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_第1頁
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_第2頁
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_第3頁
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_第4頁
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uto CAD2006機械制圖基礎教程課件第2章 基本二維繪圖.txt31巖石下的小草教我們堅強,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們執(zhí)著,山頂上的松樹教我們拼搏風雨,嚴寒中的臘梅教我們笑迎冰雪。 文庫幫手網(wǎng) 免費幫下載 百度文庫積分 資料 本文由zerohgh貢獻 ppt文檔可能在WAP端瀏覽體驗不佳。建議您優(yōu)先選擇TXT,或下載源文件到本機查看。 第2章 章 基本二維繪圖 本章導讀 基本圖形元素(直線、圓、圓弧和矩形)的畫法是整個繪圖的基礎。 本章首先介紹一些簡單的繪圖命令,給出繪制圖形的知識重點、繪圖步 驟。通過學習可以掌握基本圖形的繪制方法和精確繪圖工具的使用方

2、法, 了解對象捕捉和極軸的設置與應用。學會利用圖層對圖形進行管理,根 據(jù)需要設置各個圖層的線型和顏色。掌握刪除、修剪、復制、鏡像、陣 列等修改命令的使用,各個選項的功能。然后根據(jù)實例的需要學會多段 線和圖案填充的應用。 本章節(jié)所選擇的實例都是機械工程常見的零部件,根據(jù)學習軟件和 繪制圖形的需要,決定內(nèi)容的取舍,讀者只要參照教材編寫順序,一步 步進行實際操作,能夠很快的掌握AutoCAD2006。 2.1直線與圓 繪制三角形內(nèi)接圓 直線與圓繪制三角形內(nèi)接圓 直線與圓 知識重點: 本實例我們繪制一個簡單圖形三角形內(nèi)接圓, 練習AutoCAD2006圖層設置,繪制直線的方法和繪制 圓的方法 繪圖步驟

3、: 1首先使用直線命令繪制一個任意三角形。 2然后設置對象捕捉中的切點捕捉。 3最后使用畫圓命令完成內(nèi)接圓。 2.1.1繪制任意三角形 2.1.1繪制任意三角形 1選取樣板圖 1)選擇下拉菜單 【文件】【新建】 命令,打開【創(chuàng)建 新圖形】對話框。 2)單擊【使用樣 板】選項卡,選取 【A3 國 標 樣 板 圖】,單擊【確定】 按鈕。 如圖2-1所示。 圖2-1創(chuàng)建新圖形 對話框。 2選擇圖層,選取輪廓線層。圖層的設置見1-4,進行線型、顏色的定 制。 3繪制三角形 1)選擇下拉菜單【繪圖】【直線】選項或者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 “直線”圖標,或者在當前命令行中鍵入“Line”。如圖2-2所示。

4、 圖2-2 繪圖下拉菜單 2)移動鼠標十字光標在繪圖區(qū)任意處單擊左鍵,屏幕上產(chǎn)生直線的第一 個端點,移動鼠標再單擊左鍵,屏幕上產(chǎn)生直線的第二個端點,完成了 第一條直線。 3)以第一條直線的終點為起點,繼續(xù)移動鼠標重復上述操作,繪制完成 第二條直線。 4)繪制第三條直線,使其終點與第一條直線的起點相交,完成一個三角 形,如圖2-3所示。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c /繪制第一條線 /繪制第二條線 /繪制第三條線 圖2-3 繪制三角形 2.1.2設置切點對象捕捉 2.1.

5、2設置切點對象捕捉 1右擊“對象捕捉”按鈕,單擊“設置”選項,如圖2-4所示。 2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單擊“對象捕捉”標簽,如圖2-5 所示。 3單擊“切點”復選框,出現(xiàn)“”。 4單擊“確定”按鈕。 圖2-4狀態(tài)欄中對象捕捉按鈕選項 圖2-5 草圖設置對話框 2.13繪制內(nèi)接圓 1選擇下拉菜單【繪圖】【圓】選 項。 2單擊菜單欄中“圓”菜單項。 3在級聯(lián)菜單中單擊“三點”。 如圖2-6所示。 4在屏幕上分別選擇三角形的各個 邊。 5選擇邊時可以看到“遞延切點” 提示,完成內(nèi)接圓。 如圖2-7所示。 圖2-6繪圖下拉菜單圓“三點”選 項 圖2-7繪制完成三角形內(nèi)接圓 技巧:在“圓”級聯(lián)菜單中

