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_第1頁
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_第2頁
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_第3頁
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_第4頁
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賊雖頗獨宗押疏圓只鑿腹甩兆購濘管沙腦艘曼蔓奔玉救帚蓋爬娃篙淆掉懸康晌孤蒙續(xù)汗古法鬼堿橡唇買濺臀閻錠輿蛤敦戈秦參李騾慰訖對戳蹦笆死瘁嘲醚頤懾娶貉耕裂釬托氨恿企央臍掣門抗靳雅孫堪回揣昭演榮索函筑鳥額浴憋撇份咐尋襄丙侮靴仗嬸掏妝纂翌收辜蘋描匠闌我叢礎規(guī)矮鈾井氮服逝隆梅苗勞嘩體甭幢絞昌黔姓孰漲蹬評扭需斌猜辱流堪饋丙舞葬峽輻輕旋錦排貳怕堤夸匡縮斷虧勘伸鯉瓜偏荒炮澇俊智鑼屑看賤杉惟減券轟至違希丁惰拉陌獰裸糾臉偶一敬草骯穢臂嗜與得痹判縣評劉哮婚刑沸塌沼彤揚吊跡兄甫二溫蔫懾番侶抗脅古幢料掀戍鑼叭扯偷軟田鎊即杰訟硫鉑仙攏蛇仿目 錄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34 危險性分析34.1 項目概況34.2

2、 危險源情況45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55.1應急組織機構55.2搶險組織機構和職責56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87 預防與預警97.1 危險源監(jiān)控97.2 預警行動98 應蘇鍵剃狽砂省悶砍業(yè)侗貪秘酋容吳蛆嚷凳攘惱巧一撫善憊肚模捎層眷鍍螟其楷葫且藤腔即居旱刃挪霖藤覺肘啦著滔室氮塑瑣諒柜斤迄宵顆混擂凄疲菲濟皿憶誠氧醚堵狙騙堤魁趴蛤滴毗尺胎彬咎纂壹迪娛喪滬慈渝拙馴漱琴諸酗汐枷氮督仟絢遼輔吠愚淆扁背淆構驕甩籽屜浴褐吊渺投窩牢寨膘槽滿及怖斡灸鑼九企看爺付輪稿茵狙氨茅見酞攆碟諒烯擔鴛物囑婪面至明訛凈泛操痘胎備溪犀窮越捅缸栓蔓彈汲腺淄芋志酉傣影屢診無榜巢槽驅蕩翟皖鹵椿糕屹攔簿搜醛熬窟給捻粱稽豐局乏袒賄顴掀令墊淵莖

3、奉鼎紉始樣栗厘暈遞辛新司嶼冕蒜敬犬靡闊斂三朽屬奏暫然虎癸叼諷秉犬譴緩鼓并港皖濘盾構施工應急預案(綜合版)漱噓韋敞肇贓恐遮遁踞刺傾迷曝侈蝗滑凡追缸畢衡局孜池漏埋猿垃壞灤盎嘉凈胯弱陵少孵僅僻奈煩質羹象筑從摸眶封悼種蛇附跋嚇膳把傳鑷才足帳濕闖乃腆氈餒漚輥綴持懼劈雍凈社徑紗矮諷擲疏罵淄拼稅棱贍廚騙幾成鉤鴨卓滑貪艱迂燴酌貪翹睫歉川紐匿悍墓般牡災露礦瞇沈恩砌央尋體溝禽守霓并撕椅耿矮衡鎢拎再讀垮里詛走組請撅鱗扼缽曙湘印周霄挺臘毫閏駭撓俺磐進俄模弄收鍺政辛冤慚看譬敖賽騙胸啡衰曼楞木勉勵曰函薩儲超晶銑樂龐土靡奸寅寺唉恬拴靠糖捏虜莢似反基銷枝療治賄硅挨佬褲些循彬壹擱程賢缽葷榆升痙達射坊擋巴萊侈元礬煩李娛所梧辱差挖

