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美術作品鑒賞第一章美術鑒賞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什么是美術一、美術的概念美術是一門用視覺語言、材料、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塑造藝術形象表情達意的藝術。它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建筑、工藝美術和現(xiàn)代設計等藝術門類。視覺語言材料主要包括點、線、面、形體、色彩、肌理、石材、木材等一切視覺范圍內的物質材料。二、美術的特征(一)美術的視覺特征指美術是用視覺語言材料來塑造藝術形象,而欣賞者也必須用視覺感官來感受藝術形象,離開藝術形象人們無法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和美術欣賞。(二)美術的空間特征體現(xiàn)了視覺藝術存在的方式。音樂被稱為時間藝術;文學藝術被稱為想像的藝術;美術被稱為空間藝術;所以說藝術存在的方式是劃分藝術類別的一項標準。(三)美術的靜態(tài)特征指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總是被凝固在一定的物質材料上,是靜止不動的。(四)美術的造型特征指美術具有塑造、改造或創(chuàng)造具體物體的“型”的功能。三、美術的門類從美術社會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可分為觀賞美術繪畫、書法、雕塑。實用美術建筑、工藝美術、現(xiàn)代設計。從美術審美特征的角度出發(fā)可分為再現(xiàn)性美術(寫實性美術)西方寫實性的肖像畫、靜物寫生、風景畫,現(xiàn)實主義雕像作品等。表現(xiàn)性美術中國寫意畫、書法藝術、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現(xiàn)代設計和抽象主義的繪畫及雕塑藝術。(一)繪畫1、繪畫的概念是以筆、刷、刀、等作為工具,用顏料、墨等物質材料在畫布、紙、木板、墻壁等載體上,經過構圖、造型、運用點、線、色彩、明暗、透視、構圖等藝術手段,在平面上創(chuàng)造圖像,反映現(xiàn)實和表達審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藝術。2繪畫的分類(1)從體系來劃分,繪畫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兩大體系。(2)從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來劃分,則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粉筆畫等等。(3)從題材內容來劃分,又可以分為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歷史畫、宗教畫、動物畫等體裁。4從作品形式的不同來劃分,還可以分為壁畫、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漫畫等樣式。水彩畫是以水調合顏料創(chuàng)作的繪畫,大多畫在紙上。水彩畫特別借助水對顏料的滲融效果產生畫面的透明感及輕快濕潤的特色。水粉畫水粉畫顏料有一定覆蓋力,又易于被水稀釋可用干濕透明厚積等不同表現(xiàn)方法作畫,其特點兼有水彩畫的明快、油畫的渾厚。當代宣傳畫、廣告畫多采用水粉顏料畫成。寺觀石窟多描繪宗教故事。壁畫的表現(xiàn)技法多樣,典型的有油質粉質白描堆金瀝粉等。壁畫的滑面主要根據建筑的要求而定。一般說場面恢宏、形象豐富、色澤鮮麗是它的基本特點。往往與雕塑、建筑相關聯(lián),服務于建筑整體構思,構成綜合性環(huán)境藝術。壁畫壁畫是繪制在土磚木石等各種質地壁面上的繪畫。保存至今的世界各地的壁畫證明它的產生年代極早。具有裝飾各類建筑、記載歷史、宣傳教育、裝飾審美為一體的特點。根據壁畫所會的場所,可分為殿堂、墓室、寺觀、石窟等壁畫。殿堂墓室壁畫多描繪歷史人物及神話傳說,并有生產戰(zhàn)爭社會習俗等場面。間有神靈異獸、山川花木,日月星云等圖像;版畫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劃形象后印制而成,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連續(xù)重復印制。由于板材的性質和刻印方式的不同分為若干品種。主要有木刻、銅版畫、石版畫等。木刻是在版面上刻去形象之余的部分成凹板,留下有形象的凸版,用油質或水質顏料拓印于紙上,它有造型簡括明暗強烈,有刀刻韻味的特點。銅版畫是在銅板上用腐蝕液腐蝕出表現(xiàn)形象的凹線后印制而成,銅版畫比木刻細膩,層次豐富,主要以光線明暗為藝術特色,石版畫是用特制的墨筆在石面上作畫后進行化學處理,使墨筆畫出的形象可以印制在紙上。與其它畫種相比。版畫作品的造型往往概括洗練,藝術風格明快、鮮明。(二)雕塑藝術1、雕塑的概念是以可塑性材料(粘土、油泥等可雕刻的各種物質材料)或可雕塑性的物質材料(木、石、金屬等硬的固體材料),通過雕、塑、鑄、焊等手段制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審美理想的一種造型藝術。2、雕塑的分類(1)按照空間和形制的不同分為圓雕、浮雕、透雕、鏤空雕。(2)按材料不同分為石雕、木雕、磚雕、陶雕、根雕、竹雕、骨雕、泥塑、沙雕、金屬雕塑、玻璃鋼雕塑等。(3)按照放置的地點分為室內雕、室外雕、案頭雕塑、城市雕塑、園林雕塑、紀念碑或者紀念性雕塑等。3、雕塑的藝術特點(1)具有三維實體性(2)強調象征性和寓意性(3)注重發(fā)揮材質的審美作用(三)建筑藝術1、建筑藝術的概念是指通過建筑實體與空間的統(tǒng)一和處理,是建筑物既有使用功能又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的綜合性藝術。2、建筑的種類民用建筑、工業(yè)建筑、園林建筑、宮殿陵墓建筑、宗教性建筑、紀念性建筑、公共建筑等。3、建筑的體系(1)是源于愛琴海以希臘、羅馬為代表的歐洲體系;(2)是由古埃及、古波斯發(fā)展而形成的拜占庭、伊斯蘭體系(3)是印度體系;(4)是中國體系;(5)是中美洲的瑪雅及南美洲的印加體系;4、建筑的藝術特點(1)是建筑藝術具有技術和藝術的雙重性;(2)是具有表現(xiàn)性藝術的特征;(3)是建筑藝術受功能和技術的制約,富含理性的成分;(四)工藝美術1、工藝美術的概念是指以實用為主要目的,運用美術技巧,通過物質生產手段進行制作和審美加工,用來美化生活用品和裝飾生活環(huán)境的藝術。2、工藝美術的分類按其功能價值可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工藝美術。按其歷史形態(tài)可分為傳統(tǒng)工藝美術和現(xiàn)代工藝美術。按其生產方式可分為手工藝美術和工業(yè)設計。按其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社會層次可分為民間工藝美術、宮廷工藝美術和文人工藝美術。按其材料和制作工藝可分為雕塑工藝、織繡工藝、陶瓷工藝、漆器工藝、編織工藝、金屬工藝等。按產品對象可分為環(huán)境設計、染織設計、服裝設計、日用工業(yè)造型設計、日用陶瓷設計、商業(yè)美術設計和書籍裝幀設計等。3、工藝美術的主要特征(1)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tǒng)一(2)工藝美術重在形式之美(3)工藝美術的制作直接受物質材料和生產技術的制約(五)現(xiàn)代設計藝術現(xiàn)代設計是西方20世紀中期興起的,在現(xiàn)代科技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綜合的應用科學。