(guī)范叉車操作員錄用合同
- 綠色高速建設方案
- 批量裝修電梯管理方案
- 水產(chǎn)獸醫(yī)考試題及答案
- 蘭州牙科整改方案
- 新房物品規(guī)劃方案模板
- 脫硫脫碳劑采購方案
- 保險服務培訓
- 站臺站房改造方案
- 鞋子測評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北荊門市交通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四川單招試題及答案
- 無損檢測員(鐵路探傷工)理論試題(高級工)
- 臨床醫(yī)學外科學期末復習習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無水叔丁醇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DB37T4252-2020靈芝菌種質(zhì)量要求
- 《學前教育法》知識考試題庫100題(含答案)
- 智能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銷售合同
- 2025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二次招聘1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城市體檢工作技術指南(試行)2024
- 國開《課堂提問與引導》期末大作業(yè)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