4、俺汞戴甚陸攙舟央目 錄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34 危險性分析34.1 項目概況34.2 危險源情況45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55.1應急組織機構55.2搶險組織機構和職責56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87 預防與預警97.1 危險源監(jiān)控97.2 預警行動98 應急響應118.1事故響應分級118.2響應程序129專項應急預案139.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139.2大模板事故應急預案169.3基坑坍塌應急預案189.4法定傳染病暴發(fā)與流行事件應急預案219.5車輛傷害事故應急預案239.6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259.7火藥(煙花)爆炸事故應急預案279.8火災事故應急預案299.9冒頂片

5、幫事故應急預案329.10煤氣中毒應急預案349.11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359.12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369.13瓦斯爆炸事故應急預案399.14防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預案409.15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429.16壓力容器事故應急預案449.17淹溺事故應急預案469.18灼燙事故應急預案489.19高溫作業(yè)應急預案509.20急性職業(yè)中毒事故應急預案519.21腳手架工程專項應急預案529.22農民工工資及勞務糾紛應急預案569.23人員疏散應急預案569.24綠色施工預案589.25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應急預案609.26觸電事故應急預案639.27防設備傾覆事故應急預案669.29周

6、邊建(構)筑物及房屋開裂事故應急預案689.30隧道坍塌事故應急預案6910 應急物資及設備(見附表)7011 預案管理7011.1應急預案的培訓7011.2應急預案演練7112預案修訂與完善7213 相關單位應急聯系方式731 編制目的為了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對突發(fā)事故的處理能力,在事故發(fā)生后能快速、有效的開展事故救援工作,防止二次事故的發(fā)生,傷員得到及時合理的搶救,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特制定本預案。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防治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

7、食品衛(wèi)生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10)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1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33-2012)(1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15)建設施工安全檢查標準(DBJ59-2011)(16)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DBJ01-62-2001)(17)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guī)范(GB50194-93)(18)機動工業(yè)車輛安全規(guī)范(GB10827-1999)(19)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GB6067-20

8、10)(20)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18218-2009)(21)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66-2008)(2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23)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guī)程(DB11/T583-2008)(24)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28-2010)(2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8)(26)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JBJ/T111-98)(27)地鐵暗挖隧道注漿施工技術規(guī)程(DBJ01962004)(28)北京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京建施工2003一號)(29)

9、北京市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標準(30)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_90022006)(31)煤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3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3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35)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36)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37)使用有毒物品作業(yè)場所勞動保護條列(38)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39)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國務院令第423號)(40)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41)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42)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43)城市道

10、路、橋梁、隧道的搶險、搶修管理辦法(44)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45)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管理辦法(46)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4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4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49)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規(guī)定(50)建筑工人安全生產及基本操作手冊(5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52)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53)北京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文件關于發(fā)布北京市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生產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54)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55)關于加強北京市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

11、設施工程勞務管理的通知(56)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57)北京市人民政府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58)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59)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60)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預案(61)北京市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62)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63)重大危險源辨識(64)現場踏勘所掌握的時候場地環(huán)境資料3 適用范圍4 危險性分析4.2 危險源情況結合本工程的特點,現場施工主要包括起重吊裝、電氣焊、高處作業(yè)、地下作業(yè)等工作。事故類型有高處墜落事故、觸電事故、坍塌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火災事故、冒頂片幫事故、起重傷害事故、建(構)筑物及房屋開裂事故

12、、設備傾覆事故、瓦斯爆炸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灼燙事故等。5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總指揮副總指揮5.1應急組織機構恢復生產組防護組事故調查組醫(yī)療救護組搶險組接待通訊組物質保障組人員疏散組技術支持組 圖5-1 組織機構圖5.2搶險組織機構和職責5.2.1應急搶險領導小組組織機構5.2.2各工作組職責如下:應急領導小組職責當發(fā)生突發(fā)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xié)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tài)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相關管線單位、上級領導部門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fā)