1、現(xiàn)代設計的主要特征(1)文化特征(2)藝術與科技相結合(3)經濟性(4)創(chuàng)造性2、現(xiàn)代設計的類別包括工業(yè)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紡織品、服裝設計等。第二節(jié)美術鑒賞基礎知識一、美術鑒賞的含義美術鑒賞包含著欣賞與鑒別兩層意思。欣賞,指人們對美術作品的感知,對美術作品基本上是采用肯定和贊賞的態(tài)度;二鑒別,不僅是對美術作品的感知,還要對美術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形式語言、思想內容、藝術傾向、社會背景等方面,進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判斷。二、美術鑒賞的條件美術鑒賞的客體條件被鑒賞的美術作品美術鑒賞的主體條件鑒賞美術作品的人三、美術鑒賞的過程1審美注意人們的身心活動在審美對象上的集中和停留。2審美感知鑒賞者對對美術形象的感知過程。3體驗玩味指鑒賞者感受藝術作品形象之后,就要對作品形象的具體性、審美性、和典型性在頭腦中進行反復審查、聯(lián)想比較體驗玩味,才能真正領悟其中隱含的思想意蘊和美妙意境乃至主客體達到“”4審美判斷四、美術鑒賞的功能與作用(一)美術鑒賞的功能1認識功能2教育功能3審美功能(二美術鑒賞的作用1、形式感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美術鑒賞是對線條的欣賞。線條是極具表現(xiàn)力的因素,線條的作用不僅在于勾勒出物體的外形、輪廓,還在于表達情感。形式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色彩的欣賞。色彩與線條一樣,是美術的基本形式要素,色彩的表現(xiàn)力很強,能夠傳達某種特定的情感意味,并引起人們相應的反應。形式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結構的欣賞。形式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空間要素。美術也被稱為空間藝術,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以及各種形式要素都是一定空間內得以展現(xiàn)的??臻g不僅是藝術形象存在方式,也是藝術家塑造藝術形象,表情達意的手段。形式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形象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形象是藝術鑒賞中最為主要的內容,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寫實性形象。第二類是以表現(xiàn)主觀感受為主的夸張、變形或抽象的美術形象。2、情感教育作用人們的審美標準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的,自20世紀以來,人們認識到真實和優(yōu)美不是唯一的審美標準,美術最重要的是表現(xiàn)情感,不僅表現(xiàn)優(yōu)美還可以表現(xiàn)丑陋、怪誕、痛苦和不安;表現(xiàn)自我,表現(xiàn)夢幻,表現(xiàn)觀念。因此,對抽象感知的主要內容是形式語言、藝術觀念、形式創(chuàng)新。第二章國畫欣賞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成為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其特點第一,表現(xiàn)在工具材料上,采用中國特制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因此,中國畫又可稱之為“水墨畫”或“彩墨畫”。第二,在構圖方法上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多采用散點透視法即可移動的遠近法,使得視野寬廣遼闊,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置,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中國畫營造的空間多種多樣。第三,繪畫與詩文、書法、篆刻四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補充,交相輝映,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內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國畫特有的詩、書、畫、印交相輝映的特色。第四,中國畫的特點來源于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和豐富的美學思想。中國畫的傳統(tǒng)畫法工筆畫,用筆細致工整,結構嚴謹,無論人物或景物都刻畫得十分具體入微;寫意畫。筆墨簡練,高度概括,灑脫地表現(xiàn)物象的形神和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中國畫一般是卷軸式的,即作品完成之后還要經裱褙用紙或絹等材料襯托、加邊,上下或左右裝上木軸。豎式大幅稱立軸、橫式長幅稱手卷,收時卷起,觀時展掛。冊頁、扇面中國畫的目的不在于將物象畫的逼真、肖似,而是通過筆情墨趣放抒胸臆、寄托情思。畫家往往只作山水的一個局部,花果的一枝一實,人物則處于空白之中,所有那些未畫上去的,都留給觀眾用想象充填,“計白當黑”說明空白也是畫的內容。第一節(jié)中國繪畫的藝術特點一、追求意境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表達,這也是中國畫靈魂之所在。其主體的確定,構圖布局的安排形象的塑造、筆墨及造型的處理無不受它的主宰。所謂“意境”是指畫中所描繪物象和畫家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二、重視筆墨筆墨廣義指利用筆墨所達到的畫面氣象、品味、意境。狹義講中國畫的筆墨技巧。中國畫的筆墨即是狀物、抒情的技巧,又是對象的載體,同時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式。1、用筆古法用筆十八描各種皴法三、章法布局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章法即是構圖,就是把繪畫形象、藝術規(guī)律及畫家作畫的立意加以安排布局,也可稱布局。謝赫論畫六法曰“經營位置”第二節(jié)中國繪畫賞析一、早期繪畫早在中國的舊石器時代,地畫、巖畫等獨立的繪畫已經出現(xiàn),而更多的繪畫是作為陶器、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存在的。早期繪畫作品既有原始先民“仰觀天象”、“俯察鳥獸之跡”的產物。又雜糅了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等原始巫術禮儀和宗教思想。承載著鄉(xiāng)民的情感意識。他們似乎超越了人們習慣上認為的繪畫范疇,但是他們恰恰是繪畫的原始的真正的源頭。1鸛魚石斧圖出土于河南汝南村。是一件富有寓意的圖騰藝術品。屬于新石器時代產物。這一作品充分顯示了我國傳統(tǒng)繪畫中勾勒和沒骨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的繪畫作品之一。2人面魚紋盆新石器時代產物,出土于陜西半坡。是半坡類型彩陶的代表作品。作品構成了奇特的人魚合體。表現(xiàn)了豐富的想象力。3人物龍鳳圖出土于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戰(zhàn)國楚墓。