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流失預警模型的建立_第1頁
客戶流失預警模型的建立_第2頁
客戶流失預警模型的建立_第3頁
客戶流失預警模型的建立_第4頁
客戶流失預警模型的建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曾經看過所謂預警模型,只是對一些指標設定閾值,然后多個指標加權評分之后,得到總預警評分,若超過閾值,則提出預警。問題在于:這種思路有些一刀切,指標的選取和閾值的設定都存在很大的人為性,也缺乏有效性評估,所以個人覺得沒有太大的實踐價值。再談流失預測分析,業(yè)界普遍都是采用決策樹算法來建立模型。同意heilql的一些看法,包括挖掘流程的大致描述、指標選擇是重點等。其實在我們以前所做的多個客戶流失預測項目中,更重要的還有:明確業(yè)務問題的定義和如何運用挖掘結果來指導客戶挽留活動。以下分別簡要說明: 明確業(yè)務問題定義我一直覺得數據挖掘就是個不斷嘗試的過程,沒有定式。也許挖掘人員掌握了一些套路,但是在你明

2、白要做什么以及數據的情況到底如何之前,其實你是不能給客戶任何保證的。業(yè)務問題定義類似于需求分析,只有明確了業(yè)務問題才能避免多走彎路,浪費人力物力。對于客戶流失預測來說,一般要明確這幾個問題:什么叫做流失?什么叫做正常?(嚴格定義好0和1)要分析哪些客戶?(比如在移動通信行業(yè),很可能要對簽約客戶和卡類客戶分開建模,還需要排除員工號碼、公免號碼等等)分析窗口和預測窗口各為多大?(用以前多久范圍的數據來預測客戶在以后多久范圍內可能流失) 變量選取、數據探索和多次建模這個類似于heilql所提到的指標選擇,也許變量是更常用的說法;) 電信業(yè)的絕大多數數據都可能被探查并用于建模過程。一般我們分為如下幾類

3、:客戶基本信息(年齡、性別、在網時長、當前狀態(tài)。)客戶賬單信息(賬單金額、優(yōu)惠金額、明細賬單金額。)客戶繳費信息(繳費次數、繳費金額、欠費次數、欠費金額。)客戶通話信息(通話次數、通話時長、短信次數、呼轉次數、漫游次數。)客戶聯(lián)絡信息(投訴次數、抱怨次數。)這些變量的數目很多,而且還會根據需要派生出很多新變量,比如近一月賬單金額和近三月賬單金額的比例(用于反映消費行為的變動)。建議挖掘人員把所有能拿到數據都探索一遍,然后逐步明確哪些變量是有用的。而對于一個公司來說,事先能給出一份比較全面的變量列表,也正體現(xiàn)了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對于挖掘新手來說,多思考,多嘗試,也會逐漸總結出來。 對業(yè)務的指導

4、(模型的發(fā)布及評估反饋)挖掘人員常常是技術導向的,一旦建立好流失預測模型并給出預測名單之后,常常覺得萬事大吉,可以交差了。但是對于客戶來說,這遠遠不夠。一般來說,客戶投資一個項目,總希望能從中獲益,因此在驗收時領導最關注的問題可能是:數據挖掘對我的ROI有什么提升?要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就需要通過業(yè)務上的行動來實現(xiàn)。No Action, No Value。這種行動可能是幫助客戶改善挽留流程,制定有針對性的挽留策略,明白哪些客戶是最值得被挽留的,計算挽留的成本以及挽留成功后可能帶來的收益。以上這些方面需要挖掘人員不僅僅是技術專家,還需要是業(yè)務專家,是Business Consultant。heilq

5、l的原貼 2005年07月01日 23:30理論背景客戶流失分析或客戶流失預測:通過離網調研和數據挖掘,捕捉客戶離網前的特征,預測客戶流失的概率。這對于優(yōu)質客戶的保護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分析手段。對于客戶流失預測,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客戶流失預警,一個是流失客戶特征分析??蛻袅魇ьA警:定義統(tǒng)一的預警模型,根據預警模型,客戶話單數據中自動匹配預警數據,預警模型可以按如下規(guī)則定義,并且可以靈活擴展。流失客戶特征分析:通過決策數算法,分析流失客戶特征,然后通過這些特征得到當前在網客戶中匹配流失概率高的客戶數據。通過客戶流失分析獲得流失客戶數據和潛在流失客戶數據,從而將這些數據分配給客戶服務部門,整合

