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_第1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_第2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_第3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_第4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結整理六年級數(shù)學下卷一、兩個單元的知識點第一單元負數(shù)1 .負數(shù):在軸線上,負數(shù)均為0 (左側),所有負數(shù)都小于自然數(shù)。 負數(shù)帶有-2,-5.33,-45,-0.6等負號。2 .正數(shù):大于0的數(shù)稱為正數(shù)(0除外),軸上的0 (右)的數(shù)稱為正數(shù)如果數(shù)量大于零(0),則稱為正數(shù)。 你可以在正數(shù)字前面加一個正數(shù)字。 正數(shù)有(無數(shù)),其中(正整數(shù)、正整數(shù)、正整數(shù))。3. (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而是正、負邊界。 所有的負數(shù)都為0 (左),負數(shù)小于0,正數(shù)大于0,負數(shù)小于正數(shù)。第二單元圓柱和圓錐1、圓柱的特征:(1)底面特征:圓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兩個圓。(2)側面的特征:圓柱的側面是曲面。(3)高特征: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2、圓柱的高度: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稱為高度。3、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高展開時展開圖是(長方形) .這個長方形的長度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度等于(圓柱的高度)。 該長方形的面積與(圓柱的側面的面積)相等,由于長方形的面積=縱橫比,所以圓柱的側面的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在底面周長和高度相等的情況下,沿著高度展開的圖是(正方形) .不沿高度展開時的展開圖為(平行四邊形)。4、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用字母表示: s側=Ch。 h=S側c=s側hs側=HHK=2- RH5、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即,s表=S側s底2=ch19; (c2)2=HHK (D2 ) 2=2rh r2(為了不發(fā)生計算錯誤,最好在計算時階段性地使用公式。 (請參見。)6、圓柱表面積的實際應用:無蓋水桶的表面積=側面積1底面積桶的表面積=側面積2個底面積煙囪通風管表面積=側面積只求側面積:手套、排水管、漆柱、通風管、沖壓機、廁紙軸、薯片包裝側面積的一個底面積:玻璃杯、水桶、筆筒、帽子、游泳池側面積的兩個底面積:桶、米桶、桶類7、圓柱的體積: V=Sh h=VS S=Vhv=AHMMMMMK (已知r )V=(d2) h (已知d )v=HHHHHHK2 ) h (已知c )8、在將一個圓柱分割成幾個部分形成近似長方體的過程中,形成形狀形狀變化,體積沒有變化。 表面積增加了2rh9、圓錐的特征:(1)底面特征:圓錐的底面為圓。(2)側面的特征:圓錐的側面是曲面。(3)高特征:圓錐高。10、圓錐的高度:圓錐頂點到底面中心的距離為圓錐的高度。11、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于其等底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相反,圓錐的體積等于其等底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v錐=V柱=Shv錐度=OHHR錐形(D2 ) hv錐度(c-2 ) h十二、圓柱與圓錐的關系:(1)圓柱等底等和高圓錐體積為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2)體積和高度相等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之間,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3倍。(3)在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錐和圓柱(等低高)之間,圓錐的高度是圓柱的3倍。13 .生活中的圓錐:沙堆、漏斗、帽子。典型的問題:1、圓柱的側面展開為正方形,其高度約為底面直徑的1 .倍即,h=c=MOMMM,其側面積為s側=h2、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了2倍,高度不變,表面積擴大了2倍,體積擴大了4倍。3、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度也擴大2倍,表面積擴大4倍,體積擴大8倍。4、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3倍,高度縮小3倍,表面積不變,體積擴大3倍。5、一個圓柱和其等底高的圓錐體積之和為48立方厘米,該圓柱體積為()立方厘米,圓錐體積為()立方厘米公式為48(3 1 )或48(1)。6、一個圓柱與其等底等高圓錐體積之差為24立方米,該圓柱體積為()立方米,圓錐體積為()立方米。圓錐體積的公式為24 (3-1)或24(1-1)。7、圓柱和圓錐,體積相等,底面積也相等,圓柱高2厘米,圓錐高()厘米。v柱- v錐Sh=Sh2=hh=2h=616、圓柱和圓錐體積相等,高度相等,圓柱底面積4平方厘米,圓錐底面積()平方厘米。Sh=Sh4=SS=4S=1217、圓錐和圓柱的底面積相等,體積之比為16。 圓錐的高度為3.6厘米,圓柱的高度為()厘米,圓柱的高度為3.6厘米,圓錐的高度為()厘米的情況。Sh1Sh 6h=63.6圓柱的高度: h=7.2Sh1Sh 6h6=h2h=3.6圓錐的高度: h=1.818、用圓柱把其高度切短3厘米,使其底部的面積減少94.2平方厘米,使圓柱的體積減少()立方厘米。C=S側HR=c19; 2v=RH=94.23=31.43.142=3.1453=31.4 (厘米)=5(厘米)=235.5 (立方厘米)19、將底面半徑為5cm、高度為10cm的圓柱切成幾個等分,大致切成長方形,在這個切割過程中,()不變,表面積增加了()平方厘米。20、一個圓錐的體積是12立方米,底面積是9平方米,高是多少米?公式如下:9h=1221、思考問題:圓柱與圓錐體積相等,底面半徑之比為3:2,圓錐與圓柱高度之比為()總結整理六年級數(shù)學下卷第三、四單元知識點1、比的意思(1)分割兩個個數(shù)稱為兩個個數(shù)的比(2)“:”是比號,讀作“比”。 比信號的前數(shù)稱為比的前件,比信號的后數(shù)稱為比的后件。 