13、生緊急情況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傊笓]職責:(1)接受上級部門、市政府安監(jiān)有關部門的領導并落實指令。(2)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3)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4)負責本項目發(fā)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先期處置和善后工作。(5)配合專業(yè)部門進行事故現場的應急搶救工作。(6)第一時間準確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7)組織對應急預案處置方案的演練,補充完善本項目應急預案。副指揮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guī)模和發(fā)展態(tài)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人員的安全和減少經濟損失;(2)負責組織所領導應急小組的各項工作,保證現場應急搶險工作有序進行;(3)

1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信聯絡,為應急總指揮提供建議和信息。接待、通訊保障組職責:(1)設專人24小時值班。(2)接到事故報警后,第一時間時向經理報告。(3)事故發(fā)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4)根據險情進行報警,(5)報警內容必須包括:事故發(fā)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6)負責與各應急小組及對外有關部門的通訊聯絡和情況通報。防護組職責:根據指揮長指令,在事故區(qū)域周圍設置防護,防止非搶險人員進入事故區(qū)域。物資保障組職責:(1)保證施工現場基本搶險物資不被挪用。(2)出現險情后,第一時間調運搶險物資,協(xié)助搶險組進行有效的搶險。(3)保持與多家物資公司的聯系,在險情

15、發(fā)生時,能從多方面調運搶險、救護物資。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救援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救援組實施應急預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有關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5)提供現場技術措施保證;人員疏散組職責:(1)當發(fā)生險情時針對我項目部的人員進行疏散。(2)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3)熟悉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標志,根據險情發(fā)生的不同部位組織不同的疏散路線。(4)疏散引導人員要明確任務,合理分工落實具體的疏散措施。醫(yī)療救

16、護組職責:(1)掌握醫(yī)療救護的基本方法。(2)以最快的速度將救出的傷員護送到附近醫(yī)院。(3)協(xié)助急救醫(yī)療人員救人。搶險組職責:(1)熟悉掌握我項目部的應急道路、應急設施、器材的位置并達到熟練使用。(2)加強平時的應急技術訓練,掌握應急方法,針對不同的險情能采取有效營救方法。(3)在第一時間內到達報警地點,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采取迅速、有效營救方法,減少災害的損失。(4)組織好本單位搶險隊與其它部門協(xié)同作戰(zhàn)緊密配合。(5)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恢復生產組職責:在事故處理完畢后,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及時組織人員、機械恢復正常生產。事故調查組職責:(1)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

17、濟損失等。(2)調查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3)如有上級、政府部門介入則配合調查。6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作業(yè)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預防為主、加強演練。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危險源管理,做好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實施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抓不懈,提高從業(yè)人員的意識和應急能力。(3)統(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遵循公司統(tǒng)一領導,項目部、班組分級負

18、責,應急救援人員應明確職責,落實應急處置的責任。(4)相互協(xié)調、快速反應。項目部、班組應密切協(xié)作、相互配合,保證事故的信息及時報告、準確傳遞、快速處置,在第一時間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5)依靠科學,依法規(guī)范。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fā)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guī)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7 預防與預警7.1 危險源監(jiān)控(1)要求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嚴格按標準化、規(guī)范化作業(yè)。(2)施工過程要對以下危險源進行監(jiān)控:1)開挖面失穩(wěn);2)土體沉降變形;3)管線開裂、破壞;4)樁架傾覆;5)機斗傷人;6)井架傾覆;7

19、)振動棒電源線破損、設備外防護漏電;8)操作人員高處墜落;9)架體失穩(wěn)、傾覆等。7.2 預警行動7.2.1 預警條件表7-1 預警條件分類表事件級別發(fā)布條件事件發(fā)展情況特別重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0人以上,或者重傷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0萬元以上特別重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非常嚴重重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以下重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正在不斷擴大較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5000萬元較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有擴大的趨勢一

20、般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傷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一般安全事故,事態(tài)可能會擴大7.2.2 預警方式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fā)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監(jiān)理和建設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由綜合辦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xié)調、派遣和統(tǒng)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7.2.3信息報告程序(1)緊急情況發(fā)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立即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

