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基礎_第1頁
建筑設計基礎_第2頁
建筑設計基礎_第3頁
建筑設計基礎_第4頁
建筑設計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設計基礎,建筑平面設計,本講提綱,0 建筑平面概念 .1 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 .1.1 主要房間的設計 .1.2 輔助房間的設計 .2 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 .2.1 走道的平面設計 .2.2 樓梯的平面設計 .2.3 電梯的平面設計 .2.4 扶梯及坡道的平面設計 .2.5 門(過)廳的平面設計 .3 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 .3.1 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 .3.2 建筑平面組合設計的要求 .3.3 平面組合方式,0 建筑平面概念,建筑平面圖表示的內容: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組合關系,并集中反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一環(huán)。 不論處于何種設計階段和采用哪種比例,建筑平面圖所

2、表達的一個基本內容是永遠不變的,那就是對立體空間的反映,而不單純是平面構成的體系,建筑平面空間的組成,設計者必須以空間形式,組織建筑物的功能性質,以滿足使用者幸福生活及其形態(tài)的要求,1.1 主要房間的平面設計,一、主要使用房間的分類,生活用房間:起居室、臥室 工作/學習用房間:辦公、書房、值班室、教室、實驗室 公共活動用房間:營業(yè)廳、觀眾廳、休息廳,試分析各使用房間的要求和面臨的主要問題,二、主要使用房間的設計要求,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應滿足室內活動、家具擺放和使用、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 門窗的大小和位置,必須使房間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和通風良好 房間的構成應使結構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

3、有利于房間之間的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應的建筑標準 室內空間以及頂棚、地面、各個墻面和構件細部,要考慮人們的使用和審美要求,三、使用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1.影響房間面積的主要因素 (1)家具、設備所占面積 (2)人們在室內的使用活動面積 (3)房間內部的交通面積,三、使用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2.實際工程設計中房間面積的確定 在已有的面積定額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三、使用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3.房間平面的形狀和尺寸的確定,房間的平面形狀,房間的平面形狀,房間的平面形狀,矩形平面布置的優(yōu)點: 1)便于家具設備的布置,提高面積利用率 2)房間的開間進深易于調整統(tǒng)一,便于平面組合 3)

4、結構布置和預制構件的選用較易解決,便于結構設計與施工,房間的尺寸,房間尺寸是指房間的面寬和進深: 滿足家具設備布置及人們活動的要求 滿足視聽要求 良好的天然采光 經濟合理的結構布置,滿足家具設備布置及人們活動的要求,例如: 臥室的平面尺寸應考慮床的大小、家具的相互關系,提高床位布置的靈活性。臥室之間不應穿越,臥室應用直接采光、自然通風。主要臥室要求床能兩個方向布置,因此開間尺寸常取3.3m,深度方向常取3.904.50m。小臥室開間尺寸常取2.703.00 m。 醫(yī)院病房主要是滿足病床的布置及醫(yī)護活動的要求。 34人的病房開間尺寸常取3.303. 60m,68人的病房開間尺寸常取5.706.0

5、0m,滿足視聽要求,有的房間如教室、會堂、觀眾廳等的平面尺寸除滿足家具設備布置及人們活動要求外,還應保證有良好的視聽條件 從視聽的功能考慮,教室的平面尺寸應滿足以下的要求: 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離2.00m; 后排距黑板的距離不宜大于8.50m; 為避免學生過于斜視,水平視角應30o。 中學教室平面尺寸常取6.309.00m、6.60m9.00m、6.90m9.00m等,良好的天然采光,一般房間多采用單側或雙側采光,因此,房間的深度常受到采光的限制。一般單側采光時進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離的2倍,雙側采光時進深可較單側采光時增大一倍。 采光方式與進深的關系見下圖,四、門、窗在房間平面中的位置,