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獨幅中國繪畫作品,表現(xiàn)了巫女在為墓室主人虔誠的祈禱。采用傳統(tǒng)的勾線和黑白灰的裝飾手法。二秦漢繪畫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橫掃六和,統(tǒng)一天下。15年后,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王朝崩潰。秦朝繪畫留存至今的很少。繼秦而立的漢朝對內修養(yǎng)生息,勵精圖治,對外西擊匈奴,溝通西域,成為與西方的羅馬帝國遙遙對持的東方大國。這時候西方的音樂、美術、神話以及印度的佛教文化傳入中國。為漢代的藝術發(fā)展補充了新鮮的血液。漢代至今留存下來最為豐富的是墓室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他們以忠臣孝子,烈女貞婦,神話傳說為主要內容。造型和結構體現(xiàn)出簡略、整體、古拙、大氣的藝術風格。具有鮮明的漢代風格。1彩繪帛畫出土于馬王堆一號漢墓。他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的墓室。作品描繪了一個神奇瑰麗的幽冥神仙的世界。他是西漢初期由原始的萬物有靈的觀念向對神無限崇拜的轉變。在繪畫上采用平涂、渲染、勾勒等技法。2導引圖(殘片)出土于馬王堆三號漢墓。他是一幅氣功強身圖。畫中人物神態(tài)各異。均采用工筆彩繪。線條如絲,自然流動。三魏晉南北時期繪畫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不堪的年代,許多文人涉足繪畫,使得本來為專屬工匠從事的雕蟲小技一躍成為士大夫修身養(yǎng)性、暢神適意的寄情手段。由此即開了中國繪畫史上文人畫的發(fā)展歷程。與此同時,佛教繪畫也迅速在中原市場流布開來。對本土文化產生巨大影響。這一時期,南方的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北方的楊子華,田僧亮等大家輩出。人物繪畫走向成熟。山水畫,花鳥畫逐漸開始出現(xiàn)。共同組成了這一時期浩瀚的繪畫長廊。1顧愷之,東晉畫家。字虎頭,有虎頭三絕之稱。才絕、畫絕、癡決。與陸探微、張僧繇并稱“南朝三杰”。對我國傳統(tǒng)繪畫有深遠的影響。晉陵無錫人。洛神賦圖是根據三國時期曹植名著洛神賦所進行創(chuàng)作的。他運用流利秀潤、連綿不絕的游絲描,艷麗明快的設色,傳達出徐緩、連綿悠揚的韻律感和富有裝飾性的詩意美作品意境深遠,畫風嚴謹古樸。是中國美術史上繪畫與文學完美結合的早期典范。作者簡介2張僧繇,南朝梁杰出的畫家。蘇州人。善于繪畫道釋人物畫,同時善于吸收傳統(tǒng)的技法。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被稱之為“畫家四祖”雪山紅樹圖采用傳統(tǒng)的黑白灰,勾勒技法,表現(xiàn)了深遠的意境和空間。四隋唐五代繪畫隋唐結束了南北的分裂,繪畫風格開始有所融會貫通。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渾互相柔和。唐代繪畫已經有人物山水、花鳥、鬼神、鞍馬、屋宇等分科。至今可以查到的有400多位畫家。尤其人物畫,唐代筆下的貴族人物,豐姿綽約,肌理細膩,雍容華麗,在用線上“空實明快”、“流動如生”,在色彩方面厚重明麗,染色、罩色、渲染、襯染、勾填等,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畫技達到了歷史性的高度。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尚。山水畫從現(xiàn)存最早的獨立完整的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開始,到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之作,標志著青綠山水趨于成熟。王維等畫家則進行著水墨山水畫的實驗歷程?;B畫中的鞍馬畜獸畫成為重要的題材。宮廷、寺院等壁畫,佛教繪畫的創(chuàng)作也十分繁榮。唐代繪畫主要特征各種技法不斷被創(chuàng)造出來。1吳道子唐代畫家,河南人,開始學習書法未成,轉學繪畫,年未20嶄露頭角。善于繪畫道釋人物,鳥獸,作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深遠意義。八十七神仙圖作品人物,線條的描繪雍容精妙,無一懈筆。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長卷,為一代畫圣吳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吳道子現(xiàn)世僅存的一部白描絹本。因場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結構之精確,神情之華妙,構圖之壯麗,線條之圓潤勁健,而被歷代畫家藝術家奉為圭臬。深褐色絹面上用遒勁而富有韻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線條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那優(yōu)美的造型,生動的體態(tài),那冉冉欲動的白云,飄飄欲飛的仙子、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飛楊,滿壁風動”的藝術感染力。2閻立本,陜西臨潼人,唐代杰出畫家。善于人物、故事、山水。官職為工部尚書。職貢圖,作品描繪了大唐帝國的強盛景象。番邦外族遠道而來中國朝貢的史實。圖中描繪了貢史拿著貢品在行進的過程中。職貢圖繪有12國使者,使者雖然站立姿勢雷同,但或文靜秀弱,或質樸豪爽,或機智慧敏,呈現(xiàn)出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的獨特氣質,并均具有作為使者的恭謹欣喜的情態(tài)。圖中人物比例準確,鐵線描遒勁流暢,敷色高古。體現(xiàn)了作者卓越的造詣和極高的藝術水平。3張萱,唐朝宮廷畫家,陜西西安人。工畫人物,擅長貴族婦女,嬰兒,鞍馬。虢國夫人游春圖作品描繪的是楊貴妃的2個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帶領宮女一同游春的情景,全卷人物面容豐滿,體態(tài)豐腴,服飾華美,線描工細勁健,勻稱流暢。作者多用朱紅橘黃、翠綠等明快的顏色,艷麗而富有裝飾性。原作品已經丟失,流傳下來的是北宋畫院高手所繪。4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之作。工筆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現(xiàn)藏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從搗練到熨練各種活動中的情態(tài)。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jié)刻畫生動,使人看出執(zhí)絹的婦女身軀稍向后仰,似在微微著力;熨練婦女認真專注的表情,端麗的儀容,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溫厚從容的心情。在絹下好奇地窺視的女孩,以及畏熱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動引人。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xiàn)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5周昉中國唐代畫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詳。出身貴族。