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典型例題解析: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doc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典型例題解析: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doc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典型例題解析: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doc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典型例題解析: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doc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典型例題解析: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與運算一、知識導學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圍內(nèi)某些確定的、不同的對象的全體構成一個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個對象稱為該集合的元素,簡稱元.3.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若則),則稱集合A為集合B的子集,記為AB或BA;如果AB,并且AB,這時集合A稱為集合B的真子集,記為AB或BA. 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B同時滿足AB、BA,則A=B.5.補集:設AS,由S中不屬于A的所有元素組成的集合稱為S的子集A的補集,記為 .6.全集:如果集合S包含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這時S可以看做一個全集,全集通常記作U.7.交集:一般地,

2、由所有屬于集合A且屬于B的元素構成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記作A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屬于集合A或者屬于B的元素構成的集合,稱為A與B的并集,記作A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稱為空集,記作.10.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稱為有限集.11.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稱為無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描述法、圖示法(Venn圖).13.常用數(shù)集的記法:自然數(shù)集記作N,正整數(shù)集記作N+或N,整數(shù)集記作Z,有理數(shù)集記作Q,實數(shù)集記作R. 二、疑難知識導析1.符號,=,表示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系,其中“”包括“”和“=”兩種情況,同樣“”包括“”和“=”兩種情況.符號,表示

3、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要注意兩類不同符號的區(qū)別.2.在判斷給定對象能否構成集合時,特別要注意它的“確定性”,在表示一個集合時,要特別注意它的“互異性”、“無序性”.3.在集合運算中必須注意組成集合的元素應具備的性質(zhì).4.對由條件給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義,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圍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時,要注意分辨是交集還是并集,結(jié)合數(shù)軸或文氏圖的直觀性幫助思維判斷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為不好用文氏圖形表示,容易被忽視,如在關系式中,B=易漏掉的情況.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標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滿足條件的點構成的圖形是什么,用數(shù)形結(jié)合法解之.6.若集合中含有參數(shù),須對參數(shù)進行分類

4、討論,討論時既不重復又不遺漏.7.在集合運算過程中要借助數(shù)軸、直角坐標平面、Venn圖等將有關集合直觀地表示出來.8.要注意集合與方程、函數(shù)、不等式、三角、幾何等知識的密切聯(lián)系與綜合使用. 9.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個數(shù)為:,所有真子集個數(shù)為:-1 三、經(jīng)典例題導講例1 已知集合M=y|y =x21,xR,N=y|y =x1,xR,則MN=( )A(0,1),(1,2) B(0,1),(1,2)Cy|y=1,或y=2 Dy|y1錯解:求MN及解方程組 得 或 選B錯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僅注意了構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屬性,而忽視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實上M、N的元素是數(shù)而不是實數(shù)對(x,y)

5、,因此M、N是數(shù)集而不是點集,M、N分別表示函數(shù)y=x21(xR),y=x1(xR)的值域,求MN即求兩函數(shù)值域的交集正解:M=y|y=x21,xR=y|y1, N=y|y=x1,xR=y|yRMN=y|y1y|(yR)=y|y1, 應選D注:集合是由元素構成的,認識集合要從認識元素開始,要注意區(qū)分x|y=x21、y|y=x21,xR、(x,y)|y=x21,xR,這三個集合是不同的例2 已知A=x|x23x2=0,B=x|ax2=0且AB=A,求實數(shù)a組成的集合C錯解:由x23x2=0得x=1或2當x=1時,a=2, 當x=2時,a=1錯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為非空集合,實際上,B=時,仍滿

6、足AB=A.當a=0時,B=,符合題設,應補上,故正確答案為C=0,1,2正解:AB=A BA 又A=x|x23x2=0=1,2B=或 C=0,1,2例3已知mA,nB, 且集合A=,B=,又C=,則有: ( )Am+nA B. m+nB C.m+nC D. m+n不屬于A,B,C中任意一個錯解:mA,m=2a,a,同理n=2a+1,aZ, m+n=4a+1,故選C錯因是上述解法縮小了m+n的取值范圍.正解:mA, 設m=2a1,a1Z, 又n,n=2a2+1,a2 Z ,m+n=2(a1+a2)+1,而a1+a2 Z , m+nB, 故選B.例4 已知集合A=x|x23x100,集合B=x|

7、p1x2p1若BA,求實數(shù)p的取值范圍錯解:由x23x100得2x5欲使BA,只須 p的取值范圍是3p3.錯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這一結(jié)論,即B=時,符合題設 正解:當B時,即p12p1p2.由BA得:2p1且2p15.由3p3. 2p3當B=時,即p12p1p2.由、得:p3.點評:從以上解答應看到:解決有關AB=、AB=,AB等集合問題易忽視空集的情況而出現(xiàn)漏解,這需要在解題過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審視問題例5 已知集合A=a,ab,a2b,B=a,ac,ac2若A=B,求c的值分析:要解決c的求值問題,關鍵是要有方程的數(shù)學思想,此題應根據(jù)相等的兩個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