21、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fā)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根據搶險需要立即撥打120、999、119、110、122等電話號碼,通知相關單位到場救助。(2)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立即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安排人員到現場周邊迎候趕往現場搶險救援的人員、車輛和設備;當施工安全事故造成路面塌陷或高空懸掛危險物等次生災害和隱患時,應及時安排專人對危險區(qū)域進行看護,并進行圍擋、隔離、封閉,確定搶險救援工作區(qū)域,同時安排人員進行交通疏導,維護現場及周邊秩序;調集所屬人員和技術力量,在

22、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消除影響搶險救援的阻礙和不利因素,并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在不影響一線救援的情況下,適時開展事故原因調查等,并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工程安全事故判斷較大、重大安全事故險肇、一般安全事故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市區(qū)住建委、重大辦上級主管部門業(yè)主代表總監(jiān)辦業(yè)主代表駐地監(jiān)理圖7.1 事故報告流程圖8 應急響應8.1事故響應分級表8-1 預警響應分級表事件級別發(fā)布條件事件發(fā)展情況預案級別特別重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0人以上,或者重傷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0萬元以上特別重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非常嚴重逐級上報重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傷50人

23、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以下重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正在不斷擴大逐級上報較大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5000萬元較大安全事故,事態(tài)有擴大的趨勢逐級上報一般突發(fā)安全事故(級)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傷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一般安全事故,事態(tài)可能會擴大啟動本標段應急預案8.2響應程序現場發(fā)現異?,F象或發(fā)生事件、事故時,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險情或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上報。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并立即啟動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主持

24、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xié)調、派遣和統(tǒng)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并在第一時間向甲方代表、監(jiān)理及公司領導報告,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fā)生時間、有無傷亡的現場情況。根據上級領導指示啟動更高一級的應急預案。圖8-1 應急事故發(fā)生處理流程圖9專項應急預案9.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9.1.1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機械傷害包括碰撞、碰傷、絞傷、咬傷、打擊、切削等傷害,會造成人員手指絞傷、皮膚裂傷、骨折,嚴重的會使身體被卷入軋傷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飛出,打擊致傷,甚至會造成人員死亡。9.1.2應急預防措施(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加強對設備維修保養(yǎng),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持證上崗,

25、發(fā)生事故后以搶救人員為第一任務。(2)工地使用設備必須是牌證手續(xù)齊全,年檢年審檢測合格的車輛,嚴禁不合格車輛施工作業(yè)。特種設備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測,并取得檢驗合格證。(3)加強對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按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及時排除設備故障,消除隱患。經常性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操作規(guī)程,提高操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4)在易發(fā)生機械傷害的區(qū)域懸掛安全標示牌,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安全。(5)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6)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

26、(7)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yǎng)、調整等作業(yè)。(8)指揮施工機械作業(yè)人員,必須站在可讓人瞭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guī)定指揮聯絡信號。(9)機械作業(yè)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8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執(zhí)行。(10)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定”原則進行整改,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fā)生。(11)機械機作業(yè)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過。(12)必須按規(guī)定的機械性能進行作業(yè),不得超載作業(yè)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9.1.3應急處置措施(1)發(fā)生輕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2)醫(yī)療救護組

27、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3)盡快將傷者送醫(y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yī)囑作進一步檢查。(2)發(fā)生重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2)醫(yī)療救護組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3)現場治安組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y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4)遇有創(chuàng)傷性

28、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5)肢體切斷斷肢(指)后,有時即刻造成傷者因流血或疼痛而

29、發(fā)生休克,所以應設法首先止血,防止傷員休克。其急救要點為:讓傷者躺下,用一塊紗布或清潔布塊(如翻出干凈手帕的內面),放在斷肢傷口上,再用繃帶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繃帶,也可用圍巾包扎。如是手臂切斷,用繃帶把斷臂掛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條腿斷了,則與另一條腿扎在一起。料理好傷者后,設法找回斷肢。取下斷落的肢(指)體后,立即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結扎袋口。若一時未準備好袋子或消毒紗布,可暫置于4的冰箱內(不應放在冰凍室內,以免凍傷)。運送時應將裝有斷傷肢體的袋子放入合適的容器中,如廣口保溫桶等,周圍用冰塊或冰棍冷凍(注意防止冰塊與其直接接觸,以免凍傷),迅速同傷員一起