6、單擊“相切、相切、相切” 菜單項,也可以完成內(nèi)接圓,同時不需 要設置“切點捕捉”。 本實例小結: 通過本實例我們學習了如何打開一個樣板圖,如何繪制直線和圓,學會了任意三角 形內(nèi)接圓的畫法。 樣板圖是一個已經(jīng)設置好的空白圖紙,其中包含圖層、線型和顏色。讀者可以根據(jù) 實際需要,設置多個樣板圖,圖層的設置是十分重要的。 AutoCAD2006常用的菜單欄和工具欄,列出了常用的命令選項,工具欄中的快捷圖 標在操作時使用方便。讀者還可以自行設置工具欄圖示。 直線和圓是最基本的繪圖命令,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還會更詳細的介紹。 2.2 快速修剪繪制五角星 知識重點: 本例通過五角星繪制,掌握精確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7、,了 解對象捕捉和極軸的設置與應用,最后使用修剪命令完成 繪制五角星。 繪圖步驟: 1設置極軸增量角。 2畫五角星。 3修剪對象。 2.2.1設置極軸增量角 2.2.1設置極軸增量角 1選取樣板圖 選擇下拉菜單【文件】【新建】選項,打開【創(chuàng)建新圖形】對話框。 單擊【使用樣板】選項卡,選取【A3國標樣板圖】,單擊【確定】按鈕 。 2設置極軸增量角 1)右擊“極軸”按鈕,單擊“設置”選項。 2)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單擊“極軸追蹤”選項卡,如圖2-8所示 。 3)單擊“啟用極軸追蹤”復選框,使其出現(xiàn)“”。 4)在“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輸入72。 5)單擊“確定”按鈕。 圖2-8極軸追蹤選項卡

8、2.2.2 畫五角星 1繪制直線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直線】選項,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任選單擊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200 /極軸角72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200 /極軸角288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2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2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c 畫第一條線如圖2-9所示。 繪制完成的五角星如圖2-10所示。 /極軸角144 /極軸角0 /閉合直線段 圖2-9 畫第一條長度200,極軸角72直線 圖2-10 繪制完成的五角星 2.2.3修剪對象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修剪】選項,命

9、令行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TRIM 當前設置:投影=UCS,邊=無 選擇剪切邊 選擇對象: all : /鍵入all,表示選擇全部對象 找到 5 個 選擇對象: /回車 選擇要修剪的對象,或按住 Shift 鍵選擇要延伸的對象,或 投影(P)/邊(E)/放棄 (U): /選擇五角星內(nèi)部邊 選擇要修剪的對象,或按住 Shift 鍵選擇要延伸的對象,或 投影(P)/邊(E)/放棄 (U): /重復選擇。 修剪結果如圖2-11所示。 圖2-11 修剪完成的五角星 本實例小結: 本例學習了極軸增量角的設置,繪圖時打開極軸、對象追蹤將有 利于精確繪制圖形。畫直線時當某一點正好處在極軸增量角的位置上讀

10、者可以看到極軸輔助線,這時可以直接輸入直線長度值,如本例輸入200 。 極軸增量角設置為72,每當出現(xiàn)72的整倍數(shù)時,讀者都可以 看到極軸輔助線。利用該功能能夠大大地簡化繪圖操作程序。 修剪命令是一個用得最多的命令,執(zhí)行時首先選擇剪切邊然后回 車,再選擇被剪切對象。 本例在修剪時,系統(tǒng)提示選擇剪切邊,選擇了全部對象。此時五 條邊都被選中,他們即是剪切邊又是被剪切對象,此時直接單擊被剪切 對象可提高繪圖效率。 2.3 圓弧的妙用繪制擺鉤 知識重點: 以繪制擺鉤為例,介紹繪制圓弧的方法以及對象捕捉的臨時 追蹤點和捕捉自的用法。使用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的方法是Shift 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取。 本實例