6、門,防火疏散,窗,門窗的相互位置關系,1.2 輔助房間的平面設計,設計方法,與使用房間設計相同,一、公共衛(wèi)生用房的設計,一)廁所設計 1.衛(wèi)生設備的類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2.衛(wèi)生設備的數(shù)量 廁所設備的數(shù)量表 3. 衛(wèi)生設備的布置 4. 廁所的平面尺寸 5. 廁所的平面位置 設計要求:位置隱蔽、使用方便、隔絕氣味 布置方式:集中布置 公共建筑-前室 住宅建筑-通風設備,42,公共廁所:應設置前室,可改善通往廁所的走道和過廳的衛(wèi)生條件,并利于廁所隱蔽。前室的深度1.5m-2m,一般設洗手盆、污水池,設計時可根據(jù)使用人數(shù)確定衛(wèi)生器具的數(shù)量,同時結合設備尺寸及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寸進行布

7、置,有前室的廁所,47,48,49,二)盥洗室、浴室的設計 1盥洗室衛(wèi)生設備- 洗臉盆或盥洗槽: 浴室的主要設備淋浴器、存衣、更衣設備 2設計要求與布置方式 根據(jù)使用人數(shù)確定衛(wèi)生器具的數(shù)量,同時結合設備尺寸及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寸進行布置,三、專用廚房設計,1.廚房設備-洗滌池、案臺、灶臺及排煙裝置等 2.布置方式- 單排、雙排、L形、U形,3.廚房設計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廚房應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 盡量利用廚房的有效空間布置足夠的貯藏設施,如壁柜、吊柜等。為方便存取,吊柜底距地高度不應超過1.7m。除此以外,還可充分利用案臺、灶臺下部的空間貯藏物品 廚房的墻面、地面應考慮防水,便于清

8、潔。地面應比一般房間地面低20-30mm 廚房室內布置應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證必要的操作空間,53,廚房設計,54,廚房設計,綜合起來,廚房在房屋套型中的位置可分為以下幾種: 1、靠近入口和公共活動區(qū); 2、 內廚房靠近內天井; 3、 突出于主外墻可以獨立通風。如圖d所示,圖d廚房在套型中的位置,2 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分類,水平交通聯(lián)系:走廊、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聯(lián)系部分 垂直交通聯(lián)系:樓梯、電梯、坡道、自動扶梯 交通聯(lián)系樞紐: 門廳:門廳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處起內外過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樞紐 過廳:過廳一般位于體型較復雜的建筑物各分段的連接處或建筑物內部某些人流

9、或物流的集中交匯處,起到緩沖的作用,2.1 走道(廊)的平面設計,走道的類型,按使用性質不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完全為交通需要而設置的走道 主要作為交通聯(lián)系同時也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教學樓,休息活動和陳列櫥窗;醫(yī)院門診部,通行和候診用 多種功能綜合使用的走道:例,展覽館的走道應滿足邊走邊看的要求;醫(yī)院走廊兼做候診,深圳大學圖書館的內廊布置,過道的寬度,應符合人流、貨流通暢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常單股人流的通行寬度為550600mm。因此考慮兩人并列行走或迎面交叉,較少人流使用的過道凈寬度,包括消防樓梯的最小凈寬度都不得小于1100mm 。 當為內廊,其凈寬度不小于2100mm;為外廊時,其凈寬

10、度不小于1800mm,根據(jù)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過道中通行人數(shù)的多少,進行防火要求最小寬度的校核,73,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學校、商店、辦公樓等建筑低層的疏散走道、樓梯、外門的各自總寬度不應低于表所示指標,樓梯、門和走道的寬度指標,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寬度如下: 教學樓:內廊 2. 10-3. 00m、 外廊 1.8-2.1 m 門診部:內廊 2. 40-3.00m、 外廊 3.00 m(兼侯診) 辦公樓:內廊 2. 10-2.40m、 外廊 1.50-1.80 m 旅館 : 內廊 1. 50-2.10m、 外廊 1.50-1.80 m 作為局部聯(lián)系走道寬度不應小于0. 90m,過道從房

