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_第1頁
《短歌行》教案_第2頁
《短歌行》教案_第3頁
《短歌行》教案_第4頁
《短歌行》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短歌行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7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它是曹操以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四言詩。編者按照詩歌發(fā)展的歷程編排教材,學生在學習了詩經(jīng)和離騷的基礎上再學習漢魏晉詩歌,更容易把握詩歌的內涵,也為以后學習唐詩宋詞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而且已經(jīng)學習了詩經(jīng)和離騷,那么對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內容應不存在太大的困難。通過課堂學習、師生的共同探討、教師的點撥和啟發(fā),學生應該能夠通過反復誦讀、鑒賞和聯(lián)想把握詩歌的意境與思想內容?!窘虒W目標】1、知識與技能疏通大意,理解內容。掌握詩歌用典及比興的藝術手法。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

2、感變化。2、過程與方法反復朗讀文本,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深層意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曹操生命意識的探討,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樹立遠大理想、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時代責任感。【教學方法】誦讀法、情境體驗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點撥法?!窘虒W準備】課件【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提問:(腦筋急轉彎)三國里誰跑得最快?曹操。俗話說,說曹操,曹操就到。請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曹操。曹操,歷史上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對于曹操的評論我們聽到的實在是太多,讓我們通過這首樂府詩歌短歌行走進曹操的內心世界。二、整體感知1、學生對照注釋自由朗讀,讓學生理解詩句,邊讀邊思考并找出此詩的詩眼。點撥字音(ppt):譬、衿、為、呦呦、掇、

3、陌、契、匝、哺2、生范讀,師生點評。3、生齊讀。(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悟詩人的情感。)三、賞析品味1、找出全詩的詩眼:憂。(板書)2、直接表現(xiàn)“憂”的句子是哪幾句?(ppt)“慨當以慷,憂思難忘?!薄昂我越鈶n?唯有杜康?!薄皯n從中來,不可斷絕?!?、思考曹操在“憂”什么?結合詩句分析。(ppt)(根據(jù)學生解讀的情況適時引導。)(1)憂人生苦短,功業(yè)未成。(板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松喽獭H松腿缤兑粯右资牛ū扔鳎?,詩人唯有借杯中物來消心中塊壘,看來是消極的感嘆。塊壘,看來是消極的感嘆。提問:可是我們看看,自古以來感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曹操為

4、何擔憂生命短暫呢?曹操寫此詩時已五十四歲,年事已高,時日無多,大業(yè)未成,因此產(chǎn)生了焦灼、緊迫之感,這是種積極的情感。提問:酒無法解愁,因為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只有什么能真正解愁?人才。(2)憂人才難得,賢才難求。(板書)要想成就功業(yè),必須有賢才的輔佐,曹操在詩中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慕之情,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薄扒嗲嘧玉疲朴莆倚摹背鲎栽娊?jīng)鄭風子衿,原表姑娘對情人的思念之情,曹操將此句嫁接到這里,實際上表達的是他對賢才的渴慕之情。這種藝術手法叫用典。用典,指在詩詞中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言簡意豐,以少勝多,富有書卷氣。4、詩人又假設人才如果來了,自

5、己將熱烈歡迎的場景,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生齊讀第一章,注意讀出“憂”的情感。(在引導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適時穿插朗讀,使學生的感悟和理解與文本有效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6、(1)第二章的開始寫詩人看到明月,不由“憂從中來”,為什么?這是比興的手法。詩人在此處用明月比喻品行高潔的賢才,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之心。(2)提問:為什么曹操如此渴慕人才呢?前面我們說到面對時間的流逝,曹操的內心充滿了緊迫感。但是他真正憂的并不僅僅是歲月的流逝,他深知時不我待,靠自己個人的努力難以實現(xiàn)自己心中“治世”的夢想,他只能依靠大量的人才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墒牵?/p>

6、他的豪強集團也一樣招納賢才啊,這就使得人才就如天上的月亮一樣難求,也正是因為這樣,曹操在這個問題上才魂牽夢繞,苦苦追求。7、接下來四句詩人想象賢才來歸:“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陌”、“阡”都是指田間小路。東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巴鳌?,枉駕、屈駕?!坝谩?,以?!按妗保絾?、問候?!捌蹰煛?,久別重逢?!白叀保ā把纭??!芭f恩”指往日的情誼。這四句意思是:客人(指人才)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枉駕來訪。主客久別重逢,歡快暢談,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誼。8、最后八句同樣運用了比興和用典的手法。師生一起分析:先用比興的手法,“烏鵲”喻“賢才”,“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比喻賢士徘徊選擇明主之意;接著運用典故,表明自己對賢才抱著來者不拒的態(tài)度,最大限度地接納人才,并借周公的典故,既表達了對人才的謙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點撥學生注意詩人情感的變化。)9、齊讀整首詩。四、嘗試背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五、探究:走近曹操(ppt)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曹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結合詩歌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