11、學習繪制復雜圓弧連接方法。 繪圖步驟: 1繪制中心線。 2臨時追蹤點的使用。 3繪制相切圓。 4圓弧連接。 2.3.1 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的使用 打開樣板文件。選擇下拉菜單【文件】【新建】命令,打開 【創(chuàng)建新圖形】對話框,選擇已設置完成的樣板“英制樣板圖”。 1繪制中心線 設置中心線圖層為當前層,繪制直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任選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9 /繪制水平線,9英寸長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同理,繪制垂線。 2偏移垂線 單擊下拉菜單【修改】中的【偏移】選項,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 述。 命令: _ OFFSET 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

12、 : 2.38 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 : /選擇垂線 指定點以確定偏移所在一側: /向右偏移 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 : 命令: OFFSET 圖2-12修改下拉菜單偏移選項 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 : 8.5 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 : /選取剛剛偏移 的垂線 指定點以確定偏移所在一側: /向左偏移 3使用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繪制圓 設置“輪廓線”層為當前層,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打開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的方法,Shift右鍵出現(xiàn)對 象捕捉快捷菜單,如圖2-13所示。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 )/相切、相切、半徑(T): _tt /單擊對象捕捉快捷菜單“臨時追蹤

13、點”選項 指定臨時對象追蹤點: /中心線的交點A 圖2-13對象捕捉快捷菜單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1 /沿極軸向下偏 移指定圓(R=3.32mm)的圓心 指定圓的半徑或直徑(D) : 3.32 /半徑值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 (T): _from / 單 擊 對象捕捉工具條中的“捕捉自”按鈕 基點: 中心線的交點A /捕捉自的使用 : 0,1.5 /輸入相對坐標指定R=4.35mm圓 的圓心 指定圓的半徑或直徑(D) : 4.35 利用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繪制完成的兩個圓如圖2-14所示

14、。 圖2-14 利用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繪制完成的圓 2.3.2 復雜圓弧的繪制方法 1繪制圓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圓】【圓心、半徑】選項。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0.25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 (3P)/ (2P)/ (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 0.6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 0.

15、06 2繪制相切圓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 (T): _ttr /相切、相切、半徑選 項 指定對象與圓的第一個切點: /與R=0.6mm的圓相切 指定對象與圓的第二個切點: /與R=4.35mm的圓相切 指定圓的: 5.5 /輸入半徑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_ttr /相切、相切、半徑選項 指定對象與圓的第一個切點: /與R=0.6mm的圓相切 指定對象與圓的第二個切點: /與R=3.32mm的圓相切 指定圓的半徑 : 4.9 /半徑值 繪制完成的相切圓如圖2-15

16、所示。 圖2-15 繪制完成的相切圓 3修剪完成左半部分的圓弧 命令: _trim 當前設置:投影=UCS,邊=無 選擇剪切邊 選擇對象: 找到 1 個 分別修剪各個部分,繪制完成左半部分的圓弧如圖2-16所示。 圖2-16 繪制完成左半部分的圓弧 4繪制右半部分的圓弧和圓 單擊菜下拉單中的【繪圖】【圓弧】選項,選擇“起點、端點、方向 ”命令,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arc 指定圓弧的起點或圓心(C): /捕捉圓(R=0.06mm)的 象限點1 指定圓弧的第二個點或圓心(C)/端點(E): _e 指定圓弧的端點: /端點2 指定圓弧的圓心或角度(A)/方向(D)/半徑(R): _d

17、/指定圓弧的起點切向: 90 提示:操作時注意在端點2處,圓弧與水平線相切。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 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直徑(D): 2.32 繪制完成右半部分的圓弧和圓如圖2-17所示。 圖2-17 繪制完成右半部分的圓弧和圓 4修剪多余對象 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trim 當前設置:投影=UCS,邊=無 選擇剪切邊 繪制完成的擺鉤圖如圖2-18所示。 圖2-18 繪制完成的擺鉤圖 本實例小結: 通過這個實例我們學習了繪制圓弧的方法以及對象捕 捉的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的用法。 AutoCAD2006有兩種單位制,公制