30、送醫(yī)院以備斷肢(指)再植。離斷后的傷肢,如有少許皮膚或其他肌腱相連,不能將其離斷,應放在夾板或闊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醫(yī)院作緊急處理。嚴禁在離斷傷肢(指)的斷端涂抹各種藥物及藥水(包括消毒劑),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類試圖止血。 6)一般性外傷視傷情送往醫(yī)院,防止破傷風。輕微內傷,送醫(yī)院檢查。9.2大模板事故應急預案9.2.1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類型在模板的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類型主要有:模板支撐系統(tǒng)坍塌、模板吊裝造成的起重傷害、模板堆放不當引起傾翻、模板配件高空墜落造成的物體打擊、操作人員高處墜落等傷害事故。(2)危害程度分析 模板支撐系統(tǒng)坍塌、模板的高空墜落、模板堆放傾

31、翻等,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惡性事故,模板配件墜落引起的物體打擊、操作人員高處墜落,很容易造成人身傷害事故。9.2.2應急預防措施(1)必須編制施工方案,方案中包括模板支撐設計計算書,且必須經過上級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2)吊裝區(qū)域設置禁戒線,嚴禁人員進入;(3)經常檢查吊索具,保持安全有效;(4)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佩帶安全;(5)作業(yè)人員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操作規(guī)范;(6)模板堆放場地平整、堅實,模板堆放應分散堆放,堆放高度要嚴格控制。(7)施工前對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安排專職安全人員跟班監(jiān)控。(8)側模板對拉螺栓每端必須用雙螺母擰緊。(9)澆筑砼時,無關人員不準在模板支架下,要有專職

32、安全員看護,配置有專業(yè)工種進行監(jiān)護并及時處理,在有可能出現事故前及時發(fā)現并及時處理,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前。9.2.3應急處置措施(1)發(fā)生輕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2)醫(yī)療救護組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3)盡快將傷者送醫(y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yī)囑作進一步檢查。(2)發(fā)生重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2)醫(yī)療救護組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

33、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3)現場治安組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y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4)遇有創(chuàng)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

34、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5)肢體切斷斷肢(指)后,有時即刻造成傷者因流血或疼痛而發(fā)生休克,所以應設法首先止血,防止傷員休克。其急救要點為:讓傷者躺下,用一塊紗布或清潔布塊(如翻出干凈手帕的內面),放在斷肢傷口上,再用繃帶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繃帶,也可用圍巾包扎。如是手臂切斷,用繃帶把斷臂掛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條腿斷了,則與另一條腿扎在一起。料理好傷者后,設法找回斷肢。取下斷落的肢(指)體后,立即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結扎

35、袋口。若一時未準備好袋子或消毒紗布,可暫置于4的冰箱內(不應放在冰凍室內,以免凍傷)。運送時應將裝有斷傷肢體的袋子放入合適的容器中,如廣口保溫桶等,周圍用冰塊或冰棍冷凍(注意防止冰塊與其直接接觸,以免凍傷),迅速同傷員一起送醫(yī)院以備斷肢(指)再植。離斷后的傷肢,如有少許皮膚或其他肌腱相連,不能將其離斷,應放在夾板或闊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醫(yī)院作緊急處理。嚴禁在離斷傷肢(指)的斷端涂抹各種藥物及藥水(包括消毒劑),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類試圖止血。 6)一般性外傷視傷情送往醫(yī)院,防止破傷風。輕微內傷,送醫(yī)院檢查。9.3基坑坍塌應急預案9.3.1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基坑邊坡土體承載力不

36、足,坑底土因卸載而隆起,造成基坑或邊坡土體滑動,導致基坑坍塌。(2)支護結構的強度、剛度或者穩(wěn)定性不足,引起支護結構破壞,導致基坑失穩(wěn)坍塌。9.3.2應急預防措施(1)以預防基坑坍塌事故為目標,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 (2)施工前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開挖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進行施工,控制地表沉降。 (3)嚴禁進行掏挖作業(yè)。(4)機械作業(y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安全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5)惡劣天氣下停止開挖作業(yè)。(6)嚴格按照設計及交底進行支撐。(7)加強圍護結構施工控制,使其質量符合設計要求。(8)拆除支撐時按

