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葉枯病 (2)ppt課件_第1頁
小麥葉枯病 (2)ppt課件_第2頁
小麥葉枯病 (2)ppt課件_第3頁
小麥葉枯病 (2)ppt課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葉枯病,小麥葉枯病是引起小麥葉斑和葉枯類病害的總稱。病原菌達20多種。我國目前以雪霉葉枯病、根腐葉枯病、鏈格孢葉枯病(葉疫病)、殼針孢類葉枯病等在各產(chǎn)麥區(qū)危害較大,已成為我國小麥生產(chǎn)上的一類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濕地區(qū)發(fā)生尤其嚴重。小麥感染葉枯病后,常造成葉片早枯,影響籽粒灌漿,造成穗粒數(shù)減少,千粒重下降。有些葉枯病的病原菌還可引起籽粒的黑胚病,降低小麥質量。,1,小麥葉枯病-癥狀,幾種葉枯病都以危害小麥葉片為主,在葉片上產(chǎn)生各種類型的病斑,嚴重時造成葉片干枯死亡。,2,病原,1小麥雪霉葉枯病有性(Monographellanivalis)無性(Microdochiumnivale)2根腐葉枯病菌有性(Cochliobolussativus)無性(Bipolarissorokiniana)3鏈格孢葉枯病菌(Alternariatriticina4殼針孢類葉枯病菌小麥殼針孢(Septoriatritici)穎枯殼針孢(Stagonosporanodorum),小麥殼針孢(Septoriatritici),3,小麥葉枯病-病害循環(huán),幾種葉枯病菌多以菌絲體潛伏于種子內(nèi)或以孢子附著于種子表面,或以菌絲、分生孢子器、子囊殼在病殘體中越夏或越冬。種子和田間病殘體上的病菌為苗期的主要初侵染來源。病組織及殘體所產(chǎn)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直接侵入或由傷口和氣孔侵入寄主。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致使葉片上產(chǎn)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盡管多數(shù)葉枯病菌在整個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漿期發(fā)生較重,是主要危害時期。,4,小麥葉枯病病害控制,小麥葉枯病的防治以農(nóng)業(yè)防治和藥劑防治為主,使用無病種子和較抗(耐)病品種。1.使用無病種子和種子消毒(對帶菌種子可用2.5%適樂時種衣劑1:500(藥:種)包衣,或20%克福種衣劑1:50包衣,或種子重量0.5%的50%福美雙,或種子重量0.03%的三唑酮(a.i)拌種)2.農(nóng)業(yè)防治3.選用抗病和耐病品種4.藥劑防治(防治雪霉葉枯病可使用15%三唑酮、12.5%烯唑醇、50%甲基硫菌靈和50%多菌靈。防治其他葉枯病可用20%敵力脫、75%代森錳鋅或75%百菌清等藥劑。一般第一次噴藥后根據(jù)病情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