周昉見于記錄的最早活動時間是唐代宗大歷(766779)年間任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長史。最后見于記載的活動時間是德宗貞元785804奉詔畫章敬寺壁畫。周昉以善畫名動朝野。官至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長史。是繼張萱之后以表現(xiàn)貴族婦女著稱的畫家。有“畫仕女,為古今冠絕”的美譽。他的仕女畫初效張萱,后則小異,具有用筆秀潤勻細,衣裳勁簡,色彩柔麗,人物體態(tài)以豐厚為體的特點。簪花仕女圖,絹本設色,唐代畫家周昉作,用筆樸實。氣韻古雅?,F(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描寫貴族婦女春夏之交賞花游園的情景,畫面描繪仕女們的閑適生活。她們華麗奢艷在庭院中游玩,動作悠閑、拈花、拍蝶、戲犬、賞鶴、徐行、無所事事,侍女們持扇相從。其賦色技巧,層次明晰,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輕紗的透亮松軟,皮膚的潤滑光澤,都畫得肖似,表現(xiàn)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全圖的構圖采取平鋪列繪的方式,卷首與卷尾中的宮女均作回首顧盼寵物的姿態(tài),將通卷的人物活動收攏歸一。宮女們的紗衣長裙和花髻是當時的盛裝,高髻時興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發(fā)的襯托下,顯得雅潔、明麗。人物的描法以游絲描為主,行筆輕細柔媚,勻力平和,特別是在色彩的輔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紗羅和肌膚的質感。畫家在手臂上的輕紗敷染淡色,深于露膚而淡于紗,恰到好處地再現(xiàn)了滑如凝脂的肌膚和透明的薄紗,傳達出柔和、恬靜的美感。6韓干照夜白是唐玄宗心愛的坐騎,它被系在一木樁上,昂首長嘶,四蹄奔騰,似要掙脫韁勒而去。韓干用挺拔而富有張力的線條將這匹“照夜白“神態(tài)高邁,性情暴烈的樣子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十分生動。作者構圖雖簡單,卻十分大膽,將馬樁直立在畫面中央。一般畫家所避忌的,韓干卻巧妙地使立柱、橫馬相交錯,形成畫面中心,而絲毫不覺呆板。但見柱、馬之間,穩(wěn)定與跳躍相對比,細瘦與肥壯相映襯,反映出生命奔放與外來遏制在相互沖突,而馬的切齒長嘶或內心吶喊,使矛盾發(fā)展到頂點,觀者的審美感受也進入最深層次。7韓锽,陜西西安人,善于繪畫牛。五牛圖,這幅五牛圖是一幅紙本設色畫,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早用紙作畫的作品。畫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tài)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后右側有一小樹除外,別無其它襯景,因此每頭??瑟毩⒊烧隆.嫾彝ㄟ^他們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態(tài),表現(xiàn)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愛喧鬧的、膽怯乘僻的。在技巧語匯表現(xiàn)上,作者更是獨具匠心,作者選擇了粗壯有力,具有塊面感的線條去表現(xiàn)牛的強健、有力、沉穩(wěn)而行動遲緩。其線條排比裝飾卻又不落俗套,而是筆力千鈞。由于其線條茁壯如此故爾五牛姿態(tài)雖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審美趣味上是同樣的厚重與生拙。8隋代展子虔游春圖此畫為絹本,青綠設色,高43厘米,寬805厘米,畫上有宋徽宗(公元11011125年)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相傳這幅畫為展子虔所作的唯一真跡。從畫上題記鈐印可知,該畫在北宋時收入宮內府,元代為魯國大長公主所有,明代由嚴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宮,此畫在鈐山堂書畫記中有著錄,可以說是一幅流傳有序的中國早期山水畫藝術珍品。游春圖是現(xiàn)存最早的獨立山水畫。以春游為主題,畫幅雖不大,卻場面開闊。在明媚的春光里,人們縱情游樂,遠處青山疊翠,湖水融融。畫中人物或乘騎于山徑,或泛舟于湖上,姿態(tài)各異,生動有趣。遠山浮翠,白云繚繞,樹發(fā)新枝,嫩綠初露,桃花綻開,綠草如茵,好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色。9李思訓,唐朝的宗室,史稱李大將軍。唐朝推崇他的作品為“國朝山水第一”。他的繪畫著眼于致密的描繪,勾擬出動人的意境。江帆樓閣圖作品表現(xiàn)了游春情景,遠景通過小舟,近景通過閑逸的游人來體現(xiàn)較為深遠的意境。10李昭道唐代畫家,李思訓的兒子,擅長青綠山水,世稱“小李將軍”。作品巧贍精致。雖“豆人寸馬”也畫的須眉畢現(xiàn)。湖亭游騎圖作品采用界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山水畫。章法具備有景有思,是中國山水畫達到成熟時期的創(chuàng)造者。11王維,唐代詩人,畫家。藝術上達到了“體物精微,狀物傳神”的境界江干雪霽圖,作者把詩情和畫意的表現(xiàn)方法柔和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詩人畫風,畫面中山水、樹石、人物、屋宇都層次分明。12百馬圖,唐代作品。作者不祥。全圖畫了95匹馬,人物41人。馬匹形態(tài)各異,生動活潑,作品反映了唐代畫馬的水平和對馬匹的喜愛。五代歷時53年的五代十國政局不穩(wěn),繪畫失去了大唐的繁榮氣象。但是畫風與唐代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影響最大的畫家是荊浩、關仝(北方)和南唐的董源、巨然(南方)。成為山水畫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人物畫創(chuàng)作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如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13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中之一。它以連環(huán)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韓熙載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游。此圖繪寫的就是一次韓府夜宴的全過程。這幅長卷線條準確流暢,工細靈動,充滿表現(xiàn)力。設色工麗雅致,且富于層次感,神韻獨出。韓熙載夜宴圖這幅畫卷不僅僅是一幅描寫私人生活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的風情。由于作者的細微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把韓熙載生活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畫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這幅巨作中,畫有四十多個神態(tài)各異的人物,蒙太奇一樣地重復出現(xiàn),各個性格突出,神情描繪自然。韓熙載夜宴圖從一個生活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生活場面。