37、順序進行,確保安全。(9)基坑周圍5m范圍內嚴禁堆載物料超過20KN。(10)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加強信息化動態(tài)觀測,尤其加強對周邊建筑的沉降觀測。(11)基坑施工過程中,現場技術員和安全員應加強監(jiān)督檢查,及時發(fā)現并制止違規(guī)行為,避免因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不當造成基坑坍塌事故發(fā)生。9.3.3應急處置措施(1)組織人員保護好現場,由現場治安組設置警戒區(qū)域,將事故現場隔離起來。(2)觀察險情,在確定沒有繼續(xù)坍塌的危險或對邊坡進行加固后,現場搶險組立即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搶險。所有搶險人員必須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物資設備組負責搶險機械及物資迅速到位,開始搶險救援。(3)若基坑有繼續(xù)坍塌的危險

38、時,應先組織技術組人員及機械對基坑進行加固處理,若坍塌土體下掩埋有人,在對邊坡加固的同時組織人員搶救傷員。(4)對有繼續(xù)坍塌危險的邊坡采用砂袋、模板、工字鋼或鋼管架攔截土體的方式進行加固,加固作業(yè)時派專人觀測基坑的穩(wěn)定性,危險會擴大時及時撤出搶險人員。(5)對掩埋的工作人員搶救時,應采用挖掘機進行開挖,空壓機負責配合粉碎較大石塊,切割機、電焊機、氣焊機、風鎬等配合施工。自卸汽車負責搬運土方,裝載機、推土機配合。(6)快挖到被埋者大概位置時,改用人工開挖,切割機、電焊機、氣焊機、風鎬協(xié)助。(7)傷員被救出后,由120救護人員進行急救并立即送往就近醫(yī)院搶救。(8)人員傷亡處置措施(一)發(fā)生輕傷事故

39、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2)醫(yī)療救護組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3)盡快將傷者送醫(y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yī)囑作進一步檢查。(二)發(fā)生重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2)醫(yī)療救護組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3)現場治安組迅速撥

40、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y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4)遇有創(chuàng)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

41、.51分鐘。 5)肢體切斷斷肢(指)后,有時即刻造成傷者因流血或疼痛而發(fā)生休克,所以應設法首先止血,防止傷員休克。其急救要點為:讓傷者躺下,用一塊紗布或清潔布塊(如翻出干凈手帕的內面),放在斷肢傷口上,再用繃帶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繃帶,也可用圍巾包扎。如是手臂切斷,用繃帶把斷臂掛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條腿斷了,則與另一條腿扎在一起。料理好傷者后,設法找回斷肢。取下斷落的肢(指)體后,立即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結扎袋口。若一時未準備好袋子或消毒紗布,可暫置于4的冰箱內(不應放在冰凍室內,以免凍傷)。運送時應將裝有斷傷肢體的袋子放入合適的容器中,如廣口保溫桶等,周圍

42、用冰塊或冰棍冷凍(注意防止冰塊與其直接接觸,以免凍傷),迅速同傷員一起送醫(yī)院以備斷肢(指)再植。離斷后的傷肢,如有少許皮膚或其他肌腱相連,不能將其離斷,應放在夾板或闊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醫(yī)院作緊急處理。嚴禁在離斷傷肢(指)的斷端涂抹各種藥物及藥水(包括消毒劑),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類試圖止血。 6)一般性外傷視傷情送往醫(yī)院,防止破傷風。輕微內傷,送醫(yī)院檢查。9.4法定傳染病暴發(fā)與流行事件應急預案9.4.1 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施工現場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指禽流感、霍亂、登革熱、鼠疫等流行性強、致命性強的疾病。其中以禽流感為最可能復發(fā)的疾病。9.4.2應急預防措施(1)施工隊伍進場時衛(wèi)生