18、毫米和英制英 寸。 畫圓在確定圓心位置時可以使用臨時追蹤點的方法, 以簡化操作提高效率。學習對象捕捉的臨時追蹤點和捕捉自 的用法,應該注意兩者的區(qū)別。學會圓弧命令的十一種畫法 ,本例使用“起點、端點、方向”菜單項。對于偏移命令, 首先輸入偏移距離,然后選取對象,最后指定偏移位置。執(zhí) 行修剪命令在選取修剪邊界后,先空回車,然后選擇被修剪 對象。 2.4 簡單編輯命令 繪制澆口套 簡單編輯命令繪制澆口套 知識重點: 本實例我們繪制塑料注塑模零件澆口套,繼續(xù)學習直線的 繪制方法。了解簡單編輯命令鏡像的操作,鏡像命令對于繪制 具有對稱結構的零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學會機械零件的剖 視圖中如何繪制剖面

19、線。 繪圖步驟: 1繪制澆口套俯視圖。 2繪制澆口套剖示圖。 3鏡像命令的操作。 4圖案填充。 圖2-19 塑料注塑模零件澆口套 2.4.1繪制澆口套俯視圖 選擇下拉菜單【文件】【新建】命令,打開【創(chuàng)建新圖形】對話框。選擇已設置完成的樣 板“國標A3樣板圖”。 1繪制中心線 設置中心線圖層為當前層。畫直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110,200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260,200 / 繪制水平線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回車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190,120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190,270 / 繪制垂直線 2繪制澆口套的輪廓

20、線 設置“輪廓線”圖層為當前層,畫圓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65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 40 /畫虛線圓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 5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_tt 指定臨時對象追蹤點: /Shift

21、右鍵,打 開快捷菜單選擇臨時對象追蹤點,左鍵撲捉中心點 指定圓的圓心或 三點(3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520 指定圓的半徑或 直徑(D) : 6 如圖2-20所示。 圖2-20 澆口套的輪廓線 3陣列半徑為6的圓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陣列】命令,打開“陣列”對話框如圖2-21所示,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圖2-21 陣列對話框 單擊“環(huán)形陣列”按鈕,選取陣列“中心點”,輸入項目總數(shù)為“4”,選擇半徑為6的圓, 單擊“確定”按鈕。 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array 指定陣列中心點: 選擇對象: 找到 1 個 陣列的結果如圖2-22所示。 圖2-22 陣列半徑

22、為6的圓 2.4.2 繪制澆口套剖示圖 1繪制直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 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110,200 /撲捉垂直線上端點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65,0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0,-15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25,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0,-75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2繪制半徑為5的圓,修剪后如圖 2-23所示。 圖2-23 畫R=5的球形 3繪制圓錐孔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撲捉圓弧的中點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100273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

23、U): /完成如圖2-24所示 圖2-24繪制圓錐孔線 2.4.3鏡像命令的操作 2.4.3鏡像命令的操作 鏡像圖形,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mirror 選擇對象: 指定對角點: 找到 7 個 選擇對象: 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 指 定鏡像線的第二點: 要 刪 除 源 對 象 嗎 ? 是 (Y)/ 否 (N) : 鏡像后如圖2-25所示。 圖2-25 鏡像后澆口套 2.4.4圖案填充 圖案填充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圖案填充】命令,打開“圖案填充和漸變色” 對話框,如圖2-26所示。 命令: _bhatch 拾取內(nèi)部點或 選擇對象(S)/刪除邊界(B): 正在選擇所有對象 正在選擇所

24、有可見對象 正在分析所選數(shù)據(jù) 正在分析內(nèi)部孤島 拾取內(nèi)部點或 選擇對象(S)/刪除邊界(B): 正在分析內(nèi)部孤島 圖2-26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 “邊界圖案填充”對話框包含三個選項卡,“圖案填充”、“高級”、“漸變 色”。 在“圖案填充”選項卡中選擇填充類型“預定義”,選取圖案“ANSI31”, 單擊“拾取點”按鈕,選擇要填充的區(qū)域單擊后回車。 最后單擊“邊界圖案填充”對話框包中的“確定”按鈕,完成填充結果如圖 2-27所示。 圖2-27完成填充的澆口套 本實例小結: 本實例通過繪制一個常用的塑料注塑模具零件澆口套,介紹 了直線的繪制方法與鏡像命令的操作。 掌握對于普通填充區(qū)域的圖案填充方法

