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_第1頁
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_第2頁
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_第3頁
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_第4頁
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北縱覽滄海臨碣石導游詞在北戴河海濱的礁石上,可盡情觀賞的是著名散文家楊朔在雪浪花中描述的“潮漲潮落,云起云飛”之景,而要盡情領略魏武筆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詩境,就應也像蹬高必賦的曹操那樣,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了。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來到碣石山景區(qū)來領略古碣石的絕美風光。介紹碣石山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觀海勝地,也是歷史上頗負盛名的“神岳”。碣石山由燕山山脈猛伸過來的上百座顛連起伏的山巒組成,群峰逶迤,綿延答數十里。它的主峰仙臺頂位于昌黎城北這一字排開的群峰障嶺正中。大家看,這仙臺頂的頂尖突起于猶如刀削斧劈

2、一般的寬闊山胸之上,呈現的是圓柱形,多像架設天橋的柱石直插云霄,顯得是那樣奇險、峭麗。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滄海向這里眺望,恰似一個天造地設的導航標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著如此獨特的形貌,從遠古時起,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區(qū)醒目的地理坐標,被古人記入了山海經和尚書禹貢等古代地理名著。尚書禹貢記冀州入貢之道時云“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說的就是碣石山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標。行至碣石門欲蹬碣石,先進碣石門。迎面撲來的著兩座橢圓形小山,夾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門戶碣石門。相傳,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來到碣石山求仙觀海,就是在這里向碣石山頂禮膜拜,令丞相李斯在這里的山崖峭壁

3、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門辭。碣石門辭上的“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庇涊d的秦始皇北巡碣石這一年為鞏固統(tǒng)一而拆毀戰(zhàn)國時留下的以鄰為壑的水、陸長城等險阻的功業(yè);“男樂其疇,女修其業(yè),事各有序?!敝幐璧氖莿倓偨y(tǒng)一天下的封建社會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往事越千年”。據史書記載,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記年開始前后的800年間,先后有七位帝王在這里留下旅跡游蹤;如果加上領兵去遼東和高麗鏖戰(zhàn),途經這里的晉宣帝司馬懿和隋煬帝楊廣,來國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們在碣石門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陽畔,已很難想象當年秦皇、漢武等帝王是怎樣前呼后擁在這里蹬臨著高大而險峻的山峰了?,F在我來提一個問題,秦始

4、皇為何要到這里,到碣石山一帶海邊求仙呢?去水巖寺途中這主要是因為碣石山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同中國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古代航海家的探險活動發(fā)生的密切聯(lián)系,成了所謂仙人的產地,成了不少篤信神仙說的人心目中與深海中傳說的三座神山緊密相連的神岳。漢書的編撰者,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賦中吟有這樣一句詩“揚波濤于碣石,激神岳之”。呂延濟在注著句詩時明確指出“神岳,即碣石也?!辈荒懿涣钊司磁宓氖牵厥蓟屎訚h武帝來拜神岳,主要是通過求仙而求長生不死,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曹操篤信“神龜雖壽,猶有終時”,“東臨碣石”時不再信拜神求仙那一套,而是為了“以觀滄?!?,領略大自然的絕美風光。曹操應該說是古老碣石

5、的真正知音。行至水巖寺我們要登上千古神岳碣石山這海拔米的主峰,領略曹孟德沉醉過的“碣石觀?!眲倬?,須由寶峰臺上的這座相傳始休修于唐朝以前的千年古剎水巖寺舉步攀援。在唐朝后期有個叫劉叉的詩人曾在這上依青山,下臨秀水的名山古寺,吟出一首質樸暢快的五言絕句愛碣石山:“碣石何青青,挽我雙眼睛。愛爾多古峭,不到人間行?!睆倪@首段歌中,我們不難得知,在勝唐的夢坐到盡頭時的碣石山,曾給忿而離開的韓愈、獨行到這里的孤傲詩人何等古老峭峻的感覺。行至曲徑通宵處水巖寺東邊這座山名香山,因極似一座香爐而得名。我們可以在這香山挺秀之地“倚石聽濤”賞飛來石,探龍?zhí)抖?;當然,我們若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應把這一級

6、級的石階踏在腳下,品味“曲徑通宵”的意境了。行至天門山這里是蹬仙臺頂的第一道險隘,夕日極其險要的天門第一所在地老鷂子翻身;如今山崖已經修整,不用在貼壁而過了,完全可以輕松自在“振衣千仞”了。翻過地二道險隘老虎口,至望海長廊不知是誰給這千仞絕壁上的怪石林立的緩坡,起了這樣一個頗帶滑稽味道的名字:把式場。在著能耍把式,翻斤斗的半山腰,前些年依山靠崖,修建了這座可以初品曹操詩境的望海長廊。這里已經隱隱能聽到天風,約約望到海濤。只是這座修得頗有氣勢的長廊,是給不打算或難以再登上碣石絕頂的游人設置的。大家若不想半途而費的話,不妨在這里好好休息一下,準備一鼓作氣,沖上頂峰,去淋漓盡致的領略“登碣石而小滄海

7、”的壯闊景觀。登上仙臺頂“山登絕頂我為高”大家已把天階踩在腳下,來盡情的看看“眾水朝宗來眼底”俯瞰滄浪氣萬千“的海景吧!對了,那里是灤河入???,那里是七里海、翡翠島,是黃金海岸,是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島,是秦皇島港口錨地,再遠是依稀可辨山海關老龍頭。這“巍巍高聳勢凌天”的碣石山,與有如盆景的北戴河海濱蓮蓬山遙遙相對,不正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之景嗎?而這眾多低山矮嶺與夾雜著河流、瀉湖的海畔平原相交織,在碣石與滄海之間呈現的正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美麗畫卷。如果我們是在早晨或夜間立足于此,放眼金光燦燦的萬頃波濤,舉目銀波瑩瑩的蒙蒙碧海,水能不說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蹦?/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