畫家用驚人的觀察力,和對主人公命運與思想的深刻理解,創(chuàng)作出的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們永久回味。構圖巧妙完整的一幅畫卷交織著熱烈而冷清、纏綿又沉郁的氛圍,在醉生夢死的及時行樂中,隱含著韓熙載對生活的失望,而這種心情,反過來又加強了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向往。畫面中屏風和床榻等家具的使用,具有一種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畫面,使每段畫面可以獨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畫面連系起來,使整個畫卷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畫面。在人物形象的刻劃上,更凸顯畫家卓絕的功底,特別是主要人物韓熙載,分別在五個畫面之中出現(xiàn),但每個場景的服飾、動作、表情都不盡相同,但他的形態(tài)與性格卻都表現(xiàn)的前后一致。用筆設色韓熙載夜宴圖在用筆設色等方面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韓熙載面部的胡須、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須發(fā)好似從肌膚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紋組織的既嚴整又簡練,非常利落灑脫,勾勒的用線猶如屈鐵盤絲,柔中有剛。敷色上也獨有匠心,在絢麗的色彩中,間隔以大塊的黑白,起著統(tǒng)一畫面的作用。人物服裝的顏色用的大膽,紅綠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用色不多,但卻顯得豐富而統(tǒng)一。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服裝上織繡的花紋細如毫發(fā),極其工細。所有這些都突出地表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的杰出成就,使這一作品在我國古代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段是“聽樂”,描繪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正在聆聽彈奏琵琶的情景,畫家著重地表現(xiàn)演奏剛開始,全場氣氛凝注的一剎那。畫上每一個人物的精神和視線,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從這彈奏琵琶的手上,似乎傳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這音符震動著觀眾的耳膜,勾攝了他們的內心情感。畫家對于不同的人物,根據他們不同的身份和年齡,刻劃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性格和表情,顯示出作者不同凡響的畫藝。第二段是“觀舞”,描繪了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在這場面中有一個和尚拱手伸著手指,似乎是剛剛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而沒有看舞伎,露出一種尷尬的神態(tài),完全符合這個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第三段是“休息”,描繪的是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韓熙載在侍女們的簇擁下躺在內室的臥榻上,一邊洗手,一邊和侍女們交談著,也是整個畫卷所表現(xiàn)的夜宴情節(jié)的一個間歇。第四段是“清吹”,描繪了女伎們吹奏管樂的情景,韓熙載換了便服盤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個侍女說話。奏樂的女伎們排成一列,參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動態(tài),統(tǒng)一之中顯出變化,似乎畫面中迷漫著清澈悅耳的音樂。第五段是“送別”,畫面描繪宴會結束,賓客們有的離去,有的依依不舍地與女伎們談心調笑的情狀,結束了整個畫面。14荊浩,山西人,是一位博通經史的士大夫。唐末社會動亂,他隱居在太行山中,自號洪谷子,長期接觸北方雄偉自然山川,筆下的山水大都崇山峻嶺,層巒疊嶂,氣勢宏偉??飶]圖,作品從不同的視點描繪了峰巒崗嶺,林屋路徑,飛瀑流泉的景象。15關仝,五代后梁畫家,陜西西安人,工畫山水,師從荊浩。晚年有出藍之譽。善于山水畫。與李成、范寬為五代北宋時期北方山水畫派代表。秋山晚翠圖,作品描繪了秋天的山水,寒冷的林子,較晚的翠綠等景色。布局合理,后人稱他的作品“筆愈簡而氣愈狀,景愈小而意愈長”16黃笙寫生珍禽圖作者為五代時期的黃笙,作品描繪了麻雀、斑鳩蠟嘴、蚱蜢、蟬、蜂、烏龜?shù)榷喾N禽鳥、昆蟲。形態(tài)狀貌畫的逼真生動。在表現(xiàn)技法上采用墨線細勾,然后淡彩暈染使之神態(tài)生動。他的畫風被兒子繼承,后人稱之為“黃體”。這幅作品是給兒子臨摹學習的范本。17董源,五代南唐畫家。工于畫龍、牛、虎和人物,最善于畫山水。與巨然成為南方山水畫派的代表。他的畫風對宋元兩代文人山水畫起了重要作用。瀟湘圖作品是一幅描繪人物活動的山水畫表現(xiàn)了迤邐平遠的江南山水,整個作品山光水色與人物活動互相襯映,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17巨然,五代宋初畫家。江蘇南京人。工畫山水,師法董源,與董源為南方山水畫派代表人物。秋山問道圖作品以全景高遠式構圖,筆墨整潔,秩序井然,風骨流潤。這是巨然山水畫代表風貌。18趙干,五代南唐畫家。江蘇南京人,善于畫山水、林木,擅長構圖江行初雪圖作品描繪了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表現(xiàn)了江南初冬漁民和行旅的生活狀態(tài)。繪景繪人極為傳神。19黃笙寫生珍禽圖五代時期,作品描繪了麻雀、斑鳩蠟嘴、蚱蜢、蟬、蜂、烏龜?shù)榷喾N禽鳥、昆蟲。形態(tài)狀貌畫的逼真生動。在表現(xiàn)技法上采用墨線細勾,然后淡彩暈染使之神態(tài)生動。他的畫風被兒子繼承,后人稱之為“黃體”。這幅作品是給兒子臨摹學習的范本。20李坡,五代南唐畫家。江西人。善于畫竹子。不以纖巧瑣細見長,多放任自流,隨意落筆。風竹圖作品所繪畫的竹子呈現(xiàn)舞動狀態(tài),筆畫流暢,讓人印象深刻。五宋朝繪畫“試論中國繪畫史,必當以宋這個光榮的時代為中心”鄭振鐸。宋代繪畫,尤其是北宋的偉大成就,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難以逾越的高峰。宋代統(tǒng)治者重文治,輕武功。建立了規(guī)模龐大的翰林書畫院。網羅了崔白、郭熙、張擇端、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名家。宋代畫院重視理性,講法度。強調生活的真實和對自然的體察,這在重視寫生,造型嚴格的院體花鳥畫上表現(xiàn)的最為突出。這一時期,蘇軾、米芾等人倡導的文人畫理論,在品評上將它的地位提到了院體畫之上。文人繪畫并非是一個宗旨鮮明的群體,他們的繪畫風格與院體畫的工整嚴謹形成鮮明的對比。山水畫到北宋已經成熟。并出現(xiàn)了李成,范寬為首的北方山水畫。兩宋的人物畫退到了山水畫和花鳥畫之后。1李成,宋初畫家,精于山水畫,畫山石如云動,世稱“卷云皴”。北方山水畫派的代表人物。讀碑窠石圖KE作品置境幽凄,氣象蕭瑟是對荒蕪日久的名勝得描繪2范寬,北宋畫家最初學李成,陜西人形象古拙,舉止行為疏放狂野,嗜酒好道拒絕功名利祿而深入山林體悟觀察自然。