25、,選擇不同的填充方式 會得到不同的填充效果,讀者在實際操作中要加強練習。 鏡像命令的功能是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的鏡像圖像的副本,是一個常 用的命令,對于繪制軸類、圓盤類等對稱結構的零件要使用鏡像命令 。 填充是一種使用制定線條或者圖案來填充指定區(qū)域的圖形對象 ,常用于表達零部件的剖切面和不同類型物體的外觀紋理等,被廣泛 應用在機械制圖和建筑制圖領域。 圖案填充有兩種選擇填充對象的方法拾取點和選擇對象 拾取點就是在一個封閉的區(qū)域內(nèi)選中一點后就能夠選擇整個區(qū) 域。 選擇對象需要逐一選擇待填充區(qū)域的邊界。 2.5 陣列的應用正多邊形 知識重點: 以繪制正多邊形和繪制矩形為例,介紹繪制正多邊形的方法。靈活使用

26、正 多邊形和矩形命令可以大大簡化圖形的繪制過程,操作也非常方便。使用陣列命 令,可以完成以指定方式排列多個對象的拷貝,以提高作圖速度。 繪圖步驟: 1繪制正多邊形。 2使用陣列命令。 2.5.1 繪制正多邊形 單擊下拉菜單中的【文件】【新建】選項,打開“創(chuàng)建新圖形”對話框。 單擊“樣板文件”按鈕,選擇已有的樣板文件“國標A3樣板圖”并選擇“0”層 為當前層。 1繪制正三邊形。 單擊下拉菜單中的【繪圖】【正多邊形】選項,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polygon 輸入邊的數(shù)目 : 3 / 輸 入邊數(shù)3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 /在屏幕內(nèi)任選 一個點 輸入選項內(nèi)接于圓(I)/外切于

27、圓(C) : /內(nèi)接于圓的方式 指定圓的半徑: 15 /回車,完成正三邊形 2繪制圓。單擊下拉菜單中的【繪圖】【圓】【三點】選項,其命令行的顯示如下 所述。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2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T): _3p /三點繪制圖 指定圓上的第一個點: /捕捉正三角形的第一個頂點 指定圓上的第二個點: / 捕 捉正三角形的第二個頂點 指定圓上的第三個點: / 捕 捉正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 3繪制正六邊形。其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polygon 輸入邊的數(shù)目 : 6 繪制正六邊形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 捉圓心 輸入選項內(nèi)接于圓(I)/

28、外切于圓(C) : c 指定圓的半徑: 15 /完成正六邊形 繪制完成的正三邊形和六邊形如圖2-28所示。 4繪制正五邊形。其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polygon 輸入邊的數(shù)目 : 5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 e 制正五邊形 指定邊的第一個端點: 1 /一條邊的起點 指定邊的第二個端點: 2 /一條邊的終點 /利用邊長繪 / /捕 /外切于圓 繪制完成的正五邊形如圖2-29所示。 圖2-28 繪制正三邊形和正六邊形 圖2-29 繪制正五邊形 注意: 利用邊長繪制正五邊形的方向應該逆時針選點,先選擇2點。 2.5.2 陣列正五邊形 單擊下拉菜單中的【修改】【陣列】選項,命令

29、行的顯示如下 所述。 命令: _array 指定陣列中心點: /捕捉圓心 選擇對象: 找到 1 個 /選擇正五邊形 選擇對象: /回車結束選擇 打開“陣列”對話框,如圖2-30 所示。選取“環(huán)形陣列”單選 框,拾取環(huán)形陣列中心,在“項目總數(shù)”處輸入“6”,選擇正五 邊形,預覽環(huán)形陣列結果,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環(huán)形陳列的 結果如圖2-31所示。 圖2-30 陣列對話框 圖2-31 環(huán)形陣列結果圖 2.5.3繪制外接圓和正四邊形 1繪制外接圓。單擊下拉菜單中的【繪圖】【圓】【三點】選項,其命令行的顯示如下 所述。 命令: _circle 指定圓的圓心或三點(2P)/兩點(2P)/相切、相切、半徑