比的前項除以后件的商叫做比。(3)與除法比較,比的前項相當于被除數(shù),后件相當于除數(shù),比相當于商。(4)比率通常用分數(shù)表示,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也可以為整數(shù)。(5)比的后件不能為零。從(6)分數(shù)和除法的關系可以看出,比的前項相當于分子,后件相當于分母,比相當于分數(shù)。2、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件同時相乘,或除以相同數(shù)(除0 ),比不變,這稱為比的基本性質。3、求比率和簡比的方法:用比率前項除后件,結果數(shù)值可以是整數(shù)、小數(shù)或分數(shù)。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可以使比成為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其結果必須是最簡單的比,即前項和后項是相互的素數(shù)。4 .比例分配:在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總是需要以一定的比率分配一個數(shù)量。 這種分配方法通常稱為比例分配。方法:首先求各部分總量的幾分之數(shù),然后求總數(shù)的幾分之數(shù)是多少。5、比例的意思: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公式稱為比例。構成比例的4個個數(shù)稱為比例項。兩端的兩個叫外項,中間的兩個叫內項。6、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上,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這被稱為尺度的基本性質。7、比例和比例的差異(1)比表示除以兩個量的關系,有兩個項(即前、后項)的比率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公式,有四個項(即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2)比較具有基本的性質,它是簡化的依據(jù)的比率也具有基本的性質,它是解比率的依據(jù)。8、成正比的量:兩個關聯(lián)的量,一個量發(fā)生變化,另一個量也發(fā)生變化,如果兩個量中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即商)固定,則兩個量被稱為成正比的量,他們的關系被稱為成正比關系。 用字母表示y/x=k (一定)9、反比例的量:兩個相關的量,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變化,這兩個量中對應的兩個數(shù)量的積一定的話,就把這兩個量稱為反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稱為反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xy=k (一定)10、判斷兩個量成正比還是成反比的方法:重要的是,這兩個關聯(lián)的量中相對的兩個數(shù)量的商一定是積一定,商一定是成比例的積一定是成反比的。11、比例尺:一張圖的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稱為這張圖的比例尺。12 .比例尺的分類(1)數(shù)值比例和線段比例(2)縮小比例和放大比例13、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地圖上的距離地圖上的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14 .應用比例尺畫畫的步驟:(1)寫上圖的名字,(2)確定比例尺(3)根據(jù)比例尺求出地圖上的距離(4)畫畫(畫單位長度)(5)表示實際距離,注明場所名稱(6)顯示比例尺15、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形狀相同,大小不同。16 .按比例解決問題:根據(jù)問題中的不變量找到兩個關聯(lián)的量,準確判斷兩個關聯(lián)的量處于什么樣的比例關系,根據(jù)正、反比例關系式列舉并解對應的方程式。17,一輛汽車每小時跑140公里,以這個速度,從甲地到乙地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道路長度是多少公里(按比例知識解)在這個問題上,“以這個速度”意味著“車行駛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關系,所以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相等。解:甲乙兩地之間的道路長度為x公里。140 x=2 52x=1405X=14052X=350a :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度是350公里18、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一小時70公里,五小時到達,四小時到達,一小時需要行駛多少公里?(按比例知識解)在這個問題中,()是一定的,()和()的關系,所以行駛兩次()和()的()相等。解:假設你需要每小時行駛x公里。4x=705X=7054X=87.5a :你需要每小時行駛87.5公里19、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式:單價數(shù)量=總單價數(shù)量=總單價總產量=數(shù)量=數(shù)量單價產量總產量=單價=單價數(shù)量速度時間=旅行工作時間=工作總量旅行工作總量=時間=工作時間速度起作用旅行工作總量=速度=功率小時工作時間20、已知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求比例尺。 眾所周知,比例尺和地圖上的距離可以求出實際距離。 通過知道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可以求出地圖上的距離。 計算時的間距和實際距離單位必須統(tǒng)一。21、一塊長方形的試驗田,長80米,寬60米,用1/2000的比例尺畫了這個試驗田的平面圖。解:設長度為x厘米,寬度為y厘米。80米=8000厘米60米=6000厘米X 1 y 1=8000 2000 6000 200080001 60001X=y=2000 2000X=4 y=3a :長4厘米,寬3厘米。長方形試驗田的平面圖六十米比例尺1:2000八十米22、播種的總公頃數(shù)是一定的,每天播種的公頃數(shù)和使用的天數(shù)成反比嗎?a :每天播種的公頃數(shù)=播種的總公頃數(shù)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shù)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shù)和使用天數(shù)的積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