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北鎮(zhèn)中學2014屆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濱州市北鎮(zhèn)中學2014屆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濱州市北鎮(zhèn)中學2014屆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濱州市北鎮(zhèn)中學2014屆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濱州市北鎮(zhèn)中學2014屆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鎮(zhèn)中學高三 階段檢測 物理試卷 (90分鐘 100分) 2013-10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總分48分,每題所給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選不全得2分,不選或選錯不得分)1.在力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guān)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在現(xiàn)實中可以實現(xiàn)B.亞里士多德認為: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從同一高度下落,重物體下落較快C.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笛卡爾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2. 如圖所示,一物體在O點以初速度v開始做曲線運動,已知物體只受到沿x軸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則物體速度大小 (

2、)A.先減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 C.不斷增大 D.不斷減小3一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經(jīng)3.0 s速度減為零,若測出它在最后1.0 s內(nèi)的位移是1.0 m那么該物體在這3.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1.0 m/sB3.0 m/s C5. 0 m/s D9.0 m/s4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3 s末兩質(zhì)點在途中相遇由已知求出的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相遇前甲、乙兩質(zhì)點的最遠距離為2 mB相遇前甲、乙兩質(zhì)點的最遠距離為4 mC兩質(zhì)點出發(fā)點間的距離是乙在甲之前4 mD兩質(zhì)點出發(fā)點間的距離是甲在乙之前4 m5總質(zhì)量為80 kg的跳傘運動員從離地500

3、 m高的直升機上跳下,經(jīng)過2 s拉開繩索開啟降落傘,如圖所示是跳傘過程中的vt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g取10 m/s2) ( )A在t1 s時運動員的加速度約為8 m/s2B14 s內(nèi)運動員下落高度約為300 mC運動員落地前飛行時間為24 sD運動員在下降過程中空氣阻力一直增大6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秒內(nèi)關(guān)于物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路程為65m B. 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為5m/s,方向向上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4、 )A物體可能只受到二個力的作用B物體一定只受到三個力的作用C物體一定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D物體可能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8如圖所示,一半球支撐面頂部有一小孔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只小球(視為質(zhì)點),通過一根穿過半球頂部小孔的細線相連,不計所有摩擦小球m2靜止在球面上時,其平衡位置與半球面的球心連線跟水平方向的夾角為。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m1m2sin Bm1m2cos Cm1m2tan D將m2向下移動一些后,m2將不能回到原來位置9.水平拋出的小球,t秒末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t+t0秒末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忽略空氣阻力,則小球初速度的大小為( )A.gt0(cos

5、1-cos2) B. C.gt0(tan1-tan2) D. 10一個內(nèi)壁光滑的圓錐形筒的軸線垂直水平面,圓錐筒固定,有質(zhì)量相等的小球A和B沿著筒的內(nèi)壁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A的運動半徑較大,則 ( )A球A的線速度大于球B的線速度B球A的角速度大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運動周期小于球B的運動周期 D球A與球B對筒壁的壓力相等11如圖所示,擋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塊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擱在擋板與弧形滑塊上,一切摩擦均不計,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塊,使球與滑塊均靜止,現(xiàn)將滑塊平行于斜面向上拉過一較小的距離,球仍擱在擋板與滑塊上且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與原來

6、相比( )A木板對球的彈力增大 B滑塊對球的彈力增大C斜面對滑塊的彈力不變 D拉力F減小12.如圖所示,質(zhì)量20kg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速度4m/s水平向右進入轉(zhuǎn)送帶,傳送帶向左傳動、速率為3m/s,兩皮帶輪軸心間的距離是9m,已知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A.物體將從傳送帶的左邊離開 B.特體將從傳送帶的右邊離開C.物塊離開傳送帶的速度為3m/s D. 物塊離開傳送帶的速度為4m/s 二、填空題(本題共8個空,每空2分,共16分)13.“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

7、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示。主要步驟是:A. 在桌面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B. 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栓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 用兩個彈簧秤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下O點的位置和兩個彈簧秤的示數(shù);D. 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E. 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彈簧秤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相同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F. 改變兩個力的夾角,再做幾組,比較各組

8、實驗中,F(xiàn)與F是否相同,得出結(jié)論;上述步驟中:(1)有重要遺漏的步驟是 (填序號); (2) 相應的遺漏內(nèi)容分別是 (3)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14.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采取的做法是將帶滑輪的長木板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 (填“掛”或“不掛”)鉤碼的情況下做 運動;(2)某次實驗中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則小車的加速度為 m/

9、s2。(3)該實驗中,有位同學通過測量,作出aF圖線,如圖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 ;圖線上部彎曲的原因是 。三、計算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題12分,共36分)15.(12分)一質(zhì)量m=0.5kg的滑塊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一傾角=37足夠長的斜面,已知滑塊上滑過程中的圖象如圖所示,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滑塊返回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16.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繩的另一端系有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甩動手腕,使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當球某次運動到最低點,繩突然斷掉,球飛行水平距離d后落

10、地,如圖所示。已知握繩的手離地面高度為d,手與球之間的繩長為,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手的運動半徑和空氣阻力。求:(1)繩斷時球的速度大小v1;(2)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改變繩長(繩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變),保持手的位置不動,使球重復上述運動,若繩仍在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斷掉,要使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最大,繩長應為多少?最大水平距離為多少?17.如圖所示,一薄的長木板B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長度為L=0.25m、質(zhì)量為M=4kg。另有一質(zhì)量為m=2kg的小滑塊A置于木板的左端,二者均相對地面靜止。已知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若A受到如圖所示的水平外力F作用,求:(1

11、)02s時間內(nèi),B在水平地面上的滑動的距離;(2)2s4s時間內(nèi),B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距離。北鎮(zhèn)中學高三 階段檢測 物理答案 2103-10一、選擇題1. BD 2. A 3.B4.BD 5.A 6.D 7.C 8.BD 9. D 10.AD 11.C 12. AC二、填空題13.(1) C E (2) 記下兩個彈簧秤的細繩方向;結(jié)點到達位置。(3) F14.(1)不掛;勻速 (2)0.6 (3)控制變量法 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大沒有滿足小車質(zhì)量M遠大于砂和砂桶的質(zhì)量m三、計算題15. 解析:(1)滑塊的加速度a=(1) 滑塊沖上斜面過程中,mgsin(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3) (2)滑塊向上運動的位移(4) 滑塊下滑過程中,(5) 滑塊返回底端的速度(6)16. 解:(1)設繩斷后環(huán)做平拋運動時間為t1, 豎直方向:,水平方向:(1) 得(2) (2)設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為Fm, 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3) (4) 得。(5)(3)設繩長為l,繩斷時球的速度大小為,有(6)繩斷后球做平拋運動,豎直位移為d-,水平位移為x時間為t2。有(7)有(8)當時,x有極大值xmx=(9)17. 解析:當A、B之間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對B有 (1)對A有 (2)解得 (3)當時,A、B相對靜止,一起向右運動,有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