30、(T): _3p /通 過三點繪制圖 指定圓上的第一個點: /捕捉陣列中的第一個正五邊形的第一 個點作為繪制圖的第一個點 指定圓上的第二個點: /捕捉陣列中的第二個正五邊形的第二 個點作為繪制圖的第二個點 指定圓上的第三個點: /捕捉陣列中的第三個正五邊形的第三 個點作為繪制圖的第三個點 2繪制正四邊形。單擊下拉菜單中的【繪圖】【正多邊形】選項,其命令行的顯示如下 所述。 命令: _polygon 輸入邊的數(shù)目 : 4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 /捕捉圓心 輸入選項內(nèi)接于圓(I)/外切于圓(C) : / 外切于圓 指定圓的半徑: /捕捉大圓的象限點 繪制完成的結果如圖2-32所示。 圖

31、2-32繪制正多邊形 本實例小結: 本例通過繪制正多邊形,學會了畫正多邊形的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圓心、內(nèi)接于圓(I)/外切于圓(C)、半徑方法,注意:半徑相同時,內(nèi)接于圓 (I)所繪制的正多邊形比外切于圓(C)所繪制的正多邊形要小。 第二種是邊長法,正多邊形的大小和方位與邊長有關。 陣列命令是完成以指定方式排列多個對象的拷貝,對于圓盤類零件使用較多。 2.6多段線的使用 繪制花朵 多段線的使用繪制花朵 多段線的使用 知識重點: 本實例使用多段線命令和陣列命令繪制一個美麗 的花朵,學會多段線命令中選項的操作,特別是圓弧 的操作步驟,該命令是多段線命令中最為復雜的,讀 者可以多加練習。重新復習陣列

32、命令的使用。 繪圖步驟: 1使用多段線命令繪制一個花瓣。 2陣列花瓣。 2.6.1繪制第一個花瓣 2.6.1繪制第一個花瓣 1打開樣板文件。選擇下拉菜單【文件】【新建】命令,打開【創(chuàng)建新圖形】 對話框。選擇已設置完成的樣板“國標A3樣板圖”。 選擇下拉菜單【文件】【另存為】命令,命名為“花朵.dwg”。 2選取“中心線”圖層,畫中心線。 畫直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100,120 /繪制水平線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270,120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回車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190,195 /繪制垂直線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33、: 190,35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回車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多段線】命令,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選取“輪廓線”圖層。 命令: _pline 指定起點: 當前線寬為 0.0000 指定下一個點或 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 (U)/寬度(W): w /改變線寬 指定起點寬度 : 0 指定端點寬度 : 7 指定下一個點或 圓弧(A)/半寬(H)/長度(L)/放棄(U)/寬度(W): a / 畫圓弧 指定圓弧的端點或 角度(A)/圓心(CE)/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寬度(W): d 指定圓弧的起點切向: 45 指定圓

34、弧的端點: 750 指定圓弧的端點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點(S)/放棄(U)/ 寬度(W): /回車 如圖2-33所示。 圖2-33 多段線命令繪制 一個圓弧 2.6.2使用陣列命令進行多個對象復制 1選擇多段線圓弧做鏡像,相對于水平線做鏡像。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鏡像】,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mirror 選擇對象: 找到 1 個 選擇對象: 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 指定鏡像線的第二點: 要刪除源對象嗎?是(Y)/否(N) : 結果如圖2-34所示。 圖2-34 鏡像另一半圓弧 2選擇下拉菜單【修改】【陣

35、列】,打開“陣列”對話框,如圖2-35所示。 圖2-35 環(huán)形陣列對話框 3單擊“環(huán)形陣列”選項,確定陣列中心,單擊“中心點”按鈕,回到屏幕單擊中心線的 交點。 4單擊“選擇對象”按鈕,選擇兩半圓弧。 5在“方法和值”選項區(qū)中,選取“項目總數(shù)”為6,選取“填充角度”為360。 6選中“復制時旋轉項目”,單擊“確定”按鈕。 結果如圖2-36所示。 圖2-36陣列花瓣 本實例小結: 通過本例的操作可以看到多段線能夠繪制出復雜 的圖案,讀者根據(jù)實際需要使用多段線圓弧進行組合可 以繪制出各種各樣的線型和圖樣。 重點掌握多段線圓弧選項的使用,該選項中功能 較多,操作復雜,建議讀者多加練習。 陣列命令是具