11、間門到樓梯間或外門的最大距離,以及袋形過道的長度,從安全疏散考慮也有一定的限制。 走道的長度應根據(jù)建筑性質、耐火等級及防火規(guī)范來確定。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 最遠房間出入口到樓梯間安全出入口的距離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走道的長度,房間門至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走道案例,走道案例,走道的采光與通風,走道的采光和通風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內走道一般是直接和間接采光,如過走道盡端開窗,利用樓梯間、門廳或走道兩側房間設高窗來解決,2.2 樓梯的平面設計,一、樓梯的形式和樓梯間的形式,樓梯的形式P91圖2-2,樓梯形式的選擇: 主要以房屋的使用要求為依據(jù),樓梯間的形式使用要求

12、與防火要求 開敞式 封閉式 防煙樓梯間,2.3 電梯的設計,高層建筑的垂直交通以電梯為主 特殊功能要求的多層建筑,如大型賓館、百貨公司、醫(yī)院等,除設置樓梯外,還需設置電梯以解決垂直升降的問題,電梯間位置及布置方式,應考慮的要求,電梯間應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如門廳、出入口等,位置要明顯,電梯前面應有足夠的等候面積,以免造成擁擠和堵塞 按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設計電梯時應配置輔助樓梯,供電梯發(fā)生故障時使用。布置時可將兩者靠近,以便靈活使用,并有利于安全疏散 電梯井道無天然采光要求,布置較為靈活,通常主要考慮人流交通方便、通暢。電梯等候廳由于人流集中,最好有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風,電梯一般布置在門廳或出入口

13、附近位置明顯的地方,電梯附近應設置輔助樓梯。電梯出入口處應設候梯廳,候梯廳的深度一般不小于電梯轎廂深度的1.5倍,當需要設置多部電梯時,宜集中布置,布置方式主要有單側排列式和雙側排列式等。單側排列的電梯不應超過4臺,雙側排列的電梯不應超過8臺,2.5 門(過)廳的平面設計,門廳 門廳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處的內外過渡、人流集散的交通樞紐,門廳的類型: 交通型 綜合型 門廳的面積 使用性質 規(guī)模標準 門廳的布置形式 對稱式 非對稱式,門廳設計要求,1)明顯突出的位置 2)導向明確,交通流線簡捷暢通,避免人流交叉干擾 3)良好的天然采光,適宜的空間比例關系 4)良好的疏散能力 門廳對外出入口的總寬度通

14、向該門廳的走道寬+通向該門廳的樓梯寬 5)較好的空間過渡功能 6)適宜的空間尺度:門廳面積和層高比例適當 7)有較高的空間造型要求,過廳,雨篷、門廊、門斗,一)設置:一般設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作用: (1)防止風雨或寒氣的侵襲 (2)突出建筑物的出入口,進行建筑重點裝飾和細部處理的設計內容,3 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3.1 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日照間距,基地的地形條件(坡地建筑,3.2 建筑平面組合設計的要求,建筑平面組合設計的要求,功能要求 結構要求 設備要求 建筑造型要求,一)功能要求(合理緊湊) 1.功能分區(qū)功能分析圖平面組合設計 住宅功能分析圖 學校功能分析圖 2.功能關系分析 1)主次關系 2)內外關系 3)聯(lián)系與分隔 3交通流線的組織,功能分區(qū)的原則: 處理好“主”與“輔”的關系; 處理好“內”與“外”的關系; 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 處理好“清”與“污”的關系; 功能分區(qū)的方式: 分散分區(qū); 集中水平分區(qū); 垂直分區(qū); 綜合分區(qū),二)結構要求(經濟合理常用的結構類型) 1墻承重結構 2框架結構 3空間結構:薄殼結構,網(wǎng)架結構,懸索結構,三)設備要求,相對集中 設備管線 ,空調以及電氣照明等 上下對齊 特別是管道布置,四)建筑造型要求,體型簡潔 造型完整,在進行平面組合設計時,應考慮建筑的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