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方山水畫氣勢。溪山行旅圖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北方山川的壯美,分前中遠景描繪了雄偉和渾厚的畫面氣氛。此畫是中國繪畫藝術最偉大的作品3郭熙北宋畫家宋神宗任職翰林書畫院工畫山水,取法李成。著有林泉高致,由其兒子郭思整理完成。雪山蘭若圖蘭若是指梵語“阿蘭若”的簡稱,意思為散落在圖中的寺院。畫面應用俯視的取景角度把畫面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山石繪畫應用“卷云皴”。用淡墨渲染積雪。4米芾,北宋畫家,號鹿門居士,他的繪畫自成一家,并且精于鑒別。取法董源,作品多以煙云掩映,樹木不取工細。天降時雨圖作品中畫家巧妙應用“煙云掩映”的技法,分割遠山于松木之間的空間感,與作品表達了空間層次感的幽緲之意相應成趣。5王希孟,宋徽宗時期畫院學生,年僅18歲時就完成了這幅作品。22歲去世。千里江山圖,作品長11米多,寬51厘米,所畫重巒疊嶂,奔騰起伏,綿延千里。氣勢壯觀。近看妙趣橫生,充分體現(xiàn)了宋代畫院青綠山水畫的成熟。作品精密不茍,嚴格遵守格法的畫風,是我國繪畫中的精品。6張擇端,北宋畫家,善于畫“界畫”,宋徽宗時期進入翰林書畫院。清明上河圖是我國12世紀初一副杰出的風俗畫,作品描繪了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時節(jié)的熱鬧景象。規(guī)模宏大結構嚴謹。他分郊外、汴河、街市三大部分來描述當時的情景。作品深刻地揭示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tài)和人民生活的現(xiàn)實狀況,可以說是稀世珍品。7李公麟,北宋畫家,善于畫佛道、人物。注重寫生,富有創(chuàng)作精神。放馬圖作品共畫了一千二百多匹馬,姿態(tài)各異,生動自然。構圖疏密得當,這幅作品是一幅摹本作品。在作品細部可以看到李公麟本人的遺8趙佶,酷愛繪畫和重視繪畫。大力擴充畫院,興辦畫學,編著宣和畫譜成為宮廷繪畫最為興盛的時期,他在書畫方面都有較好的修養(yǎng),書法后人稱之為“瘦金體”。芙蓉錦雞圖,工整細膩,成為典型的宮廷畫9聽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聽琴圖軸是一幅優(yōu)秀的中國人物畫。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弦。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tài)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著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眾,三種不同的神態(tài),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幅畫的背景和道具處理得十分簡練,主人公背后,畫松樹一株,女蘿攀附,枝葉扶疏,亭亭如蓋。松下有竹數(shù)竿,蒼翠欲滴,折旋向背,搖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僅一幾,幾上置薰爐,香煙裊裊。主人公對面,設小巧玲瓏山石一塊,上有一小古鼎,中插花枝一束,除以上這些外,別無它物。使人感覺到,這是一個高級的園庭,但卻經過了作者精心剪裁。所有布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圍繞著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個畫面的氣氛,仿佛使人覺得,在這靜謐之中,有一陣陣的琴聲,混合著微風吹動松枝竹葉之聲,從畫中傳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詩來形容,其妙處那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畫面上方,有“六賊“之首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一首,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所書瘦金書字體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畫押,這樣一來,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其實這一幅作品是他畫院里的畫家繪畫趙佶本人行樂時的狀況。本畫描繪得相當精致,人物表情以及畫面氣氛,足以引人人勝。通過纖細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繪得工整清麗,神妙無加。但從所流傳的趙佶各種畫筆看來,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認為此圖不是趙佶之手筆,元湯自謂“余自可一望而識”。胡敬曾在他所著西清札記中大罵在上面題詩的蔡京,說他公然敢于皇上畫筆上面正中題詩,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我們值得分析的。應該說,無論如何蔡京不應該如此“肆無忌憚”地題詩于畫之正中,而且還在皇上御筆上方。因此,歷代鑒賞家認為聽琴圖并非趙佶之作。然而不管此作是代筆,或者是畫院中人的作品,無論如何,它都是一幅“神筆之妙、無以復加”的上乘作品。10梁楷是名滿中日的大畫家,祖先梁義曾任職山東東平縣。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而青出于藍。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這種畫院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后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就是。冊頁,紙本,水墨畫,縱487公分,橫277公分。潑墨仙人圖的產生,與南宋佛教禪宗思想的盛行是分不開的。此圖標題為后人所加,從其大頭鼓腹的形象來看,倒有點像當時民間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體態(tài)的描寫又有點像與梁楷同時的濟顛和尚。此圖不但體現(xiàn)了禪宗思想,也是梁楷所生活的南宋時代的必然產物。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充分體現(xiàn)了梁楷對人物畫體系“離經叛道”的大膽革新精神。潑墨仙人圖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可以說是梁楷與畫院畫風決絕后,自辟蹊徑,獨樹一幟,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所創(chuàng)“減筆”畫之杰作。畫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細筆勾出神態(tài)外,其他部位皆用闊筆橫涂豎掃,筆筆酣暢,墨色淋漓,豪放不羈,如入無人之境。作者在構造人物形象時,有意夸張其頭額部分,幾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擠在下部很小的面積上,垂眉細眼,扁鼻撇嘴,既顯得醉態(tài)可掬,卻又詼諧滑稽,令人發(fā)笑,以生動的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態(tài)度,極盡嬉笑怒罵之態(tài)。據畫史記載梁楷為人不拘小節(jié),好酒,自得其樂,狂放不羈,且任性高傲,在藝術上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不肯隨波逐流,因而有“梁瘋子”之稱。