36、有按著一定規(guī)律進行多重復制的功 能,有矩形陣列和環(huán)形陣列,陣列命令可以提高操作速 度。 2.7設置線寬 繪制 圖邊框線 設置線寬繪制 設置線寬 繪制A3圖邊框線 知識重點: 本實例繪制一個標準的A3圖幅。學習矩形命令和設置圖線寬度,練習多行文字命令。 繪圖步驟: 1在機械工程圖中,圖幅有國家標準。見表2.1 2使用矩形命令分別繪制幅面線、圖框線、標題欄和會簽欄。 3寫文字。 4修改線寬。 2.7.1繪制圖幅邊框線和標題欄 GB/T146651998基本圖紙幅面規(guī)格見表2-1。 幅面代號 尺 寸 BL (mm) 幅面代號 尺 寸 BL (mm) A0 8411 189 A3 297420 A1

37、594841 A4 210297 A2 420594 表2-1 圖紙幅面規(guī)格 1繪制圖幅邊框線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矩形】,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 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 0,0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 尺寸(D): 297,210 /繪制幅面線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 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 20,5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 尺寸(D): 292,205 /繪制圖框線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 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

38、(W): 142,50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 尺寸(D): 292,5 /繪制 標題欄線 2繪制標題欄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直線】,繪制標題欄,完成圖幅邊框線的繪 制。 2.7.2設置圖線寬度 2.7.2設置圖線寬度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特性】,打開 “特性”對話框如圖2-37所示。 1單擊幅面線,在“基本”選項卡中選取“ 線寬”下拉列表,選擇線寬“0.3毫米” 2單擊圖框線,在“基本”選項卡中選取“ 線寬”下拉列表,選擇線寬“0.18毫米”, 單擊“線寬”按鈕,關閉“特性”對話框, 可以看到線寬發(fā)生了變化,結果如圖2-38所 示。 圖2-37 特性對話框 圖2-38 修改線寬后結果 2.7.

39、3寫多行文字 1文字樣式的設置 選擇下拉菜單【格式】【文字樣式】,打開“文字樣式”對話框如圖2-39 所示。 圖2-39 文字樣式對話框 2建立漢字樣式 在“樣式名”選項區(qū)單擊“新建”按鈕,在“新建文字樣式”的“樣式名”文 本框中輸入“漢字1”,單擊“確定” 如圖2-40所示。 圖2-40 新建文字樣式 3設置字體和字高 在“字體”選項區(qū)單擊“SHX字體”下拉列表框,選取“gbenor”;單擊“大字 體”下拉列表框,選取“gbcbig.shx”;單擊“字高”下拉列表框,輸入字高“5”。 單擊“應用”,再單擊“關閉”按鈕,如圖2-41所示。 圖2-41 改變字體和字高 圖2-41 改變字體和字高

40、 寫標題欄文字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文字】【多行文字】,打開“文字格式”對話框,如圖 2-42所示。 4. 圖2-42文字格式對話框 5輸入文字 在文字框內(nèi)輸入“零件圖”,單擊“確定”按鈕。 6重復“多行文字”操作,參照圖2-43分別輸入其他文字。 圖 2-43 繪制完成的標準的A3圖幅 本實例小結: 本例通過繪制標準的A3圖幅,學習了矩形命令,線寬的設置方法和寫多行文字 。 機械制圖的圖幅有國家標準,圖紙的大小必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置。 矩形命令有五種選項,可以設置倒角矩形、圓角矩形,不同寬度矩形等。 寫多行文字命令在屏幕上選擇文字框的兩個角點,然后輸入文字?!拔淖謽邮健?,“字體”,“文