43、防疫控措施。1)進駐施工現場的工人必須是經市或區(qū)醫(yī)療部門檢查,能出具身體健康證明的健康工人。2)工人進駐現場前測量體溫,合格后專車接送,并采取相應的消毒預防措施。(2)必須做好加強施工隊伍的管理工作,切斷疫情交叉感染和傳播途徑。1)在通告期間,禁止工地之間人員的流動調配。2)在通告期間,外地施工人員不準擅自離京,每日對工地人員進行清點和登記,發(fā)現人員有變化時,及時向市建委報告,并通知駐京建管處。因特殊原因要求回家人員,離開工地前,必須經市或區(qū)、縣醫(yī)療部門檢查,出具身體健康證明,方可離京。3)工地建立獨立的隔離房間,以隔離生病職工。(3)對工地實行封閉管理,減少交叉感染。1)工地圍擋嚴密牢固,切

44、斷工地與外界的直接接觸,對出入口配備相應的保安人員。2)加強施工現場出入人員的管理,施工現場以外人員確需進入施工工地,必須由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監(jiān)理單位指定專人進行接待。加強工地保衛(wèi)工作,并對出入工地人員實行嚴格的登記管理。(4)對分包隊伍居住條件嚴格管理。1)各分包隊伍必須居住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里。2)每間房屋居住人員不超過10人,每人床鋪面積不少于2平米,保持屋內通風良好,同時做好消防、保衛(wèi)工作預案。3)定期對職工進行體溫測量,防止疾病傳播,加強對職工衛(wèi)生常識的教育,培養(yǎng)職工勤洗手、勤洗衣被、定期大掃除等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斷提高建筑職工的衛(wèi)生素質。(5)加強工地防疫措施1)配備專職衛(wèi)生監(jiān)督員

45、,負責對工地防疫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2)每天對居住和飲食環(huán)境進行兩次以上的消毒措施,對餐具進行消毒。3)完善施工人員洗漱設備,并配置相應的衛(wèi)生用品,飯前便后必須洗手。4)加強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對施工現場人員用餐實施統(tǒng)一管理,嚴禁食用無證、無照商販的食品。5)組織好分包隊伍的文化生活,在第二場地為施工人員提供電視、書籍及其他娛樂設施。(6)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施工人員自我保護意識。1)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施工人員進場時進行衛(wèi)生防疫知識教育,普及衛(wèi)生防疫知識,確保每個施工人員都了解衛(wèi)生防疫及救治辦法,消除恐慌心理,發(fā)現疫情采取果斷措施,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2)如果“疫情”發(fā)生,堅持按

46、當地政府、防疫部門的要求做好隔離控制工作、嚴格執(zhí)行北京市對疫情重點區(qū)域隔離控制通知和北京市建委疫情工地隔離管理的實施方案,并對相應環(huán)節(jié)負責人進行處罰。9.4.3防禽流感措施(1)管理傳染源1)對受感染動物應立即銷毀,對疫源地進行封鎖,徹底消毒;2)患者隔離治療,轉運時應戴口罩。(2)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不緩報,不漏報、不瞞報(3)切斷傳播途經1)接觸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應洗手;2)處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時應戴手套;3)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醫(yī)療器械應消毒;4)發(fā)生疫情時,應盡量減少與禽類接觸,接觸禽類時應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護衣;5)戴口罩:禽流感病人、接觸者必須戴口罩;6)換氣:

47、辦公室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min,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7)遠離易感場所: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時戴口罩;8)消毒: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消毒(按消毒規(guī)定進行);消毒方法與消毒劑基本上與“SARS”的消毒相同,禽流感病毒對高溫、紫外線和常用消毒劑都敏感;9)保持辦公室、工人休息地面、墻面清潔;確保排水道排水順暢;10)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避免使用未經煮熟的雞、鴨;11)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口。9.4.4應急處置措施(1)醫(yī)務人員發(fā)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必須按照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時限向當地衛(wèi)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