應該說梁楷所畫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寫照。梁楷在他藝術生涯的前期,曾受畫院“格律”的嚴格訓練,人物畫繼承李公麟之畫風,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質和歷史因素,梁楷憑著這股“瘋”勁,反對因循守舊,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創(chuàng)造發(fā)展,因而他在中國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梁楷以大筆溽墨,自肩膀至衣服下擺,飛揚的筆勢墨韻,有如爆炸性的轟雷霹靂,整幅畫來,不出十數(shù)筆之間,就將一位CHICHU亍獨行,一臉瞇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畫完成于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煉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chuàng)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fā),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11李唐,南宋初畫家,善于畫人物、山水。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合稱“宋四家”采薇圖,作品描繪了殷商貴裔伯夷和叔齊在王國后恥食周粟,遁入山林采微而食,表現(xiàn)了他們的忠貞氣節(jié)。12馬遠,南宋畫家善于山水、人物、工于畫水。梅石溪鳧圖FU圖中畫山崖側立,臘梅倒垂,薄霧蒙蒙的澗水中,一群野鴨正在游戲。山石以斧劈皴法畫之,方硬峭拔,與用筆輕快、毛羽松蓬的野鴨形成鮮明的對比。倒垂曲折的枝條是馬遠特有的畫法,故有“拖枝馬遠”之稱。畫面呈典型的對角線式構圖,巖石、梅樹都偏居畫面的左上部分,梅樹枝條的走勢更強調了此種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鴨既起到了平衡畫面的作用,又是全圖的點睛之筆,一幅“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景象,無限生趣,躍然絹素。生于懸崖的梅樹倒懸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鴨嬉戲,處處都洋溢著春日活躍的生機。13夏圭,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家,初雪人物,后功山水。師承范寬,李唐。冒雨尋莊圖,前景和后景遙相呼應,中間巧妙的留白,暗示風雨的晦暗14文同,北宋畫家,號錦江道人。蘇軾稱他的詩詞書畫為四絕。善于畫竹子畫風嚴謹而瀟灑自然,開創(chuàng)了“湖州竹派”墨竹圖作品筆法嚴禁而又瀟灑之極,所謂“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于此可見六元代繪畫元代繪畫以文人畫為主,尤其以錢選、趙孟府為主,一方面強調古意,遠追盛他唐時期的繪畫另外一方面重視筆墨,提倡以書入畫,進一步把書法引入繪畫,文學傾向更為濃烈。普遍出現(xiàn)詩書畫巧妙結合的作品。元代山水畫占主導地位,錢選、趙孟頫、黃公望、倪瓚、吳鎮(zhèn)、王蒙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淺絳山水畫的崛起,完成了中國山水畫的水墨、淺絳、青綠三大色彩體系。元代花鳥畫由兩宋富艷工麗的畫風向著文人畫所崇尚的清新疏淡轉變。人物畫跌入低谷影響不大。統(tǒng)治者尊崇宗教,扶持佛教、道教,道釋繪畫由此復興。敦煌莫高窟密宗繪畫,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為代表作品。虬QIU1何澄,河北人,善于繪畫人物故事,界畫,歸莊圖作品取材于晉代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較好的反映了詩人寄情于田園的隱逸之情2劉貫道元世祖出獵圖劉貫道約活動于十三世紀後半期,生卒年不詳,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間一二六四一二九四在世。河北人,字仲賢,善畫。至元十六年稱旨,補御衣局使。所畫道釋、人物,全宗法晉、唐。畫山水宗李成、郭熙,佳處逼真?;ㄖ聒B獸,亦能集合諸家之長,成為當時畫壇的高手。此畫作于西元一二八年,屬于大幅作品,畫北方沙漠地帶,一片黃沙坡地,景色單調。在沙丘無垠的遠方,正有一列駱駝馱隊橫越。近處人騎數(shù)眾,或張弓射雁;或手架獵鷹;或繩攜獵豹,皆為馬上行獵之狀。其中騎著黑馬、身穿白裘的,應為元世祖,與世祖并駕的婦女,似為帝后,其馀八人,應是侍從,其中尚有中亞黑奴一名。圖中人物、馬騎無論衣著、裝備皆刻畫精細,表情神態(tài)自然生動,而世祖的面容,更與本院所藏冊中的元世祖半身像相似,足證兩圖的寫實。3錢選,浙江人,工詩,能書,善于繪畫,在山水,人物、鱗毛、花竹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前學古人,但又不受前人法度所拘,自出新意。對后世影響很大。蘭亭觀鵝圖作品描繪了山中小亭主仆二人在觀賞湖中的游鵝的情景。體現(xiàn)出怡然自得的樂趣4趙孟頫,宋宗室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善于繪畫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竹石。繪畫風貌一為公整一為豪放。對后世的影響很大。柳蔭會琴圖本圖描繪了三人坐在柳蔭下的巖石上演奏樂器的場景,構圖簡單,意蘊悠長。5黃公望,元代畫家,江蘇人工書法,通音律,精于山水。宗法董源、巨然,與吳鎮(zhèn)、王蒙、倪瓚合稱“元代四家”。富春山居圖全圖遠景、近景刻畫入神,是古代山水畫的巨作。6倪瓚,號云林子,江蘇人,作品多取材太湖一帶景色。意境簡疏荒寒對明清的畫風有較大影響他的畫天真幽淡,詩文精雅,書法雋美。稱為詩書畫三絕。六君子圖此圖畫了六株樹木勁挺列直,湖面寬廣無波,氣象蕭索清曠。六種樹木為松、樟、柏、槐、楠、榆7吳鎮(zhèn),號梅花道人,浙江人,元代杰出畫家。他的畫風對明清山水畫的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山水取法巨然,墨竹取法文同,但其變法自成。著作有墨竹譜竹石譜。洞庭漁隱圖作品描繪了太湖之濱的景致畫一江兩岸,近樹遠山,天水空闊。應用不同的筆法表現(xiàn)了剛柔并濟的筆墨結構。8王蒙,浙江吳興人,號香光居士,元代杰出畫家。與倪瓚黃公望、吳鎮(zhèn)稱之為“元四家”。葛稚川移居圖葛稚川,東晉人,煉丹術士。著有抱樸子、神仙傳等書作品描繪了葛稚川舉家遷往羅浮山煉丹的故事??坍嬌鷦樱蒙?。樹木以縝密的雙勾填色法施以青、紅赭石、黑赭石。山石用墨加青、赭石等色反復暈染。七明朝繪畫明代的繪畫風格迭變,畫派繁興,以山水畫成就最高,初期以戴進、吳偉為首的浙派繼承南宋院體畫風格,發(fā)展到明朝中期以沈周、文征明為首的吳門畫派發(fā)展文人畫傳統(tǒng),逐漸壓倒浙派,明代晚期,董其昌集宋元繪畫之大成而進行變革,重新建立文人畫的新傳統(tǒng)。明代花鳥畫在繼承宋代花鳥工筆重彩的基礎上,演變?yōu)楣ふG麗的風格。代表畫家有宮廷院體畫花鳥畫家邊景昭、林良等。以陳淳、徐渭為代表的水墨寫意花鳥注重筆墨的揮灑和個性的張揚。開創(chuàng)了中國大寫意繪畫的先聲。人物畫整體水平更趨衰落,仇英、陳洪綬等個體則精品迭出。以曾鯨為代表的“波臣派”肖像畫法,受到新傳入的西洋畫的影響,在當時名重一時。1戴進,明代畫家,號玉泉山人。