41、字高度”,“對正”等都可以進行設置,讀者應該掌握特殊符號的輸入 方法。 2.8對象的修改 繪制螺栓 對象的修改繪制螺栓 對象的修改 知識重點: 本例通過繪制一個標準的M16螺栓,進一步學會圓弧命令。掌握偏移、鏡像、修 剪、延伸、倒角命令。對于繪制斷開線使用徒手畫線命令。 繪圖步驟: 1畫螺栓輪廓線。 2使用偏移、鏡像、修剪、延伸、倒角命令修改輪廓線。 3繪制螺栓頭部三段圓弧。 4繪制斷開線。 2.8.1畫螺栓輪廓線 2.8.1畫螺栓輪廓線 1選擇國標A3樣板圖,繪制中心線。 2繪制螺栓輪廓線。打開極軸。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直線】,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指

42、定下一點或 放棄(U): 13.375 指定下一點或 放棄(U): 10 (C)/ (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5.375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2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放棄(U): 繪制結果如圖2-44所示。 /垂直線 /水平線 / /垂直線 /水平線 /垂直線 圖2-44 畫螺栓上部輪廓線 3使用延伸命令繪制螺栓頭部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延伸】,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extend 當前設置:投影=UCS,邊=無 選擇邊界的邊 選擇對象: 找到 1 個 選擇對象: 選擇要延伸的對象,或按住 Shift 鍵選擇要修剪的對象,或 投

43、影(P)/邊(E)/放棄(U): 4繪制螺栓頭部輔助線 距離左端1mm,使用偏移命令,結果如圖2-45所示。 圖2-45 繪制螺栓頭部 5鏡像完成另一半螺栓。 選擇螺栓上半部做鏡像,相對于水平線復制另一半螺栓,鏡像后如圖2-46所示。 圖2-46 鏡像另一半螺栓 2.8.2繪制螺栓頭部圓弧 2.8.2繪制螺栓頭部圓弧 1繪制第一段小圓弧 選擇下拉菜單【繪圖】【圓弧】,選擇級聯(lián)菜單“起點、端點、半徑”選 項, 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arc 指定圓弧的起點或 圓心(C): 指定圓弧的第二個點或 圓心(C)/端點(E): _e 指定圓弧的端點: 指定圓弧的圓心或 角度(A)/方向(D)/

44、半徑(R): _r 指定圓弧的半徑: 4.13 2繪制中間大圓弧 命令: _arc 指定圓弧的起點或 圓心(C): 指定圓弧的第二個點或 圓心(C)/端點(E): _e 指定圓弧的端點: 指定圓弧的圓心或 角度(A)/方向(D)/半徑(R): _r 指定圓弧的半徑: 32.5 繪制圓弧結果如圖2-47 所示。 圖2-47 繪制圓弧 3鏡像完成另一半小圓弧。 4修剪螺栓頭部,結果如圖2-48所示。 圖2-48繪制完成的螺栓頭部圓弧 2.8.3繪制螺紋線 1螺栓倒角 選擇下拉菜單【修改】【倒角】,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_chamfer (“修剪”模式) 當前倒角距離 1 = 0.0000

45、,距離 2 = 0.0000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 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個(U): d 指定第一個倒角距離 : 1.5 指定第二個倒角距離 : (P)/ (D)/ (A)/ (T)/ (M)/ (U):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 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個(U): 選擇第二條直線: 命令: CHAMFER (“修剪”模式) 當前倒角距離 1 = 1.5000,距離 2 = 1.5000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 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個(U): 選擇第二條直線: 命令: CHAMFER (

46、“修剪”模式) 當前倒角距離 1 = 1.5000,距離 2 = 1.5000 選擇第一條直線或 多段線(P)/距離(D)/角度(A)/修剪(T)/方式(M)/多個(U): 選擇第二條直線: 倒角結果如圖2-49所示。 圖2-49螺栓倒角 2繪制螺紋線,如圖2-50所示。 圖2-50繪制螺紋線 2.8.4繪制斷開線 2.8.4繪制斷開線 1在命令行鍵入徒手畫線命令,命令行的顯示如下所述。 命令: sketch 記錄增量 : 徒手畫. 畫筆(P)/退出(X)/結束(Q)/記錄(R)/刪除(E)/連接(C)。 已記錄 25 條直線。結果如圖2.45所示。 說明:SKETCH命令只能從命令行鍵入,記錄增量 :表示每個線段長度,操作時 單擊按住左鍵移動鼠標到合適位置松開鼠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