8、素的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建立關系式 解: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1)若ab=ac且a2b=ac2,消去b得:aac22ac=0,a=0時,集合B中的三元素均為零,和元素的互異性相矛盾,故a0c22c1=0,即c=1,但c=1時,B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時無解(2)若ab=ac2且a2b=ac,消去b得:2ac2aca=0,a0,2c2c1=0,即(c1)(2c1)=0,又c1,故c=點評:解決集合相等的問題易產(chǎn)生與互異性相矛盾的增解,這需要解題后進行檢驗.例6 設A是實數(shù)集,滿足若aA,則A,且1A.若2A,則A中至少還有幾個元素?求出這幾個元素.A能否為單元素集合?請說明理由.若aA,證明:1

9、A.求證:集合A中至少含有三個不同的元素.解:2A 1A A 2A A中至少還有兩個元素:1和如果A為單元素集合,則a即0該方程無實數(shù)解,故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A不可能是單元素集aA A AA,即1A由知aA時,A, 1A .現(xiàn)在證明a,1, 三數(shù)互不相等.若a=,即a2-a+1=0 ,方程無解,a若a=1,即a2-a+1=0,方程無解a1 若1 =,即a2-a+1=0,方程無解1.綜上所述,集合A中至少有三個不同的元素.點評:的證明中要說明三個數(shù)互不相等,否則證明欠嚴謹.例7 設集合A=|=,N+,集合B=|=,N+,試證:AB證明:任設A, 則=(2)24(2)5 (N+), nN*, n2N*

10、 aB故 顯然,1,而由B=|=,N+=|=,N+知1B,于是AB 由、 得AB點評:(1)判定集合間的關系,其基本方法是歸結(jié)為判定元素與集合之間關系(2)判定兩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據(jù)集合相等的定義四、典型習題導練1集合A=x|x23x100,xZ,B=x|2x2x60,xZ,則AB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shù)為() A16 B14 C15D322數(shù)集1,2,x23中的x不能取的數(shù)值的集合是()A2,-2B2, C2,D,3. 若P=y|y=x2,xR,Q=y|y=x21,xR,則PQ等于( )APBQ C D不知道4. 若P=y|y=x2,xR,Q=(x,y)|y=x2,xR,則必有( )APQ= BP

11、 Q CP=Q DP Q5若集合M,N|,則MN( )A BC D6.已知集合A=x|x2(m2)x1=0,xR,若AR=,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是_7.設,函數(shù)若的解集為A,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8.已知集合A=和B=滿足AB=,AB=,I=R,求實數(shù)a,b的值.1.2常用邏輯用語一、知識導學1邏輯聯(lián)結(jié)詞:“且”、“或”、 “非”分別用符號“”“”“”表示.2命題:能夠判斷真假的陳述句 3簡單命題:不含邏輯聯(lián)結(jié)詞的命題4復合命題:由簡單命題和邏輯聯(lián)結(jié)詞構成的命題,復合命題的基本形式:p或q;p且q;非p5四種命題的構成:原命題:若p則q; 逆命題:若q則p;否命題:若p 則q ;逆否命題:若q 則p

12、.6原命題與逆否命題同真同假,是等價命題,即“若p則q”“若q 則p ” .7反證法:欲證“若p則q”,從“非q”出發(fā),導出矛盾,從而知“若p則非q”為假,即“若p則q”為真 . 8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pq :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 pq :p是q的充要條件 . 9常用的全稱量詞:“對所有的”、“ 對任意一個”“ 對一切”“ 對每一個”“任給”等;并用符號“” 表示.含有全稱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命題.10常用的存在量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有些”、“有一個”、 “有的”、“對某個”; 并用符號“”表示.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特稱命題.二、疑難知識導析1基本題型及其方法

13、 (1)由給定的復合命題指出它的形式及其構成;(2)給定兩個簡單命題能寫出它們構成的復合命題,并能利用真值表判斷復合命題的真假;(3)給定命題,能寫出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并能運用四種命題的相互關系,特別是互為逆否命題的等價性判斷命題的真假.注意:否命題與命題的否定是不同的.(4)判斷兩個命題之間的充分、必要、充要關系; 方法:利用定義(5)證明的充要條件是;方法:分別證明充分性和必要性(6)反證法證題的方法及步驟:反設、歸謬、結(jié)論.反證法是通過證明命題的結(jié)論的反面不成立而肯定命題的一種數(shù)學證明方法,是間接證法之一.注:常見關鍵詞的否定:關鍵詞是都是(全是)()至少有一個至多有一個任意