山水畫得到諸家的精妙,凡人物、翎毛、花卉、不無擅長戴進一生曾經兩次入京,三次欲進畫院,但是后來因為遭到讒言不得意,隧轉而淡泊名利月下泊舟圖作品取景巧妙,自成主題,遠景以濃墨勾勒山石黯影,前景從左下角伸出的蘆葦與船上的人相映成趣。一輪明月懸掛空中,意境悠長。2吳偉,湖北武昌人,幼年孤貧,后來成為宮廷畫家,筆勢奔放,山水取景多是多石少樹,為明代杰出畫家灞橋風雪圖灞橋在陜西長安縣東,為烘托主題,作品取景為山野懸崖,樹木凋零風雪彌漫,整個作品意境濃郁,放縱有余,但是精嚴不足。為吳偉早期作品。3沈周,號石田,江蘇人,博學多才為“明代四家”之一。采薇圖全圖富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有力的烘托了主題,在沈周的作品中很少有這種明亮的設色法。為他的早期佳作。4文征明,號衡山居士江蘇人,多品多描繪江南湖山庭園和文人生活,早年作品比較謹慎,中年比較粗放晚年兼而有之。著有莆田集。吳門派重要畫家。綠蔭清話圖風格蒼勁秀麗,是文征明晚年的代表作品。構圖飽滿。5張路,明代浙派名家,開封人,善于繪畫人物,師承吳偉,作品筆勢遒勁。高士觀瀑布圖,作品用濃淡墨色的渲染與黑白的對比,展現(xiàn)了近山遠景的空間感。斧劈皴的筆觸更加展示了山景的滄桑感6錢貢,明代畫家,善于山水,尤長于人物。山水出于文征明,人物有仿唐寅坐看云起圖作品描繪了四個人物在觀看云騰霧繞的情景。山石多用斧劈皴,人物多用折帶描。7吳彬,號朱衣道人,山西太原人,工詩文篆刻、書法,善于繪畫山水、竹石江深草閣圖作品畫一條大嶺橫跨畫面,峭壁危聳,草閣坐落在江邊樹蔭間,山石以干筆皴擦,樹木以濃墨點染,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作品極有氣勢8仇英,明代畫家,漆匠出生,他的山水畫作品多是青綠重彩,山水畫結構細密,設色講究法度對宋代的青綠山水有所發(fā)展。為“明四家”之一。桃源仙境圖本圖是把青綠山水與工筆人物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作品工而不板,情景交融引人入勝。描繪了幾個儒雅之人在聽琴、賦琴的場景。9陳洪綬,浙江人別號老遲,明代晚期杰出的人物畫家。三松圖,作品描繪了三棵巨松相互依存,線條色彩十分簡潔,具有含蓄的藝術效果10陳繼儒,明代文學家,書畫家。上海人。善于山水畫。云山幽趣圖作品借用空氣云彩的表現(xiàn)手法手法,以表現(xiàn)一種空靈、清朗的藝術氣氛11唐寅,號六如居士,字伯虎。才情杰出文章詩句書畫樣樣精通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著有六如居士全集??耧L驟雨圖作品筆勢在勁力中顯細柔,簡練。墨色濃淡層次豐富。據有較強的韻律感。這幅作品反映了唐伯虎轉變時期的風貌12王蜀宮妓圖軸,明,唐寅作,絹本,設色,縱1247CM,橫636CM。王蜀宮妓圖原名孟蜀宮妓圖,又稱四美圖,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網畫錄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經專文考證,當改為王蜀宮妓圖,描繪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宮故事。畫面四個歌舞宮女正在整妝待君王召喚侍奉。她們頭戴金蓮花冠,身著云霞彩飾的道衣,面施胭脂,體貌豐潤中不失娟秀,情態(tài)端莊而又嬌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宮妓嫵媚之態(tài)“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上гS,淪落在風塵?!边@幅作品取材于五代西蜀后主孟昶的宮廷生活,精心描繪了四個盛裝宮妓的神貌情狀,并題詩云“蓮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綠與爭緋。”顯然,畫家唐伯虎在對蜀主腐朽生活進行揭露和諷刺的同時,也深切地抒發(fā)了自己對宮妓們不幸遭遇的同情。這副作品從內容到形式方面,都充分顯示出唐伯虎對權貴們的諷喻和對奴役者的同情、憐憫。此圖為唐寅人物畫中工筆重彩一路畫風的代表作品,顯示出他在造型、用筆、設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藝。仕女體態(tài)勻稱優(yōu)美,削肩狹背,柳眉櫻髻,額、鼻、頷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張萱、周昉創(chuàng)造的“唐妝”仕女造型特色,又體現(xiàn)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審美風尚。四人交錯而立,平穩(wěn)有序,并通過微傾的頭部、略彎的立姿和攀連的手臂,形成動態(tài)的多樣變化和相互的緊密聯(lián)系,加強了形象的豐富性和生動感13董其昌(15551636)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文宗,執(zhí)藝壇牛耳數(shù)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繪畫長于山水,注重師法傳統(tǒng)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畫史繪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云流潤,神氣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睍冨\堂圖為董其昌青綠沒骨山水的代表作。全圖均已深淺不同的顏色寫出。以青綠為主兼以赭色,層層復染色澤溫潤柔和,氣暈生動,意境悠遠。晝錦堂圖是董其昌青綠山水的代表作。畫中的晝錦堂是北京仁宗時宰相韓琦的別墅,歐陽修曾為撰晝錦堂記,此記董其昌以行書錄于卷后。畫中坡石逶迤,林木茂盛,水面開闊,遠岫隱現(xiàn),觀之令人欲游其中。圖中叢樹掩映之間,數(shù)椽茅屋,臨水傍山當是韓琦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稅法保稅倉庫相關試題及答案
- 基于模型的開發(fā)方法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Photoshop設計技能試題及答案
- WPS信息化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價值分享2025年MSOffice試題及答案
- 敘述中時間與空間的交錯試題及答案
- 醫(yī)藥電商平臺合規(guī)運營下的產品安全監(jiān)管報告
- 2025年網絡管理員復習重點試題及答案
- 綜合考察2025年稅法知識試題及答案
- 把握2025年文學概論考題及答案要點
- 直臂式高空作業(yè)車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之江實驗室:生成式大模型安全與隱私白皮書
- 靈芝孢子油的作用
- 免疫組織化學檢驗技術(免疫學檢驗課件)
- 世界文明史學習通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某石料廠年產10萬噸石灰?guī)r開采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養(yǎng)老院安全工作會議記錄范本
- DB21∕T 3275-2020 企業(y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通則
-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的手術配合
- 護理查房肺結核護理查房
-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生設計作品圖文匯報材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