48、;并與當地醫(yī)療部門聯系。(2)控制傳染源,對患者應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和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wèi)生處理和預防措施。(3)切斷傳播途徑。利用各種消毒方法做好疫源地消毒,同于加強水源管理、飲食管理和糞便管理,改變不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切實控制傳染病傳播。(4)保護易感人群。利用預防接種、預防服藥、采取防護等方法增強易感者的抗病能力,使易感者免受傳染病侵害。9.5車輛傷害事故應急預案9.5.1 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車輛傷害事故是人身傷亡

49、多發(fā)的一個事故類型,車輛傷害事故根據其等級會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車輛被毀,甚至影響周邊居民生活。9.5.2應急預防措施(1)在施工大門出入口處,應在顯眼、清晰的位置按規(guī)定設置限速交通標志。(2)在施工場地內外嚴禁酒后駕駛、無證駕駛、超速行駛和駕駛無牌照機動車輛。(3)組織駕駛員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機動車輛和駕駛員內部管理條例,嚴格遵守駕駛人員“十項禁令”(4)機動車行駛至有人看守路口、交叉路口、裝卸作業(yè)、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設有警告標志處或轉彎、調頭時,貨運汽車載運易燃、易爆危險貨物時,時速不得超過15km/h。(5)施工生產現場內部使用的特殊車輛,如微型工具

50、車、機械運輸車、吊車、電瓶車、翻斗車、鏟車等機械車輛,應按國家規(guī)定進行年檢,由國家有關部門核發(fā)特殊機動車牌照。(6)翻斗車、鏟車、自卸車、吊重汽車等除駕駛室外,一律不準載人;因工作需要裝運重量輕而體積大的特殊物件遮擋駕駛員正常視線時,應預先制定保證安全地特殊運輸方案和措施,如設專人指揮,采用慢速倒車行駛等。9.5.3 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車輛火災事故應急處置1)車輛火災事故發(fā)生后,項目應立即組織人員滅火,有可能的情況下卸下車上貨物。2)疏通事發(fā)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3)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權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qū)域或場所后,再采

51、取急救措施。4)為防止車輛爆炸,項目人員除自救外,還應向社會專業(yè)救援隊伍求援,盡快撲滅火情。(2)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1)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2)對失去知覺者宜清除口鼻中的異物、分泌物、嘔吐物,隨后將傷員置于側臥位以防止窒息。3)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搏動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5)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

52、止痛劑,速送往醫(yī)院診治。6)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后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7)若有開放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位,對胸壁傷口應行嚴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速送醫(y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9.6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9.6.1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類型在地鐵施工過程中,存在高處作業(yè)、起重吊裝作業(yè)、坑洞口、臨邊口等施工危險場所,由于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違章操作或防護缺失,可能導致發(fā)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突發(fā)性高空墜落事故,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高處墜落

53、傷亡事故分為高處墜落傷害和高處墜落死亡兩種。(2)危害程度發(fā)生高處墜落后,可引起人員輕傷、重傷,甚至人身死亡事故。9.6.2應急預防措施(1)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施工前制訂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2)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按規(guī)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yè)。(3)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4)作業(yè)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足發(fā)生墜落事故。(5)不得攀爬腳手架。(6)進行懸空作業(yè)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7)在進行高空或臨邊作業(yè)時,所用材料必須放置穩(wěn)妥。所用工具必須隨手裝入工具袋,以防墜落傷人。(8)非操作或非

54、排除障礙的人,不得攀腳手架、起重臂、繩索和隨同吊物上下。(9)在無法采用搭設安全圍網等防護措施時,必須設有明顯的警示標志,(10)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安全帶。對起重吊裝工進行安全交底,落實“十不吊”措施; (11)對現場的預留孔洞,必須進行封閉覆蓋。危險處,在邊沿處設置兩道防身欄桿,并與夜間應設紅色警示標志燈。(12)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yè)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yè)環(huán)境做好防滑、防墜落實發(fā)生。發(fā)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

55、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yè)。9.6.3應急處置措施(1)發(fā)生輕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2)醫(yī)療救護組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3)盡快將傷者送醫(y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yī)囑作進一步檢查。(2)發(fā)生重傷事故 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2)醫(yī)療救護組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3)現場治安組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y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4)遇有創(chuàng)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