6、銷售服務資源,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快速反應,以此達到召回流失客戶,挽留流失概率高的客戶,實現(xiàn)對客戶的守護。(摘自人民郵電報)現(xiàn)實背景隨著電信行業(yè)競爭的加劇,客戶流失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周期越來越短;電信業(yè)新增客戶和客戶流失模式,就猶如往沒有底的水桶中倒水。分析方法客戶流失分析的流程到處都在講,不外乎是:1. 分析主題確定及數據指標的選擇;2. 數據倉庫數據提取及清洗;3. 不相關指標剔除;4. 用訓練數據建立模型;5. 用測試數據檢驗模型;6. 預測新的流失用戶,并提取用戶名單;為了引起更多的這方面的探討,本人有的一些想法,先現(xiàn)世:其實本人認為關鍵是指標的選擇,以及模型建立前的資

7、料的分類,這樣將增加模型的準確性,后面的步驟都是水到渠成,但有關這方面的探討確實很少,應用的實例就更少了。一般電信運營商客戶資料主要包括:1.客戶背景資料:年齡、性別、收入。2.客戶消費行為:是否欠費,流失前半年平均消費額消費趨勢,話費構成3.其他:交費方式,設備使用類別其實能夠想到的指標都可以放上去,然后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考慮剔除-其實現(xiàn)在碰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給出流失名單之后,客戶很難利用這些名單。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法是說,可以通過外呼或者大客戶經理的方式去挽留名單上的用戶,但實際操作中,客服的人員和大客戶經理不知道怎么去跟客戶講。因此,感覺在名單給出的時候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去描述它。不知道你有什

8、么好的建議。目前我的思路是說通過簡單的分群的方法找到用戶的一些特點,然后請市場人員針對每類用戶制定相應的策略,然后去跟客戶講?,F(xiàn)在在很多個site上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客戶希望得到的是更加細致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是一個名單。另外,對所有的用戶來進行Cluster還是對預測為流失的用戶進行Cluster,現(xiàn)在還沒有想太清楚。我覺得兩者的側重點不同,作用可能也不一樣。都說客戶分群是做其他事情的前提,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也有那么一點點道理。另外,分群的時候結塊的問題怎么解決?目前我碰到的問題就是有個群最大,但是它也最沒有特點,在我們所采集到的任何變量上都沒有特點。-梳理一下思路:正如loafer所說

9、的,對于客戶流失預測和客戶挽留這個專題分析來說,客戶更需要的是能夠采取恰當行動的完整方案,而非僅僅一個名單。那么這個解決方案可以劃分為四部分:發(fā)現(xiàn)挽留機會制訂挽留策略實施挽留行動,收集客戶反饋評估挽留效果并調整模型和策略。發(fā)現(xiàn)挽留機會:最基本的做法是建立客戶流失預測模型(用決策樹或對數回歸),然后對在網客戶進行流失傾向的評分,按傾向高低判別。但此處最好結合對全體客戶的分群來識別出真正的挽留機會,并非流失傾向越高就越值得挽留。比如可以按照客戶價值進行分群,優(yōu)先考慮對中高價值客戶的挽留;同時根據客戶行為分群,判別出哪些客戶可能已經用了競爭對手的服務,或者屬于欺詐類型的客戶,對這批客戶的挽留可能是沒

10、有成效的,不應視為挽留機會。制訂挽留策略:經過第一個步驟,我們已經從預測名單中圈定了值得挽留的客戶。但是一般來說,這批客戶依然數目較大,難以逐個分析,決定采取何種挽留策略。(這也是一些廠商宣傳的一對一營銷,想法雖好,可是未必可行)此時可以對圈定的客戶進一步進行分群,將他們劃分為幾種類型,當然此時最好在分群模型中放入行為、人口統(tǒng)計學、地域等屬性,然后基于這幾群客戶逐群制訂有針對的挽留策略。比如有的群組是屬于夜間通話多(和總體的均值相比)的客戶,那么針對他們的挽留策略可能是推薦一些夜間通話優(yōu)惠的資費方案。實施挽留行動、收集客戶反饋:這里其實最好有類似操作型CRM的系統(tǒng)來支撐。將上述兩步驟給出的挽留

11、機會和挽留策略分配給相應的實施人員(可能是客戶經理、Call Center等),由他們進行實施,并收集客戶反饋(最簡單的客戶反饋是響應或不響應,復雜些的可以包含對客戶流失傾向的認定、客戶流失原因的了解、挽留策略是否適合該客戶等等)評估挽留效果:在客戶流失預測專題分析的試運行階段,由于對模型預測的效果、挽留機會的識別是否準確、挽留策略的制訂是否合適等方面尚未得到確認,常常會將預測名單中圈定的客戶劃分為兩組實施組和對照組。對前者展開挽留,對后者不采取任何行動,根據兩組的流失情況來評估模型的預測效果和挽留效果。當專題分析已經基本穩(wěn)定后,對照組會被取消,那么對挽留效果的評估主要依賴于客戶的反饋、客戶隨后是否在網以及其用量的變化等來評估。分群中的結塊問題的確比較麻煩,我覺得還是從變量的歸一化入手。因為在進行聚類之前,一般要對變量進行歸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