14、存在否定不是不都是(全是)()一個也沒有至少有兩個存在任意2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的關系:全稱命題p:,它的否定:;特稱命題p:,它的否定:;即全稱命題的否定是特稱命題,特稱命題的否定是全稱命題.否定一個全稱命題可以通過“舉反例”來說明.三、經(jīng)典例題導講例1 把命題“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寫成“若p則q”的形式,并寫出它的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錯解:原命題可改寫成:若兩個三角形全等,則它們一定相似.逆命題:若兩個三角形相似,則它們?nèi)?否命題:若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則它們不一定相似.逆否命題:若兩個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則它們不一定全等.錯因:對“一定”的否定把握不準,“一定”的否定 “一定不”,

15、在邏輯知識中求否定相當于求補集,而“不一定”含有“一定”的意思.對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要多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比較,注意結(jié)合集合知識.因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錯了.正解:否命題:若兩個三角形不全等,則它們不相似.逆否命題:若兩個三角形不相似,則它們不全等.例2 將下列命題改寫成“若p則q”的形式,并寫出否命題.ao時,函數(shù)y=ax+b的值隨x值的增加而增加.錯解:原命題改為:若ao時,x的值增加,則函數(shù)y=ax+b的值也隨著增加.錯因:如果從字面上分析最簡單的方法是將ao看作條件,將“隨著”看作結(jié)論,而x的值增加,y的值也增加看作研究的對象,那么原命題改為若ao時,則函數(shù)y=ax+b的值隨著x的值增加而

16、增加,其否命題為若ao時,則函數(shù)y=ax+b的值不隨x值的增加而增加.此題錯解在注意力集中在“增加”兩個字上,將x值的增加當做條件,又不把ao看作前提,就變成兩個條件的命題,但寫否命題時又沒按兩個條件的規(guī)則寫,所以就錯了.正解:原命題改為: ao時,若x的值增加,則函數(shù)y=ax+b的值也隨著增加.否命題為: ao時,若x的值不增加,則函數(shù)y=ax+b的值也不增加.原命題也可改為:當x的值增加時,若ao,則函數(shù)y=ax+b的值也隨著增加.否命題為: 當x增加時,若ao,則函數(shù)y=ax+b的值不增加.例3 已知h0,設命題甲為:兩個實數(shù)a、b滿足,命題乙為:兩個實數(shù)a、b滿足且,那么 A甲是乙的充

17、分但不必要條件 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C甲是乙的充要條件 D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錯解:,故本題應選C.錯因:(1)對充分、必要、充要條件的概念分不清,無從判斷,憑猜測產(chǎn)生錯誤;(2)不能運用絕對值不等式性質(zhì)作正確推理而產(chǎn)生錯誤.正解:因為 所以兩式相減得故即由命題甲成立推出命題乙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條件.由于同理也可得因此,命題甲成立不能確定命題乙一定成立,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條件,故應選B.例4 已知命題甲:a+b4, 命題乙:a且b,則命題甲是命題乙的 .錯解:由逆否命題與原命題同真同假知,若a=1且b=3則a+b=4成立,所以命題甲是命題乙的充分不必要條件.錯因 :對命題的否

18、定不正確.a且b的否定是a=1或b=3.正解:當a+b4時,可選取a=1,b=5,故此時a且b不成立(a=1).同樣,a,且b時,可選取a=2,b=2,a+b=4,故此時a+b=4.因此,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注:a且b為真時,必須a,b同時成立.例5 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條件,s是r的必要條件,q是s的必要條件,那么p是q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分析:本題考查簡易邏輯知識.因為prsq但r成立不能推出p成立,所以,但q成立不能推出p成立,所以選A解:選A 例6 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Z) mx24x40 x24mx4m2

19、4m50 求方程和都有整數(shù)解的充要條件.解:方程有實根的充要條件是解得m1.方程有實根的充要條件是,解得故m=1或m=0或m=1. 當m=1時,方程無整數(shù)解.當m=0時,無整數(shù)解;當m=1時,都有整數(shù).從而都有整數(shù)解m=1.反之,m=1都有整數(shù)解.都有整數(shù)解的充要條件是m=1.例7 用反證法證明:若、,且,則、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0.證明: 假設、均小于0,即: - ; - ; -; +得, 這與矛盾, 則假設不成立,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0. 例8 已知命題p:方程x2mx1=0有兩個不等的負根;命題q:方程4x24(m2)x10無實根若“p或q”為真,“p且q”為假,求m的取值范圍分析:“p或q”為真,則命題p、q至少有一個為真,“p且q”為假,則命題p、q至少有一為假,因此,兩命題p、q應一真一假,即命題p為真,命題q為假或命題p為假,命題q為真.解: 若方程x2mx1=0有兩不等的負根,則解得m2,即命題p:m2若方程4x24(m2)x10無實根,則16(m2)21616(m24m3)0解得:1m3.即q:1m3.因“p或q”為真,所以p、q至少有一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